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学21章尿频.ppt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398470 上传时间:2018-10-01 格式:PPTX 页数:20 大小:196.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儿科学21章尿频.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医儿科学21章尿频.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医儿科学21章尿频.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医儿科学21章尿频.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医儿科学21章尿频.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医儿科学,第二十一单元 尿频,【概念】,一、概念 尿频是小儿常见的一种泌尿系疾病,以小便频急而数为特征。 属于中医“淋证”的范畴,其中以热淋证为多。 西医泌尿系感染、结石、肿瘤、白天尿频综合征等疾病均可出现尿频。 儿科临床以泌尿系感染和白天尿频综合征常见。,1.尿频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婴幼儿时期发病率高。2.女孩发病率高于男孩。3.本病经过恰当治疗,预后良好。 若治疗不彻底,可反复发作,影响小儿身心健康。,【病因病机】,小儿尿频的发生分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外因责之于湿热,多因外感湿热,或坐地潮湿、粪便污染感受湿热邪毒,或因有积滞内蕴化为混热;内因责之于脾肾亏虚,多由先天禀赋不足,素体虚弱

2、,或后天失调,导致脾肾气虚。,尿频的病位在肾与膀胱。肾主水,与膀胱相表里,膀胱的气化主要靠肾气主司,各种病因,只要导致肾气不足,则使膀胱气化失司,尿频乃生,其表现有因湿热之邪流注下焦者;有因脾肾本虚或肾阴损伤,湿浊蕴结,下注膀胱者。前者以实证为主,后者多虚中夹实。也有因脾肾气虚,气不化水,而致小便频数,淋沥不畅者,此乃纯虚之证。,1.湿热下注 湿热来源有两个方面:其一为外感,外感湿热或坐地嬉戏或粪便污染,湿热之邪感受,熏蒸于下焦;其二为内伤,因小儿脾常不足,运化力差,内伤乳食,积滞内蕴,化为湿热。湿热之邪客于肾与膀胱,湿阻热郁,气化不利,开阔失司,膀胱失约而致尿频。正如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小

3、便数候所云:“肾与膀胱为表里,俱生水,肾气下通于阴,此二经既受客热,则水行涩,故小便不快而起数也。”,2.脾肾气虚 因尿频长期小儿不愈或因先天不足,素体虚弱,病后失调,导致脾肾气虚。肾主闭藏而司二便,肾气虚则下元不固,气化不利,开阖失司。脾主运化而制水,脾气虚则中气下陷,运化失常,水失制约。故无论肾虚、脾虚,均可使膀胱失约,排尿异常,而致尿频之证。,3.阴虚内热 尿频日久不愈,湿热久恋不去,可损伤肾阴,或脾肾阳虚,日久阳损及阴,而致肾阴不足;或初为阳虚而过用辛温,损伤肾阴;或为素体阴虚体质,肾阴不足,虚热内生,虚火客于膀胱,膀胱失约而致尿频。,若小儿尿频日久则变生多端。湿热日久,损伤膀胱血络则

4、为血淋;煎熬尿液,结为砂石,则为石淋;耗气伤阴,致肾阴肾阳不足,则成虚实夹杂证。脾肾气虚日久,损伤阳气,阳不化气,气不化水,可致水肿;也可使卫外不固,易感外邪,而致尿频反复发作,加重病情。,【临床诊断】,1.诊断要点 本病常见有尿路感染和白天尿频综合征两种病症。 (1)尿路感染 病史:有外阴不洁或坐地嬉戏等湿热外侵,或湿热内蕴传于下焦病史。 症状:起病急,年长儿以小便频数,淋沥涩痛,或伴发热、腰痛等为特征。小婴儿的尿频往往局部排尿刺激症状可不明显,而仅表现为发热、拒食、呕吐、泄泻等全身症状,可发现排尿时哭闹不安,尿布有臭味和顽固性尿布疹等症状。,实验室检查:尿常规:清洁中段尿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

5、增多或见脓细胞,血尿也可见。肾盂肾炎患儿有中等蛋白尿、白细胞管型、晨尿的比重和渗透压减低。中段尿培养:尿细菌培养及菌落计数是诊断尿路感染的主要证据,但要排除污染。通常认为中段尿培养菌落数105/ml可确诊。104105/ml为可疑,105/ml系污染。,(2)白天尿频综合征(神经性尿频) 年龄:多发生在婴幼儿时期 症状:醒时尿频,次数较多,甚至数分钟1次,点滴淋沥,但入眠后消失,反复发作,无其他痛苦,精神、饮食均正常。 实验室检查:尿常规、尿培养均无阳性发现。,【辨证论治】,一、辩证要点:本病的辩证主要在于辨虚实。 病程短,起病急,小便频数而短赤,尿道灼热疼痛,或见发热恶寒,烦躁日渴、恶心呕吐

6、者,为湿热下注所致,属实证; 病程长,起病缓,小便频数,淋沥不尽,但无尿热、尿痛之感,属虚证。 若伴神疲乏力,面白形寒,手足不温,眼睑浮肿者,为脾肾气虚所致; 若见低热,盗汗,颧红,五心烦热等症,则为阴虚内热之证。,二、治疗原则:本病分虚实证治。 实者宜清热利湿, 虚者宜温补脾肾或滋阴清热, 病程日久或反复发作,多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候,治疗要标本兼顾,攻补兼施。,三、证治分类 1.湿热下注 证候:起病较急,小便频数短赤,尿道灼热疼痛,尿液淋沥而浑浊,小腹坠胀,腰部酸疼,婴儿则时有啼哭不安,常伴发热、烦躁口渴、恶心呕吐,舌质红,苔薄腻微黄或黄腻,脉数有力。 治法:清热利湿,通利膀胱 方药:八

7、正散加减。常用药:萹蓄、瞿麦、滑石、车前子、金钱草清利湿热;栀子、大黄泄热降火;地锦草解毒凉血;甘草调和诸药。,2.脾肾气虚* 证候:病程日久,小便频数,淋沥不尽,尿液不清,神疲乏力,面色萎黄,食欲不振,肾则畏寒怕冷,手足不温,大便稀薄,眼睑浮肿,舌质淡,或有齿痕,苔薄腻,脉细弱。 治法:温补脾肾,升提固摄。 方药:缩泉丸加减。常用药:益智仁、山药、白术、薏苡仁、淫羊藿温补脾肾,固精气,缩小便;乌药调气散寒,助气化,涩小便。,3.阴虚内热 证候:病程日久,小便频数或短赤,低热,盗汗,颧红,五心烦热,咽千口渴,唇干,舌质红,舌苔少,脉细数。 治法:滋阴补肾,清热降火。 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常用

8、地黄、女贞子、山茱萸滋补肾阴;泽泻、茯苓降浊利湿;知母、黄柏、丹皮配地黄滋阴降火。,【其他疗法】,西医疗法 1.对尿路刺激症状明显,可口服碳酸氢钠碱化尿液,以减轻症状。 2.尿路感染采用抗生素治疗,选用在肾组织、尿液、血液都有较高浓度的药物,如氨苄西林、呋喃坦啶等。,【预防与调护】,一、预防1.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尿布和内裤,不穿开裆裤,不穿紧身内裤,不坐地玩耍,勤洗外阴以防止细菌入侵。2.及时发现和处理男孩包茎、女孩处女膜伞、蛲虫感染等。3.及时矫治尿路畸形,防止尿路梗阻和肾瘢痕形成。二、调护1.多饮水,不进辛辣食物。2.注意外阴清洁,每天晚间及大便后清洗阴部。3.增加饮食营养,加强锻炼,增强体质。,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