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南北朝历史文化百科.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3843243 上传时间:2019-08-07 格式:DOC 页数:63 大小:1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晋南北朝历史文化百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东晋南北朝历史文化百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东晋南北朝历史文化百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东晋南北朝历史文化百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东晋南北朝历史文化百科.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东晋南北朝历史文化百科两晋南北朝时期,主食在南方主要是稻米制作的饭和粥,北方稻米少,主要是麦饭、栗饭、麦饼等。北方人所食饼的品种较多;蒸饼,即用面粉发酵后蒸熟, “曼头”也属于蒸饼,石虎吃蒸饼常用枣、胡桃为心;汤饼,又称“煮饼” ,是用汤煮的面食,有的薄如韭叶,盘中盛水浸之,即汤面条;油饼,把饼放在油里炸,本是少数民族的饮食,后传入北方;胡桃,类似烧饼,在炉中烤制,上着芝麻,又称麻饼,也叫炉饼。南方的粥有米粥、麦粥、豆粥等。除了作为老人,幼儿的食物外,常作为饥荒时的救济食物。在端午节、夏至还吃粽子。人们用葫芦叶包黏米、栗子、枣子等,烹饪技术也有很大提高。二、两晋南北朝的副食副食中的荤菜主要有

2、鱼、肉、家畜等。南方已有人工养鱼业,如襄阳有不少人工鱼池。为了久贮,人们常制作鱼干、腌鱼、糟鱼。有一种脍的吃法,是把鱼肉切细后蘸上调料如葱、芥等生吃、有鲈鱼脍、鲻(z)鱼脍等。人们还捕取海蜇、采集还带。常吃的海鲜有哈利、车螯。螃蟹有制成糖蟹来吃的。肉食有猪、牛、羊、鸡等。肉食的烹饪除脍外,还就灸,即烧烤,烤全羊叫“貊(m)灸” 。为了就贮,把把肉加工成干肉,成为脯洛阳北部有干脯山,是加工集中地。圍蔬菜品种有:葵,即冬葵、冬寒菜,味甘甜、滑爽,是家常菜:;蔓菁,即葑(fng) ,又称大头菜,其跟可当主食;崧,柄厚色青为青菜,柄薄色白为白菜,淡黄为黄芽菜;韭,是常食之菜;茄子,汉时由印度传入,这时

3、已在全国栽种;菰(g) ,即茭白,也是人们常吃。豆类制成的豆羹、菜羹,是平民家中的家常菜。三、芜 族芜族为中国古代名族。东汉以来主要分布在甘肃和青海之间的广大地区。东汉时曾发生芜人起义,向中原移动。西晋是芜人分布在今陕西、甘肃一带,主要聚居在冯翊(y) 、北地、新平、安定等地。其后裔在长安建立过后秦。四、东进南朝的大地主庄园:墅“墅”的本义是居宅之外的休憩之地。东晋南朝时南渡的世家大族,多在会稽郡(绍兴) 、吴郡(苏州)等地“求田问舍” ,建立大地庄园,即称为“墅” 。因地理环境不同,会稽多山墅而吴郡多田墅。这些墅后又称园或庄,如谢灵运在会稽始宁的山墅、孔灵符在永兴立墅,都产生与消费相结合的自

4、给自足的地主庄园。今苏南地区常见以墅为地名,尤以常州、宜兴为多,就是东晋南朝所遗留。五、东晋南朝的青瓷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早在商代,已有原始瓷器。汉代有光泽青釉的瓷器,称为青瓷。青瓷是中国瓷的鼻祖。东晋南朝是青瓷发展的成熟阶段,青瓷烧造成为专业。当时的瓷业以越窑规模最大,产量最高,质量最好。越窑的产地主要在浙江上虞、余姚、绍兴等地,原为古代人的居住地,是我国最先形成窑场众多、分布地区广、产品风格一致的瓷窑体系。这里青瓷的原料土黏度高,质地细,耐火力强,含有铁质,釉色灰青,透明而润泽,洁莹如玉,在当时已能大量产生,在南朝上流社会广泛使用。常见的器形有碗、碟、盘、盆、钵、杯、壶、罐、坛

