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英美報業危機與社會責任論及新觀念 之 誕 生 李 瞻 2009 年 6 月 壹、 英國報業的發展 通常認為,英國是民主政治與新聞自由的發祥地,而英國報業 發展約分 5 期: 一、 官報時期 ( 1665 1702) 。倫敦官報 London Gazette刊載政令宣導、官員任 免 、宗教消息 與 防疫新聞等。 二、 政黨報業 ( 1702 1840) 。 1688 年光蓉革命,形成兩黨政治,自由黨 ( Whig)首先發行 Daily Courant,宣傳黨的政綱政策,爭取新聞自由,大約至 1840年完成。 三、獨立報業 ( 1840 1922) 。其中以倫敦泰晤士報 The Times、每
2、日電訊報 Daily Telegraph與北岩勛爵 ( Lord NorthCliffe) 的每日郵報 Daily Mail最為著名。泰晤士報以做時代紀錄、反映輿論、政治 改革,而贏得 第四階級( Fourth Estate) 的稱號;每日電訊報 則以 高尚價廉、 顯明標題,刊登廣告 與 趣味性報導,而成為一份高尚而價廉的大眾化報紙,其記者 並 取得 無冕之王 的尊稱;尤其北岩勛爵以其報業天才 , 曾取得倫敦 50%以上報業的控制權,並在一次大戰中,不顧危險利用系列報導與社論 ,揭 露國防大臣失職而迫其辭職,贏得戰爭,而留下 報業拿破崙 的英名。這是 獨立報業 的黃金時代。 四、商業報紙 (
3、1922 1948) 。一次大戰後,很多報紙銷數都達 100 萬份以上,成為龐大企業,絕非文人所能管理,同時一代報人先後凋零,因之報業進入商營報業時代,完全以營利為目的。 五、報業兼併時期 ( 1948 ) 。商營報業以營利為目的,而營利之主要手段,係以色情、暴力、犯罪新聞,提高銷數,爭取廣告,擊 敗對方,進而造成報團獨佔與一城一報之目的。二次大戰後,形成四大 主要報團 : 1. 羅特梅 報團 ( Rothermere Group) ,以 Daily Mail為領袖報; 2. 凱姆斯萊報團( Kemsley Group),以地方報為主; 3. 比佛布魯克 報團 ( Beaverbrook Gr
4、oup) ,以 Daily Express為領袖報 ; 2 4. 西敏特報團( Westminister Group) , 以 Financial Times為主。 1951 年,北岩勛爵外甥 Cecil King,成立鏡報公司,轄 Daily Mirror 與 Daily Herald, 該報 1964 年 9 月改名 小型 The Sun。 1959 年, 湯姆森 ( Lord Thomson) 收買 Kemsley Group; 1966 年 9 月,收買泰晤士報 The Times,與許多地方報紙,成為最大報團之一。 貳、 目前英國最大報團 一、莫多克報團( Ruport Murdoc
5、h Group)。計有銷數最大的星期報 News of the World,銷數最大的小型日報 The Sun, 1981 年 2 月收買聲望最高的泰晤士報 The Times,今日報 Today,另外還有 30 多家地方報。 二、鏡報報團( Cecil King Group)。轄 Daily Mirror與 Sunday Mirror與星期人民報 The People等。 1980 年售羅伯特馬克斯維爾( Robert Maxwell)。 三、快報報團( Express Group)。仍轄 Daily Express與 Sunday Express等,但 Evening Standard已停
6、刊。 四、郵報報團( Mail Group)。仍轄 Daily Mail、 Sunday Mail、 Evening News與 10 多家地方報。 五、湯姆森報團( Thomson Group)。 1953 年收買 Scotsman、 Edinburgh Evening News, 1966 年 9 月收買泰晤士報 The Times;當時他有 197 家日報,18 家電視公司, 70 多家廣播公司, 100 多家雜誌,為最大的報團。 1976年湯姆森去世,由子繼承, 1981 年泰晤士報售 Ruport Murdoch,聲望下降,但仍有 50 多家地方報。 六、皮爾遜報團( Pearson
