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 2011 计划 ) 西南科技大学 “ 2011 计划 ” 办公室 二一二年五月目 录 一、 2011 计划的出台背景和制定过程 . 1 二、 2011 计划的内涵 . 1 三、 2011 计划 的意义 . 2 四、 2011 计划 的指导思想 . 4 五、 2011 计划 的基本原则 . 4 六、 2011 计划 ” 的总体目标 . 4 七 、 2011 计划的总体思路 . 6 八、 2011 计划的重点 . 11 九、 2011 计划在组织实施上的主要特点 . 12 十 、 ” 2011 计划 ” 实施方案内容 . 13 附件 1 2011 计划相关文件、会议
2、与资料 . 15 附( 1)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 . 17 附( 2)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 23 附( 3) 教育部科技司司长王延觉解读 2011 计划 . 30 附( 4)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创新能力 提升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 33 附( 5) 大力推动协同创新 全面提高高教质量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工作部署视频会议召开 . 48 附( 6) 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视频会上的讲话 . 50 附( 7) 袁贵仁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视频会上的讲话 . 50 附( 8) 积极探索协 同创新有效模
3、式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工作部署视频会议侧记 . 64 附件 2 建立或拟建多个 2011 协同创新中心 . 671 解读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2011 计划) 科技处 2012 年月 10 日 一、“ 2011 计划”的出台背景和制定过程 1998 年 5 月 4 日,时任总书记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宣布:为了实现现代化,中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 学,由此,教育部、财政部共同实施了 985 工程。 2011 年 4 月 24 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
4、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刘延东国务委员多次指示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总书记讲话精神,抓紧提出落实方案。教育部、财政部高度重视,决定启动实施 2011 计划。经反复研讨,不断梳理思路,多次修改细化方案,并先后听取了教育部 直属高校第 21 次咨询会议代表、地方教育部门和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人社部、国资委、国家知识产权局以及中科院、社科院、工程院、基金委、中国科协等 11 个部委和单位的意见。教育部多次召开部党组会、部长专题办公会审议文稿。 2011 年 12 月 27 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
5、会议,对 2011计划(送审稿)进行了审议,原则通过,建议尽快按照相关程序报批后启动实施。 2012 年 3 月 22 日,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上,联合颁发了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 二、 “ 2011 计划 ” 的内涵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2011 计划)是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清华大学百年校庆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举措,是继 211 工程、 9852 工程之后国家在高等教育方面即将实施的另一个重点工程。其基本做法是建立一批 2011 协同创新中心,集聚和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取得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成为具有国际重大影响的学术高地、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的研
6、发基地、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主力阵营。 2011 计划与以往的教育工程的不同点是它实行以项目为单位的形式,按项目申报和审批。实行立项 建设 评估 资助的支持模式。 2011 计划体现了 1 个风向标:高校在提升学术水平的同时应更好地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有 2 项重点任务:构建协同创新的平台与模式、建立协同创新的机制与体制;有 3 个关键点:协同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和实质性贡献;强调坚持 4 条基本原则,即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和创新引领。 注: 2011 计划与 211 工程和 985 工程之间的关系 2011 计划是 211 工程、 985 工程的发展和延续,三者依据我
7、国高等教育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要求,各有侧重,相互依托。 211 工程、 985 工程重在学科、人才、平台等创新要素的发展,重在高校内部的建设。 2011 计划重在高校的机制体制改革,重在推动高校内部以及与外部创新力量之间创新要素的融合发展,建立协同创新模式,从而能带动与推进 211 工程和 985 工程的实施。 三、 “ 2011 计划 ” 的意义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 教技20126 号 2012 年 3 月 15 日)指出: (一 )实施 2011 计划 ,是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清华大学百年校庆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举措。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总书记讲话的主线 ,创
8、新能力是提高 质量的灵魂。贯彻落实总书记讲话 ,迫切需要通过大力推进协同创新 ,鼓励高等学校同科研机构、行业企业开展深度合作 ,建立战略联盟 ,促进资源共享 ,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 ,实现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显著与持续提升。 3 (二 )实施 2011 计划 ,是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支撑。当今世界 ,创新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 ,迫切需要转变创新理念和模式 ,加快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基础的知识、技术集成与转化 ,加快创新力量和资源整合与重组 ,促进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 ,支撑国家经济和社 会发展方式的转变。 背景: 当今世界正
