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会计诚信诚信是指诚实、守信。诚实就是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搞虚假;守信就是讲信用,不失信,信誉至上,“言必信,行必果”。 会计诚信表达了会计对社会的一种基本承诺,即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地把现实经济活动反映出来,忠实地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服务。“诚”对于会计从业人员来说就是忠诚于自己所承担的会计事业,热诚勤勉地做好会计工作,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信”就是讲究信用,树立会计信誉,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不屈从和迎合任何压力与不合理要求,不提供虚假会计信息,不以职务之便谋取一己私利,提高会计的公信力。所以,从整体看,会计诚信的内涵包括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职业操守、精湛的会计技术和会计技能
2、、完善的会计信息质量和优质的会计服务。诚信要求会计人员在执业活动中讲求信用,保守秘密,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进行真实、完整的会计核算。会计信息必须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这是对会计的基本要求。会计诚信是会计对社会的基本承诺,即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地把各项经济活动反映出来。然而,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却大量存在,其对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制约效应已经显现。因而,有效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成为我国会计界乃至经济界面临的重大课题。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市场经济制度。市场制度的基本原则就是优胜劣汰,最终加剧贫富悬殊。少数人获得较大利润而使
3、多数人走入困境。经济上的弱者,在竞争中处于弱势,执行对于强者有利的诚信原则,若获得相同的利益,付出的成本将远远大于经济上的强者付出的成本。他们为了生存或者改善竞争地位而不被淘汰,只有来用不诚信的办法,才能完成原始积累或摆脱困境。二是制度不健全,监督不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主要通过各市场主体之间的相互交易来进行。在当前信息量空前增大、且瞬息万变的情况下,我国目前市场机制尚未完善,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机制来保证信息的公开、公正和有效传递,这就使得市场交易主体及投资者,所了解的信息不够完整,给不诚信的欺诈提供了可能,使不诚信有了可乘之机。三是利益驱驶。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目标就是追求利益的最
4、大化,一些企业的管理层,在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下,失去了理性,走上了唯利是图的道路,就会不择手段,图谋攫取不义之财,做假帐、编制假报表、串通作弊、虚报利润、制作虚幻的高速成长来蒙蔽监管者,欺诈社会,严重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利益。具体表现:(1)偷税漏税。其特征是:多列费用,少计收入,达到少交税或者不交税的目的。多见于私营企业或效益好的国有企业。(2)粉饰业绩。其特点是:少列费用,虚列资产,多计收入,以达到粉饰经营业绩的目的。多见于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特别是效益差的国有企业。(3)贪污盗窃、转移国有资产。出具假凭证,收入不记账,办假手续报废资产,将账目搞乱,浑水摸鱼。多见于管理混乱的中小企业
5、或濒临破产倒闭的企业。四是职业道德观念淡薄,法律意识不强。一些会计人员在国家、社会公众利益与单位利益发生冲突时不能够坚持准则,甚至为违法乱纪出谋划策,直接参与伪造虚假会计凭证、账簿、报表。部分会计人员置会计行业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道德规范于不顾,利用职务之便监守自盗,大肆贪污,挪用公款,以身试法,甚至走向断头台。有的会计人员默守陈规,不求上进,缺乏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他们业务知识贫乏或知识老化,专业技术水平低,无法按照新会计规定开展工作。有些会计不懂法,不学法,甚至对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也知之甚少。这虽然是少数会计人员所为,但也反映了在新形式下对会计人员加强诚信教育的必要性。五是无原则地服从“领
6、导”。这主要是受单位负责人的不良道德影响。在目前的经济社会中会计人员与单位负责人在地位上属从属关系,也就是说单位负责人对他们的工作完全拥有领导权和管理权。因此,会计人员在工作中能否正常发挥作用及发挥作用的大小与所在单位的文化层次及其单位负责人的道德水准密切相关。个别单位负责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有时会向会计人员施压,致使会计人员违背现有会计法规,在会计工作中弄虚作假。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目标就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正是这些不利因素的存在,才会使得社会等方面受到威胁。一是危害市场经济秩序。当前,会计信息质量不高,假凭证、假账簿、假报表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经济秩序正常运行的突出问题。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
