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肿瘤化疗的历史l殷墟甲骨文 -瘤l古埃及:砷化物油膏治疗皮肤癌l1865年 Lissauer亚砷酸溶液治疗慢性白血病l1939年激素用于乳腺癌、前列腺癌的治疗l1942年 “巴里灾难 ”,氮芥成功治疗淋巴肉瘤l -开创了恶性肿瘤近代化疗的时代目录l一: 常见抗肿瘤药物分类l二:抗肿瘤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 及对策化疗药物分类按作用靶点分:l 以 DNA为作用靶点:烷化剂,抗代谢物等l 直接作用于 DNA l 干扰 DNA和核酸合成l 以有丝分裂过程为靶点:天然活性成分等按作用机制和来源分l 生物烷化剂 l 抗代谢物l 抗肿瘤抗生素l 抗肿瘤植物药 来源l 抗肿瘤金属化合物机制第一节 生物烷化剂
2、( bioalkylating agents)l也称烷化剂,抗肿瘤药中使用最早的一类。作用机理:l在体内形成缺电子活泼中间体,及其它有活泼亲电基团的化合物,与生物大分子( DNA, RNA或酶)中含有丰富电子的基团,亲电共价结合,使大分子失活,阻碍其正常生理功能。缺点:l烷化剂属细胞毒作用,故而对其它增生较快的正常细胞也产生抑制,产生严重的副反应。l易产生耐药性烷化剂的分类目前该类药物,按化学结构分l氮芥类l乙撑亚胺类l亚硝基脲类l甲磺酸酯及多元醇类l金属铂类配合物一、氮芥类1.盐酸氮芥 *N-甲基 -N-(2-氯乙基 )-2-氯乙胺,盐酸盐性质:对皮肤、粘膜有腐蚀性(只能静脉注射,并防止外漏
3、)pH7发生水解,失活,故制成盐酸盐,使 pH在 3.05.0临床应用:主要治疗淋巴肉瘤和何杰金氏病缺点:抗瘤谱窄,毒性大,不能口服,选择性差。一、氮芥类对其进行结构改造:通过减少氮原子上的电子云密度以降低其反应性,达到降低毒性的作用,但同时也降低了抗肿瘤活性。一、氮芥类2.氧氮芥氮原子上引入一个氧(吸电子),使 N上电子云密度减少 形成乙撑亚胺离子的可能性降低,所以烷基化能力降低,毒性及活性一、氮芥类3芳香氮芥引入的芳环与 N上孤对电子产生共轭,减弱了 N的碱性。作用机制:失去氯原子,形成碳正离子中间体,与亲核中心作用,属于 SN1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一、氮芥类4. 苯丁酸氮芥 美法仑 氮甲 *瘤可宁 溶肉瘤素 用其钠盐,水溶 引入氨基酸,以 降低毒性性好,易吸收 期达到靶向作用 提高作用选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