5、、唾盂、灯、香炉等,专门做殉葬用的明器有谷仓罐、灶、房屋、硾、磨、畚箕、米筛等。总之,这时期青瓷已逐渐代替漆、竹、木、陶、金属制品,表现出他胜过其他材料的优越性质和广阔前景。六、两晋南北朝的薄葬鱼重丧秦汉盛行厚葬,三国曹操、曹丕都是提倡薄葬,西晋承续了曹魏薄葬之风。南北朝的葬制比起秦汉和隋唐来是比较简约的,这与当时儒家统治思想有所动摇有关。这一期虽流行薄葬,却普遍中重表,即注重感情的宣泄。如东晋顾荣死,家人因生前好弹琴,就把琴供于灵前以及哀思。张翰往吊,弹琴数曲,哭道:“顾兄还能欣赏吗?”由于重丧,致使相墓术十分流行。出现了许多有名的相墓者,如郭璞、孔子恭、高灵文、郭平原等。相墓又称择吉地,求

6、的宝地则累世隆盛。相墓术注重审察山川形势,即山脉、水流、林木的位置、走向、枯荣,因为考古发掘中六朝的墓葬多依山而葬,十分注重选地势高的土山丘陵埋葬。七、东晋女子流行戴假发东晋曾经有一段时间社会上上下下都流行戴假发,以此为美艳玲珑。假发在戴之前先把它梳整齐,称为“假头” 。女子若生在贫寒家庭,买不起“假头” ,而爱美之心乃天赋与中心,于是往往自称“无头”而向别人“借头” 。八、两晋南北朝坐姿的变化中国在秦汉以来一直保持着在内席地坐卧的习俗,地面上先铺较大的席,在摆放供坐卧的家具,主要是席和低矮的床榻。办公、宴客时,临时陈设几、案、屏风等。登堂入室,必须先脱鞋子,坐姿是双膝跪地而臀部做压在脚后跟上

7、。北方游牧民族的坐姿都是垂足坐,即蹲踞姿势。现存敦煌莫高窟北凉、北魏、北周及隋初的塑像多为垂足坐式。这说明,由于北方少数民族起居习俗的传入和濡染,广大汉族地区席地而坐的习俗已逐渐转变,而成为垂足坐姿。由此,新式的适于垂足的坐具如束腰圆凳、方凳、胡床(又称“交床” ,是轻便折叠凳,北京俗语“马扎” ) 、椅子开始流行起来。九、东晋南朝流行宽大服装受玄学、清淡的影响,东进南朝时候士大夫都喜欢潇洒飘逸的风格,表现在穿着上就变成衣物的宽大化。那时的一个柚子可以有平时两个柚子那么长,一条裙子也有普通式样的两倍。这不能不说是奢侈之风的蔓延。十、加九锡九锡,古帝王尊礼所给大臣的九中器物,即车吗、衣服、乐则、

8、朱户、纳陛、虎贲、弓矢、铁钺、秬鬯(chng ) 。九锡之礼始于汉武帝。九锡名目记载不一,其顺序大同小异。后世凡权臣谋位篡权,都先加九锡。十一、两晋南北朝的鞋两晋南北朝时期人们穿的鞋有单鞋底“履”、复底鞋“舄(x)、长筒靴“长靿(yo)靴”还盛行穿木屐,又称散屐、木板鞋。此鞋底可以随意配上一齿或二齿,便于上山、下山。开始时妇女穿圆头,男子穿方头。西晋太康年间(280289)后,妇女也穿方头。淝水之战胜利捷报传来,谢安喜甚,过门时不小心屐齿折断。十二、两晋南北朝的饮食坐姿两晋南北朝时期在饮食方式上有新的变化,即由席地而坐的分食制向用桌椅一起进食过度。汉晋以前,进食是用案,人则席地而坐,各人案前放

