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義工運動: 起源與發展,在西方社會,義工運動的起源與自由主義思想息息相關。在十九世紀英國,教會為社會生活的核心,每個人出生就身不由己地棣屬一個指定的教會,個人無從選擇,而教會也由神職人員主領,整個教會的權力結構由上而下。,二十世紀自由主義興起,人們普遍認為教會與社會一樣,都是由人所組成,並由人自由自願地建立某種互動的契約。這股自由民主精神,不單應用於政府及教會組織,也落實在互相照顧的福利工作。,當時的社會信念,是認為人與人之間應該互相幫助,而且社會上一些弱勢社群的需要,應該透過人類互助的精神和行動而得到滿足。,義工精神提倡社會團結和互助,並提供社會不同群體對弱勢社群的同情,同時也鼓勵不同團體之
2、間的自由交往,藉此促進社會內人與人的關係。,義工精神鼓勵人與人之間的援助,因為它強調的是社會上個人對周遭有需要的人的扶助責任,而這種責任的實踐,並不單在於納稅,而是在於人與人之間的相互責任。,義工運動的重要性宛如點亮了千盞燈光,義工運動在功能上取代了政府部門,解決了許多社會問題,同時因為義工運動是政府效能的兩倍,也承擔了政府的赤字。,義工運動的國際形勢,在美國,成人參與義工的人口比例一直在百分之五十左右,近年才稍微下降至百分之四十八。,根據一項美國的義工調查結果,義工在年齡分佈方面,18-24歲有45%,35-44歲有55%,64-74則有43%,其中男性為44%,其餘為女性。,在加拿大,根據
3、 Goldfarb Communications 的一項調查顯示,有40%的國民參與義務工作,而且這個百分比較九十年代初有所增加。,調查數字顥示,加拿大鄉郊與城市人口參與義工的百分比沒有太大的差異。,英國的情況與美國和加拿大差不多大概百分之五十的人口參與義務工作,而每星期義工所提供的總工時達到一億小時。,九十年代英國人口平均十分之一的開支,是給予志願福利工作的捐獻,是一般家庭在食物以外的最大單項開支。,其他在義務工作有高參與的歐洲國家包括,愛爾蘭其中約四成人口 (39%) 參與義務工作。,在亞洲不同的國家,義工運動的普及情況也不惶多讓。例如,台灣在九一一大地震後,全國各地都有龐大人力物力投入救災工作,其中不少為志工。,志工的投入不單使救災工作更為有效,而且更提高了人民對土地和對同胞的關懷。,在日本,根據 national center for promotion of voluntary activities 的資料顯示,全國有大約八萬個義工組織,每年總義工人次有 545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