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附件 2全国中医药行业本科中药学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编写工作指南为 进 一 步 适 应 新 时 期 中 医 药 人 才 培 养 和 我 国 中 医 药 行 业 高等 教 育 的 需 要 , 提 高 “十 三 五 ”中 医 药 ( 民 族 医 药 ) 高 等 教育 教 材 建 设 水 平 , 促 进 以 学 生 为 中 心 理 念 的 贯 彻 实 施 , 主 动 适应 新 形 势 下 对 教 材 建 设 提 出 的 新 要 求 , 发 挥 好 教 材 在 人 才 培养 中 的 作 用 , 国 家 中 医 药 管 理 局 教 材 办 公 室 、 全 国 高 等 中 医 药教 材 建 设 研 究
2、 会 、 中 国 中 医 药 出 版 社 在 调 研 总 结 历 版 教 材 建 设经 验 , 并 认 真 听 取 教 育 部 高等学校中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建议基础上,提出本工作指南。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 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 号和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 号)文件精神,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理念,落实本科中药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全国征求意见稿)及“传承有特色、创新有基础、服务有能力”
3、的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原则,突出中医药思维和科学思维培养并重,主动适应新形势下中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需要,促进教材适应教育目标,实现教材的教育功能,提高教材建设和编写水平,保证教育2教学质量。二、建设原则坚持公认性与前瞻性相统一。教材必须根据中药学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知识体系,坚持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在坚持教学内容公认性的基础上,也要关注中医药发展过程中的前瞻性问题。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统一。教材必须坚持中医药理论与技术的传承,充分体现中医药理论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注重吸收中医药发展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坚持知识传授与思维培养相统一。教材必须坚持知识传授与中医药思维、科学思维
4、培养相统一,有利于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思维方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教材必须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与实践紧密结合,实现教学重点、知识单元、能力结构的有机衔接和贯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坚持课程目标与专业培养目标相统一。教材必须按照中药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科学确立课程目标,合理组织教材内容,减少内容重复,实现专业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材内容相统一。三、主要举措完善教材建设与主编、副主编遴选机制,建立主编(副主编)盲选机制,建立主编教材研究报告与教材编写计划报告制度。3加强过程管理。建立教材中期审查与评估制度。建立教材质
5、量审核制度。成立教材质量审核委员会(组),对教材进行质量审核,形成主编、教材编写委员会、教材质量审核委员会(组)各负其责的教材质量保障机制。建立教材质量跟踪评价机制。推进教材质量跟踪调查、信息反馈工作,实施教材质量信息反馈制度。建立教材公示、公布制度。定期公布、公示教材主编及编委会遴选、中期审查及审核、质量跟踪情况,接受学校、学生与社会监督与评价。加强教材培训工作。新教材出版后,组织区域性或全国性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教材的把握能力。加强教材选用指导与监督工作。促进院校完善教材选用相关制度,建立健全教材选用机制,确保高质量教材进课堂。四、组织管理教材建设的组织与管理工作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领导下,充分发挥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教材建设研究会的作用,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办公室、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组织实施。五、工作安排2015 年 13 月,启动、完成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中药学类)主编、副主编、编委遴选工作。2015 年 4 月,确定主编人选。2015 年 5 月2016 年 6 月,组织开展教材改革研究与教材编写4方案论证工作,完成教材编写、出版工作。2016 年 19 月,完成质量审核和新教材师资培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