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岩沟大桥上部结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4023276 上传时间:2019-09-12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岩沟大桥上部结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老岩沟大桥上部结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老岩沟大桥上部结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老岩沟大桥上部结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老岩沟大桥上部结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老岩沟大桥上部结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一, 工程概述(一) 构造形成:本桥跨越一深沟槽,桥梁的起讫点号K104+934.98K105+074.02,桥梁中心桩号为 K105+030.00,交角为90,全长 139.04M。本桥位于直线段内,桥面纵坡-3%,桥面横坡为-2%,无超高。 1,上部构造:本桥上部构造采用 4-30M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 T 梁,预应力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50,全桥共分 4 孔。桥面宽度: 2X(净 11.00+2X0.5)米。预应力 T 梁预制梁长为 29.9 米,预制梁高为 1.8 米,横断面上布置为 12 片,全桥共有 48 片。桥面铺装采用 10cm 厚的 C30 防

2、水混凝土和 9cm 厚的沥青混凝土,共厚 19cm,在沥青混凝土铺装之前,应在水泥混凝土铺装上均匀撒布 FTY-I 型防水剂。本桥 4 孔一联,除两桥台设置滑板球冠支座,其余均设置普通球冠支座;墩顶设置桥面连续,两桥台处设置仿毛勒 80 型伸缩缝。2,下部构造: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墩高 20.323m27.457m(左幅,右幅) 。墩帽及挡块为现浇 C30 混凝土;墩柱为现浇 C30 混凝土;系梁为 C30混凝土;扩大基础为 C25 混凝土;台帽及挡块为现浇 C30 混凝土;台后设置 8 米长桥头搭扳,C15 片石混凝土基础,台内填充料为砂卵石或片石。3,附属工程支座垫石为 C40 混凝土,U

3、 台台后排水采用大片石,碎石,粘土,编织布处理。以上桥梁结构附图:桥型布置图,预应力 T 梁一般构造图,桥墩一般构造图,桥台一般构造图(略) 。(二) 设计标准:1 设计荷载:汽车超 20 级,挂车120 级。2 地震烈度:按 7 度设防。(三)主要工程数量:上部结构混凝土总量:1553M3,钢材:298T。其详见主要工程数一览表。(四)气象,水文,地质和地形简况:1气象:属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具有冬暖春早,夏热秋多绵雨的特点,平均气温 1618C,一月最低 57C,七,八月份 2629C,极端最低气温-5.3C,最高气温带 3、5 月份,多年平均其中 5、9 月份最高占 14

4、.3%14.5%,冬季普遍少雨,其中 12 月至次年 2 月仅占 5%,平均月降雨量都在于 5mm 以下,比较有利于施工2水文:HCO3,SO 4Ca2+Na+型,PH 值呈偏弱碱性,对砼无侵蚀性。3地质:有第四系的坡残积层(Q4eI+dI)和侏罗系中统上沙溪组的砂岩(J2S-Ss)与泥岩(J2S_MS) 。4地形:属红层丘陵地貌,海拔标高 315450 米,沟谷切割深度520 米。(五)施工工期:上部结构从 5 初月至 9 月底完成,6 月底左半幅试通车。(六)其它:本桥结构虽然简单,但地处较深沟谷,造成桥墩较高,需搭设高架,施工作业增加一定难度,重点在上部构造的预应力 T 型梁预制和安装工

5、作上。二,施工准备工作安排下部施工时生产生活临建设施已安排准备好。预制场地平整,临时道路畅通。T 梁混凝土拌和及养生用水采取水泵供给,水源为 K104+865.00处左面的一水塘,约储水量为 1000m3,采取二次水泵供水在临时储水池中。供电系统由专用的 150KVA 变压器一台供给。三,施工方法和工艺技术方案一) 、施工顺序:二) 、预应力 T 梁预制场布置根据现场较狭窄的实际情况,预应力混凝土 T 梁的预制和存放场地采延伸式预制场,即在 4#桥台后路基上进行预制然后移梁就位。预制场长120m,按 24m 设。路堑设计开挖宽 28m,预制场靠线路左侧布置,右侧留运输道宽不小于 4m,引道位置