9、食品。从晋代开始,受阿拉伯人高脚桌椅的影响,用高脚饭桌逐渐取代了食案。到唐代,围桌而坐的合食制就成为中国人民饮食的主要方式。十三、兰亭序是真伪兰亭序是否王羲之所写,有较多人对此怀疑。1965 年郭沫若提出兰亭序是伪作,其理由是:一,书法上缺少隶意,而晋时通行的书法是隶书;二、兰亭序中流露出“悲观气氛”与王羲之的性格和政治态度不相吻合;三、兰亭序是隋僧智永在羲之所写的临河序的基础上加以删除移易、扩大而成的,因为世说新语注者梁刘孝标只见到临河序,未见到帖本兰亭序,而唐初唐太宗所写的晋书。王羲之传已有兰亭序了。但是,对以上这些观点,许多人提出来很有根据的反驳。到目前为止,兰亭序是传世本真伪的悬案尚未

10、解决。十四、中国最早的书画评论著作:画品画品有南朝齐梁间画家谢赫撰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评论画家艺术的论著。宋史。艺文志 中称此书为古今画品,明刊本则标名为古画品录。画品 在序中首先阐明“夫画品者,盖众画之优劣也”,即本书系品评画家艺术高下之著作,又提出绘画的社会功能为“明劝戒,著升沉,千古寂寥,披图可鉴”。特别是提出了“画有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不但全面的概括出绘画批评的艺术标准,也完整地确立了绘画创作的艺术规范。成为绘画美学思想优秀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书中对国至齐梁间的二十七位画家列名品评,而且根据作家的亲见的作品,将这些画家的题材

11、、技法、师承关系、艺术风格等加以论述,因而为中国古代绘画史保存了宝贵的资料。画品一书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此书最早开创了画品体例,位后世不断沿用。十五、梁祝的传说梁山伯和祝英台在历史上是否真有其人,至今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它和“白蛇传、孟姜女、牛郎织女”一样是民间传说,有人认为,历史上真有其人。认为有其人者也有分歧:有人认为是晋朝人,有人认为是明朝人。对梁祝故事的发生地也有很多种说法,现在全国梁祝坟墓至少有四座:河北省河间府的林镇梁祝合葬墓;山东省嘉祥县的祝英台墓;浙江省宁波梁祝合葬墓;江苏省扬州城北槐子河旁祝英台墓。20 世纪 90 年代末在宁波高桥梁祝公园发掘一墓,占地 46 平方米,分棺室

12、和前室,专家初步认定系梁山伯墓。十六、任官年龄及任职期限的规定:限年之制南朝宋文帝时,限年三十而任官,郡县守宰任期以六年为满,刺史或十余年。宋孝武帝时,仕者虽不拘少长,守、宰则以三年为满,谓之小满。齐武帝初,定地方官任期为三年,成为制度。梁初。限年二十五方得入仕。不久又规定年未三十岁不通一经者,不得为官。陈依梁制。十七、圆周率祖冲之(429-500)是南朝宋齐时的大科学家,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人。宋孝武帝时历官娄县令、转厂水校尉,领本职。他的主要贡献是计算出精密度很高的圆周率。圆周率就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例,在两汉之前,一般用“周三径一” 。即圆周率为 3。曹魏的刘徽用“割圆术”即从圆内作正

13、六边形,一直计算到内接正192 边形,算出的圆周率为 3.1416。祖冲之经过艰苦努力,把圆周率计算到 3.1415926 到 3.1415927 之间,又求得约率为 22/7,密率为335/133。这一密率在世界上是第一场提出,有人主张称他是“祖率”直到 1573 年德国的奥托才得到这一结果。在天文历法、机械制造等方面,祖冲之也有很多创造发明。十八、粽子的产生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是我国民间文化传统三大节(春节、端午、中秋)之一。农历五月称午月,端则为初,故五月五日称端午节,纪念的是大诗人屈原。梁吴均的续齐谐记记载,屈原五月初五投汩罗江死后,人们用竹桶装米在每一年这一天投入江中祭奠他。粽子最早称

