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中的黄芪.docx

上传人:bo****9 文档编号:3982374 上传时间:2019-09-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74.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学中的黄芪.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药学中的黄芪.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药学中的黄芪.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药学中的黄芪.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药学中的黄芪.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药学中的黄芪【 性 味与归经】:甘,温。 归肺、脾经。【 功 能主治】: 补 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 中 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 水 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 黄 ,内热 消 渴;慢 性肾 炎蛋白尿,糖尿病。蜜制 黄芪 益气 补中 。 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用法与用量】 9 3 0 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证治验方】1 、小便不通。用黄芪二钱,加 水二碗,煎成一碗,温服。小儿减半。2 、酒疸 黄 疾 ( 醉后感寒,身上 发 赤、黑、 黄斑 ) 。用 黄芪 二两、木兰一两,共研细。每服少许。一天服三次,酒送下

2、。3 、白浊。用盐炒 黄芪半两、茯苓一两,共研细。每服一钱。4 、萎 黄 焦渴 ( 每与痈疽 发 作,先后伴随 ) 。用 黄芪 六两,一半生焙,一半加盐 水 在饭上蒸熟;另用甘草一两,也是一半生用,一半灸 黄 。二 药 共研细。每服二钱,一天两次。也可以煎服。此方名“ 黄芪 六一汤”。5 、老人便秘。用 黄芪 、陈 皮 各半两,研细。另用大麻子一合,捣烂,加 水 揉出浆汁,煎至半干,调入白蜜一匙,再煮过,把 黄芪 、陈 皮 末加入调匀服下。两服可通便。可以常服。【 病 治 验 方 】( 1 )脑梗塞生 黄芪 6 0 克,天麻、川芎、桃仁、牛膝、莪术各 1 0 克,生 当 归、生丹参各 2 0

3、克,钩藤1 5 克。随证加减:阳闭者加安宫牛 黄 丸;阴闭者加苏合香丸;痰盛者加半夏、胆南星、石菖蒲、茯苓、竹茹等;脱证者加人参、附子等;肝肾亏虚者加左归丸。 1分服,治疗 6 3 例,治愈 ( 语言表达能力正常,四肢活动自如者 )日 11 7剂, 水煎 2例; 有效(次混合,早晚生活基本自理者 ) 3 9 例,总 有 效率 8 8 8 。( 2 )脑动脉硬化症生 黄芪 2 5 克,茯苓、海藻、法夏各 1 0 克,首乌、 麦冬 各1 5 克, 水蛭 6 克,炒杏仁 3克。加减:肾阳虚者加淫羊藿、鹿角霜、巴戟天等;肾阴虚者加女贞子、熟地、旱莲草、山萸肉、枸杞子;失眠多者加枣仁、夜交藤、生牡蛎等;

4、痰浊者加胆南星、陈 皮 等。 1 日 1 剂, 水 煎 3 次,早、 中 、晚分服,治疗 4 8 例,治愈 1 7 例, 有 效 30 例,无效 1 例。( 3 )急 性 肾 小 球 肾 炎北 芪 3 0 克,沸 水 冲泡 当茶 饮, 1日 1 剂, 2 0 天为 1 个疗程,治疗 2 7 例,治愈 1 9例, 有 效 6 例。( 4 )幽门螺旋杆菌阳 性 胃溃疡黄 芪 5 0克,沸 水 冲泡 3 0 分钟 当茶 饮, 1 日 l 剂, 3 0 日为 1 个疗程,治疗 1 3 例,其 中 2 例治愈, 9 例 有 效。( 5 )重症肌无力黄 芪 2 5克,仙茅 1 2 克,山茱萸、枸杞、熟地、

5、附子、鹿角胶各 1 0 克,党参 3 0 克,大 枣 2 0 枚。加减:复视、眩晕、耳鸣者加桑椹子、菊 花 ,加重熟地、枸杞;痰多,胸闷不适,呼 吸困难加苏梗、陈 皮 、法夏、瓜蒌等;头痛、眼胀、舌 质 紫暗或瘀点加地龙、赤芍、丹参、桃仁、 红 花 、牛膝等;腹胀、纳差加鸡内金、莱菔子、神曲等;夜尿多者加杜仲、益智仁、桑螵蛸等。 1日 1 剂, 水 煎 3 次混合,早 中 晚分服。( 6 )心律失常黄 芪 5 0克,党参、丹参各 3 0 克, 麦冬 、当 归、附子各 1 0 克,五味子、红 花 、生姜各 5克,大枣 2 0 枚。加减:孕期早搏者加 茶 树根、胆南星;胸闷甚者加甘松、瓜蒌 皮 ;

6、心悸 明显 者加 龙齿、柏子仁、沉香、珍珠粉;纳呆便溏者加木香、苍术、焦山楂等;肢肿胀者加大腹 皮 、万年青愈 6 3 例, 有 效 2 1 例,总 有 效率 8 9 3 6 。 药性论述1 、 黄芪性 微温,味甘, 有补 气固表、止汗脱毒、生肌、利尿、退肿之 功 效。用于治疗气虚乏力, 中 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 黄 ,内热 消 渴,慢 性 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炙 黄芪 益气 补中 ,生用固表托疮。黄芪 和人参均属 补 气良 药 ,但人参偏重于大 补 元气,回阳救逆,常用于虚脱、休克等急症,效果较好。而 黄芪 则以 补 虚为主,常用于体衰日久、言

