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2013 年广州市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2013年,我市坚持以质量发展保障发展质量,以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市” 推动质量工作又好又快发展,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水平显著提升,质量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市民质量满意度显著提升,为广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质量保障。一、广州市质量总体状况(一)产品质量绩效指标情况2013 年国家、省、市对我市生产领域产品监督抽查合格率分别为 90.2%、82.9%(不含食品)、95.7%。2007 年以来我市产品质量形势比较平稳,市级监督抽查实物质量合格率近年来稳步上升,持续超过全国及全省平均水平,对全省产品质量的发展提升具有标杆意
2、义。“两大安全” 中,我市万台特种 设备事故率和死亡率已 连续两年保持为零;我市食品质量安全形势总体平稳趋优,各类食品实物质量、主要农产品、餐饮环节各类食品和药品的合格率分别为 93.52%、99.4%、94.12%和 93.5%。进出口产品方面,至 2013 年年底广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出不合格货物 8002 批,涉及货值 35.97 亿美元,同比均有增长。 2 (二)服务质量绩效指标情况2013 年全市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质量市民满意度评分分别达 82.6 和 81.2。金融保险、商贸会展、现代物流、餐饮娱乐、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基本构建出多点支撑的服务业格局。我市金融保险综
3、合实力稳居全国大城市前列。商贸服务享誉全国,展会服务世界领先,广交会单展规模跃居世界第一,获评中国十佳品牌会展城市。龙头物流企业居全国前列,成功创建国家城市共同配送综合试点城市,认定 15 家首批市级物流示范企业。餐饮行业各级示范街、示范单位等数据居全省第一。城市旅游和服务业行业获批筹建“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2 个,先行先 试智慧旅游。我市重点服务行业质量水平继续稳步提升。其中包括,成功入选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创建城市;建立统一的“12320”卫 生公益热线,在全市 36 家医疗机构推广预约挂号系统;开发启用“阳光用 药电子监察系统 ”;供水水质综合合格率持续提高,2013 年达 99.3
4、%,居全国前列。(三)工程质量绩效指标情况2013 年,我市安全生产形势继续处于稳定可控状态、工程质量水平稳步提升,绿色环保建筑发展规模处于全国先进城市行列。 3 全市大中型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 100%,建筑材料监督抽检合格率均在 96%以上,工程结构实体监督抽检合格率在 95%以上。水务工程项目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 99%以上。公路工程方面,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梁工程总体合格率分别达到 98.85%、97.75%、92.31%,较 2012 年均有提升,主要原材料质量指标抽检合格率为 100%。全市建设工程获得鲁班奖 3 项,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1 项,全国市政金杯奖 2 项,省建设工程
5、优质奖 28 项,省市政优良样板工程奖 9 项, “五羊杯” 质量 奖 14 项,市结构优良样板工程 44 项,市优良样板工程 50 项,市市政优良样板工程 21 项。我市还荣获全国“十大绿色建筑 标杆城市” 和“十大能效先锋城市”称号。(四)品牌战略实施情况我市名牌产品数量连续 3 年位居全省第一。2013 年全市注册商标 29 万件,居全国副省级市和计划单列市首位;17 件商标获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总数增至 96 件。新增广东省名牌企业 76 家,产品 86 个。拥有广东省著名商标 427 件、广州市著名商标 817 件。有 10 个农业产品首次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产品(农业类)” ,有效使
6、用绿色食品 标志企业 20 家,产品 68 个。我市服务业的整体品牌优势进一步得到突出。2013 年, 4 我市蝉联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获全国唯一的“中华美食之都、国际美食之都”称号。白云区三元里被商务部确定为全国首批品牌消费集聚区,建成北京路广州“老字号” 一条街。全市共有“中 华老字号” 企业 35 家,全国金鼎百货店、达标百货店数量位居全国城市第二。新创建 4 家 A 级景区,总数达到 43 家。新增白金五钻级酒家 1 家、五钻级酒家 8 家,广州酒家、绿茵阁等企业连续多年入选“全国餐饮百强” ,成功举办 2013 广州国际美食节,带动全年餐饮零售额增长约11%。“广货网上行”参
