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运用数学变式教学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娄底市双峰八中 王月英数学是一门抽象理论与心智技艺高度结合的学科。由于其内容的抽象性、逻辑的严密性,一向被称作“思维 的体操”。因而数学教学应注重揭示数学思维活动的全过程,拓宽解题思路,提高应变能力。数学教学的最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的逻辑思维方式;数学教学不应局限于一个狭窄的课本知识领域里,更重要的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运用课本的知识达到“举一反三” 的效果。于是更新教育 观念,提倡实施“变 式教学” 是有必要的。所谓“变式”,就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命题进行合理的转化,即教 师可不断更换命题中
2、的非本质特征、变换问题中的条件或结论、 转换问题 的内容和形式、配置实际应用的各种环境,但应保留好对象中的本质因素,从而使学生掌握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采用的方法主要是改变对象的表达形式,如:题设与结论的互换;图形的位置、形状、大小等的变化;规律及语言符号的互译。最终使学生掌握那些在变化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的因素,从而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这就是人们常讲的“ 万变不离其宗 ”,另外,由于巧妙设计变式于课堂教学中,学生感到课堂的丰富多彩,从而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变式就是将数学中各种知识点有效地组合起来,从最简单的命题入手,不断变换问题的条件和结论,层层推进,不断揭示问题的本质,从不断的变化中寻找数学的规
3、律性;通过构建有价值的变式探索研究,展示数学知数学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有目的、有意 识地引导学生从“ 变”的现象中发现“不 变” 的本质 ,从 “不变”的本质中探究“变”的规律,使所有知识点融会贯通 。同时,通过对数学问题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讨论和思考,帮助学生打通关节,找到解题方法。数学的变式教学就是通过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背景从多个方面变更所提供的数学对象的素质或数学问题的呈现形式,使事物的非本质特征时隐时现而本质特征保持不变的教学形式。 多年数学教学,发现许多学生思维单一,做习题的方法陈旧,教条,缺乏灵活变通,而习题是训练学生的思维材料,是教师将自己的思想、方法以及分
4、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技巧施达于学生的载体,做好习题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解题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要达到这一目的,倡导数学变式教学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重要手段;因为通过习题的变式教学形成数学的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和基本态度所构成的认知体系以及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处理问题的自觉意识或思维习惯是学生数学素质的核心内容。当然,教师所选用的习题应“源于课本 ”,然后 对 它进行变式,使它“ 高于课本” ;变式时要紧扣考试说明,以 “考纲为纲” ,绝不能脱纲;其实,历年的高考题都源于课本,都是课本习题的变式,如何进行课本习题的变式教学?下面谈谈自己的看法。一、习题变式教学的目的对于课本的习题,需要
5、教师去领会和研究。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搞好习题变式的教学,特别是搞好课本习题的变式教学,不仅能加深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在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二、习题变式教学的原则1、针对性原则习题变式教学,不同于习题课的教学,它惯穿于新授课、习题课和复习课,与新授课、习题课和复习课并存,一般情况下不单独成课。因此,对于不同的授课,对习题的变式也应不同。例如,新授课的习题变式应服务于本节课的教学目的;习题课的习题变式应以本章节内容为主,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复习课的习题变式不但要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还要进行纵向和横向的联系,同时变式习题要紧扣考纲。在习题变式教学时,要
6、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现状,切忌随意性和盲目性。2、可行性原则选择课本习题进行变式,不要“变”得过于简单,过于简单的变式题会让学生认为是简单的“重复劳动” ,没有 实际效果,而且会影响学生思维的质量;难度“变 ”大的变式习题易挫 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难以获得成功的喜悦,长此以往,将使学生丧失自信心,因此,在选择课本习题进行变式时要变得有“度” ,恰到好处。3、参与性原则在习题变式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主动参与,不要总是教师“ 变”,学生“练”。要鼓励学生大胆地“ 变”,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 的本 质,从 “不变”的本质中探究“变”的规律,可以帮助学生使所学
