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地理教学中的博雅教育 -地理教学培养学生具有广博的知识 彭松 现代的博雅教育 是培养一种身心全面发展的理想的人格。 学校确定了“博雅教育”这一办学主题, 践行博雅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通过博雅教育来增强学生的人文底蕴,增强学生认知的广度和宽度,推动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博雅的意思是广博风雅, 博,首先要求具有广博的知识,主要包括人文和 科学这“两个文化 ”;其次要求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雅,主要是指德,要求具有博大的胸怀和高尚的情操,表现于外就是优雅的气质。博雅教育本质在肯定人文价值,强调以人为本,通过培育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提升人格境界,激发人文关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将成才
2、与成人结合起来。 地理教学在塑造博雅学子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俗话说: “上知天文,下知 地理”,古人常用这句话来形容一个人知识的广博。 正因为如此,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 的、涉及各学科知识很广 的学科。 地理 学科,在其发展 的 过程中,既派生出许多新学科,又综合了其他许 多学科的内容,使其成为兼容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的综合性学科。这个特点就决定了它和文、理两类的各个学科 都 存在着密切关系。 可见 地理学科是涉及 广博 知识 的 综合学科 ,自古至今都是不可忽视的。 宇宙的浩瀚曾让我们迷惑,“小儿辩日”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语文与地理的结合 相当普遍 。 两儿辩日,是早上太
3、阳近,还是中午太阳近?同样我们可以通过该例让学生思考,是冬天还是 夏天太阳离地球近 的问题 。 自然界千姿百态的地理事物 和 现象为语文学科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 有源于地理方面的 许多 成语,如 “ 泾渭分明 ” , 描写雨的诗词:“天街小 雨润如酥,草 色遥看近却无”; ;描写风的诗词: “二月春风似剪刀”; 描写雪的诗词: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一山有四季” 的 诗词中,包含了因海拔高低的变化,引起了气候、植被景观的垂直变化的地理意义;利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古诗词,更容易理解碧草青青、羊肥牛壮的草原景观;借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来想象塔里木
4、盆地内沙漠漫漫的景色,利用“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诗词,来体会我国东部深受夏季风的影响,从而造成我2 国季风区、非季风区内景象的不同等等; 讲天气和气候时,引入一些诗词, 有助于学生对 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如: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洼”;讲我国主要山脉时,引入毛主席的诗词:“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李白的“飞六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徐霞客的“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 自然界存在的各种地理现象 ,是可以把语文学科与地理学科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 从而 达到了知识间的整合。 人口、经济、城市与历史、政治的结合是
5、知识的延伸。 如人口迁移是地理问题也是历史问题、政治问题 。 地理课所揭示的内容,有相当一部分也是政治学 科用以论证的素材。仅以地球本身的位置而言,它只是太阳系的一颗普通行星,并不是宇宙的中心,这就从根本上纠正了种种唯心主义的认识;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辩证关系无不渗透着一定的哲学味。 反过来,政治课的理论不仅指导人们认识和理解地理事物或现象,而且政治课的内容也大量出现在地理课中,既有显露的成分,也有潜在的内容。如 “ 海洋权益 ” 一节 , 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到我国的一些海域存在着海域划界和岛屿归属的矛盾和争 议。 由此,可使学生感到我国国防建设的紧迫性,也激发了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此外,地理
6、上涉及到一些国家或地区的领土,领海的争 端,民族 的矛盾,宗教的冲突,甚至国家的分裂等重大问题,与当时的政治 背景都是分 不开的 。 如我国西部大开发,其 意义即 在于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缩短东西差距 ;也 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边疆安全。因此,地理教师 利用地理知识涉及面的广泛性, 利用时事热点, 通过其他知识 的引入 能让学生 们 感受到地理学科的独特魅力。 人们常说:“史地不分家”, 在地理课中有大量的地名知识和 地域 分布知识 ,这些知识对学习历史有很大帮助, 比 如历史事件的产生和发展,都具有一定的空间性,需与历史地 图相配合 。 认识一些发展中国家单一产品经济及我国 棉纺工业的
7、分 布,都要考虑历史发展这一极为重要的因素。秦国蜀守李冰,在成都附近岷江流域,修建综合性防洪 灌溉工程都江堰;秦朝史禄负责开凿了灵渠,勾通湘江和漓水,把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连接起来; 我国汉书 .五行志 中对公元 前28年 出现的太阳黑子记载道:“三月乙末,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3 是目前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太阳黑子观测记录; 我国明朝的郑和下西洋,除当 时具有的先进 的 航海技术和帆船外,还借助于季风和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 历史学上的名人典故、历史演变、风土人情等内容可加强地理教学的时间性、趣味性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培 养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历史事件与地理环境因素是密不可分的
