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文学科海外及港澳台地区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暨南大学创立于 1906年,是国家“211 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直属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领导,是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学府,是面向海外华人华侨高等教育招生和培养机制最完善的高校,素有“华侨最高学府”之称。暨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建立于 1927年,现有教授、副教授 53名,其中博士生导师 31名、硕士生导师 45名,是中国语言文学国家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其中包括文艺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海外华人文学、高级秘书与行政助理学、海外华语及华文
2、教学等 11个博士学位点,拥有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文艺学国家重点学科,也是教育部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和海外华语研究中心、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和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1 年,全国高校文学学科排名位列第十名,被誉为中国“世界华人华侨最高学府”的最重要学系。一、开设专业专业名称 研究领域汉语言文字学汉语方言学、汉语语法研究、训诂学、汉语应用研究、汉语与亲属语言等文艺学比较文艺学、批评理论与文化研究、中国文学批评、文艺美学、跨文化视野中的海外华人诗学、现当代文艺思潮与文论等中国古代文学二十世纪古代文学学术史、先秦汉魏六朝文学、唐宋(含辽金)文学、元明清文学、中国古代
3、小说戏曲、诗词学等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近现代文学/文化研究、当代影视文化研究、台港和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国当代文学/文化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等中国古典文献学先唐文献研究、唐宋金元文献研究、明清文献研究、古典文献与文化研究等海外华人文学 东南亚华文文学、北美华文文学等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比较文学、欧美文学、电影学、翻译研究、西方文论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中国现当代多民族文学及文化关系研究、中国南方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中国古代多民族文学及文化关系研究等高级秘书与行政助理学 高级秘书与行政助理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与华文教育、社会语言学、语体与语言风格学等海外华语及华文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应用
4、语言学等二、报名条件1.持香港或澳门永久性居民身份证或居民身份证和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的港澳地区人士、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的台湾地区人士、取得外国长期或永久居留权且符合一定年限的华侨及外籍人士。2.已获硕士学位及以上学位、应届硕士毕业生或大学本科毕业且有 6年以上工作资历。三、培养方式根据专业的培养方案与导师共同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后,按照个人培养计划修读课程。采取导师负责与集体培养相结合、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相结合、知识讲授与专题研讨相结合、理论学习与考察游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学生每月定期接受导师指导,授课时间由导师与学生商定,报学校研究生院备案。四、录取程序1.完成网上报名,暨南大学研究生
5、招生信息网址:http:/2.提交报名材料,具体咨询 020-85220200郑老师或访问中文系网址:http:/;3.参加校内测试,由学校研究生院和中文系组织测试,测试内容包括专业笔试、专业面试(同等学力者加试两门涵盖硕士阶段主干课程的笔试) ;4.核发录取通知,根据笔试和面试成绩,综合评估考生各方面的能力,择优录取并核发暨南大学录取通知书。五、学费标准港、澳、台籍及华侨学生 35000元人民币/学年、华人及外籍学生 40000元人民币/学年,学制 3年,按学年收费(境外面授点学费标准另行规定) 。六、学位证书完成博士所有课程学分,通过博士论文答辩,并满足相关规定者,可获得暨南大学颁发,教育
6、部认可的博士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七、学习收益1.高端起点:完成学习后获得的博士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属高端个人品牌资格,是极具发展潜力的个人资源。2.高端品质:每位博士生导师及课程师资均为暨南大学精选的国内一流教授、知名专家;针对性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模式,并辅以论坛讲座、参观考察、课后研讨等形式为学生讲授最新、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和系统理论;管理服务团队也将有系领导专人负责。3.高端人脉:享受暨南大学在读学生和毕业校友的各种资源平台,课程学习期间及毕业以后,将组织开展各种考察、交流、研讨和联谊活动,共同构建高端学习生活圈。八、报名联系1.联系人: 郑老师、林老师电 话: 020-8
7、5220200 020-85220213,邮 箱: 2.报名点:广州市黄埔大道西 601号暨南大学文学院三楼 315房九、笔试科目、参考书目考试科目:“中国语言文学”(含论述题、阅读评论);复习参考书: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袁行霈)、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钱理群)、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洪子诚)、现代汉语通论(上海教育出版社,邵敬敏)、外国文学史(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张世君)。附件:主要师资介绍(排名不分先后)蒋述卓 暨南大学副校长、党委书记,暨南大学学术与学位委员会副主任,中文系教授、文艺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文艺学带头人,海外华文文学与汉语传媒研究中心主任
