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10/1,1,中国革命与建设理论教研室制作,第十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2018/10/1,2, 本章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 了解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如何认识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懂得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重大成果。,2018/10/1,3,2018/10/1,4,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2018/10/1,5,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
2、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2018/10/1,6,(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过渡性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五种经济成分 1.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2.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 3.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 4.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5.国家资本主义经济,2018/10/1,7,其中主要的三种经济成分是: 1.社会主义经济:通过没收官僚资本而形成的国营经济,掌握了主要经济命脉,居于领导地位 2
3、.个体经济:农业和手工业为主体,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 3.资本主义经济,2018/10/1,8,在此经济基础上形成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2018/10/1,9,(二)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1. 从中国革命发展的步骤看: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2. 从民主革命胜利后的主要矛盾看: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必须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来解决 3. 从国际环境看:中国也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2018/10/1,10,(三)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和主要矛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是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4、政治: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人民民主专政 经济:国营经济主导,同时包括个体、合作社、私人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2018/10/1,11,主要矛盾,土改完成前是中国人民同国民党反动残余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土改后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2018/10/1,12,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既有社会主义因素,也有资本主义因素。其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的比重。,2018/10/1,13,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一个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
5、性的社会形态。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2018/10/1,14,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二)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 (三)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2018/10/1,15,(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毛泽东和党的其他领导人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 从先搞工业化建设、再一举过渡的设想,发展变化为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从彻底完成民主革命起即逐步过渡。,2018/10/1,16,(二)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6、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018/10/1,17,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概括为“一化三改造” “一化”,指社会主义工业化; “三改造”,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离,可以比喻为鸟的“主体”和“两翼”。“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2018/10/1,18,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2018/10/1,19,(三)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实行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原因在于我国
7、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不能离开对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改造而孤立地进行,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实践证明了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2018/10/1,20,过渡时期总路线实现的可能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第二,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2018/10/1,21,第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第四,当时的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2018/10/1,2
8、2,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2018/10/1,23,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一)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农业改造 采取互助合作,改造农业和手工业,把个体经济改造成社会主义的集体经济,开辟了中国特色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道路。,2018/10/1,24,第一,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第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第三,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第四,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2018/10/1,25,到1956年底,全国入社农户占总农户的9
9、6.3%,5亿多农民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合作化,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2018/10/1,26,2018/10/1,27,2018/10/1,28,2、手工业改造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党和政府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在方法步骤上,从供销合作入手,逐步发展到走生产合作的道路。具体来说,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的三个步骤: 手工业供销小组 手工业供销合作社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2018/10/1,29,到1956年,参加合作社的手工业已占其总数的91.7%,产值占全国手工业总产值的93%,全国基本上实现了手工业合作化。,2018/10/1,30,(二) 资本主义工商业
10、的社会主义改造 党和国家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道路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把资本主义经济改造成社会主义国营经济。,2018/10/1,31,1、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 第一,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第二,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 第三,有利于发挥民族资产阶级的知识 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2018/10/1,32,2、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可能性 第一,无产阶级在力量上占绝对优势; 第二,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第三,党对民族资产阶级采取了正确的政策。,2018/10/1,33,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基本形式,2018/10/1,34,4、党和政府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
11、国情况的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第一,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第二,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第三,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2018/10/1,35,首都各界庆祝北京市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2018/10/1,36,2018/10/1,37,(一)历史经验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这是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明确要求; 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2018/10/1,38,(二)伟大意义 1、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社会主
12、义公有制的经济制度基本建立; 2、阶级关系发生变化,剥削阶级被消灭; 3、解放了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4、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 义理论。,2018/10/1,39,(三)社会主义改造中出现的偏差1、在社会主义改造速度方面,急于求成;2、在管理体制上集中过多,限制了商品 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3、在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急于求纯, 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4、在工作方法上过粗,甚至某些地方采 用强制手段。,2018/10/1,40,我国在改造过程中出现了以上的缺点和偏差,遗留了许多问题,在后来的一个相当长时间内,不但没有得到及时的修正和克服,甚至还进一步的发展,尤其是不久出现
13、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经济建设中高度集中管理体制,使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充分发展,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示,最终对我国的政治和经济建设造成重大的影响。,2018/10/1,41,但是,就整个来说,我们应该看到: 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为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前提,这是不容置疑的。,2018/10/1,42,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2018/10/1,43,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
14、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从这时开始的。,2018/10/1,44,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已占绝对优势,社会主义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2018/10/1,45,国民收入结构表,7.1%,1.5%,7.3%,19.1%,个体经济,合作社经济,公私合营经济,国营经济,71.8%,53.4%,32.2%,0.7%,0%,资本主义经济,6.9%,1956年,1952年,2018/10/1,46,工业总产值,1952年,
15、1956年,社会主义工业,国家资本主义工业,资本主义工业,56%,67.5%,26.9%,32.5%,17.1%,接近0,2018/10/1,47,商品零售额(1956年同1952年相比),42.6%,0.2%,57.2%,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商业,国家资本主义商业和由原来的小私商组织的合作化商业,68.3%,27.5%,4.2%,私营商业,2018/10/1,48,数字表明: 中国几千年来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剥削制度已经基本上被消灭,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经建立起来。,2018/10/1,49,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 重大意义,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