7、 Group)。包括 Financial Times與 Economist著名雜誌等。 七、電訊報報團( Telegraph Group)。包括 Daily Telegraph、 Sunday Telegraph與 The Star 等。 八、衛報報團( Guardian Group)。包括 The Guardian與 Manchester Evening News等。 九、獨立報團( Independent Group)。包括 The Independent與 Sunday Independent等。 這些報團,因銷數減少,廣告收入劇降, 以及 電視與網路競爭,經營困難。報團合併仍在不斷進行
8、中。但因 BBC 不播廣告,報業壓力較輕,故英國報 業並未像美國一樣,目前並無大量報紙宣告破產停刊。 3 参、美國報業發展 美國報業係沿襲英國報業,其發展約分 5 期: 一、 殖民與革命時期報業 ( 1690 1783) 。此期主要為革命派報紙 Boston Gazette與保皇派報紙 Boston Newsletter之鬥爭。此期可分兩期,第一期從報業誕生至印花稅法案 ( 1690 1765) 實行;從第二期獨立戰爭至正式建國 ( 1765-1783) ,重要報人為曾格爾 ( John P.Zenger) 與湯瑪斯潘茵( Thomas Paine) 。 二、 政黨報業 ( 1783 1872
9、) 。獨立建國後,形成兩個政黨,即由財政部長哈密爾頓 ( Alexander Hamilton) 領導的聯邦派,與由國務卿哲佛遜 ( Thomas Jefferson) 領導的共和派 。 前者代表報紙為美國公報 Gazette of the United States,後者為國家公報 National Gazette。雙方辯論主題為憲法、關稅、法國與對英和約問題。此期有很多重要報紙誕生:如 1833 年的紐約太陽報 N.Y. Sun, 1835 年的紐約前鋒報 N.Y. Herald, 1841 年的紐約論壇報 N.Y. Tribune, 1851 年的紐約時報 N.Y. Times , 與
10、1960 年的紐約世界報 N.Y. World等。 三、獨立報業 ( 1872 1892) 。由於人口增加,教育普及,經濟繁榮,交通發達,科技進步,與工業革命完成, 1872紐約論壇報銷數大量成長,廣告收入增加,論壇報發行人葛瑞萊 ( Horace Greeley) ,乃發表 報業獨立宣言 ,政黨報業宣告結束。此期重要報紙,以紐約時報、論壇報、與世界報最為傑出。尤其 1833 普立茲 ( Joseph Pulitzer) 之世界報成為最現代化的一份 報紙,銷數自 2 萬份增至 40 萬份,以後更高達 100萬份,其財產總值高達 1,000 萬美元。 四、黃色新聞時期 (1892 1914)。世
11、界報的成功,引起黃色報業大王赫斯特( William R. Hearst) 紐約新聞報 N.Y. Journal的競爭。兩報均利用黃童子漫畫 ( Yellow Kid) ,從事採訪紐約市政府新聞採訪批評的激烈競爭,經常誇大渲染,捏造新聞,從國內競爭到國外古巴,最後不幸竟引起 1898年慘烈的 美西戰爭 ,與 1901 年麥金萊總統的被刺而死。 五、商營報業與報團形成 ( 1914 ) 。 黃色報 業 即已完全商業化;經過 1930年代的經濟恐慌, 1933-38 年的報業與廣播事業的戰爭 ( Press-Radio War) ,1950 年代電視事業的興 起 , 以及當前網路的應用, 致報業競
12、爭更為激烈,進而形成報團,與一城一報的 獨 佔 。 報業兼併的原因,計有 : 1.過去政黨報紙太多; 2.廣告因素 (廣告多刊 大 報) ; 3.早晚報合併經營減少成本; 4.固定資本不斷提高;與 5.美聯社供稿問題 (一個城市只對一家報紙供稿) 等。 4 肆、美國報團的發展 報業競爭激烈,報團亦不斷演變,最初有 3 大報團: 一、 斯克利普斯霍 華德報團 ( Scripps-Howard Group) :最多時有 52 家日報; 二、 赫斯特報團 ( Hearst Group) :最多時有 42 家日報; 三、 馬克米克派特遜報團 ( McCormick-Patterson Group) ;
