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产业扶贫工作调研报告.doc

上传人:bo****0 文档编号:3890705 上传时间:2019-08-17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开展产业扶贫工作调研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关于开展产业扶贫工作调研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关于开展产业扶贫工作调研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关于开展产业扶贫工作调研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关于开展产业扶贫工作调研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关于开展产业扶贫工作调研报告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实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发展与攻坚规划,以“减贫摘帽、精准扶贫”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创新扶贫机制为动力,扎实推进扶贫开发“第一民生工程” ,全力总攻“绝对贫困” ,取得了明显成效。一、基本情况遵义市近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尽管取得了长足进步和明显成效,但贫困落后主要矛盾、加快发展根本任务没有根本改变,全市有 9 个县列入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武陵山片区和乌蒙山片区,其中武陵山片区 6 个县,分别是湄潭县、凤冈县、务川自治县、道真自治县、正安县、余庆县(天窗县,

2、不享受扶持政策) ;乌蒙山片区 3 个县,分别是习水县、桐梓县、赤水市。片区县中习水、正安、务川、道真 4 个县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市有重点贫困乡镇 116个、重点贫困村 871 个,2014 年末贫困人口 72.98 万人。 “*”以来,我市已实现习水、正安、务川 3 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85 个贫困乡镇“减贫摘帽” ,减少农村贫困人口 89.5 万人。全市贫困乡镇发生率从 2010 年的 51%下降到 2014 年的 13.7%,下降了37.3 个百分点,低于全省贫困乡镇发生率(28.4% )14.7 个百分点,在全省排名第三位。全市贫困发生率从 2011 年的 24.3%下

3、降至2014 年的 10.8%,下降了 13.5 个百分点,低于全省贫困发生率(18%)7.2 个百分点,在全省排名第二位。二、主要做法和成效(一)坚定不移精准责任,在组织保障上实现突破。市委、市政府对扶贫开发工作高度重视,先后制定实施了关于打好扶贫攻坚战加快“减贫摘帽”的实施意见 关于支持务川道真正安三县“减贫摘帽”同步小康的意见 关于打好扶贫攻坚战推进精准扶贫的实施方案 ,出台了投资、财税、金融等六个方面 20 多项具体政策,明确了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的工作责任,认真抓好部署、协调、督查、落实和考核五个基本环节,做到有计划、有资金、有项目、有措施、有检查。2013*年,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

4、 3000 万元扶持务川、道真、正安三县发展。实行“领导挂点、部门帮乡、单位包村、干部包户”的工作责任制,市四家班子主要领导分别挂点联系4 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深入推进同步小康驻村结对帮扶,形成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的帮扶责任机制。 “*”以来,全市实施扶贫开发项目 1777 个,投入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 25.74 亿元,其中 9 个片区县投入 20.9 亿元,占比达 81%;4 个重点县投入13.64 亿元,占比达 53%;把项目资金集中投入到了最困难、最贫困的地区。(二)坚定不移精准改革,在创新机制上实现突破。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 (中办发201

5、325 号)及 关于以改革创新精神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 (黔党办发201423 号) ,采取分类指导、分类推进的方式推进扶贫攻坚,全面落实扶贫目标、任务、资金和权责“四到县”制度,加快建立“市级统筹、县抓落实、工作到村、扶持到户”的精准扶贫工作机制。2014 年启动开展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按照贫困识别新标准,分类识别贫困村 871 个、贫困户 29.57 万户、贫困人口 92.22 万人,分类确定具体帮扶措施和办法,实现统计指标精准化、统计分类科学化、不漏掉一个贫困户。我市充分用好建档立卡成果,积极创新驻村帮扶机制、产业扶贫机制、基础设施建设机制、项目资金管理机制,深入开展乡级财政