7、与企业数量和交易 规模均位居全省首位。此外,我市共有 A 级以上物流企业 80 家,其中 5A 级 7家。广交会作为广州国际展会品牌形象进一步凸显。番禺区获批创建“ 全国岭南文化休 闲旅游产业 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 ,天河区和萝岗区分别获批筹建“全国中央商务区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 及“ 全国检验检测 技术服务集聚知名品牌 创建示范区” 。(五)标准化战略推进情况完善标准化政策体系建设,编制实施广州市标准化战略实施纲要(2013-2020 年)并相继出台配套文件。强化政府协调统筹能力,成立广州市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建立“广州市标准化管理服务信息平台”,建立标准化 专家库。继续推进标 5 准化示范试
8、点工作,萝岗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成功获批立项,累计建立各级试点 109 个,数量居全省首位。资金带动和激励效应效果显著,各级标准制修订 244 项,年增长 10%。完成产品采标确认 280 个,新增“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39 家(累 计 152 家)。已有 11 个国家级、8 个省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落户广州。成功获批作为全省首个国家(从化)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六)检测与技术平台建设情况2013 年,我市新批筹建国家防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纺织品服装服饰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州)获批扩项更名;国家皮革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州)通过总局验收。我市共已建成国家质检中心 5 个
9、、省级授权质检机构 10个,另各有 4 个在建。我市还获准建设全国唯一的“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番禺园区(一期工程)已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七)企业计量监管和质量许可认证情况2013 年,我市 20 家企业通过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累计达 51 家,稳居全省首位。109 家企业获得计量保证体系确认,累计达 266 个,较 2012 年增加 21.7%。6 家企业通过现场评审,使我市有效期内的“C”标志获证企业达 11 家,居全省前列。新增社会公用计量标准 10 项(累计 459 项),企业在用计 6 量检定标准 614 项。首次开展第三产业能源计量监管工作。共有 2593 家企业取得有
10、效期内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1184 家企业获得 8872 张有效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八)质量发展建设和行政执法情况明晰质量发展规划,市政府以 1 号文形式印发关于贯彻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 年)的实施意见。注重政策引导,开展年度广州市市长质量奖评审,指导企业申报首届中国质量奖及省政府质量奖,推动全市区县设立相应奖励制度。积极推进制度创新,在 130 多家省名牌企业中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开展全市性的“ 卓越企业之路” 活 动,累计培训 300 多名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2013 年,全市未发生暴力抗法现象,未出现产品质量问题被国家、省有关部门通报,未发生致人伤亡等影响恶劣的重大制售假
11、案件。全市范围集中开展 9 大类重点产品专项整治,成效显著。此外还开展了“质检利剑 ”、“双打”重点专项行动。其中,在白云区查处的一宗假冒皮具案,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 2013 年“质检 利剑” 十大典型案例。二、质量绩效及特色经过积累,我市已经初步形成质量工作及绩效的“广州特色” ,包括以下八个方面:首先,完善的工作机制保障质量水平稳步提升。质量强 7 市工作连续四年被列入市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市政府“一把手”亲自抓 质量强 市工作,注重市级层面顶层设计的同时强调区级层面严格贯彻落实,实现市区两级经费支持保障。其次,城市质量文化的鲜明特色逐渐形成。开展公共讨论确定“品誉四方,质赢未来” 的新时