13、計有銷數最大的芝加哥論壇報 Chicago Tribune與紐約 小型報 每日新聞 N.Y. Daily News等 8 家日報。 至 1968 年,又增加紐浩斯報團 ( Newhouse) 22 家日報,甘乃特報團 ( Gannett) 30 家,雷德報團 ( Ridder) 16 家,湯姆森報團 36 家等。 1999 年美國主要報團計有: 公 司 名 稱 日報家數 日刊發行量 1. 甘乃特報團 82 6,022,929 2. 奈特 瑞德報團 28 3,784,809 3. 紐浩斯報團 26 2,997,699 4. 時報 鏡報報團 8 2,626,259 5. 論壇報報團 9 2,608
14、,222 6. 道 瓊斯報團 23 2,409,955 7. 湯姆森報團 122 2,127,123 8. 紐約時報報團 21 1,919,084 9. 斯克利普斯霍華德報團 21 1,570,957 10. 赫斯特報團 13 1,247,089 由於經濟風暴,至 2009 年 5 月,以上報團 之 報紙銷數急遽下降,廣告收入大量減少, 與電視及電腦網路的競爭, 致有 50 多家報紙宣佈破產或停刊。 伍 、 英美報業面臨危機 英美商營報業激烈競爭 的結果,形成一城一報,已達 到高度獨佔的程度,因之面臨危機 : 一、意見自由市場的消失。英國有 71 個城市有日報,但僅有倫敦與葛拉斯高有兩家日報以
15、上,其他城市都是一城一報。 美國計有 1,502 個城市有日報,但僅紐約、波士頓、芝加哥、與洛杉磯等少數幾個城市有兩家日報以上,其他 99.9%以上城市都是一城一報。5 而且 2009 年 5 月,芝加哥論壇報與 洛杉磯時報 宣佈破產,不久可能停刊。如 此 美國幾乎完全成為一城一報。自由報業的基本理論,為建立意見的自由市場 ( Free Market Place of Ideas) ,服務民主政治,但一城一報的結果,卻是 意見自由市場的消失。 二、一城一報,讀者失去自由選擇的機會;而且英美均為兩黨政治,假設某城報紙由傾向 A 黨或 A 黨的人士發行,則傾向 B 黨有利的新聞或言論,便很難刊出,
16、故一城一報危 害民主政治與新聞自由流通。 三、商營報 業實行獨佔,完全以營利為目的,已失去其公益性、服務性 與教育性。 1961 年英國報業大王湯姆森 ( Lord Thomson) 曾接受 BBC 的訪問,他說: 我想任何性質的獨佔都對公眾不利,但我喜歡獨佔。我喜歡獨佔的原因,係我正以獨佔的方式經營報紙。報紙獨佔以後,利潤 優厚、賺錢極為容易。我需要錢去買更多的報紙,我需要更多的報紙又賺更多的錢 ,去買更多的報紙。因為衡量一個人的成就,主要就是看你賺錢的多少。 這次訪問的內容,他在東京的 NHK 與在紐約的 CBS 的全國電視網的訪問中,又各重複了一次。這是目前商 營 媒介的真實寫照,也是最
17、坦白的證詞。 湯姆森 1976 年去世,繼起的是澳洲新報業大王莫多克 ( Ruport Murdock) 。他王國的媒介與財富遍及全球,遠非湯姆森所能比。他經營媒介的新哲學是只看會計報表,不看媒介內容。用人的標準是,賺錢的留任,賠錢的 走路。他在英國買下了最著聲譽的泰晤士報 The Times,與銷數最大的太陽報 The Sun,以及銷數最大的星期報世界新聞 News of the World。在美國他收買了紐約郵報 N.Y. Post、華爾街日報 Wall Street Journal,現在正洽商收買紐約時報 N.Y. Times。在香港亦早買下最有影響力的英文南華早報 South Chin
18、a Morning Post。 四、商業報紙內容貧乏,讀者對其已失去興趣。 本人曾參觀美國一家地方報紙,每天約有 60 80 個版,廣告約佔 60%,但員工僅有 30 多人,而且多是高中程度。他們沒有主筆,僅有幾位編輯與兩位記者,他們的新聞、社論、特稿、漫畫與部分廣告,都由報團特約的新聞社、特稿社、漫畫社與社論供應社,以電傳系統供應,已經排版,不需校對, 可以直接印刷, 而且這些資6 料、報團會員報都可採用,所以成本很低。 1960 90 年,美國民意調查機構,每年都舉行人民對傳媒的選擇調查,其訪問題目為: 你對現有報紙、雜誌、廣播、電視,假設你只能選擇保留一種,請問你願保留哪一種? 結果在調
