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三面屏风.doc

上传人:bo****0 文档编号:3890425 上传时间:2019-08-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上的三面屏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历史上的三面屏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历史上的三面屏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廉政文苑历史上的三面屏风屏风是古代常风的一种家具,在古人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曾有这样几面著名的屏风,因见证了几位帝王的功过得失,成为廉政文化史上一道意味深长的景观。戒奢屏唐太宗李世民执政之初,吸取隋炀帝骄侈亡国的教训,厉行节约、勤俭治国。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政权的巩固,李世民思想防线逐渐放松,开始出现奢侈享乐的思想苗头。这些都被大臣魏征看在眼里,他呈上十渐不克终疏 ,劝谏李世民崇廉尚俭,防微杜渐。看到奏折后,李世民觉得言之有理,下令将此疏刻于卧室屏风之上,朝夕瞻仰,时刻提醒自己不忘根本、戒骄戒奢。该屏风也因此千古留名,是谓“戒奢屏” 。勿忘节俭屏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有这样一个类似的屏风。朱元

2、璋出身寒微,深知民间疾苦,登上皇帝宝座后,始终不忘根本,保持节俭本色。有一次,他偶然读到唐朝诗人李山甫的上元怀古 ,“南朝天子爱风流,尽守江山不到头。总为战争收拾得,却因歌舞破除休。尧将道德终无敌,秦把金汤可自由?试问繁华何处有,雨苔烟草古城秋。 ”他觉得诗中关于几位南朝帝王骄奢亡国的事例,读来很有教益,便命人将此刻于寝宫屏风之上,用来警醒自己。从此朱元璋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在位 30 年间,身体力行提倡节俭,朝野上下争相效仿,呈现出政治清明、官员崇廉尚俭的良好局面。 “勿忘节俭屏”也由此得名。君臣事迹屏据旧唐书 宪宗本纪上 载:唐宪宗李纯初登皇位之时,经常阅读历朝实录,并认真选取 14 篇历史

3、经验教训,制成六扇“君臣事迹屏风” ,置于朝堂之上,用以自警和警人。刚开始李纯还能知行合一,他励精图治,亲贤臣远小人,任用裴度、李绛等人为相,整顿财赋;征剿淮西节度使吴元济,使得其他藩镇相继降服,结束了长期以来藩镇割据、各自为政的局面,重振大唐声威,史称“元和中兴” 。可正是这年唐宪宗,在取得一些成就后,日渐骄侈,不能自持。他重用宦官,使宦官势力大增;任用皇甫博、李吉甫而罢贤相裴度,国家日衰败;迷信仙道,下诏全国求方士配长生不老药,遣宦官至凤翔迎佛骨。面对直臣韩愈、崔群诤谏,他不但不听,反而雷霆震怒,将进谏之人纷纷贬谪。最终,唐宪宗自取其咎,不仅本人被宦侍谋杀,此后唐朝皇帝的废立,也都操纵于宦

4、官之手。三面屏风,前两个事例是正面启迪,讲述两段警醒守正、慎始慎终的治国佳话,后一个是反面警示,给出一个言行不一、虎头蛇尾的深刻教训,今日之人当有所反思。一是成功不易,守成更难。三位君王都曾各自创造一番丰功伟绩,但李世民、朱元璋守身以正,防微杜渐、慎始慎终,终于开创一片盛世;而李纯 15 年的治国之路前明后暗,功败垂成,令人扼腕。其初登大宝之时也是心意诚恳,励志奋发,然时间一长,便将祖宗遗训和历史教训忘得干干净净,荒于游宴,最终死于宦侍之手。这样的例子,现实中也并不少见,近年来各级纪检监察部门查处的不少案例表明,一些贪腐官员从政之初也曾清廉不阿、秉公用权,但在从政道路上,未能坚守品格,保住荣誉,最终走上违纪违法道路,沦为国家和人民的罪人。他们的功过得失,不是和李纯有几分相似吗?二是凡事当知行合一。作为帝王能够重视前人得失,吸取治国理政经验,可谓明理之君,但凡事更重要的是知行合一,身体力行。而不是身边放着史书,甚至像李纯那样摘出名言警句写在屏风上,却依旧腐化堕落,骄奢淫逸。这样的君主,即使熟读典籍,也深知历史教训,但不去身体力行,又有什么用?这和当下某些干部在台上大谈廉政,在台下却不执行甚至大搞贪腐之事,不是一个道理吗?(吴月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公文范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