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6年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第一课时教学内容P4/例1、例2(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教学过程一、主题图引入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1)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冰雪天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有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组织学生提问并对简单地问题直接解答。(2)根据图中提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通过补充条件,继续提问。1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
2、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2“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提示学生可以自己进行条件的补充。二、新授小组4人对黑板上的题目进行分配解答。引导学生对黑板上的问题进行解答,请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并进行脱式计1、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教师巡视并对学生的叙述进行指导。2、全班汇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汇报,并且互相补充,注意每步表示的意义的叙述。(1)7144857144表示中午44人离去后还剩多少人。2785再加上到来的85人113(人)就是现在滑冰场有多少人。(2)9873663987329629871974(人)1
3、974(人)第一种方法中,9873算出了1天“冰雪天地”接待的人数,在乘6算出6天接待的总人数。(实际上就是原来学习的乘除混合应用题,不知道单一量的情况下求总量,一般都是乘除混合应用题。)第二种方法,因为是照这样计算,那么每天接待的人数可以看作是一样多的,就可以先算出6天是3天的几倍,6天接待的总人数也是3天接待的总人数的几倍。就可以直接用3天的987人数去乘算出来的2倍。等等。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照这样计算”的意思。强调可用线段图帮助理解。教师要注意这种方法的叙述,方法不要求全体学生都掌握,主要掌握运算顺序。4巩固练习(1)根据老师提供的情景编题。A加减混合。乘车时的上下车问题,图书馆的借书
4、还书问题,B速度、单价、工作效率2先个人编题,再两人交换。小组合作,减少重复练习。(2)P5/做一做1、2三、小结学生就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汇报。这节课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你们都有什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的回报选择性地板书。(尤其是关于运算顺序的)运算顺序为已有知识基础,让学生进行回忆概括。四、作业P8/14课后小结第二课时教学内容P6/例3(含有两级运算或有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
5、习惯。教学过程一、主题图引入观察主题图,找出条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从图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二、新授就学生提出的问题,出示例3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此问题。同桌两人说说自己是怎样解答的。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1)2424242(2)2422422424124812481260(元)60(元)(1)242是一张儿童票的价钱,是半价,所以用242,前两个24是爸爸和妈妈的两张成人票的总价。再加上一张儿童票就是他们购买门票需要多少钱。(2)242是爸爸和妈妈两张成人票的总价,玲玲的儿童票用242,再把
6、三张门票的价钱加在一起就是总门票的价钱。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这两个综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这两个综合算式都是没有括号的,而且算式中有加减法也有乘除法。这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学生总结运算顺序。买3张成人票,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三、巩固练习P7/做一做教师在练习的过程中应抓住学生的关键语言进行知识的巩固。四、作业3板书设计四则运算(二)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1)2424242(2)2422422424124812481260(元)60(元)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课后小结第三课时教学内容P
7、10/例4(含有两级运算或有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教学过程一、主题图引入观察主题图,找出条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从图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二、新授就学生提出的问题,出示例4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小组讨论,独立完成。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1)2703018030(
8、2)(270180)3096教育90303(名)3(名)(1)27030算出上午需要派几名保洁员;18030算出下午需要派几名保洁员,然后再用减法计算出下午比上午需要多派几名保洁员。(2)270180算出下午比上午多出游人多少人,再除以30就算出了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算是的不同点,以及运算顺序的不同。学生进行小结。教师根据学生的小结进行板书。三、巩固练习P11/做一做(完成书上的后,可以变化条件,如“买2副手套”等等。)教师在练习的过程中应抓住学生的关键语言进行知识的巩固。四、作业4板书设计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
