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济南市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指导意见为了提高我市初中信息技术教育质量,规范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依据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39 年级)(讨论稿)和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教基200035 号)的精神,结合当前我市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实际,制订本指导意见,以期对我市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提供一定的专业支持和帮助。一、目前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现状与分析1.执行“课标”情况(1)根据 2000 年教育部下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各初中学校已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学科教学及规划已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及发展规划中,能保证开足课时,并由学校组织实施考核,信息技术课程开设情况已经纳入督
2、导考核项目中。(2)区县及各学校均开展了信息技术学科的有效教研。区县教研室均设立了信息技术专、兼职教研员,实施区县级学科教研活动;学校均配备了一人以上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人数多的学校已经开展了校内学科教研,人数少的学校也开展了综合学科的集体校本教研。(3)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学科教师队伍正向着专业化、专职化发展,越来越多的计算机及相近专业大学毕业生补充到学校中,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同时,随着各级教师教学及业务培训不断进行,教师业务水平逐渐提高,有力保证了学科教学的规范化、正规化发展。(4)各级投入不断加强,为学科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各区县及学校不断加大投入,在校园网、班班通
3、、微机室等硬件和软件建设方面的不断投入,为信息技术学科教育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5)围绕学科教学广泛开展学生活动。除常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之外,各校广泛开展了系列社团活动,参与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及电脑机器人比赛活动,活动覆盖面逐步提高。2.课堂教学改革情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关于课程改革目标中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
4、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信息技术课程不是单纯性的技术培训,而是有目的的让学生在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方式下逐步达到操2作技能及信息素养的同步提高,并实现学生自主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最终目标。(1)操作技能教学已不再是学科教学的主要目标计算机操作技能教学一直是以前计算机学科教学的重点,自计算机学科改为信息技术学科后,纯粹的操作技能内容不再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点,而代之以培养学生全面信息素养为重点的教学内容。(2)“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已经得到普及“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各学校得到广泛认可,单纯的教师一言堂、讲练结合式的教学方法已不多见,学生有了更广阔的主动学习的空间,合作更加紧密
5、,学习效率、效果更高。(3)多元化评价机制已开始广泛实施评价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手段,目前,各种更科学、更完善的评价机制在学校中已经被广泛应用,这些评价更注重学生的发展和成长。(4)学校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成果显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及运用逐步得到普及,在很多学校中已经开展了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与实践,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3.学科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1)信息技术师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目前,信息技术教师队伍整体比较年轻,骨干教师偏少,无法满足“以老带新”的帮带要求;学校配备教师数量较少,影响到校内教研活动的开展,小部分教师甚至还缺乏责任心;缺乏主动学习,影响了教师素质的提高。(2
6、)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水平待进一步提升。目前,部分信息技术教师对先进教育理念、课标指导精神的学习和理解仍然不够,对信息技术教材的认识、课程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对于学生学习状态的掌握等方面亟待改进。如:不能合理、充分地运用教材,教学内容单调;多采用“讲练结合”的普通教学方式,较少使用“任务驱动”与“主题教学”等方法,或者在使用任务驱动法时,任务表述不明确、任务设置无意义等。这使得原本生动的信息技术课变得枯燥无味,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限制了学生的探索精神。(3)教材及课堂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丰富性待增强。与其他学科比较,信息技术课程的独特性恰恰在于它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然而,来自学生的反馈显示
7、,现有的信息技术新课程教材以及课堂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一般”。当前教材内容的选取和编排不能充分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实际需要,而也很少有教师能在充分理解和把握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因地制宜、适时选取与学生学习和生活相关的课程资3源,充实课堂教学内容。(4)教学评价及考核制度待完善信息技术教学的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但由于不少教师欠缺对评价所依据的理念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真正理解、消化,导致在教学中,过多地采用笔试的方式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即便加入如平时成绩等其他方面的考核,评价过程也欠缺规范。如:有些成绩的计入仅依靠教师的印象或者参考其理论考试成绩给出总评成绩等等。这样难以准确地反映学生对信息
