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 肌肉收缩(一)单选题1.在完整机体内各种形式的躯体运动得以实现,都依赖于( ) 。A.骨骼肌的紧张性收缩;B.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C.中枢神经系统的精细调节;D.神经系统控制下的骨骼肌活动。2.细胞具有兴奋性,表现为在有效刺激作用下产生( ) 。A.局部反应;B.局部兴奋;C.电位变化;D.可传播的电位变化。3.评价神经肌肉兴奋性的简易指标是( ) 。A.刺激强度;B.阈强度;C.时值;D.时间阈值。4.评价神经与肌肉兴奋性的常用指标是( ) 。A.基强度;B.利用时;C.时值;D.阈强度。5.与耐力性项目运动员相比,短跑运动员股四头肌的时值( ) 。A.较长;B.较短;C.无区别;D
2、.先短后长。6.细胞兴奋性维持是因为( ) 。A.安静时膜对 K+有通透性;B.兴奋时膜对 Na+通透性增加;C.Na+和 K+的易化扩散; D.膜的 Na+-K+泵作用。7.组织兴奋后处于绝对不应期时,其兴奋性为( ) 。A.零;B.无限大;C.大于正常;D.小于正常。8.若减少细胞外液中 Na+浓度,可导致( ) 。A.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B.动作电位幅度降低;C.动作电位幅度增大; D.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少。9.下列有关局部兴奋的错误叙述是( ) 。A.局部兴奋由阈下剌激引起;B.局部兴奋可实现时间或空间的总和;C.局部兴奋可向周围传播,且幅度不变;D.局部兴奋向邻近部位呈电紧张性扩布。1
3、0.静息电位的大小接近于( )A.钠平衡电位;B.钾平衡电位;C.钠平衡电位与钾平衡电位之和;D.钠平衡电传与钾平衡电传之差。11.动作电位的特点之一是( )A.刺激强度小于阈值时,出现低幅度动作电位;B.刺激强度达到阈值后,再增加刺激强度动作电位幅度增大;C.动作电位一经产生,便可沿细胞膜作电紧张性扩布;D.各种可兴奋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度和持续时间可以各不相同。12.实现相邻细胞间直接电联系的结构基础是( ) 。A.缝隙连接;B.紧密连接;C.突触连接;D.专属通道。13.运动终板是指( ) 。A.运动神经末梢装置;B.神经肌肉接点装置的总称;C.神经肌肉接点区的肌细胞膜增厚部分;D.分布于肌
4、细胞膜上的突触装置。14.乙酰胆碱与终膜受体结合,可触发终膜的( ) 。A.对 Ca2+通透性增大;B.对 Na+通透性增大和对 K+通透性减小;C.对 Na+和 K+通透性都增大;D.对 Na+通透性减小和对 K+通透性增大。15.静息时,运动神经末梢囊泡内物质( ) 。A.大量释放;B.少量轮流释放;C.少量随机释放;D.呈量子释放。16.下列有关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传递特征的错误叙述是( ) 。A.电传递;B.单向性;C.时间延搁;D.易受药物或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17.表面电极所记录的肌电图是( ) 。A.单个运动单位的电变化;B.多个运动单位电变化的综合;C.单个或多个运动单位肌纤维收
5、缩的张力变化;D.肌肉兴奋时产生的动作电位变化。18.实现肌细胞收缩和舒张的最基本单位是( ) 。A.肌纤维;B.肌原纤维;C.肌小节;D.运动单位。19.依据肌丝滑行理论,骨骼肌收缩表现为( ) 。A.明带缩短,H 带不变;B.明带缩短,H 带变窄或消失;C.暗带缩短,H 带消失;D.暗带长度不变,H 带不变。20.环绕肌原纤维的横管系统是( ) 。A.Ca2+进出肌纤维的通道;B.营养物质进出肌纤维的通道;C.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交换的通道;D.将兴奋时的电变化传入细胞内部。21.位于肌质网两端的终池是( ) 。A.实现肌纤维内外物质交换的场所;B.Ca2+的贮库;C.Ca2+和 Mg2+的