7、语低弱、脉细无力者。 黄芪 具而 补 而不腻 的 特点,若与人参,党参等 补药配伍 则效果更好。 黄芪 可单味使用,也可与其它 药 物 配伍 应用,与芍 药 、甘草、桂枝、良姜、饴糖等 药配伍 可以治疗脾胃虚寒、慢 性 肠炎、胃炎、腹泻等症;与升麻、甘草、 当 归、人参、柴胡等 药 物 配伍 可治疗内脏下垂、脱肛、子宫下垂等症;与茯苓、菟丝子、白术、 当归等 配伍 是治疗妇科良 药 ;与防风、麻 黄 根、浮小 麦配伍 是治疗年老体弱者所患表虚感冒 的 良 药 。由于 黄芪 而 补 气利尿、 消 肿等 功 效,与茯苓、薏苡仁、防己等 药配伍 时又是治疗急慢 性 胃炎 的 良 药 。又因 黄芪 具

8、而托毒、生肌 的功 能,在治疗疔疮及慢 性 阑尾炎等疾病时也常常选用 黄芪 治疗。 现 代 医学 研究表 明 , 黄芪 内含而多种抗菌 有 效成分,而且能增强机体 的 免疫 功 能,因此还能用于预防某些传染病 的发 生。无 论 从 中 医 治疗,还是现 代 医 学 观察, 黄芪 均是一味好 药 。所以,民间自古就 有 “ 冬 令取 黄芪配 成 滋补 强身之食 品 ” 的 习惯。2 、 黄芪 是豆科植物, 它是一味常用 的中药 。 它 的 主要 药 理作用是 “益气固表” , 可以 “利 水 ”,也可以 “托毒生肌 ”。什么是“益气”呢?凡是 中 医认为是“气虚”、“气血不足”、“ 中 气下陷”

9、 的 情况,都可以用 黄芪 。平时体 质 虚弱,容易疲劳,常感乏力,往往是“气虚” 的 一种表现。贫血, 则常属“气血不足”。而脱肛、子宫下坠这些病状也常被认为是“ 中 气下陷”。 有 上 述 症状 的 人, 冬 令吃些 黄芪有 益处。 当 然最好是在医生 的 指导下服用。有些人一遇天气变化就容易感冒, 中医学称为“表不固”,可用 黄芪 来固表。常服 黄芪 可以避免经常 性的感冒。 中医有一个有名的方子,叫“玉屏风散”, 有三味 药,主 药就是黄芪,是可以用来治疗经常 性感冒的。关于玉屏风散:组成 : 防 风 ( 3 0 克) 黄芪( 6 0克,蜜炙) 白术( 6 0 克) 简介 : 【功用】

10、 益气固表止汗。【 主治 】 表虚自汗。汗 出 恶 风 ,面色恍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亦治虚人腠理不固,易感 风 邪。(本方常用于 过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属表虚不固而外感 风 邪者,以及肾小球肾炎易 于 伤 风 感冒而诱致病情反复者。)【用 法 】 上为末,每服三钱( 9 克), 用 水一盏半,加大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食后热服。( 现代用 法 : 研末,每日 2 次,每次 6 - 9 克,大枣煎汤送服;亦可作汤剂,水煎服, 用 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禁忌 】 若属外感自汗或阴虚盗汗,则不宜使 用 。【 方论 】 方中黄耆益气固表止汗为君;白术补气健脾为臣;佐以防 风 走表而 散风 邪

11、,合黄耆、白术以益气祛 邪。且黄耆 得 防 风 ,固表而不致留邪;防 风得 黄耆,祛邪而不伤正,有补中寓疏,散 中寓补之意。根等。 1 日 1 剂,治疗 5 6 例,治愈 3 4 例 , 有 效 1 7 例,无效 5 例,总 有效率 9 1 。( 7黄芪)银屑病3 0 克, 当 归、生地、白蒺藜各 3 0 克。 水煎 2 次,早晚分服, 有人治疗 9 4 例,治类别 : 补益类出处 : 医方类聚冬春交替,多 发 感染性疾病,有些体质虚弱的人,更免不了来几场感冒 发 烧。中 药 名方 玉屏 风散 由我国元 代 医家危亦林创制,是体质虚弱者预防感冒等感染性疾病的良方,不妨一试。“ 玉屏风散 ”是中