8、。兼任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议组委员,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广东省中国文学学会文艺理论专业委员会会长、广东省文化学会副会长、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文艺批评家协会主席等。出版著作 16种,发表学术论文 200多篇,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饶芃子 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出版学术著作 30多部,发表论文近 300篇。曾任中文系主任、暨南大学副校长、暨南大学学位委员会主席、广东省人大常委、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会长、广东省中国语文学
9、会副会长、广东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国家社科基金中国文学学科专家评议组成员等。在海内外华文文学界、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其学术成果曾先后七次获省部级奖,并获美国名人研究所颁发的荣誉勋章。苏桂宁 文学博士,暨南大学中文系主任、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教授、文艺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文艺学、文艺美学、20 世纪中国文学与文化。出版个人学术著作有艺术人格论、宗法伦理精神与中国诗学、在文化转折的十字路口、消费时代中国文艺的价值演变等,主持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教育部项目。刘绍瑾 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首届全国青年美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古代文论研究会副会长。主要研
10、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论、文艺美学。出版或合作出版有庄子与中国美学、复古与复元古、古今对话中的中国古典文艺美学、二十世纪中国古代文论学术研究史、宋代文艺理论集成、中国山水诗史、中国山水文化等,发表论文 80多篇。承担多项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项目。危 磊 暨南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外文艺理论研究会理事、全国马列文艺理论研究会理事、广西先进文化发展促进会副会长、珠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顾问。长期在高校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研究领域主要为艺术美学、文艺理论、审美文化及视觉文化。撰写并发表在国家权威期刊学术论文获全国性、省部级奖项数十次,教育部“全国优秀教师”。 曹宝麟 暨南大学书法研究所
11、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当代中国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学者,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主要著作有中国书法全集米芾、中国书法全集蔡襄、中国书法全集.北宋名家、中国书法史宋辽全卷、抱瓮集等。傅 莹 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文艺学、文化产业与管理。主要学术成果包括著作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发生史、多重视域中的文艺学以及论文数十篇,并主持“中国当代视听文本的文艺文化研究”、“文学概论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等多项国家社科基金和国务院侨办项目。闫月珍 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学术史、比较诗学和海外汉学。出版或合作出
12、版有叶维廉与中国诗学、二十世纪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学术史、中国古代文论名篇选读等著作。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理论研究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多篇。承担教育部、广东省课题及教育部重大课题子课题多项。费 勇 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电视台副台长、副总编辑,广东省文艺批评家协会副主席,广州市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等。主要论文、专著有言无言空自的诗学、我爱看张爱玲、时尚的哲学、客厅中的电视机、论意象的沉默姿势、叙述香港、学科之外的论述、乐园:游动的乌托邦、什么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李凤亮 深圳大学副校长、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博士后,美国南加州大学访问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13、支持计划”入选者,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青年教师基金”获得者,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深圳市地方级高层次专业领军人才。专业领域为文艺理论、文化创意产业和城市文化研究。独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3项,省部级课题 6项。出版著作(含合著、编著)8 部,发表论文百余篇,评论近 200篇。甘于恩 文学博士,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汉语方言研究中心主任,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汉语言文字学”学科组组长。主要研究方向是汉语方言学、词汇学(以新闻词语研究为主)、地理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词典学等)。主要专著、合著有广东四邑方言语法研究、广东方言与文化探论、广东粤方言概要