12、代广州城市 质量精神。围绕质量文化开展“ 优秀食品生产企业 展示游” 、“羊城青年质量志愿者行动”等一系列公共活 动,质 量文化推广渐趋常态化。此外,我市质量教育始终居于全省领先地位。第三,质量监管体系凸显“广州特色”。在电梯监管改革、食品质量安全主任制度、 “食品警察” 、专 利行政执法、质量协管员制度、 “阳光用药电 子监察系统” 等六大方面全国 领先。第四,质量信息化系统建设成效显著。我市从 2012 年起建立信息化平台打造“ 食得放心” 城市,独 创食品安全视频监控,打造“ 阳光厨房 ”。我市的工程质量 监管信息化系统以及信息化交通服务均全国领先。第五,城市质量基础建设全国领先。201
13、3 年获批建设全国唯一的“ 国家检验检测 高技术服务业 集聚区” 。此外,我市药品检测能力全国领先,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各级、各类标准化示范区(试点)数量和涵盖领域均全省领先。第六, “广州服务”享誉海内外。我市商贸服务享誉全国、展会服务世界领先、金融服务影响全国,获得了全国乃至世 8 界的广泛赞誉和高度认同。第七,质量发展成果惠民共享。采取一系列措施提升产品质量保障百姓消费,提升工程质量保障百姓安居,提升公共服务保障民生为本,畅通投诉渠道保障百姓权益。我市市民质量总体满意度居全国前列。第八,敢为人先加强试点示范建设。在知识产权、旅游标准化、智慧旅游、服务业综合改革、创新型城市、电子商务、低碳
14、城市、安全发展等方面,我市均是国家级示范城市。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一)部分领域质量状况有待改善一些行业(如部分电子及电器产品、纺织服装及皮革产品)质量合格率偏低。消费者申(投)诉量大幅增加,其中电信服务、互联网服务、居民服务、网络购物等方面增长尤为明显。尤其是网络购物,全年申(投)诉量同比增长 60.69,达8674 宗,商品货不对板、网购送货不及时、产品难以享受应有的售后服务等是主要问题。此外,我市检出质量问题的进口产品数量上有增长趋势。(二)品牌战略实施的力度和成效与广州的城市地位不相称我市实施品牌战略已取得明显成效,目前有效期内的广东省名牌产品(工业类)达 219 个,连续三年保持全省第
15、一。 9 但我市缺 乏 在 国 内 外 拥 有 广 泛 知 名 度 和 影 响 力 的 大 品 牌 ,具体表现如:我市的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我市医药产业、花都狮岭的皮具等行业已呈现产业集群的雏形,但与国内优秀行业品牌集群效应相比差距较大;我市企业在品牌经营、市场营销方面重视不够、投入不足。(三)质量基础工作有待重视和加强我市质量基础依然比较薄弱,对标准化、计量、认证认可等投入不足。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服务业存在着小、弱、散现象。缺乏国际标准的话语权,由广州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还不多。服务标准不健全,用标准化规范服务质量还处于起步阶段。工程质量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的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加强。特种设备安全
16、方面,法律法规不完善,处罚力度不足导致违法成本低下,不足以震慑违法行为。(四)当前投入难以有效支持质量监管转型升级目前的投入难以满足完善质量基础、实施标准化战略、开展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等质量监管转型升级的需要。另外,目前我市检验检测与认证产业产值约为 50 亿元,与京沪港等城市过百亿元的规模相差甚远,需要相应政策和资金支持。 10 四、对策建议(一)切实加强重点领域质量监管切实加强与群众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食品、药品、日用消费品等重点领域监管。针对问题频发、合格率较低的产品开展专项整治工作。针对规模和投诉同时增长的电子商务领域,探索质量监管新模式,重点解决跨区域、多品类网购产品的质量监管问题。
17、同时,注重加快企业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发布企业产品质量“ 红黑榜” ,提高失信的代价和成本。落 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继续推进“首席质 量官” 设立工作,增强企业第一责任人意识,构 建 全 环 节 责 任 追 溯 链 条 。(二)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不断优化“广州服务 ”、做强“广州制造”、助推“ 广州创造”、提升“广州 质量” ,努力打造更具 竞争力、影响力的广州品牌。具体从六个方面着力:一是夯实品牌的质量基础。二 是 把 技术 创 新 作 为 品 牌 价 值 提 升 的 源 泉 。三 是 着 力 扩 大 市 场 占 有 率 。四 是 重 视 人 才 培 养 。五 是 培 育 优 秀 的 企 业 文 化 。六 是 营 造 良 好的 环 境 。具 体 措 施 包 括 设立品牌培育资助资金,完善品牌创建激励政策措施,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和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多角度、多层次开展品牌创建活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创建“全国知名品牌 创建示范区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