12、医预防体虚感冒的专方,主要提升患者的“正气”以抵御外邪,适合 于 健康人和亚健康人。此外,还能治疗症状轻微的早期感冒,比如伤 风 后 出现 鼻塞、怕冷等症状。 中医方剂里有“ 玉屏 组合少而精,芪术防 风 鼎足行”之说,意思就是 玉屏风散药 味组成少而精,只有黄芪、防 风 、白术 3 味 药 物。黄芪是健脾补 气 药 的 代 表, 于 内,可大补脾肺之气, 于 外,可固表止汗,特别适合 于 治疗肌表卫气不固导致的体虚盗汗,是方中的主打 药 物;白术则能健脾益气,帮助黄芪加强益气固表的 功 能,为辅 药 ;防 风 异名叫“ 屏风 ”,可以解表祛风。可以说,前两味 药 ,以扶正为主,而防 风 则以

13、祛邪为主,本方剂正是“标本兼治”的巧妙结合。怎样判断自己是否属 于 肌表卫气不固呢?一般来说,有如下情况者可“对号入座” : 消瘦,容易感冒,畏 风 怕冷,稍微活动就 出 汗较多,或患有过敏性鼻炎(如遇冷 风 即喷嚏不断)等。用药心得 玉屏风散 在 药 店内有成 药出 售,可按说明书服 用 。不过,齐文生主任医师说,在家也可自制 散 剂, 非常方便。 1 、直接服 用: 黄芪、白术、防 风 的 用药 比例为 2 : 2 : 1 , 1 0 克黄芪, 1 0克白术,5 克防 风 ,3 味 药 物共碾为细末 ( 药 店可以提供研磨服务) 为 1 剂, 混合均匀, 早晚各 1 次, 温开水送服, 1

14、 天服完。 2 、 煎服 : 上述 药 物放入 药 罐,煎汤剂当茶饮,每日煎 1剂,分 2 3 次服 用 。现代发展 除上述治疗气虚感冒之外, 玉屏风散 在临床上还可以治疗小儿体虚多汗、 原 发 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口腔溃疡、慢性荨麻疹、美尼尔综合征、柯萨奇 B病毒性 心 肌炎、慢性结肠炎、面神经麻痹、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皮肤瘙痒症、习惯性便秘、原 发 性多汗症等等。在 玉屏风散 的实验研究中有许多新的成果。专家 发现 黄芪能使血液中白细胞显着增加,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 能增强,从而使机体非特异性抵抗力增加。黄芪能促进抗体合成,对体液免疫有促进作 用 ,还有诱生干扰素的 作 用 。临床 药

15、 理实验结果表明,诸多免疫 功 能低下的病人(患恶性肿瘤、慢性肝炎、慢性支气管炎等),服 用 黄芪可使其免疫 功 能增强。白术是培补脾胃之要 药 ,强身壮体之佳品,在清朝宫廷长寿方中,白术使 用 频率达 6 9 % ,占有重要位置。新近的研究指 出 ,白术能够提高细胞免疫 功 能,还能提高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故又能增强体液免疫 功 能。此外,对 于 白细胞减少症,白术还有升白作 用 。防 风 有祛 风 、镇痛、 发 汗、解热、抗菌之作 用 。以上三 药 共 用 ,产生协同作 用 使疗效增强,且有病能治,无病能防,实为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中成 药玉屏风散 有口服液、颗粒剂、袋泡茶、 散

16、剂等制剂,均属甲类 O T C 药 物。怕麻烦的可以选 用 。因为身体虚弱,或者年纪大了 的 人,往往下肢 有 些 水 肿。如果属于“气虚”,也可以常服 黄芪 。有 慢 性 肾病 的 人,也可能常 有 浮肿, 中 医治疗时, 黄芪有 时也是常用 的中药 。所谓“托毒生肌”,意为手术后伤口容易恢复,或使久不愈合 的 脓肿化脓生肌。3 、黄芪 用于多汗而浮肿。 金匮要略 中黄芪 芍 药 桂枝苦酒汤 的黄芪 量最大,用 5 两,主治“身体肿, 发 热汗出而渴,状如风 水 ,汗沾衣,色正 黄 如柏汁”。风 水 ,是全身 性 浮肿;汗出可沾衣,说 明 出汗 的 量比较多。金匮要略 中配伍 最简单 的黄芪

17、 方为防己 黄芪 汤, 药 味共 6味,主治“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外台秘要则主治风 水 ,“其人或头汗出, 腰以下当 肿及阴, 难以屈伸”,可见也 有 出汗与浮肿。简单地说, 黄芪 主治汗出而肿。所谓汗出,以自汗为多见,即在未服用 发 汗 药 ,也未剧烈运动,气温室温均属正常 的 情况下, 出汗量较多,并可伴 有 气短乏力、恶风、头晕、容易感冒等症状,这个症状群, 中 医概括为“气虚自汗”。出汗 的 程度比较严重,常常衣被尽湿, 有的 可以见到汗渍 发黄 ,出汗以上半身为 显 著。 临 床 上 有的 患者不以汗出为主诉,但通过问诊,可以了解到患者平时汗出比较多,稍 有 体力活动,就容易出