14、、七彩方言方言与文化趣谈、新闻语误评析、纵横辞海、粤语与文化研究书目等,并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邵 宜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香港中文大学普通话教育研究及发展中心客座教授兼研究生导师,香港普通话教师专业协会专家顾问,全国汉语方言学学会理事。主要学术研究领域包括汉语方言学、近代汉语、社会语言学和口语表达学等,在方言等权威刊物发表论文三十多篇,合著专著五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赣语宜丰话语法研究”及“濒危语言的生存状态评估与消亡趋势预测研究”等多项省部级项目。邵敬敏 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兼任广东省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
15、华中师范大学等九所大学兼职教授;曾任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访问教授,香港商务印书馆编审。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兼及语法学史、语言接触与变异、现代汉语教学、词典编撰理论与实践等,出版著作 50多部,发表论文 300多篇,主持国家社科项目 3个,获教育部及省级科研奖多次。班 昭 暨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双语学学会常务理事,广东中国语言学会理事。历任暨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化教学中心主任、华文学院副院长、华文学院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语言学、社会学。主要著作有论汉语中的台语底层、中国语言文字学通史、中国的语言和文字、常用书法字典、汉英泰常用词典等,曾获广东省优秀社科成
16、果青年奖、国务院侨办优秀教师奖。陈晓锦 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威斯康星-欧克莱尔大学访问学者,教育部外派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客座教授,主要研究汉语粤、客、闽方言,近年来致力于海外汉语方言研究,发表论文数十篇,独著、合著著作十几种,主要有东莞方言说略、东莞方言词典、马来西亚的三个汉语方言、泰国的三个汉语方言等。主持国家社科项目东南亚华人社区汉语方言比较研究。伍 巍 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现代汉语、汉语方言学教学及汉语方言、汉语音韵学研究。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汉语口语语料库广州话自然语料库、新编中国语言地图集广东方言地图、粤方言地图等项目,并发表广东曲江县龙归土话的小称
17、、南方方言性别标记的虚化探讨、论江淮官话入声发展演变的轨迹等论文。曾获广东省语委特别奖。王彦坤 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训诂学研究会理事、副秘书长,广东省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广州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主要研究领域为训诂学、文献学。主要专著有古籍异文研究(台北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1996年)、现代汉语三音词词典(语文出版社 2005年)、前四史生僻词语考释(商务印书馆 2006年)、历代避讳字汇典(中华书局 2009年)、文史文献检索教程(商务印书馆 2010年),商务印书馆辞源第三版修订分主编。曾昭聪 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汉语言文字学专业与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从事训诂学研究、
18、古典文献与文化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2项、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 2项,出版著作 7部,发表论文 180多篇。招收博士生的方向包括面向古典文献的词汇训诂研究(尤关注中古近代汉语词汇研究)、面向田野调查并结合文献的文化研究、面向全球华语的语言应用与比较研究。邓乔彬 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出版著作(含主编)20 多种,发表论文 180多篇、文章 170多篇,共约 800万字。任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韵文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理事、词学主编等职。曾获上海社联学术成果奖、上海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二次、第 13届中国图书奖、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
19、果著作二、三等奖,全国性学会奖一、二等多次。赵维江 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辽金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华诗教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词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等。研究特长主要是词学、辽宋金元代文学等,学术专著有金元词论稿、赵孟頫与管道升、传统文化中的女性审美等数部、主编文集有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新视野、走进契丹与女真王朝的文学等数部,参编著作、教材有中国古代文学通论、唐宋词分类选讲等十余部。程国赋 暨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珠江学者,教育部首届“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全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广东省古代文学学会理事、广东省古代文论研究会理事。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小说、戏曲研究、唐代文学研究、元明清文学研究。出版唐代小说嬗变研究、唐五代小说的文化阐释、三言二拍传播研究等 10部学术著作,发表学术论文近 100篇,曾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徐国荣 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学术兴趣与研究方向是先秦汉魏六朝文学、魏晋玄学、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