9、一名保洁员,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1)2703018030(2)(270180)309690303(名)3(名)运算顺序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课后小结第四课时教学内容P11/例5(强化小括号的作用)、归纳运算顺序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2在学生的头脑中强化小括号的作用。3在练习中总结归纳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回忆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学习过的四则运算顺序。前面我们学习了几种不同的四则运算,你们还记得吗谁能说说你在前面都学会了哪些四则运算顺序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二、新授出示例5(1)426(124)(2)42612
10、4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画出顺序线)两名学生板演。全班学生进行检验。上面的两道题数字、符号以及数字的顺序都没有改变,为什么两题的计算结果却不一样这几天我们一直都在说“四则运算”,到底什么是四则运算呢学生针对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概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板书)谁能把我们学习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帮我们大家来总结一下学生自由回答。三、巩固练习P12/做一做1、2P14/4教师巡视纠正。【提高练习】1、先估计每组算式中哪个算式得数大再计算。(1)450306(2)850606(3)72098450306850606720892、填上合适的数,列综合式子5四、作业P1415/2、3、
11、57板书设计四则运算(三)(1)426(124)(2)426124运算顺序426842724(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42481144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90110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课后小结第五课时教学内容P13/例6(0的运算)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教学重、难点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教学过程一、口算引入快速口算出示(1)1000(2)0568(3)078(4)1540(5)023(6)128128(7)076(8
12、)2350(9)990(10)4949(11)0319(12)029二、新授将上面的口算进行分类请你们根据分类的结果说一说关于0的运算都有哪些。学生分类后进行概括总结关于0的运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关于0的运算你还有什么想问的或想说的吗学生提出0是否可以做除数。小组讨论0能否做除数全班辩论。各自讲明自己的理由。教师小结0不能做除数。如5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506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三、小结学生小结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四、作业P1516/813板书设计关于“0”的运算10001002350235一个数加上
13、0,还得原数。0能否做除数031931905685680不能做除数。990991540154一个数减去0,还得这个数。02900780一个数乘0或0乘一个数,还得0。07600230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494901281280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课后小结第六课时整理与复习课内容复习课本13单元内容。教学目标1、掌握四则运算的顺序,2、能正确操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3、能正确叙述简单的路线图。4、掌握加法、乘法定律,并会进行简便计算。教具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我们这册课本的内容已经学完,现在我们复习一下这册所学的内容,(一)第一单元四则运算(出示课件第3张)1、什么是四则运
14、算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2、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二、计算下面各题152037(5921)156078056075三、作业P1614课后小结第二单元方向与位置第一课时教学目标71、通过具体的活动,认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2、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对任意角度具体方向的准确描述。教学过程一、设置情景如果你是赛手,你将从大本营向什么方向行进你是怎样确定方向的小组讨论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得到大致方向。训练加方向标的
15、意识加个方向标有什么好处突出以大本营为观测点为什么把方向标画在大本营二、探究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质疑1、知道吐鲁番在大本营的东北方向就可以出发了吗2、如果这时就出发可能会发生什么情况小组讨论沿什么方向走就能保证赛手更准确、更快的找到目标地。研究时,可以用上你手头的工具。吐鲁番在大本营东偏北30度练一练你说我摆,为小动物安家。(课前剪好小图片,课上动手操作。)例我把熊猫的家安在偏,的方向上。例我把熊猫的家安在西偏北30度的方向上,熊猫摆在哪讨论为什么猴子的家在西偏南30度,而小兔家在南偏西30度的方向解决问题,寻找得出距离的方法。如果你的赛车每小时行进200千米,你要走几小时能到达考察
16、地图上没有直接标距离,你有什么办法解决它呢仔细观察地图,你发现了什么小组试一试解决。吐鲁番在大本营东偏北30度三、练习1、以雷达站为观测点,填一填。护卫舰的位置是偏度,距离雷达站千米。巡洋舰的位置是偏度,距离雷达站千米。鱼雷艇的位置是偏度,距离雷达站千米。2、以电视塔为观测点,按要求填空。文化广场在电视塔西偏南45度的方向体育场在电视塔东偏南30度的方向博物馆在电视塔东偏南60度的方向动物园在电视塔北偏西40度的方向。四、课后延伸游乐场要新建两个游乐项目一个在观览车西偏北40方向上,约200米处新添一个“登月舱”,另一个“天外来客”在观览车南偏东20方向上,约150米处。请你在平面图上标出这个
17、新项目标位置。课后小结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绘制平面示意图,通过制作平面图的过程,使学生知道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在8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2、通过绘制平面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3、通过解决问题,使学生体会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和意识。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合作绘图、练习巩固目标是通过看图回答问题,复习、巩固有关图上方向、角度、距离等知识,为下面自己绘制平面图作准备。(1)停车场在广场的方向,距离大约是米。小红家在广场的偏方向,距离大约是米。(2)地铁站在广场东偏南45度方向,距离广场100米。你能在图上标出地铁站的位置吗并说一说