19、查的31 年中,願意保留報紙的,都 在 18-20%之間,絕大多數為 19%。 讀者認為報紙無關重要,其實早已證明: 1967 年 4 月 25 日至9 月 11 日 ,紐約報業 大罷工共計 140 天,期間沒有人認為沒有報紙對他們的生活有何影響。 五、報業獨佔,沒有制衡,已成為絕對的權力。英國政治哲學家艾克頓勛爵 ( Lord Acton) 有句名言,權力易於腐敗,絕對的權力就會絕對腐敗 ( Power Corrupts, Absolute Power, Corrupts Absolutely) 。這項學說,已成鐵律 ( Iron Law) ,報業面臨危機,勿容置疑。 六 、最近美國報業的警
20、訊。 2008 年 12 月論壇報公司旗下的芝加哥論壇報 Chicago Tribune與明星報 The Star宣 告破產。 2009 年 2 月康州紐海文紀事報公司之紀事報 New Heaven Register與費城詢問報公司的詢問報 The Inquirer與新聞報 The News以及兩報團旗下的 33 家日報亦相繼宣告破產。 2009 年 5 月紐約時報的姊妹報波士頓環球報 The Globe亦面臨停刊的危險。 2008 年 4 月 2 日 ,以色列記者在 世界論壇 訪問紐約時報發行 人沙資伯格 ( Sulzbergur) 該報未來發展,其稱未來發展就是印刷紐約時報的消失。這些訊息
21、,均代表英美報業的危機已經到來。 陸、社會責任論的誕生 商營報業腐敗,並已面臨危機,各國國會、基金會、與學術團體,都紛紛提出改革方案,其中理論最新穎、批評最中肯,而方案最完整並受社會、學術界與高級 專業 報人最尊敬的,就是由美國長春藤大學學術菁英提出的社會責任論 (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eory) 。 1942 年由時代雜誌創辦人魯斯 ( Henry R. Luce) ,捐款 215,000 元,在芝 加哥大學成立新聞自由調查委員會 ( Commission on Freedom of the Press) ,由芝大校長霍金斯 ( Dr. Robert M. Hut
22、chins) 為主席,另有 12 位委員,均為哈佛、耶魯、哥倫比亞、費城等著名大學之校長、 院長、 系主任與教授組成,其目的調查研究美國新聞事業商業化與獨佔後對新聞自由之影響。該會於 1947 年完成總報告,名為自由而負責的新聞事業 A Free and Responsible 7 Press ,首倡社會責任論。其他並出版 6 種 ( 7 本) 專書,均為研究近代新聞與大眾傳播學 之不朽經典。 社會責任論係基於自由主義之理論,但超出自由主義,所以亦稱為新自由主義。茲將其觀點簡介如下: 一、基本哲學: 1.人性問題:人係食、色與嗜好 ( sex, food and fun) 的綜合慾望,既非全善
23、,亦非全惡。同時人亦非完全理性動物,選擇並非經常正確。 2.個人與社會關係:尊重個人自由權利,但公共利益為個人利益之總合,因此公共利益高於個人利益。 3.智慧問題:反對 天賦人權 與智慧平等學說,認為個人稟賦是有差別的。 二、報業功能 (與自由主義相同) : 1. 教育人民,提高文化水準,加強自治能力。 2. 客觀、公正而充分的報導新聞,建立意見自由市場,健全輿論,服務民主政治。 3. 監督政府,保障人民之自由權利。 三、新聞自由: 1. 新聞事業應充分享受新聞自由 (自由採訪、自由通訊、自由發行、自由批評) ,但必須以發揮上述報業功能,擔負社會責任為前提。 2. 新聞事業如拒絕發揮報業之功能