18、汗,或者 皮肤 比较湿 润 。民间治疗自汗,常用 黄芪 红枣汤: 黄芪 1 5 3 0 g 、 红枣 1 5 枚,煎汤,每日服 2 次。也 可以使用 中 成 药黄芪 口服液。 医 学 衷 中参西录 记载张锡纯治疗沧州一女,年二十余,胸胁满闷,心悸,动则自汗,其家适 有 预购 黄芪 一包,遂煎服,服后果愈。产后多汗, 有 报道用 黄芪 30 g 、益母草 3 0 g , 煎汤, 日服 2 次。本人经验, 对 于自汗而恶风者, 可用桂枝汤加 黄芪 : 黄芪 2 0 g、桂 枝 1 0 g 、 白芍 1 0 g 、 甘草 3 g 、 生姜 1 0 g 、 红枣 1 0 粒, 水 煎服。所谓肿,主要为

19、全身 性的 浮肿,但以下肢为 明显 。由于体位 的 变化,早晨面部 有 浮肿,而下午则下肢浮肿。 有 些人虽无 明显的 浮肿,但肌肉松软,体型肥胖,犹如浮肿貌。由于浮肿,患者常常自觉身体沉重,活动不灵活,关节重痛。清 代 陆定圃冷庐医话 中 记载:王某患肿胀病,自顶至踵,大便常闭,气喘声嘶,二便不通,生命垂危,求医于海宁许珊林。许氏用生 黄 芪 1 2 0 g 、糯米 3 0 g ,煮粥一大碗,令病家用小匙频频送服。 药 后喘平便通,继而全身肿 消 而愈。近 代 名医范 文虎先生治疗一例产后浮肿,腹大如鼓,后渐及全身,按之软, 皮肤 不起亮光。病人气喘脉软,十分危急。范文虎遵照以上方法,用生

20、黄 芪 3 0 g 煎汁,煮糯米半杯,成粥,淡食, 5 日其肿即 消 。据传说 1 9 2 0 年 冬 ,胡适患糖尿病、慢 性 肾炎合并心脏病,全身 水 肿,协和医院不治,后请 中 医陆仲安,以大剂量 黄芪 ( 1 0 两,相全于 3 0 0 g左右) 配 党参等而愈。这提示 黄芪 能退肿。4 、用于气虚衰弱,倦怠乏力,或 中 气下陷、脱肛、子宫脱垂。 补 气健脾,常与党参、白术等 配伍 ;用于益气升阳而举陷,常与党参、升麻、柴胡、炙甘草等合用。 用于表虚不固 的 自汗。表虚自汗,常与麻 黄 根、浮小 麦 、牡蛎等 配伍 ;如表虚易感风寒者,可与防风、白术同用。 用于气血不足、疮疡内陷、脓成不

21、溃或久溃不敛者。如用于疮疡内陷、或久溃不敛,可与党参、肉桂、 当 归等配伍 ;用于脓成不溃,可与 当 归、金银 花 、白芷、穿山甲、皂角刺等同用。 用于 水 肿、脚气、面目浮肿。 配 白术、茯苓等。5 、( l )使用 黄芪 应 当 注意患者 的 体型: 黄芪 体 质 面色 黄 白或 黄 红隐隐,或 黄 暗,都缺 乏光泽。浮肿貌,目无光彩。肌肉松软,腹壁软弱无力,犹如棉 花 枕头,按之无抵抗感以及痛胀感。肚脐深陷。 黄 煌称之为“ 黄芪 腹”。平时易于出汗,畏风,遇风冷易于过敏,或鼻塞,或咳喘,或感冒。大便不成形,或先干后溏。易于浮肿,特 别 是足肿,手足易麻木。舌 质 淡胖,舌苔 润 。(

22、2 ) 中 老年人应用 黄芪的 机会较多:缺乏运动,营养不良疾病、衰老,均可导致肌肉松软,腹部尤为 明显 ,腹肌萎缩而脂肪堆积,并可伴 有水 肿等。这种人即金匮要略所谓 的 “骨弱肌 肤盛” 的 “尊容人”。 中 老年 中 这种体型尤为多见。因此 黄芪 应用于 中 老年较多。( 3 ) 黄 芪 须 多 服 久 服 方 能 见 效 : 伤 寒 不 用 黄 芪 , 金 匮 罕 见 四 逆 , 可 见 黄 芪 是 内 伤杂 病的用药。岳美 中先生经验,“ 黄芪之于神经系统疾患之瘫痪麻木 消削肌肉等确 有效,且大症必须从 数 钱 至 数 两 , 为 一 日 量 , 持 久 服 之 , 其 效 乃 效

23、”。 黄 芪 以 1 0 3 0 g 为常用范围,大剂量可达1 2 0 g甚至更多。本人曾见家乡 皮肤 科老 中 医孙老先生 黄芪 用至 5 0 0 g 。但用量过大可以导致胸闷腹胀,食欲减退,并可出现头昏潮热等。尤其是肌肉坚紧,大便秘结者少用或慎用。多汗而 发 热、咽喉红痛者,不宜使用。( 4 )张 仲 景 用 黄 芪 有 一 个 剂 量 段 : 黄 芪 大 量 治 疗 水 气 、 黄 汗 、 浮 肿 ( 5 两), 中 量 治 疗 风 痹 、身 体 不 仁 ( 3 两),小量治疗虚劳不足( 1 两半)。 现 代 应 用 可 以 根 据 张 仲 景 的 用 药 经 验 适 当 变 化 。如

