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华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纲要 华安县人民政府 2 目 录 序言 第一章 “十二五”发展环境和条件 一、“十一五”回顾 二、“十二五”时期发展环境 和条件 第二章 “十二五”总体战略构想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 要求 三、发展目标 第三章 “十二五”发展的空间布局 一、总体布局 二、主体功能区布局 三、土地利用总体布局 四、 工业 区 布局 五、城镇化 布局 六 、生态安全格局 第四章 “十二五”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发展先进制造业 2、 发展现代服务业 3 3、发展现代农业 二、扩大内需 1、扩大居民消费、促进消费升级 2、增强投资支撑拉动能力
2、 3、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三、统筹城乡区域发展 1、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 2、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3、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四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1、推动教育优先发展 2、加强人力资源建设 3、推进文化全面繁荣 4、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5、加强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五 、构建和谐社会 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2、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4、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5、完善社会管理 六、构建可持续发展的 生态支撑体系 1、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 4 2、促进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 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4、强化环境综合整治。 5、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 第五章 项目带动与重点建设工程
3、一、工业发展项目 二、现代农业项目 三、水 利 建设项目 四、交通能源建设项目 五、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项目 六、旅游发展项目 七、城建项目 八、现代服务业发展项目 九、社会事业项目 十、重大前期工作项目 第六章 规划实施与保障 附表:“十二五”项目汇总表 附图: 1、主体功能区布局图 2、土地利用总体布局图 5 序 言 “十二五”时期 , 是华安县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跨越发展的关键五年。 “十二五” 规划处在中国经济转型的节点,同样也是中国迈向小康社会的关键点, 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二五”规划,对于积极适应新变化,妥善应对新挑战,牢牢抓住新机遇,全面落实新要求,促进华安科学发展、跨越
4、发展,提升华安在全市发展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华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支持福建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意见为指导,以县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 共华安县 委 关于制定华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依据,主要阐明未来五年华安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是政府依法履行职责、引导市场行为、制定实施各类规划和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是全县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6 第一章 “十二五”发展环境和条件 一、“十一五”回顾 过去的五年, 是华安 有 史 以来 发展最好、变化最 大、群众 实惠最多的
5、五年。“十一五”时期,华安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一是发展战略全面实施,发展思路更加清晰 。五年来,全县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紧紧围绕 “ 尽快改变山区落后面貌 ” 的指导思想 , 全面 实施“工业兴县、兴茶富民”发展战略,积极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各种挑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 。特别是 2009年以来,全县紧紧抓住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 市委作出整合做大九龙生态经济区, 厦成、福广 、 漳永 三条过境 高速 公路 相继开工 或即将建设等难得的发展机遇 , 全县上下形
6、成“抢抓新机遇,增创新优势,力求新作为”的共识,致力于推进新一轮创业,致力于打造漳州北部经济增长极,致力于建设“ 县强、民富、和谐”的新华安,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都取得新 进展 。“十一五 ”规划目标全面 超额完成 , 地区 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 城镇居民收入、 农民收入 、干部工资收入 实现翻一番 以上 , 固定资产投资、工业产值、财政 收入 实现翻两番以上 ,7 规模工业产值实现翻三番,财政收入、农民收入 提前两年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 ,人均生产总值于 2009 年突破 3000美元, 2007年起连续三年被评为福建省经济发展十佳县。 二是项目 工作富有成效 ,发展后劲日益显 现 。五
7、年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 107 亿元,年度投资从 2005 年的 7亿元 增加 到 2010年的 37亿,相继建成或开工建设一批交通、能源、电网、水利、城镇、通讯、社会事业等基础设施 项目。共 引进工业项目 220 个, 总投资 219.36 亿元,其中, 投产工业项目 112个 , 总投资 38.46 亿元。正兴铝车轮、大洲建材工业园、佳俱群家具城等一批投资 10 亿元以上的大项目好项目相继落户华安,投资亿元以上项目达 45 家。 规模工业 企业从 2005 年 的 26 家 增加到 2010 年的 71 家,产值达50.22 亿,其中,投资 5 亿元以上的利胜电光源、龙翔工业草酸
8、相继投产,产值超亿元项目达 17 家。全县五年来累计报批土地 1.45万亩, 其中工业用 地 9796亩。 华安工业集中区实现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的跨越发展, 被国家商务部、科技部授予“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 被省信息产业厅授予“福建省光电产业园”称 号, 2010 年 被省政府正式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华安的区位优势和发展优势日益显现,逐步实现山区经济向郊区经济转变、传统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 全县茶叶面积从 2005 年的 10 万亩发展到 16 万亩,实现人均 1 亩茶 ;茶叶加工 企业 从 2005 年的 2500 多家发展到8 9000多家 ,营销网络遍布全国各地,品牌建设富有成
9、效。华仙茶都成为农业部定点市场, 茶叶产值从 2005 年的 7.5 亿元增长到 16 亿元 , 茶叶产业成为我县最具特色、最有效益的富民产业。 三是 社会 更加 和谐稳定,对外形象明显提升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2007年全面实现“村村通”水泥路 , 省道金上线、县道华马线、良马线、高沙线等相继竣工通车 ,福广、厦成、漳永三条过境高速 公路 相继动工或即将建设;电力电网建设成效显著,相继建成城关、高车、枫林、新社110 千伏变电站。 2008 年华安土楼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荣获“中国观赏石之乡”称号, 2010 年又荣获“华安铁观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全国首个国家级铁观音茶叶绿色食
10、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县 ”、“中国名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茶叶特色县”等称号。 各项事业协调发展,荣获 “ 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 县”、 全省 “ 科技进步先进县 ” 和全省“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县”等 称号 ,顺利通过省政府 “双高普九”验收 ,完成县医院建设和乡镇卫生院、中医院改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深入开展 。 新录用 公务员 135 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含教师、卫技人员) 406 人 。 民族宗教工作成效显著, 县民宗局2009 年 荣 获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 平安 华安 ”建设 持续 深入推进, 全县社会和谐稳定。城乡面貌日
11、新月 异,党的建设活力增强,干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绿色华9 安、文化华安、魅力华安展现在世人面前。 二、“十二五”期间发展环境 “十二五”是华安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黄金时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华安跨越发展面临着重大的历史机遇。 从有利因素看 ,一是国际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二是 两岸关系出现重大积极变化, 国家鼓励东部地区 率先发展,支持福建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海西效应日益显现,先行先试的优势和作用进一步凸显; 三是 改革开放以来 ,全县经济社会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不断增强的经济实力、逐步完善的
12、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能力,奠定了华安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更为坚实的基础;四是华安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重点更加突出,民生更加改善,社会更加和谐,各方面谋发展、促发展的合力不断增强,营造了跨越发展的良好氛围。 从不利因素看 ,一是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存在新的不确定因素,加快发展方式转变面临新的要求,周边区域竞相发展带来新的压力;二是我县经济总量不大,地方财力相对薄弱,经济实力有待增强,城乡差距较大,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全面转型,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任 重道远;三是改革进入全面攻坚阶段,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新的课题,人民群众新期盼、新诉求日益增多,政府职能转变有待进一步加快。 10 总的来说,“十二五”时期,我县面临一个更加开放、受国内外影响更加明显的宏观环境,经济社会进入加快转型、跨越发展的新时期。机遇难得,任务艰巨。我们必须切实用好各种机遇,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抢抓发展机遇,勇于先行先试,敢于改革创新,善于开放开拓,在加快发展中谋求转型,在转型中谋求跨越发展,推动华安进入跨越发展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