8、, 四大文明古国都位于大河流域是有规律可寻的。京杭运河的选线和走向是符合地理规律的 。 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有不少是以历史地名作为简称 ,如冀、鲁、晋、鄂、闽、琼等皆是。 地理教学 渗透历史 知识更 有利于 学生 理解人地关系。 地理学科涉及天体系统、地球运动、大气运动等知识,这些知识既是地理知识,又有物理知识,也有数学知识,对启发我们学习物理、数学有积极的作用。反之,掌握了万有引力、曲线运动等知识,对学习地理也是一个有利条件。 物理与地理的 结合是知识的的升华;相关联系常表现为对教材内容的具体补充和延伸。 讲到风向与气压关系时,可利用物理上的力的合成、分解、力平衡原理分析,从而得出风向斜穿等压线
9、的结论。 讲 “ 海陆热力差异 ” 时,可以简单介绍一下 “ 比热 ” 的概念;讲 “ 水资源的利用 ” 时, 可以提到势能与动能的差别,让学生明白许多地理现象是有科学根据的 。 如 讲地球绕 日公转速度在近日点快、远日点慢,可利用 开普勒的定律来讲解。根据开普勒 定律:所有行星分别在大小不同的椭圆轨道上围绕太阳运动,太阳是在这些椭圆 的一个焦点上;太阳和行星的 连 线,在相等时间 内扫过相等面积。 根据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可解释宇宙间物体互相吸引、互相绕转;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如果物体没有受到 外力作用或外力合力为零时,则物体要保持原来的运动速度和方向不变 , 用这 个 定律来解释地球上作水平
10、运动的物体产生偏向。利用物理 学知识还可以解释许多地理现象,如物体温度和波长的关系 ;岩石的物理风化 ; 太阳及其行星的特征 ; 太阳能量来源;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 ; 地球的三轴椭球状 的形成 等等 。 如 果能很好地利用物理知识来讲解地理问题,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地理中的人口密度, 温差的计算、气温、降水量的统计图、表格的绘制与填充等,均需运用 数学知识来完成。 用数学公式说明地理概念 , 这种方式往往在反映有关面积、距离间的分布与变化或个别与总量、部分与全体的关系的概念讲解中应用。如:比例尺就是这样的一个地理概念 , 用数学公式可表达为: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与此4 相似的
11、应用还包括人口密度、森林覆盖率等概念的教学。这样,通 过数学知识的应用,在加强理解的基础上, 实现了改善教学效果与减轻学习负担的双重目的。 用统计图表说明反映比例关系的有关概念。如地球大气的组成、地壳的物质组成、能源消费构成、农业产值构成、工业产值构成、产业构成、人口构成等 ,形象地说明了各组成部 分间的相对比例关系。 用图形形象地从局部与整体的角度说明了某一地理事物大致的空间分布。数学图形与地理语言相结合,深化了对地理概念的理解。 用 几何图形说明地理空间概念。如黄赤交角就是这样的典型概念 , 必须借助几何图形 ,同时应用几何知识理解该概念及影响 (左下图) 。 又 如关于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
12、式的证明 (右下图) 从 图 中 可知 H1=900,H1H2H3,说明离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 用同样的方法可以说明:经线与经度、纬线和纬度、地平高度、太阳高度 、角速度与线速度等概念及其特点,给学生以直观、形象的印象,帮助学生正确、深刻地理解概念,从而起到掌握重点、突破难点的作用。 充分运用学生已掌握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地理教学中的难题 ,不但会化难为易 ,而且能提高地理课程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地理 环境与化学的结合是知识的拓展。 讲 “ 喀斯特地形 ” 的形成时,可列出方程式: CaCO3+CO2+H2O Ca(HCO3)。 从正向反应说明石灰岩被溶蚀(形成溶洞、峰林、峰丛、漏斗
13、等),从逆向反应说明新的岩体 的形成(钟乳石、石笋、石柱等),使学生从现象到本质地认识了喀斯特地形的成因 。 在学习 “ 酸雨 ” 时,5 引导学生联系化学中硫酸、硝酸的生成与性质,学生就会牢固的掌握是 SO2 和氮的氧化物形成的 。 岩石的风化、 土壤的酸碱性以及各种有用矿物等 , 这些都需要一定的化学知识。 这样,不仅为其它学科提供了实践场所,而且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温故知新,一举几得。 自然界的水循环、化石、地壳的演化史、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植物的分布与环境、 森林与环境等都与生物知识有着必然联系。 地理课要经常学到某一地区的地理 环境,这种环境知识,对于学习生
14、物甚为重要。反之,掌握了各种植物和作物的生长条件后,对学习地理也是一个有利 的 条件。如了解了植物的生理机制,就会更深刻地认识营造防护林对地理环境的作用。 地理教师要 有坚 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相关学科的知识。在实施横向联系时,只有 系统地了解、分析教材中和其他学科有联系的部分,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从而把其他学科的知识恰如其分地应用到地理教学之中。 借 “ 他山之石 ” 达到为我所用的目的。 科 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学生发展的双翼,各学科的知识是有内在联系的,地理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 的综合 素养 很有意义。联系其它学科的知识有助于向学生渗透人文 的 精神、科学 的 精神, 广博的知识, 让学生明白 地理课和他们的物理、化学、语文 、数学、政治等是有联系的 。 地理教学中如果能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相关学科的知识来理解和构建地理问题 ,则能使各类知识融会贯通 ,拓宽知识面 ,开阔视野 , 真正为培养博雅学生起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