24、用 于 治 疗 浮 肿 , 量 可 达 6 0 1 0 0 g , 治 疗 半 身 不 遂 , 骨 质 增 生 疼 痛 等 , 可 用 3 0 6 0 g ;用 于 上 消 化 道 溃 疡 , 可 用 1 5 3 0 g 。( 5 ) 黄 芪 证 的 脉 象 没 有 特 异 性 。 防 己 黄 芪 汤 用 于 脉 浮 , 黄 芪 芍 药 桂 枝 苦 酒 汤 则 主 治 脉 沉 , 所 以 , 使用黄芪 不论脉浮脉沉,关键是看体型和肌肉是否松软。黄芪茶的品质鉴别黄芪 适宜产区为内蒙古、甘肃、宁夏、山西、河北、甘肃、陕西,其 中 又以内蒙古武川 黄芪的品质 最好,多种 有 效成分指标均超过国家标准

25、。黄芪性 微温,味甘, 有补 气固表、止汗脱毒、生肌、利尿、退肿之 功 效。用于气虚乏力, 中 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 黄 ,内热 消 渴,慢 性 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炙 黄芪 益气 补中 ,生用固表托疮。黄芪 是百姓经常食用 的 纯天然 品 ,产于我国华北诸省。 黄芪始载於神农本草经,古 代 写 作 黄 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 中 释其名曰:“耆,长也。 黄 耆色 黄 ,为 补药 之长,故名。”它来源於豆科植物 黄芪 或内蒙 黄芪的 乾燥根。清朝绣宫内称其为“补 气诸 药 之最”,民间也流传着“常喝 黄芪 汤,防病保健康” 的 顺口溜,意思是说经常

26、用 黄芪 煎汤或用 黄芪 泡 水代茶 饮,具 有 良好 的 防病保健作用。 黄芪 和人参均属 补 气良 药 ,人参偏重于大 补 元气,回阳救逆,常用于虚脱、休克等急症, 效果较好。而 黄芪 则以 补 虚为主,常用于体衰日久、言语低弱、脉细无力者。中 国 的药 剂师在长达 2 0 0 0 多年 的 历史 中 推断并将 黄芪 用作增 进 能力和抵抗疾病 的 良 药 , 现代 医 学 研究表 明 , 黄芪 内含而多种抗菌 有 效成分,而且能增强机体 的 免疫 功 能,因此还能用于预防 某些传染病 的发 生。 黄芪 不仅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提高免疫 功 能,而且能够延缓细胞 衰老 的进 程,

27、无 论 从 中 医,还是现 代 医 学 观察, 黄芪 均是一味好 药 。 有 些人一遇天气变化就容易感 冒, 中 医称为“表不固”,可用 黄芪 来固表,常服 黄芪 可以避免经常 性的 感冒。黄芪的 几种服用方法每天用 黄芪 5 1 0 克左右,开 水 泡 1 0 2 0 分钟后 代茶 饮用,可反复冲泡。每天用 黄芪 3 0克左右, 水 煎后服用,或 水 煎好后 代茶 饮用,用 黄芪 3 0 克,枸杞子 1 5克, 水煎后服用, 对气血虚弱 的人效果更佳。取 黄芪 5 0 克左右,煎汤以后,用煎过 的 汤液烧饭或烧粥,就变成 黄芪 饭、 黄芪 粥,也很 有益。还 有 些人喜欢在烧肉、烧鸡、烧鸭时

28、,放一些 黄芪 ,增加 滋补 作用,效果也不错。当代临床( l )慢 性 肾 病现 代 名医 岳美 中 先生,在冷庐医话 黄芪 粥治疗浮肿经验 的 启 发 下,创制 黄芪 粥治疗小儿慢性 肾炎, 收到良好效果。 其处方为: 生 黄芪 3 0 g 、 生苡仁 3 0 g 、 赤 小豆 1 5 g 、 鸡内金末 9 g 、金橘饼 2 枚、糯米 30 g 。先以 水 6 0 0 m l ,煮 黄芪 2 0 分钟,捞去 药 渣,次入苡仁、赤小豆,煮 3 0 分钟,再次入鸡内金、糯米,煮熟成粥。作 1日量,分 2 次服之,食后嚼服金橘饼 1 枚。此方 对 慢 性 肾炎、肾孟肾炎残余 的 浮肿,疗效较高,

29、 消除 蛋白尿也 有 效果。其实,单用 黄芪 糯米煮粥也 有 效果。其做法是: 黄 芪 3 0 1 2 0 g , 糯 米 3 0 5 0 g ,先煎 黄芪 ,取汁,后入糯米, 熬粥,每日食用。 黄芪 粥是 中 国传统 的药 粥,在宋 代 已经风行,苏轼 有 诗“ 黄芪 煮粥荐春盘”,可见苏轼是食用过 黄芪 粥 的 。民 间 还 有 用 黄 芪 蒸 鸭 子 治 疗 肾 病 的 。 做 法 是 : 活 鸭 1 只(约 1 k g ), 黄 芪 6 0 g ,先将鸭子宰杀洗净,放沸 水中 汆透捞出,肚 中放入黄芪 、生姜、葱白,放入少量胡椒粉,并在腹 中放少星水 和 酒 , 用 棉 线 缝 好 ,