6、报账制管理试点、农村扶贫小额保险试点,进一步加快了精准扶贫进程,推动了扶贫攻坚示范区建设。(三)坚定不移精准帮扶,在扶贫到户上实现突破。一是结对帮扶到村到户。2014 年选派 5100 名机关干部、1020 名乡镇班子成员到 871 个贫困村任“第一书记”和“项目书记” ,实现贫困村结对帮扶全覆盖、户户有帮扶责任人。二是产业扶持到村到户。大力扶持发展中药材、干鲜果、草地畜牧业、竹产业、有机茶、有机高粱、精品水果、商品蔬菜等八大扶贫产业,加快山地扶贫产业示范区建设,推进务川县草地畜牧业高效扶贫示范园区、道真县特色中药材科技示范园等 9 个扶贫产业园区创建。 “*”以来,完成中药材种植 30 万亩

7、,核桃种植 60 万亩,蔬菜产业基地建设 180 万亩,人工种草 27 万亩,发展乡村旅游点 1500 多个。全市贫困对象参与产业发展达到 80%以上,扶贫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初步显现。三是教育培训到村到户。积极推进“雨露计划”与科技培训有机结合,确保每个贫困户掌握一至二门农业科技生产技术。 “*”以来,完成“雨露计划”培训 10 万人,完成贫困地区干部培训 8000 人,新增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43 万人。四是农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户。重点把好危改对象确定审批关,做到资金直补到户、部门帮扶到户、责任包保到户、技术指导到户, “*”以来完成农村危房改造 23.6 万户。五是扶贫生态移民到村到户。

8、坚持把移民安置与园区建设、集镇商贸、旅游发展、特色产业统筹起来,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留得住、能就业、有保障” 。2012 年启动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以来,建成项目安置点 76 个,搬迁贫困人口 5.73 万人。六是基础设施建设到村到户。全面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重点向贫困地区倾斜,2014 年完成投资 72.7 亿元,加快建成“小康路”3626 公里,新增解决“小康水”饮水安全 68 万人,新建改建“小康房”2704 户,推进“小康讯”实现 95%的自然村通电话、95%的行政村通宽带,确保农村“小康电”一户一表率达到 95%以上,落地实施“小康寨”创建点 355

9、个。(四)坚定不移精准脱贫,在加快发展上实现突破。一是抓“三化”兴“三农” 。以“三化”促扶贫,走工业化增加就业、城镇化减少农民、产业化提升农业的发展路子,促进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集中,进一步增强贫困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2014 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 711.75 亿元,规模工业总量列全省第一位;加快推进山地特色小城镇建设,城镇化率达到43%;稳步推进 45 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实现农业增加值235.31 亿元。全市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 8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 2011 年的 5216 元提高到 8365 元,年均增长 11%。其中片区县提高

10、到 7662 元,年均增长 12%;扶贫开发重点县提高到 6870元,年均增长 13%。二是拓展“集团帮扶” 。自 2000 年以来,通过整合部门力量、拓展帮扶领域,我们创新探索了“集团帮扶”扶贫攻坚模式。目前全市共整合 111 个市级单位的项目和资金,分别对 13个一类贫困乡镇实施市级“集团帮扶” ,确保不脱贫、不脱钩,形成“党政领导、部门负责、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扶贫格局和“定点到乡、帮扶到村、捆绑发展、整体推进”的攻坚体系。*年,全市 31 个部门“集团帮扶”道真县和忠信镇,已整合资金 4.15 亿元,实施基础设施项目 87 个。被帮扶地区的贫困状况得以有效缓解,面貌发生较大改变。三是

11、深化对口帮扶。2013 年启动上海对口帮扶遵义工作以来,实施上海对口帮扶项目122 个,涉及上海对口帮扶投资 1.92 亿元,主要投向“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大行动计划、产业基础配套设施等方面。沪遵双方在人才、教育、科技、旅游、商贸、工业等 10 多个领域展开对口合作交流,重点推动产业园区共建、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产业合作投资300 多亿元。两年完成人才交流培训 3140 人,我市共选派 20 名后备干部赴沪挂职锻炼;2013 年上海选派第一批 10 名援黔干部到遵义工作三年,2014 年选派医疗卫生和园区建设方面的专业人才(博士)3 人赴遵挂职 1 年。四是突出连片开发。大力实施重大民生事