24、,擔負社會責任,則政府或社會公益團體得經營新聞事業,或制定法令,強迫其擔負社會責任,藉以保持人民新聞與意見之充分流通。 四、監督機關:設立新聞評議會,經常負責評議並公布新聞事業有關新聞、言論與廣告之實際表現。 新聞自由委員 會,為了建立自由而負責的新聞事業,共計提出 13 項建議。並在報告結論中強調說:外在法律與輿論的力量,僅可 防止新聞工作的不良發展;但良好工作的表現,只能從那些運用新聞媒介的人們本身產生。所以社會責任論,是主張負責任的新聞自由,其基本精神在希望新聞自律,但免於過去新聞道德規範的失敗,故主張建立新聞自律的監督機關。 社會責任論發表後,受到英國國 會的歡迎, 1953 年 9
25、月正式成立新聞評議會 ( The Press Council) ,防止新聞事業濫用新聞自由。 1956 年,伊利諾大學的傳播學院院長希伯特 ( Dr. Fred Seibert) 與施蘭姆 ( Dr. Wilbur Schramm) 、皮特森 ( Dr. Theodore Peterson) ,合著報業 4 種理論 Four Theories of the Press,正式接受社會責任論,為四大報業理論之一,現已為學術與新聞界所接受。不過新聞評議會,缺少實際制裁力量,效果仍不顯著,應改進之處尚多,容後敘述。 8 柒 、近代報業改革的新觀念 目前世界上任何國家,均認為報業是個嚴肅問題,應予改革,
26、但因政治制度與新聞自由 的敏感 問題,許多改革建議均未成功。近代各國對改革報業尚有 許多新觀念。 一、 1933 年 10 月,德國制定編輯人法 ( Editors Law) 規定,編輯人與記者應有資格; 1935 年 4 月,又規定工商團體須退出報業,並認金錢不得製造輿論。 二、 1967 年 11 月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 U.S. News & World Report 發行人勞倫斯 ( David Lawrence) ,預言公共報紙終將誕生。 三、 1967 年,英國經濟學人 ( Economist) 與國會議員兼衛報專欄作家詹格爾夫人建議報業應收歸國有,並建議設立國家印刷廠 ( Nat
27、ional Printing Corporation) ,以降低報業成本,維護報業多元化。 四、 1968 年美國著名作家塞爾茲 ( George Seldes) ,認為政府管理報業行不通,新聞自律不可能,他建議公眾應創辦 TVA 型的公共報紙,這種報紙的功能與對社會的服務,就正像田納西公共水利管理局 ( TVA) 一樣,它可依照社會責任論的報業功能,證明一份十全十美或接近十全十美的公共報紙是可以成功的。按 TVA 建立以前,密西西比河經常氾濫成災,人民生命與財產損失慘重。而 TVA 完成後,不僅免除水災,而且完全達成防洪、灌溉、發電、飲水與觀光的目標。 五、 1973 年 7 月,美國成立全
28、國新聞評議會 ( National News Council) ,防止新聞事業濫用新聞自由,後因紐約時報等大報抵制,不幸於 1984 年 3月 20 日夭折。 六、 1981 年 3 月,韓國根據言論基本法,成立言論仲裁委員會,該會性質為新聞評議會,但仲裁會如同報業專業法庭,全國設 14 個分會,與地方法院合署辦公,如報業不服該會裁決,即移送法院審理。 七、 1984 年 10 月,法國頒佈新出版法,防止報業獨佔與維護報業多元化;如一個公司,在數個城市發行多家地方報紙,其總發行量不得超出全國 同類報紙總發行量之 15%;如為全國性報紙,則其發行量不得超出全國同類報紙總發行量之 10%。 9 捌
29、 、結 論 目前世界上任何國家,報業的實際表現都難令人滿意;尤其色情、暴力的新聞報導,對社會風氣、教育文化與社會犯罪,都有明顯而深遠的影響。但由於新聞自由的敏感性,以及報業由資本家控制,因既得利益的壟斷,致報業的改革迄未成功。 中國的改革開放已屆 30 年,在經濟方面已獲得輝煌的成就。但報業的改革仍面臨分歧的十字路口,所幸中國報業絕大部分係由黨與政府所經營,沒有資本家既得利益的干擾,可排除過度的商業化,並且完全依 照近代報業改革的新觀念,建立報業的公信力,以及符合具有中國社會主義特色的公共報業制度,徹底根絕色情、暴力與犯罪新聞,完全服務公益,如此必可解除當前報業的困境,而成為世界報業制度的典範,為人類謀幸福。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