6、沿桥轴线将预制底座,存梁场,砂石料堆场和拌和站一字排列。并设置塔吊作为场内垂直,水平运输 T 梁的模板,混凝土等工具。路基碾压密实后每片梁设与梁底宽 40cm 相同的 C20 砼底座,底座高 30cm,底座设放大基础,基础宽 60cm,厚 20cm。底座按预应力 T 梁的张拉设计,中间低于两端 30mm,即起负拱 30mm。负拱不得成折线形,应按抛物线或分段折线设置。经力学计算如上设计的底座能满足承载力要求。为减少 T 梁的横移工作量和方便运梁、架梁,底座及硬化地带靠右侧横向布置 3 匹,间距 4m 共 12 米。左侧设存梁场。纵向前期布置2 联,占路基长 80 米。从 4#台向长寿方向预留

7、50m 作架桥机组装场地。详见预制场平面布置图。三) 、预应力 T 梁后张法制作技术要求1、模板:底模使用 3mm 厚的薄钢板平铺。侧模使用专用定型钢模板,共加工2 套中梁,0.5 套边梁。端头模板使用专门加工的钢模板。横隔板用钢模板与侧面钢模板形成整体。模板截面尺寸与长度要准确;模板面要平直, ;转角要光滑,焊缝要平顺;模扇间连接螺栓孔的配合要准确,在组装模扇时,相对位置要准确,焊缝要平顺;端模,底模要平正,预应力筋预留孔的位置要准确。T 梁模板上下设 2 道 16 拉杆,纵向间距 1m,在翼板下 50cm 处再设置 12 拉杆,纵向间距 0.8m。外模上挂功率为 1.5 KW 的附着式振动

8、器,振动器单侧间距 2.0 米,两侧上下交错布置。模板的拆安吊装使用塔吊,底模按照计算所需的预拱度按照抛物线分配法起负拱。2、 T 梁预拱度计算:忽略张拉过程中的预应力损失及砼徐变引起的挠度变化。T 梁预拱度主要由以下三方面构成:1)、T 梁自重产生的挠度 fg;在正常情况下,初始 张拉时参与作用的 T 梁自重产生的挠度直接与初始张拉产生的挠度相迭加。2)、行车荷 载产生的挠度 fq;汽车活载挠度是 临时出现,对于简支梁,跨中最大,汽车驶 离桥梁, 挠 度消失。 3)、预张拉力 产生的挠度 fpi,为上挠度。对于简支梁,取跨中挠度。三方面的组合值为预制梁时的预拱度设置值,求出简支梁在跨中最大值

9、时再按抛物线分配设置。计算公式为桥梁工程(范立础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1980 年 6 月版, 公路桥涵设计手册桥梁(上册)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8 年 3 月第一版表 2-5-28)预拱度设置计算公式: f=fg+fq+fpi A、 T 梁自重产生的挠度:fg=(5/384)(qL4/0.85EI) L计算跨距取设计值 28.86m E砼弹性模量,C50 砼取 100%强度时为 3.25104N/mm2 IT 梁惯 性矩,按计算确定 q均布荷载:按下面计算确定桥面铺装层重 g2: 2.120.1125KN/m3=5.83KN/mT 梁 预制时自重 g1: 505KN/29.90m=16.89

10、KN/mA1=14015=2100cm2 A2=3152cm2 A3=1664cm2yc=(2100242.5+3152145.5+166422)/(2100+3152+1664)=145.2cmI=(1/12)bfhf3+9467A1+(1/12)b1h3+0.32A2+(1/12)bh3+15178A3 =54752001cm4=547520010000mm4则:a、 T 梁预制时自重产生的挠度:fg1=(5/384)(qL4/0.85EI)=522.72(28.86103)4/(3840.853.25104547520010000)=14mm b、桥面铺装后恒载产生的挠度:fg=(5/3

11、84)(qL4/0.85EI)=522.72(28.86103)4/3840.853.25104547520010000=13.6mmB.车辆活荷载产生向下的挠度:fq=1/48PL3/EI 每片 T 梁架设后通过湿接缝相连接,每片梁按照等代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及车道折减系数来计算比较复杂。本施组视一辆重车为集中静活载按每片梁可布置一辆重车计算,荷载按汽车超 20 级计,计算结果偏大,取值时可适当减小故:fq=1/48550103(28.86103)3/EI=28 mm 按照公路桥涵设计手册桥涵表 2-5-28 的规定,f q一般取1/2=14mm 即可。C、 张拉应力张拉产生的向上挠度 fpi

