1、心理健康及其维护 健康与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现代化社会关注焦点 心理健康的维护什么是健康传统健康观 “ 无病即健康 ”、 “身体无任何疾病 ”现代健康观 1948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 WHO)成立时, 世界卫生组织宪章 开宗明义指出 “健康乃是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善状态,而不是身体没有疾病和衰弱现象。 ”健康十大标准 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工作和生活而不感到疲劳和紧张; 积极乐观,勇于承担责任,心胸开阔; 精神饱满,情绪稳定,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自我控制能力强,善于排除干扰; 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体重得当,身材匀称; 眼睛炯炯有神,善于观察;
2、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 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对健康的几点理解 健康是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有机统一 人的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相互影响且互为因果 生理状态影响心理健康 心理状态影响身体健康 对健康的几点理解 黄帝内经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悲伤胃 ”, “笑一笑,少一少;愁一愁,瘦一瘦;恼一恼,老一老;让一让,胖一胖。 ” “我思故我瘦 ” 美国爱尔马实验:心平气和水 (澄清透明 ),悲痛水(白色沉淀),生气水(紫色沉淀);生气 10分钟所耗费人体精力 3000米赛跑;半年内经常恼怒,大约缩短 2至 3年寿命。对健康的几点理解心理压力影响个体
3、身体体机能和容貌。瑞士权威美容和心理研究机构( CNS)中心发现,心理压力可以导致内分泌系统紊乱,出现持久的身心功能失调,使皮肤干燥松弛,失去光泽,肤色呈病态状。什么是心理健康?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 1948年)将心理健康定义为: “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提出了心理健康的标准:( 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 2)能适应环境 ,人际关系彼此谦让 ;( 3)有幸福感 ;( 4)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什么是心理健康?中国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决定 ”中首次提出社会和谐与心理和谐的关系
4、,提出: “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 心理和谐包括( 1)人与自我的和谐;( 2)人与他人的和谐;( 3)人与社会的和谐;( 4)人与自然的和谐。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前提是与自己、他人和社会不相矛盾,身心、事业、人际关系、情感等处于十分和谐的状态,并由此产生一种幸福感。心理健康是对自我、他人和社会生活的较为稳定的积极的主观感受。表现为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心理健康标准心理健康十大标准(马斯洛、麦特曼)( 1)充分的适应力;( 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价;( 3)生活目标切合实际;( 4)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适应良好的人际关系;( 8)适当的情绪发泄与控制;( 9)能做有限度的个性发挥;(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情况下,对个人基本要求作适当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