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超化三初中“校园欺凌”专项治理活动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围绕建设平安和谐文明校园的总体要求,进一步落实责任,强化措施,切实维护学校及校园周边的安全稳定,为师生的学习生活和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二、工作目标。通过专项治理,加强法制教育,严肃校规校纪,规范学生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建设平安文明和谐和谐校园。三、安排及要求:(一)开展教育。各级部、班级要集中对学生开展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专题教育。充分利用安全教育平台,开展品德和安全教育。学校邀请司法人员到校开展法制教育。组织教职工学习对校园欺凌事件预防和处理的相关政策、措施和方法等。让学生明白“违法必究,冲动必受惩罚,违纪就要付出代价” 。(二)
2、加强制度建设。学校成立专项管理小组,建立系列制度。(三)加强预防。学校加强校园欺凌治理的人防、物防建设,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学校救助电话:56919072,56919083。1.安全隐患排查。各班级学生之间相互监督、举报。重点排查管制刀具、电动车、手机(发现后及时联系家长来校领走并说明原因),个别男女过于亲密的同学、敲诈勒索同学、抽烟现象、经常在一起不离群同学、休学后和上一级经常联系的同学、单身家庭或家庭不和谐的子女、留守子女、心理偏激学生等。各班级将排查结果书面上交级部,以级部为单位报安全办公室存档。2.出入大门登记制度。保卫人员按要求及时开关学校大门,持警械于室外
3、值班.学校实行半封闭式管理,上课时间关门,学生无特殊情况,不得擅自走出校门,离校必须由班主任写出门证,履行正常手续后家长接出。对来客和来访人员,必须予以查询、登记,并与学校被访人员联系,征得同意后,方可进校。3.上课。坚持晨午检制度,入校后班主任第一时间进行晨午检,形成书面报告上交级部汇总后交卫生室存档,如有学生缺勤,第一时间联系家长,并逐级汇报。上课期间,任课教师是第一责任人,发现问题及时联系班主任。教师上课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严厉禁止剥夺学生的听课权。4.课间管理。值班领导和值日教师分工安排检查课间秩序,上下两节课任课教师是责任人。班主任检查两操人数,学校安排专人对厕所、2 号教学楼东区
4、域,伙房后等处进行巡查。5.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语言及网络、肢体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他人者,一经查实,学校将严肃处理,涉嫌违法犯罪的,要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并配合立案查处。(四)学校家庭齐抓共管。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家庭学校既要相互配合又要分工负责,各司其职,统一行动、联合整治,及时处理。及时发现、调查处置校园欺凌等不安全事件,严肃处理相关学生。四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1. 发现校园欺凌者的应急措施。 如果是教师发现欺凌者正要对学生施暴,此教师应立即上前阻止,并与之周旋,然后巧妙派人报告安全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 如果是学生发现了欺凌者正对其他学生施暴,此学生应立即报告与他最近的教师,
5、然后再报告安全领导小组组长。2.组长接到通知后,迅速赶赴现场,同时拨打“110”(情况危急且不受控制的情况下) ,通知警察(迅速前往现场阻止) ,与此同时,安全组长一面迅速召集最近的教师(最好是男教师)赶赴现场,阻止欺凌者施暴,一面通知现场安全组组长前往现场。3.各应急组现场救护现场防护组:组长接到发生校园暴力消息后,应立即组织本组人员(不必等到人员来齐后)前往现场防止暴力,本着保护学生安全的原则,力求不受任何伤害,但当歹徒强行施暴时,本组人员可实行正当防卫。疏散引导组:本小组在组长带领下,迅速赶赴现场,当防护组与欺凌者周旋时,本小组在可能的情况下,迅速掩护与欺凌者相近,易受伤害的学生撤离,并
6、实施保护行为,防止欺凌者对更多学生造成伤害。通讯联络组:本小组在组长带领下,迅速联系相关人员到达现场。公安局或派出所“110”学校应急组各组组长 向上级(教育局)报告情况,保持通讯联络畅通。现场救护组:本小组人员在组长带领下,接到事故发生的消息后,应立即携带药品到事发现场了解伤员情况,对轻伤员进行简单救治,对重伤员应立即拨打“120”紧急救护,送往医院。4.事故调查,善后处理。 学校应急组在 110 的协助下,应立即协助上级主管部门对伤员进行救护,并安排家长情绪等。 学校应急组负责协助 110 调查事故发生经过。 如属于责任事故,追究责任,并进行相应处罚。5.纪律处分。凡学校教师,必须积极参加与校园欺凌事件的防护,对学校出现的欺凌事件进行及时处置,对欺凌事件反应迟缓,故意推脱,懈怠而导致校园安全事故进一步扩大的,学校将对该教师严肃处理。2017 年 2 月超化镇三初中附:专项治理领导小组超化三初中校园欺凌专项治理领导小组组 长:杜秀伟副组长:杨喜中 周新涛 钱丰裕现场防暴组:组长 钱丰裕组员 于兰涛 樊治中 李发群疏散引导组:组长 冯松坡组员 卢远兵 韩政楠 张玉红通讯联络组:组长 刘君玲组员 闫会琴 樊明军现场救援组:组长 刘伟芳组员 裴建国 杨付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