30、 装 盆 内 蒸 2 小 时 。 去 黄 芪 , 吃 肉 喝 汤 。 一 只 鸭 可 分 3 天 吃 。 可 作 为慢 性 肾 病 的 食 疗 方 ( 大 众 医 学 1 9 9 9 年 第 4 期)。临床 本人治疗慢 性肾病,常使用玉屏风散 配合真武汤治疗,坚持服用, 有改善肾 功能的效果。( 2 )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病:本人治疗老年人高血压伴 有下肢浮肿者,常用防己 黄芪汤加葛根, 有较好的消除水肿以及降压作用。防己 黄芪汤是金匮要略方,本人经验用量为: 黄芪 3 0 g 、 白 术 1 2 g 、防 己 1 2 g 、 甘 草 3 g 、 生 姜 3 片 、 红 枣 1 0 粒 , 常

31、去 甘 草 , 加 葛 根 3 0 g , 如 果 伴 有 血脂 高 者 ,加 泽 泻 2 0 g , 胸 痛 头 晕 者 , 加 川 芎 1 0 g 、 丹 参 1 2 g 。 缺 血 性 心 脏 病 : 黄 芪 每 日 5 0 g , 水 煎 分 3 次 服 。 治 疗 9 2 例 缺 血 性 心 脏 病 , 并 分 别 与心痛定和丹参片作 对照,结果表 明, 黄芪 组有较好 的疗效。不仅心绞痛等症状 明显缓解,而且能改善心电图、心阻抗图等 临床多种客观指标。 脑 血 管 意 外 : 近 代 宁 波 名 医 范 文 虎 擅 长 应 用 此 方 治 疗 中 风 偏 瘫 , 黄 芪 常 用 6

32、 0 1 2 0 g 。他说:“ 中风一症 有属火、属风、属痰诸说,依法治之常不效。此乃气虚之极,脉络瘀滞为多,独王清任 补 阳还五汤可信。 黄芪 可增至四两,连服数十剂无妨”。 补 阳还五汤为清 代 名医王清任 的经验方,其组成为: 黄 芪 6 0g 、 当 归 1 0 g 、川芎 1 0 g 、 赤 芍 药 1 5 g 、 桃仁 1 0 g 、 红 花6 g 、 地龙 1 0 g 。主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大便干燥,小便频数,遗尿不 禁 。现 代 用于治疗脑梗塞、脑血栓、糖尿病等,均 有 较好疗效。( 3 )糖尿病消 渴多汗,常一味取效。( 聂文涛 :食物训练与糖尿病康

33、复)。 对 糖尿病伴 有 浮肿、面色黄 者, 本人常用防己 黄芪 汤加葛根等。 如果糖尿病所致 的 下肢溃疡或深部血栓者, 则用生 黄芪 6 0 g, 配 合葛根 3 0 g , 怀 牛膝 3 0 g 、 石斛 3 0 g 、赤芍 3 0 g 、丹参2 0 g 等。( 4 )肿瘤化疗放疗以及手术后患者出现贫血、浮肿,食欲不振、容易出汗及感冒等,常是应用 黄芪的 指征。 临床 常用 黄芪 建中 汤、十全大 补 汤等。本人曾治疗 1 例多 发性 骨髓瘤患者,其主要症状为多汗、恶风, 发高热,用黄芪 6 0 g 、肉桂 1 0 g , 配 合真武汤,服 药 1 周后,出汗恶风 显 著减少,治疗 1

34、年,病情稳定, 几乎未出现 发 热。十全大 补 汤是常用 的 肿瘤后 的 体力增强剂,日本应用比较普遍。其组成为: 黄芪1 5 g 、肉桂 3 g 、人参 5 g 、白术 1 0 g 、茯苓 1 2 g 、甘草 3 g 、 当 归 6 g 、川芎 6 g 、熟地 1 2 g 、 白芍 1 0 g , 水 煎服,日分 2 3 次服用。 中 国传统 有 丸剂和膏剂,日本 有 颗粒剂,主要是便于久服。( 5 )慢 性 鼻 炎常用玉屏风散: 黄 芪 1 5 g 、 白 术 1 5 g 、 防风 1 0 g 。主治气虚自汗,容易感冒者。过敏 性鼻炎、 花 粉症、哮喘、老人感冒等经常用。方 中 可加用生姜