6、贮库;D.Ca2+的释放库。22.目前认为实现骨骼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的关键因素是( ) 。A.兴奋沿横管系统传至肌细胞内部;B.兴奋沿肌浆网传播触发 Ca2+的释放;C.三联管兴奋引起终末池释放 Ca2+;D.Ca2+与肌钙蛋白亚单位 I 的结合。23.通常认为,肌肉作等张收缩时( ) 。A.负荷恒定,速度恒定;B.负荷恒定,速度改变;C.负荷改变,速度改变;D.负荷改变,速度恒定。24.屈膝纵跳起,股四头肌( ) 。A.只做等张收缩;B.只做等动收缩;C.先做拉长收缩再做等张收缩;D.先做等张收缩再做拉长收缩。25.下列关于张力-速度关系曲线意义的错误叙述是( ) 。A.要增加肌肉收缩的速度
7、,应当减少后负荷;B.当后负荷减少到零时,肌肉收缩的速度达到最大;C.要增大肌肉收缩的张力,应当降低收缩的速度;D.在后负荷的作用下,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和速度都呈反变关系。26.根据肌丝相互关系的理论,最适初长时肌小节的长度应为( ) 。A.3.5-4.0um;B.3.0-3.5um;C.2.5-3.0um;D.2.0-2.2um。27.关于肌肉收缩能力的概念应理解为( ) 。A.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随负荷增大而增大的能力;B.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随初长度增大而增大的能力;C.肌肉的绝对力量和比肌力;D.由肌肉本身生理生化特征决定的功能状态。28.体积相同,生理横断面最大的是( ) 。A.平行肌;
8、B.梭形肌;C.羽状肌;D.半羽肌。29.下列有关比肌力概念的错误叙述是( ) 。A.比肌力指单位肌肉横断面的最大肌力;B.运动实践中比肌力的大小可用单位体重所能举起的最大重量来表示;C.从事跑、跳和技巧等项目的运动员,比肌力较绝对肌力更重要;D.训练使肌围度增大,比肌力反而减少。30.与慢肌纤维相比,快肌纤维的形态特征是( ) 。A.肌纤维直径粗,毛细血管丰富;B.肌纤维直径粗,线粒体数目多;C.肌纤维直径粗,肌浆网发达;D.肌纤维直径细,毛细血管少。31.与快肌纤维相比,慢肌纤维的形态特征是( ) 。A.肌纤维直径较大,受胞体大的 神经元支配;B.肌纤维直径较小,毛细血管的密度高;C.肌纤
9、维直径较大,线粒体数量多;D.肌纤维直径较小,肌浆网发达。32.属于慢肌纤维代谢特征的是( ) 。A.糖原含量低,糖酵解能力高;B.糖酵解能力低,乳酸脱氢酶的活性高;C.糖酵解能力低,氧化脂肪能力高;D.糖原含量高,有氧氧化能力强;33.慢肌纤维的生理特征表现为( ) 。A.收缩力量大,耐持久;B.收缩速度慢,抗疲劳的能力低;C.收缩速度慢,兴奋阈值低;D.收缩力量小,不持久。34.快肌纤维的生理特征表现为( ) 。A.兴奋阈低,收缩速度快;B.收缩速度快,抗疲劳的能力低;C.收缩速度快,力量小;D.收缩力量大,能持久。35.腿部肌肉中快肌纤维占优势的人,较适宜从事( ).A.800m 跑;B
10、.1500m 跑;C.10000m 跑;D.100m 跑。36.腿部肌肉中慢肌纤维百分组成占优势的人,较适宜从事的运动项目是( ) 。A.100m 跑;B.跳高与跳远;C.马拉松跑;D.800m 跑。37.综合近年来的研究资料,认为通过长期的定向训练( ) 。A.两类肌纤维可以互变;B.两类肌纤维完全不能互变;C.可能使快肌变成慢肌;D.可能使慢肌变成快肌。38.训练对肌纤维横断面积的影响表现为( ) 。A.可使两类肌纤维都肥大;B.对肌纤维横断面积大小无影响;C.肌纤维出现选择性肥大;D.举重训练使慢肌纤维肥大。39.耐力训练可使肌纤维中( ) 。A.线粒体数目和体积增加,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提
11、高;B.线粒体数目和体积增加,乳酸脱氢酶活性提高;C.线粒体数目增加,而体积不变;D.乳酸脱氢酶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提高;40.下列关于肌腱和肌中结缔组织功能的错误叙述是( ) 。A.构成肌肉的弹性成分;B.最重要的成分是胶原蛋白,决定着它们的功能;C.训练使胶原蛋白含量增加,因而能增强肌肉的抗拉能力;D.肌肉在超负荷工作时拉伤,多见于肌腱断裂。(二)多选题1.组织细胞接受刺激发生反应时,其表现形式是( )A.兴奋;B.抑制;C.只有兴奋;D.只有抑制。2.在人体的各种组织中属于可兴奋组织是( )A.神经组织;B.结缔组织;C.肌组织;D.腺体。3.静息电位的特征是( )A.稳定的直流电位;B.
