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植物保护50年成就.doc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3928006 上传时间:2019-08-25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植物保护50年成就.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中国植物保护50年成就.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中国植物保护50年成就.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中国植物保护50年成就.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中国植物保护50年成就.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植物保护 50 年成就发布日期:2009 年 5 月 20 日 来源: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刘万才 姜瑞中植物保护是在研究、认识植物病、虫、草、鼠害等有害生物和非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通过研究与实践,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防御和控制其发生为害,保障农作物安全生长,减少灾害损失的工作。我国是一个生物灾害十分严重的国家。据统计,全国粮食作物主要病虫害近 200 种,其中水稻 51 种、麦类 22 种、玉米 15 种、杂粮 41 种,还有杂食性害虫 23 种,贮粮害虫 13 种。此外,还有农田重要害鼠 20 多种,杂草 120 种 1。如不进行防治,每年将损失粮食 15%左右,

2、棉花 20%25%,果品蔬菜 25%以上 2。因而,植物保护作为保障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的重要工作,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建国 50 年来,我国植物保护工作得到了良好发展,植保队伍从无到有,不断壮大; 在植保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上,紧跟国际前沿动向,从传统的以消灭病虫为目的短期行为,发展到着眼于农业的持续发展和保护、提高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质量,进一步协调了自然控制和人为防治。积极采用综合防治策略,防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同时植保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日益完善,保证了植保工作的及时、有效开展,植保防灾抗灾能力明显提高。一、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植物保护体系植保体系和组织机构的建设是植保工作发展的基础。

3、50 年来,我国植保组织体系从无到有,日臻完善,使我国植保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1950 年全国各地建立病虫防治站 50 个,到 1952 年发展到 120 个。1951 年 3 月农业部设立病虫害防治司(1956 年 10 月成立植物保护局),负责植保行政与技术的管理工作。1956 年农业部在全国建立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 150 个,病虫测报站 138 个。到 1963 年前后,一些发展较快的省如广东、浙江的各专区、县都建立了植保(植检)站或病虫测报站等植物保护机构。19661976 年“文革期间”,植保工作一度受到干扰影响或中断。1978 年 8 月以后农林部先后恢复了植物保护局、植物

4、检疫试验所、农药检定所,增设农林部农作物病虫预测预报总站。1981 年农业部成立动植物检疫总所,负责对外动植物检疫工作。1982 年 5 月农牧渔业部为加强植保技术推广管理与发展,由植物保护局和农作物病虫测报总站组建全国植物保护总站,下设测报站、防治处、药械处和植物检疫处等处(站、室),分别负责全国重大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预报、病虫防治的组织管理和技术开发应用、农药药械的安全使用和应用技术开发,以及国内植物检疫等工作 3、5-6 。 80 年代中期以后,省级及省以下都建立了较完备的植保站系统,下设测报、防治、农药械、植物检疫等科(室、组),分别负责当地对应的工作。据 1989 年统计,全国有省级

5、站 40 个(含部分独立的病虫测报站和生物防治站),地区级站 313 个,县站 1929 个,拥有各级植保技术人员 2.4 万人。1995 年 9 月农业部将全国植物保护总站、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全国种子总站和全国土壤肥料总站合并,组建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依然设有病虫测报、病虫防治、植物检疫和农药药械等处,分别负责全国植物保护技术推广与管理方面的工作。各省、地的植保机构基本保持 80 年代的设置不变 3-6。 在植保站建设的基础上,为加强重大病虫害的监测预报、农药抗性的监测和治理、植保社会化服务、植物检疫、农药质量的监督与管理等工作,又分别建立了相应的专业体系。作为承担植保科研和人才培

6、养的科研教学体系 50 年来对于推动我国植保科技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一)病虫测报体系 病虫测报是植物保护的基础性工作,测报体系建设历来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早在 1955 年 12 月农业部就提出了全国病虫测报站建设规划,并于 1956 年建立病虫测报站 138 个,带动了各地病虫测报站建设和测报工作的发展。1978 年 8 月农林部成立农作物病虫测报总站,接着成立了 13 个省级测报站,对全国病虫测报体系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从 1979 年起,农业部陆续投资建设全国区域性病虫测报站,在全国范围内根据病虫发生区划和病虫流行与迁飞路线,选择了 400 个地、 县级植保(测报)站