12、:将所有预应力钢绞线视为按抛物线形布置进行计算:计算公式为: fpi=-(5/48)(pieL2/EI)pi张拉预应力 对于: 15#孔: Pi=569KN ; 对于: 613#孔: Pi=583.87KN 弹性模量: E=3.25104 ,T 梁截面惯性矩: I=547520010000mm4 将上述值代入公式:fpi=5P103eL2/483.25104547520010000对于 P 值,取超张拉值 ,15#孔 P=569KN,613#孔 P=583.87KN计算得出下表:各孔道张拉挠度值(mm ) 附表三 孔道号 升高值 e(cm) L(cm) fpi 孔道号 升高值 e(cm) L(

13、cm) fpi1 143 3984.5 -7.6 6、7 21.5 3974.1 -2.02 154 3986.8 -8.2 8、9 37.5 3975.2 -4.03 165 3989.2 -8.8 10、11 53.5 3976.6 -5.84 176 3992.6 -9.3 12、13 69.5 3977.7 -7.55 187 3994.7 -9.9 fpi = -63.1挠度组合:a、 T 梁预制时自重与初始张拉力二者挠度的组合:fa=fg1+fpi=48-63.1=-15.1mmb、 T 梁架设桥面铺装后的挠度组合:fb=fg+fpi = 59.4-63.1=-3.7mmc、 车辆

14、通行时跨中产生的挠度fc=fg+fpi +1/2fq=59.4-63.1+19=15.3mmL/1600=38.86m/1600=24.3mm 15.3mm根据设置预拱度的条件:若挠度 fmax L/1600 才设置预拱度,否则不设置预拱度。因此本方案中按不设上预拱度设计。考虑在预制场预制时,由于没有基底压缩的影响,架梁后保证桥面铺装层的厚度及制作时的误差,预制时按照-30mm 起负拱。第一片梁张拉时期,用水准仪测量出 T 梁的实际上挠度,据此确定是否调整。上述 计算必须经设计及监理工程师认可。注意施工 T 梁 时在保 证翼缘厚度的前提下,跨中砼不得浇注成水平,必须同样向下低 30 m m。在

15、此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施工经验及上面的计算,T 梁在预制场预制时,一般按照 4050mm 起负拱,这样才能满足铺装层的厚度,但梁在铺装后和使用过程中将向下挠,形成向下凸。这将影响梁的使用和线形美观。如不起 4050mm 的负拱,铺装层厚度将不够,这就需调整路面标高。这是一个矛盾问题。我们认为宁愿调整设计路面标高,也不影响梁的使用和线形美观。因此本施组设计的预制梁向下起 30mm 的负拱值,请监理工程师及设计人员确认。3、支架:使用角钢支架 。为保证 T 梁的外观质量。使用 50 角钢小龙骨,75 角钢做大龙骨,肋用 6mm 厚宽 50mm 的钢带。钢模板用 =6mm的钢板做面板,上下拉两道拉杆。

16、横隔板之间的模板作成整体。4、钢筋工程: 钢筋骨架的制作在钢筋棚进行,钢筋加工前,必须先作清污,除锈和调直处理。Q20 主筋的水平钢筋用电弧焊接头 ,骨架的焊接采用分段,分片方式,在专用的焊接台座上施焊,然后运至现场装配成型。先绑骨架即梁肋部分,后绑横隔板及翼缘钢筋,绑扎完对照图纸检查无误后安锚垫板。注意锚垫板下的防爆钢筋要准确定位。锚垫板上钻半眼螺栓孔与端头钢模板临时固定。确保预应力筋孔道定位准确。5、波纹管埋设:波纹管加工好经试水检查后才可使用。波纹管用加大管径的波纹管接头,接好头后在接头的外层用胶带粘结,防止漏浆堵塞孔道。波纹管两端穿过锚垫板的孔道,并用纸袋等物临时封包好。波纹管按设计坐

17、标安放并用短钢筋固定焊接。短钢筋的固定间距 0.5m。起弯点加密布置。6、穿束:在编束并标注后的预应力钢绞线端头,套上自制的钢弹头,每束用人工抬到现场用人力穿过波纹管孔道。钢绞线两端必须均匀地露出张拉的长度 90cm 左右。也可用 6 钢筋系牢钢绞线通过绞车牵引穿束。绞车牵引速度一定要慢,防止拉破波纹管。7、砼施工:浇筑前对预制台座,预留孔道,预埋件的位置进行复式检查,由于采用侧模,底模振捣,在底梁与基之间加设橡皮垫,以便提高振捣效果。由于施加预应力后混凝土会压缩,所,梁的底模板铺设时加长1/1000L(梁长) 。(1) 、原材料:T 梁砼等级为 C50,故水泥用普硅 52.5R 水泥。河砂用

