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16 年度全国进口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质量状况前言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是用于人体卫生的日用消费品,产品主要包括婴儿尿裤、成人尿布、妇女卫生巾(卫生护垫)、卫生纸、面巾纸、餐巾纸等一次性使用纸制品。随着我国二孩政策全面放开、新一代年轻父母 消费观念转变、中国老龄人口不断增加,以 婴儿纸尿裤和成人尿布为代表的进口一次性卫生用品消费需求呈明显走强趋势。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是与使用者皮肤直接接触的产品,特别是其使用者大多为妇女、儿童、老人或病患等群体,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使用者的身体健康,使用中的问题也往往成为消费者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应引起生产者和质量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和重视。2016 年,全系统对
2、进口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其实施条例、以及标准规定实施检验监管,不断提高进口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检验监管工作的针对性、规范性、有效性,努力保障进口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质量安全,保护国内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2一、2016 年度进口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基本情况2016 年,全国检验检疫机构共计检验进口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 17194 批,重量约 190465 吨,货值约 8.36 亿美元,分别比 2015年同期增长了 2.58%、120%、13.48%。 进口产品生产国或地区主要有: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美国、加拿大、德国、印度尼西亚、瑞典等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
3、,进口量最大的仍是日本,占进口总量(以贸易金额计)的 67.8%,其次是韩国,占进口总量(以贸易金额计)17.3%。二、2016 进口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质量状况(一 )质 量 总 体 情 况2016 年共检出不合格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 3780 批,重量25958 吨,货值 3.06 亿美元。2016 年检验的批次不合格率为 22.0 %,重量不合格率为 13.6,货值不合格率为 36.7,同比增加了-5.5%、23.8%、33.7%。(二 )产 品 标 识 问 题2016 年进口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产品标识不合格 3559 批,货值 3.05 亿美元,产品标识不合格占进口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全年不
4、合格批数的 94.2 %。(三 )产 品 卫 生 性 能 问 题32016 年共检测出微生物指标超标 13 批,货值 33 万美元,占总不合格批数的 0.3%。(四 )货 物 包 装 问 题2016 年共检出进口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货物包装不合格 164批,货值 90.0 万美元,占总不合格批次的 4.3%。(五 )其 他 问 题2016 年共检出品质不合格 27 批,货值 0.6 万美元;其它不合格 17 批,包括无毒理学报告、无有机产品认证证明等。三、进口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不合格原因分析(一 )产 品 标 识 不 合 格2016 年,产品标识不合格依旧是进口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主要不合格原因,
5、其中由日韩进口的纸尿裤及卫生巾标识不合格占不合格批次的绝大多数。出现上述不合格情况的原因在于:一是从日韩进口的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绝大多数来源于市场采购,产品无符合中国法律法规要求的包装和标识,但其进口量逐年增加,造成其标识不合格批次居高不下;二是进货商不了解我国检验检疫要求和国家强制性标准规定,致使许多货物到港后发现无中文标签。 (二 )货 物 包 装 不 合 格4部分产品外包装过于简陋,未使用正规出厂纸箱包装,直接采用塑料薄膜包装销售小包,商品运输、转运过程中易对货物包装造成损坏。另外,由于市场采购货物运输包装不规范,货物运输、搬运、开箱等操作过程中容易造成货物包装破损。2016 年检验检
6、疫部门共检出 164 批货物包装存在问题,对包装破损的货物全部进行了监督销毁处理。(三 ) 其 它 不 合 格 原 因卫生项目不合格,微生物指标超标,大多为餐巾纸、纸巾或卫生纸微生物不合格,多为菌落总数超标。其它不合格包括产品品质不合格、无有机认证证书、无毒理报告等。四、建议(一 )贸 易 相 关 方 要 关 注 我 国 相 关 技 术 规 范 要 求由于对产品标识不够重视,对我国有关标签标识的技术规范要求不了解,部分进口商在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贸易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进口产品无中文标识,或标识不规范,不能确保消费者正确使用产品,从而导致出现问题或伤害。二是对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出口国技术规范与我国技术规范的差异不了解,货物不符合我国检测标准要求;三是在运输过程中,由于包装不当或不合格造成货物被污染,导致卫生用品的检验检测不达标,货物被退运5或销毁。因此,建议进口商及贸易相关方充分了解并严格按我国产品技术规范要求,阻止不合格产品进入国内消费市场。(二 )进 口 商 要 重 视 产 品 质 量 的 源 头 管 理部分进口商因过分信任国外制造商,在采购时疏于源头管理,造成到货被检出微生物超标等卫生不合格的情况。建议进口商提高质量安全意识,在选择品牌时,关注进口产品采用标准与我国法律法规要求的差异性,严格审查产品检测报告,把好进口源头质量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