18、是怎么想的。1、出示学校的录相或图片问学校中有哪些建筑现在有一些数据,能根据这些数据将这些建筑物在平面图上标出来吗出示数据教学楼在校门的正北方向150米处。图书馆在校门的北偏东35度方向150米处。体育馆在校门的西偏北40度方向200米处。活动角在校门的东偏北15度方向50米处。2、小组讨论你们打算怎么完成任务有什么问题要解决吗3、小组汇报完成平面图绘制的计划,教师进行梳理(1)绘制平面图的方法先确定平面图上的方向,再确定各建筑物的距离。如果学生没有说道,老师可以进行引导你们打算怎样在图上表示出150米,200米和50米从而帮助学生确定比例尺,和图上距离。(2)小组合作完成,可以怎样分工,能在
19、有限的时间内又好又快地完成任务。4、小组活动,绘制平面图。5、展示各组绘制的平面图,集体进行评议。(1)评价绘制的正确性,如果平面图有问题,说一说问题是什么,应该怎样确定位置。订正后交流你们组认为在确定这点在图上的位置时,应注意什么怎样确定教师小结绘制平面图时,一般先确定角度,再确定图上的距离。(2)比较各个平面图,为什么有的图大,有的图小小结1厘米表示的大小不同,图的大小也不同。练习1、完成书上习题21页3、4题并订正。二、在纸上设计小区,并说明各个建建筑的位置。老师提供给学生一些建筑物的图片如医院、学校、商店、银行、邮局、药店等课后小结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以不同的地点为观测点
20、判断方向。2、在学生学会确定任意方向的基础上,使学生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3、“做一做”呈现了两名学生合作判断对方所在方向的活动情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位9置关系的相对性。教学重点为什么在描述两个城市位置关系的时候会有两种方式。教学难点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位置关系的相对性。教学内容第22页例3和做一做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观察书上插图小组讨论(1)用自己已有的方位知识说一说这些城市的位置关系。(2)讨论后每组选出一名同学在班内汇报。2、汇报讨论结果(1)首先找到北京和上海在地图上的位置。(2)确定以谁为观测点。(3)用语言描述北京和上海的具体位置。(以北京为观测点,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
21、0度的方向上。以上海为观测点,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30度的方向上。)3、答疑解难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解答,能在组内解决的在小组内解决,努内解决不了的老师解答。二、复习巩固1、完成做一做(1)组织学生做游戏(可两人一组也可四人一组)(2)让每个学生充分参与到活动中来,人人开口说一说。三、复习反馈1、完成练习第1、2两题2、当堂汇报(北京在哈尔滨的南偏西的方向上,哈尔滨在北京的备偏东的方向上。)(学校在我家的南偏西的方向上,距离约是900米。)小刚(你家在学校的北偏西的方向上。)(小芳)课后小结第四课时教学目标1、能用语言描述简单的路线图。2、在合作交流中能绘制简单的路线图。3、体会路线图在实际生
22、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重点体会定向运动行走过程中的观测点在不断变化。教学难点根据观测点的变化来重新确定方向标观察物体的位置。教学准备每个(小组)学生一个越野路线图,每人一张白纸(绘图用)教学过程一、山地越野描述行走路线小组讨论1、作为越野队员我们将怎样确定越野路线2、我们是怎样确定方向和路程的描述行走路线为什么要到达一个目标就重新画出方向标10描述行走路线一个越野车队,四个赛段的时间分别是15分钟、5分钟、35分钟、5分钟,他们走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10千米描述行走路线讨论为什么第一赛段的路程与第三赛段路程长短差不多,时间却相差一倍多车坏了、路是上坡、路上障碍物多、路上休息了一些时间二、沙漠驱
23、车越野绘制简单路线图根据所给信息画出越野路线1、在起点的东偏北40方向距离350千米的地方是点12、在点1的西偏北25方向距离200千米的地方是点23、终点在点2的西偏南20方向距离它300千米的地方(1)点1的西北方是,终点在起点的方向,点2在起点的方向。(2)说出具体路线从起点出发,先向偏度方向走KM到点1,再向偏度方向走KM到点2,最后向偏度方向走KM到终点。三、开放题公园游览课后小结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第一课时教学内容P28/例1(加法交换律)P29/例2(加法结合律)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24、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主题图引入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1)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2)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二、新授练习本上用自己的方法列出综合算式,解答黑板上问题。教师巡视,找出课堂上需要的答案,找学生板演。学生观察第一组算式,发现特点。引导学生观察第一组算式,总结出40565640试着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根据学生的举例,进行板书。通过这几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发现规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教师根据学生的小结,板书。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加法
25、交换律吗板书ABBA学生用多种形式表示。如符号表示引导学生观察第二组算式,总结出(8810496)88(10496)学生观察第二组算式,发现特点。学生继续观察几组算式。11出示(69172)2869(17228)155(145207)(155145)207通过上面的几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总结观察到的规律。教师板书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叫法结合律。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结合律。符号表示()()教师板书(AB)CABC学生根据这两个运算定律,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三、巩固练习P28/做一做P31/4、1四、小结学生小结本节课学习的加法的运算定律。今天这节课