35、 3 片、红枣 1 0 粒。( 6 )骨 质 疏 松骨 质 疏松、腰椎病、颈椎病、贫血等,可见关节疼痛、麻木自汗等症者,可用 黄芪 桂枝五物汤。组成: 黄芪 3 0 g 、桂枝 1 0 g 、白芍 药 1 5 g 、生姜 3 片、红枣 1 2 枚。此方不可用甘草。 当年范文虎治疗医家沈某之媳病肢体酸麻,曾服桂枝汤加味治疗未效,范氏用 黄芪 桂枝五物汤原方,2 剂即效。桂枝汤与 黄芪桂枝五物汤仅甘草、 黄芪 之差异,一味 药的区别,效果竟然大不一样(见魏长春 临证经验集)。( 7 )经 久 不 愈 的 溃 疡黄芪 是传统疮 药, 有生肌的作用,尤其适用于“久败疮”,即溃疡久不愈合 的化脓性感染。

36、其表现为脓 水清稀,创面平塌、全身状况差。现 代中 医外科名医赵炳南先生 有黄芪 膏一方,用 黄芪 浓煎成膏,加入等量蜂蜜,混均匀后备用。上消化道溃疡,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可用 黄芪建中汤。组成: 黄芪 1 5 g 、 桂 枝 1 0 g 、白芍 1 5 g 、甘草 6 g 、生姜 3 片,红枣 1 2 枚, 麦芽糖适量冲服。多适用于病情呈慢 性 化, 有 轻度贫血,自汗盗汗,喜欢吃甜食,舌 质 暗淡者。如体型 消 瘦者, 黄芪 不宜大量使用,否则会导致腹胀和食欲减退。黄芪配伍禁忌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以及阴虚阳亢者,均须禁服。中药学中的麦冬【 性 味与

37、归经】甘,微苦,微寒。 归心、肺、胃经。【 功 能与主治】养阴生津, 润 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 消 渴,肠燥便秘,咽白喉。养阴生津, 润肺止咳:用于肺胃阴虚之津少口渴、干咳咯血;心阴不足之心悸易惊及热病后期热伤津液等证。 配 沙参、川贝可治肺阴虚干咳。【药性说明】本 品 甘寒清 润 ,善清心肺之热而养阴 除 烦,兼可清 润 胃肠而止渴 润 燥。抗实验 性 心律失常、增加冠脉流量【功效】1 养阴清热 治疗阴虚内热或热病病伤津、心烦口渴。 2 润 肺止咳 治疗燥热伤肺所致 的 咳嗽、痰稠、气逆。【用途】1 , 清心 除烦:适于内热扰心之证。 a . 温病邪热入营

38、,身热夜甚,烦躁不安。 b . 热伤气阴,心烦口渴,汗出体倦者。 c . 心阴不足,心烦不眠,舌红少苔者。 2 , 养阴 润肺:主治阴虚肺燥,干咳、燥咳,劳热咳血等证。 3 , 益胃生津:善治胃阴不足 , 舌干口渴,纳呆不饥等证。此外,还可用治阴虚肠燥,大便秘结者。【宜 忌 】脾胃虚寒泄泻,胃 有 痰饮湿浊及暴感风寒咳嗽者均 忌 服。【 功 用】本 品 甘寒 质润 ,具阴柔之 性 , 滋 阴之 功 ,善于清养肺胃之阴雨 润 燥,又可清心经之热而 除 烦, 是一味 滋 清兼备 的补 益良 药 。主治肺胃阴伤,咽干口燥,干咳少痰,或虚劳燥咳,咯吐鲜血,或口渴多饮,心烦失眠,肠燥便秘等症。【用量用法

39、】常用 1 0 1 5克。亦可人丸、散,或熬膏,或泡 茶 饮服。传统认为养阴 润 肺、益胃生津多用去心 麦冬 ,清心 除 烦多用连心 麦冬 。【现 代 研究】 麦冬 含多种甾体皂苷、 谷甾醇、 豆甾醇等。 麦冬 煎剂能 显 著提高实验动物耐缺氧能力,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 对 心肌缺血 有明显 保护作用,并能抗心律失常及改善心肌收缩力;还能协调胰岛素 功 能,降低血糖, 促 使胰岛细胞恢复正常。 对 白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伤寒杆菌 有 较强 的 抑制作用。 有 一定 的 镇静作用。能提高机体 的 免疫 功 能。【 进补 应用】 1 .素体阴虚 麦冬 (鲜 品 ,去心) 2 5 0 0克,捣烂,

40、煮熟,绞取汁,加人蜂蜜 5 0 0克,放锅内(不用铝锅、铁锅)以重汤煮,不断搅拌,待液稠如饴,盛于瓷器 中 备用。每次用温酒调服1 匙,每日 2 次。长服 有滋补 强壮、延年益寿之 功 。2 . 慢 性 萎缩 性 胃炎 麦冬 、党参、沙参、玉竹、天 花 粉各 9 克,乌梅、知母、甘草各 6 克。 水 煎服,每日 1 剂。3 . 慢 性 胃炎 麦冬 9 克, 黄芪 9 克,党参 1 0克,王竹 1 0 克, 黄 精 1 0克,天 花 粉 1 2 克。水 煎服,每日 1 剂。 对 胃阴不足者 有 良效。4 . 糖尿病,口渴多饮 麦 冬 1 2克,生地 1 2克,天 花 粉 1 0 克,知母 1 2