12、膜两侧处于极化状态;C.膜内为负,膜外为正;D.膜内为正,膜外为负。4.动作电位特征表现为( )A.膜电位出现可逆性倒转;B.可传播性;C.先除极再复极;D.相当于钠的平衡电位。5.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除极相是由于( )A.膜对钾离子通透性突然下降;B.膜对钠离子通透性迅速增加;C.快钠通道打开和钠离子内流;D.钠的泵出和钾的泵入的失衡。6.刺激坐骨神经所记录到的动作电位( )A.属于单个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B.属于若干个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综合;C.其振幅随着刺激激强度增大而增大;D.表现为“全或无”式的不衰减性。7.终板电位( )A.类似于局部兴奋的反应;B.属肌细胞的动作电位;C.具有总和和
13、电紧张性传播特征;D.与运动神经纤维的神经冲动呈 1:1 关系。8.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的传递特征表现在( )A.化学传递;B.单向性;C.时间延搁;D.相对不疲劳和相对不衰减性。9.可阻碍神经肌肉接点兴奋传递的因素是( )A.细胞外液镁离子浓度降低;B.细胞外液钙离子浓度降低;C.轴突末梢动作电位幅度增大;D.胆碱脂酶受抑制。10.运动单位的基本概念为( )A.一个神经元及其支配的全部肌纤维;B.一个运动单位肌纤维数量与肌肉活动的精细程度有关;C.每一个运动单位的肌纤维属于同一个肌纤维类型;D.同一个运动单位的肌纤维可与其它运动单位的肌纤维混杂分布。11.骨骼肌细胞的收缩蛋白是指( )A.肌球
14、蛋白;B.原肌球蛋白;C.肌动蛋白;D.肌钙蛋白。12.骨骼肌细胞的肌浆中含有( )A.大量的线粒体;B.大量的肌原纤维;C.复杂的肌管系统;D.丰富的糖原和脂滴。13.横桥的功能特征表现为( )A.其上有一个能与 ATP 结合的位点;B.具有 ATP 酶的作用;C.能与肌动蛋白进行可逆性结合;D.其摆动使细肌丝向 M 线滑行。14.一般认为人体中肌肉最适宜初长是( )A.稍长于身体中的静息长度;B.等于肌肉在体内的静息长度;C.接近人体自然条件下的最大可能伸长;D.依身体姿势不同而不同。15.下列有关增加肌肉初长度对肌张力影响的错误叙述是( )A.存在一个最适宜初长度,此时肌肉收缩产生张力最
15、大;B.张力与长度始终呈反变关系;C.超过最适宜初长度时张力反而减小;D.遵循虎克定律,张力与长度变化呈正比。16.能提高肌肉收缩速度情况是( )A.初长度不变时减少后负荷;B.后负荷不变时肌肉在最适宜长度下收缩;C.肌肉兴奋性获得提高;D.训练改善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17.下列有关快肌纤维代谢特征的错误叙述是( )A.糖原含量多,糖酵解能力强;B.肌红蛋白含量高,有氧氧化能力强;C.肌激酶和乳酸脱氢酶的活性高;D.氧化脂肪的能力高,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高。18.耐力训练对肌纤维代谢的影响表现为( )A.慢肌纤维线粒体容积密度增大,有氧代谢能力提高;B.快肌纤维有氧能力的提高,是因为提高了细胞内
16、琥珀酸脱氢酶活性;C.慢肌和快肌纤维的有氧能力都获得提高;D.慢肌纤维有氧能力提高,而快肌纤维的有氧能力下降。19.下列属于训练对肌纤维专一性影响的是( )A.酶系统变化的特异性;B.训练方式不同,肌纤维产生不同的适应性变化;C.训练导致受训练者身体局部的适应性变化;D.两类肌纤维的优先募集。20.现代研究表明,训练引起肌腱和其它结缔组织适应性的变化表现为( )A.胶原纤维增粗;B.羟脯氨酸含量和羟化酶的活性提高;C.苹果酸脱氢酶和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提高;D.抗拉、抗断能力增强。(三)填定题1.任何剌激要引起组织兴奋,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即_、_和_。2.可兴奋细胞产生兴奋的标志是在_作用下