26、你们都有什么收获你能把这些运用于以后的学习中吗五、作业P31/3板书设计加法的运算定律(1)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2)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405696(千米)564096(千米)881049610496881929620088288(千米)288(千米)40565640(88104)9688(10496)(学生举例)(69172)2869(17228)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一个数,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课后小结第二课时教学内容P30/例3(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教学目标1能运用
27、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关于加法的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2加法结合律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二、新授出示例5下面是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计划。第四天城市ABAB115千米第五天城市BCBC132千米第六天城市CDCD118千米第七天城市DEDE85千米根据上面的条件,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12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性地将问题板书。请你们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解答黑板上的问题。汇报自己的答案,并说明理由。重点引导学生对最后一个问题(按照计
28、划,李叔叔在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进行汇报。学生可能对括号问题有异议教师可以正确引导,加法中为了更清楚地体现运算顺序,所以要加小括号。既用到了加法交换律,也用到了加法结合律。这道题我们运用了加法中的什么运算定律通常在简便计算中,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是同时使用的。三、巩固练习P30/做一做四、小结学生汇报学习的内容,以及自己的收获。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P32/57板书设计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按照计划,李叔叔在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1151321188511585132118加法交换律(11585)(132118)加法结合律200250450(千米)课后小结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加法运算定律应用的练
29、习课教学目标1能熟练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口答(1)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46()75()()38()592419()()A57()()要求学生说出根据什么运算定律填数。(2)根据每组第一个算式直接说出第二个算式的结果。6328571785632()304215519215304()(3)下面各式那些符合加法交换律。140250260130207030703020260450460250A400400A通过上面的几道题,
30、你们能小结一下我们都复习了什么内容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学生小结。练习本独立完成(1)一列火车从北京过天津开往济南,北京到天津的铁路长137千米,13天津到济南的铁路长357千米。北京到济南的铁路场多少千米(2)玉门县要修一条公路,已经修了400千米,还有260千米没有修,这条公路有多少千米求(1)画出线段图。(2)列式计算。比较两题在应用运算定律方面有什么不同。在比较重视学生明确,第1题只应用了加法结合律,而第2题先用加法交换律把75和480交换位置,再应用加法结合律把325和75相加才能使计算简便。师生共同订正。(简单说明线段图应该怎样画,做简要规范。)(3)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
31、4)下面哪些等式符合加法适当的数。结合律369258147369(147)A(209)(A20)9(2347)5623()15(7B)(202)B654(97A)(654)(1020)304010(2030)40(5)用简便方法计算91891178461541682503285411559计算4803257532548075二、小结学生谈收获。课后小结第四课时教学内容P34/例1(乘法交换律)例2(乘法结合律)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
32、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主题图引入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1)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2)一共要浇多少桶水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适当板书。二、新授引导学生对解决的问题进行汇报。(1)425100(人)254100(人)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你还能举出其他这样的例子吗教师根据学生的举例进行板书。你们能给乘法的这种规律起个名字吗板书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能试着用字母表示吗学生汇报字母表示ABBA我们在原来的学习中用过乘法交换律吗在验算乘法时,可以用交换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就是用了乘法交换律。
33、根据前面的加法结合律的方法,你们能试着自己学习乘法中的另一个规律吗教师巡视,适时指导。14(2)(255)225(52)12521025250(桶)250(桶)小组合作学习。这组算式发现了什么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用语言表述规律,并起名字。字母表示。小组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整理。三、巩固练习P35/做一做1、2四、小结学生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整节课的学习要点。完善板书。五、作业P37/24板书设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1)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2)一共要浇多少桶水254100(人)425100(人)(255)225(52)25442512521025(学
34、生举例)250(桶)250(桶)(255)22552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这叫做乘法交换律。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ABBAABCABC课后小结第五课时教学内容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练习课教学目标1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口算5025020254258251212581251612524125802540通过刚才的口算,你们很快就算出结果,你们知道在乘法运算中有三对好朋友,它们分别是谁板书52
