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危重症的监测与治疗新技术Intensive care in critically ill children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重症医学科陆国平急、重症医学(Critical Care Medicine) 院前急救 急诊抢救 重症监护 转运与急救 常规急救 创伤急救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危重症监护与支持 培训与科研 社会责任重症医学(Critical Care Medicine) 临床基地: Intensive Care Unit,重症医学 主要职能:危重症患者的加强医疗 地位:医院整体抢救治疗水平,医院现代化的具体体现 宗旨:对于单个或多个器官衰竭的急性重症患者,尽早给予延续性器官功能支持治疗,
2、同时针对病因进行积极治疗,赢得时间和条件,最终控制原发疾病重症医学与急诊医学的关系 狭义重症医学:为危重病患者提供高技术、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广义重症医学:包括发病现场的急救处理、救护车的转运、急诊室或手术室的处理及最后转入ICU治疗的全过程 Critical Care Medicine Continuum: 1983年NIH将 BLS、 ALS和 PLS连续起来,称重症医学连续体重症医学与急诊医学的关系 重症医学科、急诊医学独立 重症医学与急诊医学一体化 重症医学、急诊医学科、转运一体化 ? 我们致力于体系建设边缘性学科 重症医学是多学科交叉、渗透、发展的结果(1) 休克循环、肾脏与呼吸(2)
3、 创伤脑、循环、肺、肾脏(3) ARDS 肺与循环管理规范 2003年卫生部公布 院前急救管理规范 卫生部 2009颁布 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ICU是独立的医学专业以重症医学为理论基础有完整的专业梯队临床工作有连续的、动态、滴定式的特点以器官功能支持为重点I级 ICU护士与患者比例 1: 2监测项目: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尿量、意识状态等基本的生命体征医疗能力:有能力进行正确的输液治疗、血糖监测、呼吸道管理、气管插管、简单呼吸机调整、胃肠营养等II级 ICU 护士与患者的比例 2 3: 1 监测项目:基本生命体征,心电、有创血压和中心静脉压、血流动力学、呼吸功能、出凝血、病原菌流行病学等较深入的监测技术 医疗能力:机械通气、心电除颤、内窥镜检查和治疗、血滤等代谢和肾功能支持、细菌学检查、营养代谢支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