7、作为全国病虫测报网区域站,组建了全国重大农作物病虫害测报网络,对重大迁飞性害虫和大区流行性病害进行联合监测和异地预报。至 1998 年中央已投资6590 万元,地方配套 1 亿多元,对 310 个国家级的区域站进行了重点建设 3-6。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测报站在全国区域站的基础上,也相应地建立了省级区域站。这些区域站负责对重大病虫进行系统观察和大田普查,按统一调查内容、统一汇报时间、统一汇报格式的模式电报和电话、传真、信件等形式,定期将有关病虫信息向上汇报给省级植保(测报)站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病虫测报处,供全国和各省预报时使用。同时各区域站还发布当地病虫发生中短期预报,为当地有关部门制

8、定防治决策和指导农民开展防治服务。据 1996 年统计,全国共有省级测报站 30 处,地(市)级站点 180 多处,县级站点 1800 多处,测报专业人员 8788 人;在全国已经形成了从中央、省、地、县到乡级较为完善的病虫测报体系。(二)植物检疫体系 植物检疫体系分口岸检疫和国内检疫两部分。1950年,中央贸易部筹建上海、天津、青岛、广州、大连、武汉等商品检验局,及长春、哈尔滨、秦皇岛、厦门、满洲里、绥芬河等商品检验局分支机构,内设对外植物检疫业务。1964 年,对外植物检疫由外贸部划归农业部管理,加强了植物检疫的专业领导,当年即在国境口岸设立 27 个动植物检疫所,1965 年又在 23

9、个省会、直辖市设立了植物检疫站,统一执行对外动植物检疫工作。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对外植物检疫业务发展的需要。1981 年农业部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动植物检疫总所”,统一管理全国进出境植物检疫工作 6、12 ,并加强了口岸植物检疫机构的建设与管理。截止 1997 年底全国共有口岸动植物检疫机构 364 个,人员 5700 多人,现在全国各进出境口岸均设有植物检疫机构。1998 年国务院批准组建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检验检疫局,下设动植物检疫司,负责管理口岸植物检疫等工作。当前,各口岸植物检疫体系在处于变革中。国内植物检疫在中央分别由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原农业司)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原全国

10、植物保护总站),国家林业总局(原林业部)森林保护司和森林保护站分管农作物和森林植物检疫工作。在地方,省、地、县级农业、林业主管部门分别设立植保植检站、森检站。自从 1955 年国家批准在16 个省、市设立省级植物检疫站,开始国内植物检疫工作以来,到 80 年代中期,国内植物检疫体系基本形成。目前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都有植物检疫机构,省、地、县三级共有国内植物检疫站点 2000 多个,专职检疫员近10000 名 6、12 。(三)抗药性监测体系 80 年代以后,由于棉蚜、棉铃虫等害虫对菊酯类农药产生了上千倍的抗药性,导致大面积的化学防治失效而形成严重危害的严峻局面,特别是 90 年代初我国北

11、方棉区棉铃虫连年大发生,使抗药性的监测与治理工作引起各级农业植保部门的高度重视。1990 年农业部全国植物保护总站成立了由各部门专家组成的“农业病虫抗药性对策专家小组”,并组建了全国农作物病虫抗药性监测网,除在各省设点外,在全国建立了 50 个县级农作物病虫害抗药性监测点。分别对棉花、水稻、蔬菜等 18 种病虫抗药性进行监测,并发布有害生物抗药性监测公报。截止 1998 年,已投资建设省级监测站 5 个,地(市)站 7 个,县站 27 个,在全国初步形成了一个农作物害虫抗药性监测体系。(四)植保社会化服务体系 80 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各地相继出现了植保公司、植物医院