35、2541258(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306730()125840()(3)计算4325425434比较两道题,在运用乘法运算定律时有什么不同在讨论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总结出第1题只应用乘法结合律把后两个数相乘,就可以使计算简便;第2题要先用乘法交换律把4放在前面,使25与4相乘,或把25放在4315的后面,使25与4相乘,然后再用乘法结合律,使计算简便。小结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单独运用乘法结合律计算简便,一种是两个运算定律结合使用,使计算简便。关键要掌握运算定律的内容,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运用运算定律。引导学生在对比中加以区分。(4)师生比赛,看谁直接说出结果速度快。254
36、2468125843925二、小结学生谈收获。课后小结第六课时乘法分配律教学内容P36/例3(乘法分配律)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分配律。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和应用。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的反应用。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25474502642、口算。(1)(64)56545(2)(812)484124你发现了什么在学习乘法的运算定律时,我们观察了一幅主题图,有的同学还提出了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二、新授1、小组讨论,尝试用不同的方法
37、解决。教师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学生汇报自己的解法。引导学生说明不同算法的理由。(1)(42)25(2)42522562510050150(人)150(人)(1)42是每组一共有多少人,在乘25就算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了。(2)425表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个人负责挖坑、种树,225表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负责抬水、浇树。再把它们加起来就是一共有多少人了。2、小组讨论(1)两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2)两组算式有什么不同点(3)两组算式有什么联系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汇报,灵活地进行引导,总结出要点。这两种解法不同,但结果是相同的,都是求参加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所以(42)25425225同样2
38、5(42)25425216你还能举出像这样的几组算式吗学生举例。根据学生举例板书。到底我们举的例子是不是符合这样的规律呢请学生验证。请学生用语言表述出发现的规律。等号左边的算式都是表示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等号右边的算式都是表示两个加数分别同一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左右两边相等教师引导归纳总结一般规律,得出乘法分配律板书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BCABAC你有什么好方法帮助我们大家记住乘法分配律简记为和与一个数相乘积相加三、巩固练习P36/做一做P38/5在练习小结中,帮助学生记忆乘法分配律。四、小结学生汇报自己的
39、收获。教师引导小结,相应完善板书。五、作业课后小结第七课时教学内容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能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出示1口算73271381001006464189125(440)25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302300(3002)43300220032000(20003)142000二、新授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法分配律,今天继续研究怎样应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出示102()学生任意填上一个两位数。老师迅速说出它的得数,而不用笔算。
40、出示计算10243小组讨论完成。学生可能出现(1)(1002)43(2)102(403)在对比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题目的特点,以及怎样应用乘法分配律,从而使学生明确两个数相乘,把其中一个比较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与17一个数的和,再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小练(1)在里填上适当的数。30018484849220392(200)9220092(2)计算10224出示937963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1)937963(2)9379633335679(3763)9009100900找出不同的方法,进行板演。引导学生对比两种方法,重点理解、说明第二种方法。小结这类题目的结构形式的特点
41、是算式的运算符号一般是、的形式,也就是两个积的和。在两个乘法算式中,有一个相同的因数,也就是两个数的和要乘那个数。另外两个不同的因数,一般是两个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小练808)2532200335376537382938讨论这个题目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结构形式吗你能把它转化成乘法分配律的形式吗怎样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订正时,说明怎样运用运算定律简算的。引导学生小结我们运用乘法分配律间算时,一定要认真审题,观察算式的特点,有的不能直接简算,只要将题型稍加改变,就能进行简算。三、巩固练习1师生对出题。合成一道乘法分配律2根据乘法分配律把相等的算式用“”连接起来。23122388231288(
42、3545)1235124512112541125114254402542540讨论2、3题为什么不相等要使等号两边的算式相等,符合乘法分配律的形式,应该怎么改四、小结谈收获。五、作业P38/68课后小结第八课时教学内容乘法运算定律的复习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能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知识点的复习回忆乘法的运算定律这一小节的学习内容。教师引导回忆,并相应板书。18二、联系实际复习1学生汇报课前收集的有关乘法的运算定律的相应知识。2学生汇报课前自己根据
