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端午节主题班会教案【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及日期,了解端午节的风俗习惯。 2、通过收集、整理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了解一些传统节日常识,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中华民族,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教学重点】 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及具体日期,了解人们庆祝节日的传统习俗。 【教学准备】收集端午节图片及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语我国历史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各个民族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习俗和文化。我们应全面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学习中国的传统知识,传承民族文化,从而提高全民人文素养。二、端午节的来历
2、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1、纪念屈原。2、孝女曹娥。3、迎涛神。4、龙的节日。5、恶日。三、端午节的主要习俗。1、龙舟竞渡。2、吃粽子。3、画额。4、戴香包、长命缕。端午节又称重五,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5、挂艾叶、菖蒲等。四、端午节的诗词。端午(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
3、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节令门.端阳(清)李静山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北方)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 (北京)蛤蟆蝌蚪躲端午。 (北方)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 。 (西北)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 。 (山东)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 (山西)有钱难买五月五日旱(山西)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 (宝山)五、端午节的当代演化。六、总结“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时至今日,端午节在中国人民中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 年 5 月 20 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