12、和专业防治队等群众性防治组织,为农民提供技术咨询、统一防治等多种形式的技物结合的社会化服务。据1997 年统计,全国各地共建立不同层次植保公司 3657 个,植物医院 13675 个,各种专业服务队 24494 个。植保社会化服务的发展,不仅解决了农民一家一户治虫难的问题,而且使植保技术的推广普及有了载体,提高了防治效果,降低了成本,减少了农药用量和对环境的污染。近年来,各级植保部门联合有关企业,以服务为宗旨,采用“横向联,纵向统”的形式,组建植保新技术推广网、信息服务网,加快了植保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速度,提高了植保防灾减灾能力。同时在技物结合的服务过程中,植保部门也增强了自身的实力,有力地

13、推动了植保科技服务工作的广泛开展。(五)农药检定体系 自 1963 年 10 月农业部建立农药检定所,1978 年 8月农林部恢复农药检定所以来,我国农药管理体系有了较大发展。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初步形成了全国农药登记、生物测定、残留检测和质量监督中心,在仪器设备、检测技术、管理制度等方面达到了世界较先进水平。经过近 20 年的努力,目前在全国有 29 个省级农业部门成立了农药检定所,在全国建立了承担生测试验单位 170 个,承担残留检测试验单位 50 个,全国大多数市县农业行政和植保部门成立了农药管理机构或配备了专职农药执法人员 10、12 。(六)植保教学科研体系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14、立后,就开始有计划地培养植保专门人才。1952 年全国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农学院从综合大学分出单独建校,当时全国 19 个植物病虫害系、植物病理系和昆虫学系,相对合并为 9 个植物保护系植物保护专业,分别设置在北京农业大学和南京、华南、华中、西南、西北、沈阳、浙江和山东农学院,北京、南京农业大学等院校还设有昆虫、植物病理专业。50 年代以后,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也都先后建立农学院,设植物保护系或专业,一些省、直辖市、自治区还有农业专科学校,也设有植物保护专业或讲授有关课程。至 90 年代初,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都有一所或二所农业大学或农学院,大都设有植物保护系或植保专业。除授予学士学位的大学

15、本科外,许多院校招收授予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培养高级植保专门人才;中国植物保护研究机构大多隶属于农业科学院、所和农业高等院校,以及中国科学院的部分所(室)。除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外,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除西藏)所属的农业(林)科学院内均设有植物保护研究所。同时,各农业大学也根据各自专长,分别设有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昆虫学、植物病理和植物线虫等研究所(室),针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积极进行植物保护的基础与应用技术研究。二、植保技术研究与应用取得重大进展50 年来,我国植物保护研究与应用取得重大进展,对病虫害等有害生物监测与控制治理手段明显改进,防灾减灾能力显著提高。(一)综合防治的

16、认识与实践不断发展 综合防治是实现有害生物持续治理的基本策略,50 年来我国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理论与实践取得显著进展。1.综合防治的理论与认识不断完善。50 年代初我国就有科学家提到了农作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以后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参考国外有关论述,给综合防治以更丰富、更完整的含义。在 1975 年农业部召开的全国植物保护工作会议上,确定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物保护工作方针。1986 年我国植保专家对有害生物综合防治作出了这样的描述:综合防治是对有害生物进行科学管理的体系。它从农业生态系总体出发,根据有害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协调应用必要的措施,将有害生

17、物控制在经济损害水平之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1-2、6-9 。80 年代以来,一些学者又先后提出了“植保系统工程”和“持续植保”等观点,使人们对植物保护的理解有了更高的认识 11。2.综合防治的研究与实践不断深入。为了在我国贯彻实施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策略,自“六五”以来,国家一直把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研究列入国家科技攻关研究计划。其中“六五”期间的研究主要针对每个病虫对象,“七五”、“八五”期间发展为以每种作物的主要病虫害群体为对象,在病虫防治的综合度、系统性和实用性上有明显提高。目前国内 IPM 已发展到按特定生态区,围绕特定作物组建多病虫的综合防治体系,改传统的防治