9、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格局发生着新的变化,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特别是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知识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在这种大背景下,各国为掌握国际竞争主动,纷纷把深度开发人力资源、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战略选择。 (三 )实施 2011 计划 ,是推动我国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紧密结合的战略行动。长期以来 ,我国创新力量各成体系 ,创新资源分散重复 ,创新效率不高 ,迫切需要突破自主创新的机制体制障碍 ,促进社会各类创新力量的协同创新 ,促进教
10、育与科技、经济、文化事业的融合发展 ,提高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 背景: 创新能力不足既是我国教育、科技与世界发达国家的主要差距,也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长期以来我国创新力量自成体系、分散重复、效率不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脱节。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已经不再是某一个体、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孤立发展,迫切需要突破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推动社会创新力量的协同共进,从而实现国 家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的根本提升。 高校拥有天然的多学科优势、丰富的人才资源以及多功能特性,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创新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必须肩负起
11、协同创新的时代重任。依托高校的优势学科群,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社会等建立深度合作,形成协同创新的有机整体,解决国家重大需求和重大科学问题,是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为国内外诸多协同创新实践所证明的。 4 四、 “ 2011 计划 ” 的指导思想 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丁流的要求 ,瞄准科学前沿和国家发展的重大需 求 ,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 ,以机制体制改革为重点 ,以创新能力提升为突破口 ,大力推动协同创新 ,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的独特作用 ,支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五、 “ 2011 计划 ” 的基本原则 需求导向、
12、全面开放、深度融合、创新引领十二字原则: 需求导向。紧密围绕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需求 ,通过协同创新 ,重点研究和解决国家急需的战略性问题、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问题以及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公益性问题。 全面开放。面向各类高等学校开放 ,不限定范围 ,不固化单位 ,广 泛吸纳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创新力量等 ,形成多元、开放、动态的组织运行模式。 深度融合。引导和支持高等学校与各类创新力量开展深度合作 ,探索创新要素有机融合的新机制,促进优质资源的充分共享步加快学科交又融合 ,推动教育、科技、经济、文化互动实现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同步提升。 创新引领。以机制体制改
13、革引领协同创新 ,以协同创新引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 ,推动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步伐 ,促进国家自主创新、科技进步和文化繁荣。 六、 “ 2011 计划 ” 的总体目标 充 分发挥高等学校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积极联合国内外刨新力量 ,有效整合创新资源 ,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与新机制 ,形成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文化氛围。建立一批 2011 同创协新中心 ,集聚和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 ,取得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 ,成为具有国际重大影响的学术高地、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主力5 阵营。推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区域创新的战略融
14、合 ,支撑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袁贵仁强调,实施好 2011 计划,必须充分认识、准确把握 2011计划所包含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要求。一要准 确把握全面提升创新能力这个重要目标。要改变单纯以项目、论文数量为主的考核评价方式,以注重原始创新质量、注重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贡献度、贡献率为导向,提升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二要准确把握建立健全协同创新机制这个工作重点。要促进创新组织从个体、封闭方式向流动、开放的方向转变,促进创新要素从孤立、分散的状态向汇聚、融合的方向转变,促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的分割状态向科技工作的上中下游联合、贯通的方向转变,建立协同创新机制。三要准确把握不断
15、深化体制改革这个本质要求。大力推进高校深化改革,力争突 破高校内部以及与外部的体制机制壁垒。坚持全面开放原则,坚持客观公正的评审机制,坚持多元化推动方式。四要准确把握推动和引导相结合这个重要特征。推动高校在先期组建、充分培育基础上进行项目申报和认定;引导所有高校紧密结合各自实际,在不同层次、以不同方式,踊跃参与协同创新。 袁贵仁要求,要稳步推进 2011 计划顺利启动,保证计划科学平稳可持续实施。一是加强领导,精心谋划,保证开局良好。各地各高校要稳步推进改革,正确把握改革的力度、进度和时机,平衡各方利益关系和合理诉求。二是通盘考虑,远近结合,突出质量。各地各高校 要择优遴选条件较成熟、前期基础