17、,产生_。3.局部兴奋可以由它的产生部位向周围作短距离的扩布,这种形式的扩布称为_,其影响随距离增加而迅速_。4.由刺激神经干记录到的动作电位通常是_动作电位, 其幅度的大小取决于_,在一定范围内,刺激强度加大,动作电位的幅度就_。5.静息时,膜对_有较大的通透性,对_的通透性很低, 所以静息电位主要是_所形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6.实现运动神经与骨骼肌兴奋传递的物质是_;该物质可与终板膜上的_结合,进而造成终板膜的去极化。7.终板电位具有_电位的性质, 其大小与神经末梢释放的化学递质的量成_,可表现_等现象。8.在完整机体内,肌肉活动的基本功能单位称为_,它包括_连同所支配的_。9.构成骨骼肌
18、的基本组织,除肌组织外,还有_和_等。10.在光学显微镜下,每个肌小节是由中间的_带和两侧各二分之一的_带所组成。11.构成粗肌丝的主要成分是_分子,而构成细肌丝的分子至少包括_、_和_三种。12.横桥有两个重要的功能特征:一是有一个能与_结合的位点,二是能与_呈可逆性的结合。13.肌膜的电变化过程和肌丝滑行的收缩过程之间有一个中介过程,该过程被称为_,而实现这一中介过程的结构基础是_,关键因素是_。14.引起横桥摆动的最直接因素是_;当刺激中止时,肌浆网膜上的_ 迅速地回收_,从而导致收缩肌肉开始舒张。15.肌肉在前一次收缩的舒张早期,就开始新的收缩,称_收缩;若在前一次收缩的收缩期尚未结束
19、前,就开始新的收缩,称_收缩。16.肌肉弹性成分的作用,一是被牵拉伸长时以贮存_;二是缓和收缩成分产生的_变化,以防止肌肉_。17.肌肉在作缩短收缩时,肌张力_外加的阻力,肌肉起止点互相_,又称_收缩。18.肌肉在作拉长收缩时,肌张力_外加的阻力,肌肉起止点相互_,又称_收缩。19.肌肉在作等长收缩时,肌张力_外加的阻力,肌肉积极收缩,但_不变,此时肌肉作功为_。20.等动收缩时,在整个关节运动的范围内,肌张力的变化始终_ 阻力的变化,肌肉能以_的速度进行收缩。21.前臂弯举时,肱二头肌主要作_收缩;用力握紧拳时有关肌肉主要做_收缩;步行下梯时,股四头肌主要作_收缩。22.在一定的范围内,肌肉
20、收缩产生的张力与后负荷呈_关系,与收缩速度呈_关系。23.根据张力-速度关系,肌肉收缩要发挥最大输出功率,应克服_ 负荷并以_速度进行收缩。24.一般认为,肌肉初长度为_静息长度时,肌肉收缩产生的主动张力_;因为,此时收缩时活化的横桥数目_。25.肌肉的收缩能力通常是指肌肉_,区别于前、后负荷,它是影响肌肉收缩力学特征的_条件。26.把肌肉在单位_横断面积上所能发挥的最大力量,称为_或_。27.功率是指在_所完成的功,也可以表述为_和_的乘积。28.慢肌纤维受脊髓前角_支配,其传导速度_,但,兴奋阈值_。29.快肌纤维直径_,肌浆网_,因而,收缩力量_。30.慢肌纤维不仅线粒体数目_,而且,其
21、中各种_的含量高,因而,有氧氧化能力_。31.慢肌纤维有良好的供氧能力,是因为周围毛细血管密度_,肌浆内 _含量高。32.快肌纤维收缩速度快,与受脊髓前角_支配,神经的传导速度_,以及肌原纤维 ATP 酶_等因素有关。33.力量训练使_容积密度降低。这表明有可能限制肌肉的_ 工作能力。34.耐力训练可使_纤维和_ 纤维中的琥珀脱氢酶活性得到提高。这说明,_纤维百分比高的运动员,通过训练也可获得极高的_能力。35.耐力训练可使肌腱中的代谢发生变化,表现为_和_的活性增加。(四)判断题1.将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后产生的生物电反应的过程及其表现称为反应。 ( )2.锋电位的产生是一个不耗能的过程。 (
22、 )3.组织接受刺激后,由显著活动转为相对静止,或从活动较强转为活动较弱,称为抑制。 ( )4.具有正常兴奋性的组织在接受一个刺激后,未发生反应,则该刺激是阈下刺激。 ( )5.细胞接受刺激兴奋后,兴奋性可发生周期性变化,其中,绝对不应期的兴奋性最低,故阈强度最小。 ( )6.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都具有单向性特征。 ( )7.只要是阈下刺激就不能引起组织细胞兴奋。 ( )8.随着运动员训练水平的提高,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也提高,表现拮抗肌之间的协调程度增强,时值缩短。 ( )9.在神经肌肉接点区运动神经末梢与终板膜相连接。 ( )10.当终板膜去极化达阈电位水平时,即触发终板膜产生动作电位。 ( )11.终板电位为局部电位,没有不应期,但有总和现象。 ( )12.兴奋经神经肌肉接点传递,其节律始终保持 1:1 的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