43、乘法运算定律自编的题目或搜集的题目。教师把符合要求的题目贴上黑板。学生根据前面的知识点的复习,进行题目的独立解答。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教师巡视,加以必要的指导。有必要的题目可以让学生练习画线段图。小组内交流。全班汇报。三、小结学生谈收获课后小结第九课时减法的性质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四下第39页例1。教学目标1、在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减法的性质。2、使学生能根据实际的情况灵活运用减法的性质,选择合适的算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灵活性。3、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教学重难点1、对减法性质的正确理解。2、根据题情灵活选择算法。教学准
44、备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导入引新上学期,我校开展了“我与好书为伴”的活动,同学们读书的兴致都很高,我相信大家坚持下去一定能学到更多、更丰富的知识刘老师也挺喜欢看书和收集一些好书的。星期天,我去书店看到了一套四大名著三国演义68元、红楼梦32元、水浒传54元、西游记46元。根据这四本书的情况,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一人提问,一人回答)例题刘老师身上有268元,要买三国演义、红楼梦两本书,那还能剩下多少钱请大家一起来算一算好吗二、探究新知1、请同学列式算一算,并与同桌交流各自的解题思路与算法。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解题情况。2、反馈结果,交流探新请同学说出各种不同的算法,教师及时板书算式(可能的算式)
45、2686832、2683268、268(6832)、268(3268)那你们是怎么想的请同学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想法。这些方法都对,那你们觉得哪种算法更方便呢说一说你的理由。从算式“2686832、2683268、”到算式“268(6832)、268(3268)”你们发现了什么师左右联系看可以看出一条规律来,谁试着说说看生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把这两个数加起来再减。19师真不简单不过,刚才大家是从左往右看的,如果从右往左看,你能看出些什么生从右往左看,我发现从一个数里减去两个数的和,可以一个一个减去。师同学们,真的很厉害。师其他算式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规律存在呢我们还得进行验证。大家说,如何
46、证明我们的发现生再多举一些例子试试看。师这倒是一个比较好的主意。谁先带头给大家作个示范学生举例,师生一起验证。师现在,能写类似算式的同学请举手。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举例验证一下。师通过无数多的算式验证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你能用字母表示规律吗生ABCABC3、如果是买水浒传、西游记两本书,那还余下多少钱请同学用你认为最方便的方法算一算,并加以反馈。三、基本练习1、根据性质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与数3206436320()1845842184()1789(789238)1789()()286374221286(374221)(练习目的在于加深对减法性质的理解)2、计算528534754516714557
47、474200367366446915827678(278123)1587(42179)2894555470254466723664458(87258)请同学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反馈比较,优化算法。(目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及灵活根据题目特点选择算法的能力)师在解决问题或计算中,我们常说要找简便的方法,那么你是依据什么去找的呢(请大家讨论说一说)教师小结方法是不是最简单关键要看题情,看自己的情况来选择。四、解决运用1、书本第39页的第二题,请学生进行解决并说明自己的算法。四年级三个班在“献爱心、助灾区”的活动中共计捐款1378元,其中四(1)班捐款622元,四(2)班捐款378元,四(3)班
48、捐款多少五、课堂小结请大家放下手里的一切,闭上眼,静下心来回顾一下这一节课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我们都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而后请部分同学说一说,教师作简要小结。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它们的和。ABCABC课后小结第十课时教学内容P40/例2(综合运用加碱计算的实践问题)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图片引入20出示主题图。观察主题图,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二、新授1观察图(一)中的条件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图(一)小组合作讨论问题(一)的解决方法,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方法多小组讨论。(教材提示了两种算法。一种是把每三本书的价钱相加。采用这种方法,学生遇到的困难是
49、,四本书取三本共有几种情况这是一个组合问题,回答这个问题,如果直接从四本书中每次取三本,要做到不重不漏,思考难度较大。如果反过来思考,四本取三本,也就是从四本书中每次去掉一本,就很容易得出共有四种情况。这种反过来思考的间接思路,用于计算三本书总价,就是教材提示的第二种算法。)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整理板书。2观察图(二)的条件问题。小组讨论。汇报。三、小结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完善板书。四、作业P42/57课后小结第十一课时除法的简便运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3页例3及该页上的“做一做”,练习八第13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懂得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2使学生会用上述规律进行简便计算,并会用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口算(1)上下两题为一组560877209818003662006210560567207218003662006210(2)你发现了什么二、动手操作1出示16个苹果的教具。(1)先平均分成2份,每份几个苹果(2)把每份中的8个苹果,再平均分成4份,每份几个怎样列算式请一位学生说,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