8、技术的理解与掌握情况,轻视了对学生掌握和应用信息能力的培养,与学科教学目的相悖。此外,在制订或修改评价方式时,其可操作性、诊断性和学生的参与性等问题的研究也待加强重视。(5)软、硬件资源有待升级信息技术学科主要依托计算机、网络来开展教学,由于各区、校情况不同,部分学校存在硬件条件老旧、设备数量不够或者软件升级缓慢、资源匮乏的现象,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教研能力的发展,制约教学的开展。二、课堂教学课型分类、界定与基本要求目前,初中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大致分以下几种类型: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以及综合实践课。(一)新授课信息技术新授课是以讲授、学习新的知识内容为主要任务的课型,主要有以下五个环
9、节。1.情境导入、目标激趣课前教师用网络广播系统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向学生展示一个 FLASH 动画,调动学习热情,创设教学情境。出示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有目的。2.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将教学任务进行分解,分成若干个小教学任务,任务可由学生分解,也可由教师分解。学生自主看书或根据学案自学,独立思考。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学生的自学情况,并进行指导。3.组内质疑、合作交流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对于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惑进行讨论并进行组内互帮互助,完成教学任务。分组要合理,做到小组内由不同层次学生组成。并防止出现小组内只是优秀学生代替学生操作,要让不会的学生自
10、己进行操作,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教师积极地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在独学和群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便于在优秀学生和教师的点拨中,有效地处理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4.点拨拓展、反思深化通过一些奖励措施,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积极展示自我,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树立学生积极帮助他人的良好意识。教师结合小组学习交流情况,对学习的重点、难点、疑点,给予恰当的点拨讲解,引导学生形成完整的认知体系,并根据教学目标,将学习内容拓展延伸,进行相关训练。在该环节中,教师所讲授的是全体学生所共同质疑的问题,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通过思考后会记忆更加深刻。大家共同切磋,共同分享讨论研
11、究的成果,共同纠正错误,提高学习能力。5.作品展示、总结巩固全员展示或让“典型学生”用演示或口答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操作或总结。通过这个环节可以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合作学习后存在的疑难问题,巩固练习所学内容,全面提升学生能力。(二)复习课信息技术复习课主要是通过对复习内容进行合理系统的归纳、梳理、综合、重组,构建知识框架、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结构,以巩固信息技术知识并提高运用信息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要任务的课型,有以下几个环节。1.知识梳理教师将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根据所复习知识类型的不同,知识梳理可以以文字归纳的形式出现,也可以是具体的操作任务,以纸质、网页学案、课件的形式下
12、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复习目标,有目的地进行学习。也可实施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构建“知识树”的方式进行复习。此环节应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总结、归纳,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线,进行从点到线、由线及面的总结,做到以一点或一题串一线、联一面,特别是要注意知识间纵横向联系和比较,构建知识网络。2.巩固练习学生自主操作,也可以结合小组合作,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巩固本节所复习的内容。注意练习可以是具体的习题,也可以是具体可操作的小任务。要选择有针对性、典型性、启发性和系统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练习。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内容要注意合理、规律或知识技能、知识的纵横
13、联系,抓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做到举一反三,使学生通过练习不断受到启发,在练习中进一步提高能力。在练5习设计中,可通过典型多样的练习,帮助系统整理;设计对比练习,帮助沟通与辩析;设计综合发展练习,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3.课堂小结在学生完成巩固练习操作之后,要及时进行课堂小结,即对单元重点内容和学生疑难作进一步的分析,帮助学生解决重点、难点和疑点,从而使学生全面、准确地掌握知识点,加深理解,提升综合能力。4.课堂检测让学生对复习的结果进行检测、评价与反馈。通过教学评价给予学生一种成功的体验或紧迫感,从而强化或激励学生学习,并进行及时的反馈和调控,改进学习方法。同时教师也可以获得教学效果的反馈,便于
14、对后期的教学设计进行调整与调控。(三)讲评课讲评课是在测试、批改、统计、发卷等工作完成后,教师根据工作过程中所获取的反馈信息,在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学生存在的知识或能力等缺陷进行矫正弥补的教学课程;也是通过教师的讲评指导,学生反思自己近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学习经验,调整学习计划,运筹新的学习策略,进而产生新的学习动力的教学课程,其教学的主要环节如下。1.试卷分析展示课前教师对试卷的分析结果,最好是采用图表的形式,这样更清楚更直观。确定讲评的重点、难点以及疑点。因此,教师在课前诊断中,要认真分析整个试卷考查的知识点,分层筛选出知识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的疑点,并精心设计讲评的过程、方法和内
15、容。2.重点讲评对于错题率高的题目,教师要按照重点、难点、疑点进行重点讲评。重点就是属于知识体系中重要的主体内容,因其重要还是要多强调,而且还要做进一步的相关知识延伸。难点就是学生难懂、不太容易掌握的内容,因其难懂,要从学生角度出发设计思维过程。疑点就是学生混淆不清、容易误解且易产生疑惑的内容,因其易混淆,要补充一些同类题以作进一步的比较和分析,举一反三。需要注意的是,讲评课不能面面俱到,每题都讲,也不能就题论题,而要把题目的知识点向宽、深、广方面延伸,达到解一题、学一法,会一类、通一片的目的,保证讲评课取得最佳效果。另外,要注意师生互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3.自主纠错对于错题率较低的