7、,没有信用市场经济改革就无法深入。如果大量的会计资料失真,就会直接影响国家税收及各项经济指标的真实性,甚至导致国家经济政策与实际偏离,影响国家的方针政策,危害市场经济秩序。二是危害投资者。会计资料的质量,不单纯是单位的内部事务,也影响到会计资料使用者及时知悉、充分了解、有效利用会计资料的合法权益。对于中小投资者而言,投资的主要依据是经审计后公布的会计报表,而失真的会计报表将直接导致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三是危害会计行业,损害会计形象。孔子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个人交往中不诚信会损害人际关系的和谐,致使人情淡薄。而会计人员不诚信,轻者损害会计形象,重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对于这种
8、会计诚信失真的情况,我们应该遵循以下几点原则来减少这类现象的发生。一是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诚信是全社会的诚信,要使政府官员、上市公司高管人员和财会人员及广大投资者,都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自觉接受诚信教育,遵循诚信规则,进一步强化诚信光荣、不诚信可耻的观念,形成尊重诚信的社会氛围,才能有效的防范不诚信行为的发生。二是健全制度法规和完善监督职能抓紧对市场规则的完善。健全各顶规章制度,在制度上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要切实认真建立会计从业人员的个人荣誉档案,对其执业状况、守法状况等进行严格的登记,守信者受表彰,不守信者受处罚。发挥新闻媒体与社会舆论监督的作用,鼓励媒介披露不讲诚信的人和事,对不守诚信而
9、造成严重后果者,不仅要在经济上追究其责任,还要追究其法律责任。同时还要尽快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包括内部监督制度,董事会制度等,有条件的还要采用会计委派制度,并且认真执行和落实这些制度,进一步加强监督。三是建立有效的内控制度。强化会计基础工作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行为和规范,它能有效的起到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舞弊现象的发生,能更好的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和完整。只有建立内部嵇核制度和内部牵制制度,才能形成严密的、较为完整的企业内控体系,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才能得到较好的解决。严格贯彻执行财政部印发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使日常会计处理的每一个环节
10、都尽力达到标准规范的要求,并且认真制定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使之分工明确,才能促进会计行为的规范化,把会计信息质量落到实处。四是加大对会计不诚信行为的处罚力度。借鉴外国成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修改完善相关法律和规章,加大对造假者的处罚力度,使其造假的预期成本远远大于其造假的效益,使造假者无利可图,并根据会计法的规定追究单位负责人的法律责任,切实从根本上防止造假信息行为。诚信在多大范围和什么程度上为人们所接受,与对诚信的宣传和教育有很大关系。要让人们认识到诚信是重要并且有益的,不诚信的人是饮鸩止渴,为眼前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作为企业来说,会计诚信的关键是企业负责人,作为政府来说,会计诚信的关键
11、是能控制企业负责人的政府官员,因为他们掌握了会计诚信的支配权,只有他们认真学习、遵守国家的法律,明确树立诚实守信的目标,并按照国家的各项经济政策和法规制度从事经济活动,杜绝弄虚作假,会计信息的真实度才有保障。同时要严格会计人员行业准入制度,对会计人员的素质从源头上把关,并加强继续教育,促使会计人员努力学习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水平,树立高尚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操守,自觉把诚信原则放在首要位置,带头维护会计法规的尊严。加强信息监督,实现信息对称可以考虑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由政府出面成立专门的会计信息收集机构或搭建一个网络平台,在整个社会构建严密的诚信信息网络,一方面可以实现各监督主体信息互通,促进信息对
12、称,另一方面可以置企业于公众的监督之下,借助舆论的力量消灭虚假会计信息的生存空间。加大对会计不诚信行为的惩罚力度防止发生欺骗行为的办法,就是让欺骗的成本超过欺骗的收益。而我们对于非诚信行为的法律惩罚,总体上力度不够。对会计造假的舆论批评,针对特定企业或个人的少,舆论批评的成本未能到达具体对象;至于良心谴责成本,由于造假的普遍性,许多人的良知己经麻痹。因此,建议采用以下几点提高会计造假成本:一是:建立民事赔偿制度。尽快建立民事赔偿制度,对参与造假,无论是公司、律师,还是评估师、会计师,只要公民的合法利益受到侵害,受害人都可以提起诉讼,要求赔偿;二是:加大对会计造假的惩罚力度,提高会计失信成本,使
13、造假者付出的代价远远大于其得到的收益,以此消除利益驱使而造假的可能;三是构建有效的市场退出机制。对不遵守行业操守。不守信用的企业或个人,出现失信行为后要把肇事者驱逐出相关行业。总之,诚信能否被会计实务界广泛接受,关键在于它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否符合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市场经济需要会计诚信,所以对未来我们应持乐观态度。同时,我们应当借鉴外国成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修改完善相关法律和规章,改善会计工作的外部环境,加大对造假者的处罚力度,使其造假的预期成本远远大于其造假的效益,使造假者无利可图,并根据会计法的规定追究单位负责人的法律责任,切实从根本上防止造假信息行为,从而使会计人员保持良好的会计职业操守,真正做到以“诚信”为安身立命之本,以“不做假账”为道德准绳。综上所述,加强会计诚信刻不容缓,我们必须从维护我国经济建设秩序大局出发,从根本上加强教育和治理,来确保会计行业的真实性和可信性。所以说,重建会计诚信不仅是我们工作中的当务之急,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