7、的知识点融会贯通,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以及举一反三的能力。三、习题变式教学的方法下面以课本的一道习题为例,谈谈习题变式教学的方法。原题:画出函数 的图象,并根据图象说出函数 的单调区间,以及在各单调区间上函数 是增函数是减函数。 (高中数学(人教版)新教材必修(1)习题 1.3A 组第 1 题)1、条件特殊化条件特殊化是指将原题中一般条件,改为具有特定性的条件,使题目具有特殊性。将课本习题条件特殊化,引导学生挖掘条件,考察特定概念。例如,将原题改为:变式 1:画出函数 的图象,并根据图象说出函数 的单调区间,以及在各单调区间上函数 是增函数是减函数。这不仅考察了绝对值的概念,也考
8、察了解一元二次方程,这符合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规律,学生容易接受。2、改变背景是指在某些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另一些条件的形式,使问题得到进一步深化。在教学过程中,变换习题的形式,可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将原题改为:变式 2:画出函数 的图象,并根据图象说出函数 的单调区间,以及在各单调区间上函数 是增函数是减函数。这样变式不仅考察了函数的图象,而且考察了偶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变式 3:求函数 在区间-3,5上的最值。这样的变式练习,学生可以画图得出,也可以通过数学方法得出,通过这样的练习一定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且能巩固基础知识,熟练常规解题,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四
9、、变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1、源于课本,高于课本在中学数学习题变式教学中,所选用的“源题” 应以课本的习题为主,课本习题 均是经过专家学者多次筛选后的题目的精品,我们没有理由放弃它。在教学中我们要精心设计和挖掘课本的习题,编制一题多变、一题 多解、一 题 多用和多题一解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2、循序渐进,有的放矢在中学数学习题变式教学中,对习题的变式要循序渐进,有的放矢。例如,在高三复习时让学生做完习题“一 动圆 M 与圆 : 外切,与圆: 内切,求动圆圆心 M 的轨迹方程。 ”且点 评后,可将此题目变为:变式 1、已知圆 : 与圆 : ,若动圆 M 同时与圆 和圆 相外切,则动圆圆心 M
10、 的轨迹是什么。变式 2、已知圆 : 与圆 : , 若动圆 M 同时与圆 和圆 相内切,则动圆圆心 M 的轨迹是什么。变式 3、已知圆 : 与圆 : , 若动圆 M 与圆 和圆 一个内切,一个外切,则动圆圆心 M 的轨迹又是什么。变式 1 是对习题的模仿,目的是让学生熟悉利用定义法求轨迹的过程;变式 3 的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利用定义法求轨迹的方法,将常规题变为探索题,是设计变式题的又一途径。由常规题变出来的探索题,对学生来说更具创造性和挑战性。3、纵向联系,温故知新在中学数学习题变式教学中,对习题的变式要注意纵向联系,要紧密联系以前所学知识,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对旧知识也得到复习、巩固
11、和提高,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让学生明白“ 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这 一哲学道理。例如,在学习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高中数学第二册(上)后,可将课本 P118 中的例 3“斜率为 1 的直线经过抛物线 的焦点,与抛物线相交于两点 A、B,求 线段 AB 的长” 可 变为:变式 1:选择题经过抛物线的焦点的弦与抛物线相交于两点 A、B,以线段 AB为直径的圆与抛物线的准线的关系是( )(A)相交;(B)相切;(C)相离;(D)没办法确定变式 2:证明题求证:经过抛物线 的焦点的弦与抛物线相交于两点 A、B,以线段 AB 为直径的圆与抛物线的准线相切。变式 3:探索题问:经过抛物线 的焦点的弦与抛物
12、线相交于两点 A、B,以线段AB 为 直径的 圆与抛物线的准线有何关系?通过上述变式题的练习,既巩固了抛物线的定义,又复习了圆与直线的知识,也复习了梯形的中位线定理等等,从而达到了变式练习的目的。4、紧扣考试说明,万变不离其宗在中学数学习题变式教学中,习题的变式要紧扣考试说明,要以考纲为“纲 ”进行“变” ;不要“变” 出一些偏离考纲的“繁、 难、杂”题目来浪费学生的宝贵的学习时间和挫伤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课本习题,需要我们去领会和研究。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搞好习题教学,特别是搞好课本习题的变式教学,不仅能加深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在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和提高学生能力等方面,能发挥其独特的功效变式教学,不仅能加深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在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变式教学可以让我们的学生在无穷的变化中领略数学的魅力,在曼妙的演变中体会数学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