16、题目,可以将时间放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课件提示来自主纠错,如果在此过程中遇到疑惑,可以借助组内力量,结合小组合作来攻克难题。64.拓展强化在重点问题讲评完毕后,再给出相关的知识,进行总结、拓展、延伸。一是纵向延伸,向纵深发展;二是横向延伸,向其它章节、其它学科、其它领域延伸。(四)综合实践课信息技术综合实践课是以学生操作、实践活动为主体的课型。其包含六个基本要素:情境问题资料思考操作总结,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活动准备、活动导入、活动实施、活动总结。“活动准备”是指综合实践课前的准备工作。例如:教师的活动设计、学生直接经验的研究以及师生共同活动计划的制订、活动材料与活动工具的配备等工作。这是综合
17、实践课教学的重要前提和物质条件。“活动导入”是综合实践课实施的第二步。例如:教师说明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引起学生参与活动的动机和欲望。这是综合实践课从准备到实施的桥梁或纽带。“活动实施”是综合实践课的关键性步骤,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操作,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自主地投入活动,积极主动地动脑、动手,完成活动,这是最能体现综合实践课特色的阶段。“活动总结”是综合实践课结束阶段,教师引导下,由学生对活动作出总结和评价。这是综合实践课成败、得失检验阶段。三、课堂教学建议与意见(一)教学准备与设计1.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学科新知识,及时更新陈旧知识内容。并每学期应制定出科学合
18、理的教学计划,安排好整个学期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2深入理解和钻研教材和相关材料,明确各阶段的教学目标与任务;熟悉教材内容和知识体系,把握教材各部分在学科体系中所占的地位、作用和内在联系。3熟悉教学的硬件和软件环境。熟悉教师用电脑、学生用电脑的硬件和软件环境,熟练掌握硬件和软件的操作使用方法。检查教师演示用、学生用电脑的硬件、及相关软件是否正常。准备好相关的教学课件和学习素材。4认真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教学设计主要关注以下内容。(1)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可以从教材结构、前后联系、教学目标等角度进行,做到准确、全面、有效。(2)对学情分析时要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兴趣爱好、
19、发展需求及家庭计算机学习环境等情况,全面掌握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7(3)教学目标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在表述时应体现三位一体结构思想。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差异往往较大,可设立多级学习目标,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4)教学过程的设计应体现清晰的过程结构,过渡自然流畅。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各种有效的学生学习活动方式和内容。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设计合理的问题和任务,难度符合学生的认知和操作水平;注意任务设计的梯度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学习中寻找主题,将教学目标融
20、进操作任务中,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的热情;可根据需要设计学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突出学生自学能力,先学后教,问题教学、导学导练、当堂达标。使学生具有目标意识,与同学和教师共同探究,积极参与。设计多种有效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评价。(5)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合理选择与组合,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法”“范例教学法”“尝试教学法”“主题活动法”“游戏竞赛法”等。(6)板书设计要体现一节课的关键知识点,根据教学要求合理选择板书的呈现形式,并注意简练、规范、美观。作业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作业的管理方式,作业的内容应与教学目标一致,一般作业应尽可能在学校完成。(二)课堂教学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内容开展教
21、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几点:1课堂引入应遵循简短、高效原则。创设有效合理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2教态亲切、自然,术语规范、正确,演示正确、熟练。3教学过程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开展,分散难点,突出重点。要坚持精讲多练原则,合理运用讲授法,控制讲授和演示时间。善于运用生动的表述、形象的比喻将抽象计算机知识通俗化、情趣化。4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要重视师生互动,善于捕捉学生表达中的亮点与不足,及时总结提炼关键操作和关键知识点。5充分了解学生个体学习差异,根据教学实际分层设计学习目标。教师要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的角色,指导学生利用教材、学案、网络资源等方式辅助学习,
22、鼓励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流、讨论、磋商、协调中集思广益,达成教学目标。6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围绕教学目标采取多种有效的学生学习活动方式。7每节课要预留课堂小结和课堂检测时间。小结内容应包含本课所获得的知识、所掌8握的技能、学生课堂上的表现等。课堂检测可以以检查操作任务的形式,也可以进行知识测试。8上机操作应作为信息技术课堂的主要形式,要充分保证每节课学生的操作时间,加强巡视指导,提高上机操作规范性和有效性,关注学生的学习进程,解决操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要做到个别问题个别指导,共性问题集中指导。9注重课堂上的及时评价,及时了解学生操作和学习状况,及时作出教学调整。要充分发
23、挥教师在学生示范操作、典型作品展示环节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培养学生正确的技术观、思想观和审美观。(三)作业布置作业布置应根据课堂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等进行,作业的形式主要有书面作业、实践操作等,要让学生明确作业的内容和要求,注重作业的及时性和延续性。作业布置时要考虑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要考虑到学生家庭中能否有电脑,分层次的布置作业。(四)课时安排根据初中信息技术的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等因素,建议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保证每周两课时。四、课堂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给以价值判断。教学评价是教学设计中