12、项和重点工程建设,稳步推进武陵山片区、乌蒙山片区集中攻坚,优先安排实施农业开发、生态建设、村级公路建设、水土流失治理、农村水电建设及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项目,不断完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北部攻坚、东部开发、西部突破、中部崛起”的“四大区域”发展,积极整合扶贫资金和相关涉农资金,促进各类扶贫资源集中使用在重点脱贫项目上,大力支持片区县和重点县发展主导产业,达到资金整合、政策叠加、事半功倍的效果。全市以草地畜牧业、茶叶、中药材、核桃等为代表的扶贫产业初见成效。三、存在困难和下步打算由于受生存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发、生产条件落后等客观因素制约,遵义市仍然呈现出“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贫

13、困比重大”的贫困特征,扶贫攻坚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困难:一是贫困面广。全市有 4 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116 个贫困乡镇,目前尚有道真县和 31 个贫困乡镇未 “减贫摘帽” ,仍有871 个贫困村、29.57 万贫困户、72.98 万贫困人口。全市贫困发生率为 10.8%,高于全国(7.2%)3.6 个百分点。二是基础欠账大。全市农田水利建设参差不齐,仍有 71 万农村人口需要解决饮水安全问题。交通运输状况亟待改善,武陵山片区建制村通畅率为88.7%,乌蒙山片区通畅率仅为 59.8%。电力和通讯改造任务重,扶贫生态移民、农村危房改造、生态环境治理难度大,职业教育培训、

14、农村医保报销、低保提档升级欠账多。三是返贫因素多。除自然条件恶劣、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性投入不足、人口素质偏低等长期性因素外,天灾病患、市场变化等返贫致贫的突发性因素依然很多。在“十三五”期间,我市将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贵州省“33668”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大力实施扶贫攻坚“三步走”发展战略和“35669”行动计划,抓好产业发展主线、基础设施关键、素质提升根本,加快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把项目、资金、人员和力量精准配置到贫困户身上,不落下一户一人。(一)更加突出目标引领,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全面推进扶

15、贫攻坚“三步走”发展战略和“35669”行动计划,用三年时间减少 50 万以上贫困人口;实施结对帮扶、产业发展、教育培训、危房改造、生态移民、社会保障精准扶贫“六个到村到户” ,完成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基础设施“六个小康建设”任务;到*年贫困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9000 元以上,加快实现重点县和贫困乡镇“减贫摘帽” 、贫困村出列和贫困人口脱贫。第一步到*年,全面实现习水、正安、务川、道真 4 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 116 个贫困乡镇“减贫摘帽” ,建档立卡贫困对象控制在 30万人以内。第二步到*年,全市基本消除绝对贫困人口,贫困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6、达到 9000 元以上,实现 871 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第三步到*年,补齐脱贫指标和小康指标的差距,建档立卡脱贫对象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8000 元以上,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指标超过西部地区平均水平,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二)更加突出产业扶贫,统筹推进扶贫攻坚。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化增加就业、城镇化减少农民、产业化提升农业的发展路径,编制实施扶贫攻坚“两个三年行动计划” ,加快推进精准扶贫“六个到村到户”工程和小康建设“六项行动计划” ,加速推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向贫困乡镇和贫困村延伸。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向坚持“五个重点”标准、突出“23578”原则,项目资金安排向“片区县、重点县、贫困