18、病虫为中心为保护作物安全生长与环境安全为中心,进一步协调了自然控制(种植抗病虫品种、改进栽培制度和保护利用天敌等)和人为防治(制订科学的防治指标、准确预报、合理用药预防及治理害虫抗性等) 1-2、6-10 。如对于水稻病虫,早在70 年代中期,很多地方就开始了以单一病虫为主的综合防治研究。对水稻纹枯病采取以“水控药治”,对螟虫以栽培技术改进与药剂防治相结合都取得了成功。进入 80 年代,发展到对多种病虫兼治的综合防治。90 年代以后,发展到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田间生态环境改善为中心,水稻全生育期各种有效防治措施的综合运用的新阶段。植保农技推广部门积极利用这些科研成果,组装成实用配套技术,进一步进

19、行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 据统计,1988 年全国病虫综防示范面积 1290 万公顷,到 1998 年达 2000 多万公顷。3.多种形式植保技能培训深入开展。农民是实施病虫防治的主体,为提高农民素质,加快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到户率,各级农业植保部门创办了多种形式的病虫测报、防治及检疫技术培训班,并通过广播、电视讲座和采用报纸、病虫情报和明白纸等形式宣传植保知识,对于提高农民植保技术水平等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从 1989 年开始,在联合国粮农组织国家间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项目、亚洲开发银行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项目和世界银行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项目等资助下,农业植保部门积极开办 “以农民为中心,以田

20、间为课堂,以实践为主线,以提高分析问题和决策能力为目的”的“农民田间学校”培训工作。仅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项目,到 1999 年初共举办农民田间学校 962 个。培训村、组干部、种粮大户、示范户 66112 人,带动了数万个家庭应用病虫综合防治技术。据有关部门 1996 年调查,受训农民和非受训农民比较,每季水稻防治病虫次数减少 1.5 次,农药用量下降 45.7 %,防治农药费用减少 36.4%,水稻增产 3.5%,每公顷纯收益增加 1092 元 1。(二)生防技术日益发展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生物防治作为综合防治的一项主要措施,70 年代以后日益受到重视,生防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良好的成效。

21、1.开展资源调查,保护利用天敌。1979-1982 年农业部组织了全国性的天敌资源调查工作,共查明我国有姬小蜂天敌 900 多种,瓢虫 326 种,寄生蜂400 多种,农田蜘蛛 153 种,蚜茧蜂 104 种 12。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天敌利用工作。据 1997 年统计,全国保护利用天敌防治面积达 720 多万公顷。如南方水稻田保护利用蜘蛛防治稻飞虱,新疆地区保护利用瓢虫、草蛉、蚜狮等控制棉蚜的为害,北方棉区实行间作麦棉套种,保护天敌,控制棉蚜等方面都有显著的技术进展。2.天敌昆虫人工繁殖使用进一步发展。50 年代末,我国就开始对赤眼蜂进行大量繁殖和田间释放应用技术的研究。80 年代以来,研究

22、发明了用柞蚕卵大量繁殖赤眼蜂的工厂化生产技术,在玉米螟、甘蔗螟等的防治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在赤眼蜂人工卵培育研究方面获得了成功,完成了自控赤眼蜂人工卵卡样机的小试及中试。到 1997 年全国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面积超过 50万公顷。此外,还有平腹小蜂、瓢虫、草蛉和捕食螨等天敌的人工繁殖也获得了成功。同时,我国积极引进国外天敌优势种扩大了生防的范围。50 年代我国引进澳州瓢虫防治柑桔吹绵蚧,引进日光蜂防治苹果绵蚜。80 年代以来引进的丽蚜小蜂防治温室白粉虱;引进微孢子虫防治蝗虫等,均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有的已在生产上推广应用。3.生物农药的推广应用初具规模。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资源开发的农药,根据其来源大致可分为植物农药、微生物农药和抗生素等。从 60 年代的青虫菌到现在的阿维菌素,我国生物农药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已有近 40 年的历史,并取得了重大进展,到 1998 年底,我国正式生产的生物农药品种达 40 多种,企业近 200 家,产量近 10 万吨,使用面积约 2700 万公顷,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如 60 年代引进的苏云氏杆菌(Bt)制剂,目前我国已有 76 个生产厂,年产量达 3 万吨,在 20 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粮、棉、果、蔬菜和林业作物上应用,防治 20 多种害虫,使用面积 330 多万公顷。90 年代以来,我国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