24、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一)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学生评价1. 评价的原则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评价可采取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并且要确立发展性原则、过程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多元性原则。鼓励学生个人和小组进行自我评价和合作评价促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回顾和反思,自觉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1)发展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关注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还要从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出发,尊重学生的人格,充分关注个体差异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2)过程性原则过程性原则就
25、是要求我们深入到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取9得的进步以及存在想不足,从而给予正确的引导,真正发挥评价对教学的调节和反馈作用,同时,只有深入到过程中,我们才能关注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探究精神,从而真正实现三维目标的全面发展。(3)多样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就是要求我们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不仅要评价学生学习目标的落实情况,还要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评价、小组合作的评价、学习态度的评价等。(4)多元化原则多元化原则就是要求我们改变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态,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中,将评价变为多主体共同
26、参与的活动。这样,传统的被评价者成为了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在评价主体扩展的同时,重视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互动,在平等、民主的互动中关注被评价者发展的需要,共同承担促进其发展的职责。2. 评价的内容(1)学生学习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态度包括学生课堂学习情况,比如课堂纪律、上课积极发言情况、爱护机房设备情况等方面,这些可以通过教师及同学们的相互观察得出。(2)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学习目标的落实情况作为必修学科,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概念、理论及操作等知识必须要落实,可以通过测试、作品制作等途径进行评价。(3)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发展情况初中信息技术学科多数内容涉及到作品制作,在作品制作过程中除考察学生对计算机
27、应用掌握情况之外,应重点关注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发展情况。(4)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精神组内合作、生生合作是体现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应在学习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注意培养和观察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能力。以上评价内容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学生课堂表现评价量表”等相关表格进行评价。(二)信息技术教学中对教师的评价开展教师评价可以帮助教师积极、认真的进行课堂教学,主动的参与各级教研活动,并为自己专业化发展提供了保障和依据。1. 评价内容主要从教学的常规方面进行评价,包括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计划、教学总结、学校10教研活动材料等方面。2. 评价实施学校组织相关评价小组,
28、定期组织实施。3. 评价方式可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如听评课、调查问卷等方式。(三)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课堂教学评价多采用量规评价方式,即将教学各个环节及目标等制定合适的评分表,根据教师教学情况进行打分,以量化分数的多少评定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参考一览表一级指标 二 级 指 标教学目标(10 分)符合国家规定的中小学教学目标要求,知识与技能学习、综合能力培养、信息意识形成等要求适度,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切合预定教学效果。教学内容(20 分)内容安排科学合理,注重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举例典型、恰当,启发性强;学科特点突出,知识、技能、综合应用等能力培养层次合理;难度适中。教学
29、过程(30 分)教学过程安排层次分明,符合认知规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学科的实践性、操作性特点;教学重点突出;难点处理恰当;教学环节衔接自然、紧凑;时间安排合理。教学方法(20 分)教学方法既注重实效,又灵活多样,努力贯彻探究、启发、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和教学原则;能恰当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能力(10 分)能娴熟的驾驭教材与课堂,在教学中能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恰当地调整教学活动;语言准确、简洁、生动、流畅;普通话标准;课件设计科学、合理。教学效果(10 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师生交流亲切自然;学生思维活跃,知识、能力和思想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圆满完成教学任务。五、典型案例(一)“新授课”教学设计健康生活由我做主公式的运用山东济南第二十七中学 吕博逊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本课是针对初二学生设计的学习信息技术第四册第四课公式的运用、运算符和函数 。本课只对“公式的使用”做讲解。选择该知识点是考虑与初中数学变量之间的关系一章做整合讲授。指导学生完成两个层面的学习。一、熟练公式操作,用单元格之间的关系构成公式,解决实际问题;二、通过Excel 中公式的应用加深对生活中变量之间的关系理解。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公式的操作方法,灵活的使用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