17、乡镇、贫困村、贫困人口”倾斜,支持每县发展 2-3 个产业,产业和资金要覆盖 50%的贫困乡镇、70%的贫困村、80%的贫困人口,确保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用于小额到户贷款贴息的资金量不低于15%。市级财政加大非片区县的插花式扶贫投入,用于支持非片区县贫困地区急需的基础设施及产业示范带建设。(三)更加突出团结和谐,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坚守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扶贫开发的生命线,加快实施“少数民族扶贫攻坚计划” ,支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全市 8 个民族乡加快发展,积极帮助 90 万少数民族发展经济,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加大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产业发

18、展、民居风貌、民俗习惯等方面,做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工作,加快少数民族聚居村寨脱贫致富步伐,实现经济发展和民族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相协调。(四)更加突出素质提升,大办新型农民夜校。围绕“扶贫先扶智”工作要求,针对部分贫困村“守贫” 、贫困户“等靠要”的现状,在 871 个贫困村开办新型农民夜校,从政策法规、农业技术、文化体育、卫生健康、公民道德等方面,大力培养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在规范化、常态化上下功夫,就贫困对象而言,主要抓好思想文化建设,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对扶贫力量而言,主要抓好各级培训阵地和队伍建设,为农民夜校培训提供保证。三年内完成建档立卡 29.

19、57 万贫困户、 72.98 万贫困人口的集中轮训。(五)更加突出信贷扶贫,创新推进金融服务。完善创新小额信贷到户扶贫形式,推动金融机构网点向贫困地区延伸,加快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建设,探索解决贫困户担保难、贷款难、贷款成本高的问题。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5 万元以下、3 年期以内、免除担保抵押、扶贫贴息支持、县级风险补偿”的小额信用贷款,继续做好农村扶贫小额保险试点工作,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六)更加突出借力发展,深化上海对口帮扶。牢牢抓住上海对口帮扶遵义的历史机遇,坚持“民生为本、教育为先、产业为重、人才为要”的原则,不断完善对口帮扶工作机制,拓宽沪

20、遵两地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园区建设、科技创新、智力帮扶等领域的互访交流,助推各领域深度合作,推动产业共建和转移升级,力争到*年实产业转移更加明显,园区建设成效更加显著。(七)更加突出责任担当,加强扶贫队伍建设。实施“市县领导结对帮扶贫困乡镇和贫困村行动计划” ,选好配强贫困乡镇和贫困村班子,确保不摘帽不脱钩、不脱贫不变动。实施“消灭空壳村壮大集体经济行动计划” ,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推动贫困村脱贫出列。加强市、县、乡扶贫机构建设,调整充实工作力量,确保有人办事。充分发挥驻村干部作用,用好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成果,逐村逐户找准发展思路,分类制定精准帮扶措施,重点实施一批“短

21、平快”和“以短养长”产业发展项目,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确保精准施策、精准脱贫。实行驻村工作队全程参与项目申报、指导项目实施、加强项目监管、督促项目评估的“四个全程”工作机制,促进驻村帮扶与精准扶贫的深度融合。关于开展产业扶贫工作调研报告农牧业在四川省贫困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部分贫困地区农牧业助农增收的贡献率已超过了 70%,是贫困地区农牧民世代经营并赖以生存发展的传统、基础产业,也是拓展贫困地区群众增收渠道的骨干产业。在贫困地区发展特色农牧业,是当前实现农牧民就地脱贫最为现实的选择。1 产业扶贫现状1.1 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期间,通过产业扶贫项目带动,扶贫产业逐渐向规模化发展,形成了一大批有带动能力、发展前景、科技支撑和示范作用的地方特色扶贫产业,脱贫致富成效显著。*年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和高原藏区的 88 个贫困县粮食总产量达到 1373.86 万吨,蔬菜产量 1467.79 万吨,水果产量254.49 万吨,实现稳中有升。出栏生猪 2959.49 万头、出栏肉牛196.54 万头、出栏肉羊 715.35 万只、出栏家禽 19.34 亿羽。1.2 休闲农业不断发展四川省休闲农业持续快速发展,通过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公文范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