18、武隆产中砂,细度模数 2.3。碎石用西山产的石灰岩碎石,粒径0.52cm。水用施工现场的生活自来水。外加剂用易通 FB-5 早强减水剂。(2) 、配合比:经公路中心试验室验证后的理论配合比为:水泥:河砂:碎石:水:外加剂=1:1.23:2.29:0.38:0.01。每立方水泥用量512kg。坍落度 1214cm。试验强度 58.2Mpa。现场配料时,测出砂石的含水率,将理论配合比换算成施工配合比进行配料。(3) 、材料计量:袋装水泥由于厂家出厂时已计量,配料时进行抽查水泥计量是否准确。发现一次超误差允许量时,取 4 倍抽查。若仍发现一袋超允许误差量则该批水泥全部计量配料,并将该信息反馈到生产厂

19、家。砂石每次称量配料。水用容积计量。外加剂称每次用量后分袋包装。(4) 、拌制:使用两台 J350 型砼搅拌机拌制砼。另备用一台 J350型的搅拌机。搅拌时间不少于 3 分钟。混合料搅拌均匀、颜色一致后才可出料。以内梁的混凝土设计量 21。3m3 计,浇注混凝土的速度计算为:搅拌机的设计生产能力为:J350 实际生产能力按照 3。5m3/h 计,生产 21。3m3 混凝土的时间为:21。3/(2X3 。5)=3 小时。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控制在 5 小时就能满足首批混凝土初凝前将全部混凝土浇注完毕。(5) 、运输及浇筑:用塔吊提升 0.3m3 的罐装混凝土到浇筑位置,每提升卸料一次需用 3 分钟;

20、如不能吊到位的,卸到搭设的斜台上,人工铲砼入模。由于浇注长度达 30m,设置两台 J350 搅拌机,人工运输碎石,河砂,后舱必须分两组,前后组相隔时间不得多于 2 小时。浇注顺序从一端向另一端进行,一气呵成的;连续浇筑。将近另一端时,为避免梁端混凝土产生蜂窝等不密现象,应改从另一端向相反方向投料,而在距该端4M5M 处合龙。分层下料,振捣,每层厚度不宜超过 30CM,上下层浇筑时间相隔不超过 1H(30C 以上)或 1。5H (30C 以下) ,上层混凝土必须在下层混凝土振捣密实后方能浇筑。这样才能避免出现施工冷缝。两端钢筋较密、中部波纹管较密。在该三处砼的分层厚度不大于 30cm。施工速度要

21、慢。端头模板分两次安装到位。方便浇砼及观察砼是否浇注密实。砼振捣用 50 型插入式振动棒配合功率为 1.5KW 的同频率附着式振动器捣固。振捣器先固定在型钢上,型钢固定在模板上。浇注砼后派专人将 T 梁的顶板刨平拉毛,注意顶部砼仍按本施组设计的负拱(-30mm)下凹。在浇砼用水准仪抄平时就首先做到这一点。砼浇注后派专人覆盖洒水养护到设计强度。冬季气温较低时(低于 5)不得洒水养护。每片梁浇注砼后同条件下做砼试件,其强度达到 80% 后,方可对构件进行张拉。8、张拉:使用经有资质的单位标定参数的 65t 内千斤顶及YZB215/63 电动油泵在梁的两端同时张拉。张拉使用双控的方法进行。由张拉应力

22、进行控制,用伸长率进行校核。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80%后,依次张拉 N1,N2 钢束。钢绞线采用标准强度 Ryb=1860Mpa,直径 15.24mm,公称截面积140mm2,弹性模量 E=195000Mpa,松弛率 0.035,张拉控制应力0.75Ryb=1395M,每束拉力 P=195。3KN.弗氏锚张拉顺序为:0 0.1 K (量初始伸长) 1.05k(持荷 5 分钟量伸长)顶锚 给油退楔 中梁:对于 N1 钢束,钢绞线控制应力为 Ni=195.3x8=1562.4KN对于 N2 钢束,钢绞线控制应力为 Ni=195.3x12=2343.6KN边梁:对于 N1 钢束,钢绞线控制应力为 Ni=195.3x10=1953K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建筑建材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