41、 克, 黄 连 5 克。 水 煎服,每日 1 剂。 有 缓解燥渴 的 作用。5 . 肠燥便秘,大便于结 麦 冬 1 5克,生地 1 5克,玄参 1 5 克。 水 煎服,每日 1 剂。 有润 肠通便的作用。6 . 暑天汗多口渴,体倦乏力 麦 冬 1 0 克,人参 1 0克,五味子 6 克。 水 煎服,每日二剂。本法 对汗出虚脱,心慌心悸,血压过低之症,用之也 有 良效。7 . 急、慢 性 支气管炎,表现为阴虚燥咳者 麦冬 、天 冬 、知母、川贝母、百部各 9 克,沙参 1 2 克。水 煎服,每日 1 剂。8 . 冠心病心绞痛 麦 冬 4 5克,加 水 煎成 3 0 4 0 毫升,分次服用,连服3

42、 1 8 个月。 对 缓解 心绞痛、胸闷及改善心电图均 有 一定作用。9 . 慢 性 迁延 性 肝炎 党参、白术各 1 0 克,当 归 9 克,白芍 2 0 克,五味子 9 克,枸杞子 1 0 克。水 煎服,每日 1 剂。本法 除 改善症状外, 对 改善肝 功 能亦 有 益处。1 0 .鼻出血,血色鲜红 麦 冬 1 5克,生地 1 5克。 水 煎服,每天 1 剂。【注意事项】 麦冬性 寒,如因脾胃虚寒,而见 有 腹泻便搪,舌苔白腻, 消 化不良者,均不宜应用。【中药配伍 】1 、 配 元参, 一清一 滋 ,金 水 相生,养阴 润 肺,生津止渴,用治小儿阴伤咳嗽,不食,苔 花 剥者 有 效。 2

43、 、 配 半夏,止咳降逆,生津益胃之 功 悉具,宜于肺胃阴伤,气火上炎,咳吐涎沫咽干而渴等症。 3 、 配 五味子,酸甘化阴,守阴所以留阳,阳留汗自止。 功 能养阴敛汗,用治阴虚汗多, 心悸,肺虚久咳,少痰或痰粘不爽等。 4 、 配 沙参,肺胃同治,具 有 清肺凉胃,养阴生津之良好效用,用于阴虚肺燥或热伤肺阴所致 的 干咳少痰,咽喉干燥等症。 5 、 配 粳米,适用于热病之后,或慢 性 病 中 出现 的 胃 中 气阴两伤证,具 有 较缓和 的 清 补 作用。 6 、配 乌梅,酸甘化阴,生津止渴效力显 著,外感所致 的 肺胃津伤渴甚或内伤而见 的 胃热津伤 消 渴,均可选用。又乌梅能涩肠固脱而止

44、利,合 麦冬 救阴以 润 燥, 对 于久泻久利,大肠津脱,虚火上炎之喜唾,喉干难忍,引饮无度者,尤为适合。【临床应用】治疗百日咳: 麦冬 、天 冬 各 2 0 g ,鲜竹叶 1 0 g ,百合 1 5 g 。水 煎服。(新编常用 中草药 手册第 7 8 页)。 1 阴虚燥咳、咯血等: 麦冬 、天 冬 、川贝各 9 g ,沙参、生地各 1 5 g ,水 煎服。 2 热病心烦不安: 麦冬 、 栀子、 竹叶各 9 g , 生 地 1 5 g , 莲 子心 6 g , 水 煎服。 3 糖尿病:党参、 麦冬 、知母各 9 g ,竹叶、天 花 粉各 1 5 g ,生地 1 2 g ,葛根,获神各 6 g

45、, 五味子、甘草各 3 g , 水 煎服。 4 萎缩 性胃炎:党参、 麦冬 、沙参、玉竹、天 花 粉各 9 g ,乌梅、知母、 甘草各 6 g , 水 煎服。 5 阴虚内热、 津少口渴: 麦冬 、 石斛各 9 g ,玉竹、 生地各 1 2 g , 水 煎服。【注意事项】凡脾胃虚寒泄泻,胃 有 痰饮湿浊及暴感风寒咳嗽者均 忌 服。本草经集注:“地 黄 、车前为之使。恶款 冬 、苦瓠。畏苦参、青蘘。” 药性论 :“恶苦 Y A O 。畏木耳。”纲目: “气弱胃寒者必不可饵。” 1 、 麦冬临床 使用安全 性 好,动物亚急 性 毒 性 实验证 明 该 药 毒 性 很小。2 、 有 报道服用 麦冬 引起过敏表现为恶心、呕吐、心慌、烦躁、全身红 斑 、瘙痒。 3、 麦冬性 寒 质润 , 滋 阴 润 燥作用较好,适用于 有 阴虚内热、干咳津亏之象 的病证,不宜用于脾虚运化失职引起 的水 湿、寒湿、痰浊及气虚 明显的 病证。 临床 将 麦冬当 作 补品补 益虚损应注意辨证,用之不 当 会生湿生痰,出现痰多口淡、胃口欠佳等不良反应。花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计划总结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