14、角黍,因早收的黍,性黏,宜于包裹。在晋周处风土记中说角黍是顺应节气的做法。到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中开始出现粽子的说法。南北朝时有益智粽、黄甘粽等名称。竞渡的习俗也是在南北朝时广泛地传播开来。十九、灌钢冶炼法两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发明了灌钢冶炼法。它是半液态炼钢与热处理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就是利用生铁的溶液灌入未经锻打的熟铁,使碳分较快地、均匀地渗入。只要配合好生铁和熟铁的比例,就能得到适合钢的含碳量,然后反复锻打,挤出杂质,成为质量较好的钢铁。梁朝道教领袖陶弘景说:“钢铁是杂炼成鍒作刀镰者” 。 “生”是生铁, “鍒”是熟铁。这是最早具体记载的灌钢冶炼法。这种炼钢法一直至明代是我过炼钢的主要方法,是一项

15、了不起的成就。二十、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阶段结构两晋南北朝的阶级机构大致可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皇室和高门士族属于贵族等级。皇室在政治经济地位上均优于土族地主。第二,良民等级。有三个阶层,一是寒门庶民地主,内含地方豪强、寺院地主、富商巨贾;二是少数民族酋师;三是编户个体农民和个体手工业者如金户、银户、盐户等。这里前二类属于统治阶级营垒。三是贱口等级。有两个阶层,一是佃客、部曲、军户、屯田户、僧袛户、吏家、百工户、杂户等级。其身份介于个体编户农民和奴婢之间。二是奴婢和佛图户,这类身份最低,是奴隶制的残余形态。以上三个等级共有六个阶层。前三阶层属于统治阶级营垒,后三阶层属于被统治阶级营垒。二十一、中国风

16、筝的最早记载侯景之乱发生后,太清三年(549) ,建康被侯景包围,城外援军与台城信息断绝,有个叫羊车儿的人献策,作纸鸱(风筝) ,系以长绳,写敕在内,放上天空随风飞出城外去,希望送到援军处,内写“得鸱送援军,赏银百两” 。纸鸱从太极殿乘西北风飞去,侯景军见到,以为怪物,把它射了下来。这就是中国风筝首次确切的记载。二十三、云冈石窟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十六公里的武周山北崖,这里共有洞窑五十三个,大小佛像五万一千多尊。大同市古称平城,是北魏都城。石窟约开凿于 453-494 年间。北魏的统治者多信奉佛教,文成帝时,沙门统(僧官)昙曜建议开凿石窟五处,各造一座大佛像,用来几年北魏开国后道武、明元

17、、太武、恭宗、文武五帝,得到同意。这就是著名的“昙曜五窟” ,也就是今天的第十六窟至二十窟。第二十窟主佛是释迦坐像,高 13.7米,这个像面部丰满,两肩宽厚,双耳下垂,造型雄伟,气魄浑厚,是云冈雕刻艺术的代表作。因窟前壁在辽代的崩塌,故又称露天大佛。云冈石窟的雕刻技艺在继承和发展秦汉石雕艺术的基础上,吸收外来艺术的精华,形成独特的风格,充分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卓越的艺术创造才能。二十三、均田制北魏前期,由于长期乱战,北方出现大量无主荒地,同时,又由于战争造成的土地所有权不明确,引起土地纠纷,影响农业生产。公元 485 年,孝文帝下诏实行均田制。规定男壮丁十五岁以上可受露田四十亩,妇女二十亩,奴婢相同,牛一头三十亩。露田是不栽树的荒地。另外,男丁每人授给桑田二十亩,必须种桑五十株。露田不准买卖,到七十岁或死亡退田。桑田归自己所有,死后不还,买卖有限制。于均田制相配套,又实行了三长制和新的租调制。均田制使贫苦农民有了一小块土地,发展了社会生产,也缓和了社会矛盾。二十四、龙门石窟龙门石窟又称伊阙石窟,在今洛阳城南 12 公里处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上。这里是青山对峙,中间伊水北流,犹如天然门阙,古称“伊阙” 。石窟开凿于北魏太和十八年(494)迁都洛阳前后,到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