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学课程.ppt

上传人:坚持 文档编号:3963362 上传时间:2019-09-04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3.9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电图学课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心电图学课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心电图学课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心电图学课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心电图学课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心心 电电 图图 学学主讲人:蒋玉宇主讲人:蒋玉宇职称:职称: 副教授副教授江南大学医药学院江南大学医药学院总体学习目标总体学习目标 了解心电图的发展史和产生原理 熟悉心电图各波段的形成和命名 掌握心电图的导联系统,正常心电图的表现和常见异常心电图的判断。第一节第一节 临床心电图基本知识临床心电图基本知识教学内容1 心电图产生原理2 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与命名 3 心电导联体系 知识拓展:心电图发展史心电图发展史回顾心电图发展史回顾最早发现: 1842年法国生理学家 Mattencci观察到鸽 子心脏产生电流。兴奋 -收缩偶联: 1856年 Kolliker和 Muller对蛙心的研究证实了心脏

2、电活动与心脏收缩有关。人心电活动图形: 1887年 Waller首次从人体表描记。 1895年荷兰生理学家、医学家Einthoven命名了心电周期中的 P、 Q、 R、 S、 T各个波群。设计出双极肢体导联 、 、 。1932年, Wilson创设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aVR、 aVF、 aVL。1934年, Wilson建立胸前单极导联 V1 V6。 1945年, Lengere等首次记录心内心电图。 1956年, Holter发明 24小时动态心电图。 1960年, Giraud等首先记录希氏束电图。60年代, V3R 4R、 V7 9。 1971年, Wellens开始心内程序刺激(电生理时

3、代开始)。 1973年, Strauss记录心内晚电位。 1973年, Cranefield提出触发激动的概念。 1978年, Cramer记录出窦房结电图。 1981年, Simson记录体表晚电位。 80年代初,同步 3导、 6导心电图。 80年代中,同步 12导联心电图。 心电图 (electrocardiogram, ECG):心脏在每一次机械收缩之前先产生电激动,心房和心室的电激动可经人体传到体表。心电图就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将这种生物电的变化记录下来所获得的一条上下变化的曲线图形。一、心电图产生原理一、心电图产生原理1.心肌细胞的电激动过程:极化、除极和复极2.单个心肌细胞除极与复极的心电波形3.心室壁除极与复极特点与心电图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