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 两千五百多年前的铜人模型n 人体十二条经脉n 365个穴位经络的基本概念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与络的关系: 经 经络系统的主干;有固定循行路线 络 经的分支,网络全身;无固定循行路线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概念、构成、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形体官窍、精气血神之间相互联系的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系统的组成 十二经脉 别络(大络) 经脉 奇经八脉 络脉 浮络 十二经别 孙络 十二经筋 外连 连属部分 十二皮部 内属 五脏六腑 一、十二经脉
2、的名称 ( 一)命名原则 1 上为手,下为足:行于上肢者为手经,行于下肢者为足经。 2 内为阴,外为阳:四肢内侧前中后依次为太阴、厥阴、少阴;四肢外侧前中后依次为阳明、少阳、太阳。 3 脏为阴,腑为阳:阴经属脏,阳经属腑。 (二)具体名称 前 手太阴肺经 内侧 手三阴经 中 手厥阴心包经 上肢 手 后 手少阴心经 前 手阳明大肠经 外侧 手三阳经 中 手少阳三焦经 后 手太阳小肠经 前 足太阴脾经 内侧 足三阴经 中 足厥阴肝经 下肢 足 后 足少阴肾经 前 足阳明胃经 外侧 足三阳经 中 足少阳胆经 后 足太阳膀胱经 足 厥阴肝经起 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向上沿足背至内踝前一寸处,向上沿胫骨内缘,在内踝尖上八寸处出足太阴脾经之后,上行过膝内侧,沿大腿内侧中线进入阴毛,绕阴器,至小腹(少腹),挟胃两旁,属肝络胆,向上穿过膈肌,分布于胁肋部,沿喉咙的后边,向上进入鼻咽部,上行连接目系,出于额,上行与督脉会于头顶部。分支:从目系分出,下行颊里,环绕口唇的里边。太冲穴位置: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趾跖骨连接部位中。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原穴的含义有发源、原动力的意思 .穴义:肝经的水湿风气由此向上冲行。 n按摩方法:n用砭石的钝角部位对准穴位上下按揉 3-5分钟,有适度的酸、麻、沉、胀感觉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