16、较好并具有较强优势的项目进行重点培育。不搞层层发动,不搞全面开花,不搞临时拼凑,坚决防止盲目申报、劳民伤财和不正之风。三是锐意改革,勇于创新,努力取得实效。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机制。要找准重点难点,加大力度破解开展协同创新的制约因素,并帮助解决具体困难。四是加强研究,及时总结,科学合理实施。要不断提高计划管理的科学性,尽快研究制定 2011协同创新中心运行管理及绩效评价等办法,完善细化第三方评审专家和评审机制。五是多方协作,明确责任,形成推进合力 。各地各高校要争取多方支持,集成有效资源,努力为计划的安排实施创造良好条件。 6 袁贵仁强调,要把是否体现先进性、需求
17、性,是否体现改革性、创新性,是否体现唯一性、协同性,是否体现整体性、系统性,成果是否具有针对性、实效性,作为 2011 计划实施成功与否的标准。必须公开透明认定项目,科学规范管理项目,客观公正评审成果。 七 、 “ 2011 计划”的总体思路 2011计划的总体思路是:面向需求、推动改革、探索模式、提升能力,可简要归纳为 1148,即:一个根本出发点、一项核心任务、四类协同创新模式和八个方面的机制 体制改革。 1. 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根本出发点。 国家急需、世界一流既是 2011 计划的目标和方向,也是标准和条件。旨在引导高校围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问题、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问题和涉及国计
18、民生的重大公益性问题,集聚一流的创新团队,形成一流的创新氛围,巩固一流的创新成果,培养一流的创新人才,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同时,逐步形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办学新模式,加速建立能够冲击世界一流的新优势和新实力。 2. 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 。 2011计划提出人才、学科、科研 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的核心任务 (人才是根本、学科是基础、科研是支撑) ,目的是围绕重大科学问题和国家重大需求,增强三者之间的协同与互动,增强创新要素的有效集成,增强高校创新能力发展的导向性,增强投入与产出的效益。其中人才是根本,学科是基础,科研是支撑。 3. 以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构建四类协
19、同创新模式。 要大力推进校校、校所、校企、校地以及国际间的深度融合,探索建立面向科学前沿、行业产业、区域发展以及文化传承创新重大需求的四类协同创新模式,形成一批 2011 协同创新中心作为主要载体,逐步成为具有国际重大影响的学术 高地、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主力阵营。 注:根据 2011 计划重大需求的划分,协同创新中心分为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四种类型。 7 ( 1) .面向科学前沿的协同创新中心 ,以自然科学为主体,以世界一流为目标,通过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国际知名学术机构的强强联合,成为代表我国本领域科学
20、研究和人才培养水平与能力的学术高地。 ( 2) .面向文化传承创新的协同创新中心 ,以哲学社会科学为主体,通过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门、行业产业以及国际 学术机构的强强联合,成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主力阵营。 ( 3) .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 ,以工程技术学科为主体,以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为重点,通过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特别是与大型骨干企业的强强联合,成为支撑我国行业产业发展的核心共性技术研发和转移的重要基地。 ( 4) .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 ,以地方政府为主导,以切实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重点,通过推动省内外高校与当地支柱产业中重点企
21、业或产业化基地的深度融合,成为促进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 2011 计划提出的协 同创新中心的主要特点: ( 1)动态。与现有的以学科为基础的研究基地不同,协同创新中心是以需求为导向、以任务为牵引的研究模式。研究方向将会根据需求的改变而不断地进行动态调整,解决了一个重大需求后,再会寻找到新的重大需求。 ( 2)多元。有别于现有的各类实验室、研究中心、创新平台等基地的组织管理方式,协同创新中心的研究人员来源于多个单位,人员流动不调动,无论是本单位人员还是其他单位人员,所有人员均采用聘任制。 ( 3)融合。充分发挥协同创新中心的引导和聚集作用,利用现有资源和条件,吸纳社会多方面的支持和投入。促进
22、创 新要素的深度融合,增强创新资源和成果的开放、共享,提高使用效益。 ( 4)持续。机制体制改革是协同创新中心的重点任务,通过推动八个方面的改革,构筑高校综合改革与政策汇聚的特区,形成有利于协同创新和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环境氛围,为协同创新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与保障。 协同创新的新要求 : 8 协同创新的提出,是对我国自主创新内涵的丰富和深化,体现了科技体制改革最新趋势的要求。协同创新贯穿于创新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着力解决创新链条和创新管理各方面存在的不协调、不适应、不配套、封闭、分散的问题。与传统的科研合作相比,协 同创新有更深刻的内涵和更高的要求,主要体现在:第一,要使协同创新体之间创新
23、的核心要素形成有机结合;第二,建立一个有效的载体,以利于形成协同创新的长效机制;第三,要通过协同创新真正形成创新的新优势。 协同创新中心的 评审标准 : ( 1)面向科学前沿的协同创新中心。 符合科技前沿发展的趋势,且我国在该方向的研究具有较好基础。协同创新体组建合理,能够代表我国该方向的最高水平,具备冲击世界一流的基础与能力。 已经开展了行之有效的机制体制改革,探索建立了符合国际惯例的知识创新模式和运行管理机制。 已经吸引和集 聚了一批国内外一流的人才与团队,队伍结构合理,规模适度,主要负责人在国际学术界有较高的声望和影响力。 牵头高校以及主要参与高校,依托的主体学科原则上应进入 ESI学科排名的前 1%,并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或优秀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2)面向文化传承创新的协同创新中心。 符合国家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和文化事业发展的重点规划,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需求。协同创新体组建合理,能够代表我国该方向的最高学术和人才培养水平 。 结合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特色,在人员聘用考评、人才培养以及管理运行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机制体制改革,建立了跨学科、跨高校乃至跨部门、跨地区的协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