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 录第一章 编制说明及依据 .61 编制依据 .62 编制原则 .63 编制说明 .7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81 工程概述 .82 周边环境条件 .83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84 设计概况 .94.1 搅拌桩施工工艺 .94.2 插筋、挂网及土方施工 .94.3 注意事项 .9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 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111 施工测量 .111.1 原始数据验算 .111.2 平面控制布设 .111.3 高程控制网布设 .111.4 测量仪器配备 .112 水泥搅拌桩施工 .122.1 施工工艺流程 .122.2 施工
2、方法及技术措施 .132.3 施工质量控制 .142.4 质量检验 .152.5 施工中常见问题和处理 .153 水泥砂浆抹面土钉墙支护 .163.1人 工 修 坡 .163.2挂 电 焊 网 .163.3埋 设 水 泥 砂 浆 厚 度 标 记 .173.4水 泥 砂 浆 抹 面 .174土方开挖 .174.1施 工 准 备 .174.2土 方 开 挖 施 工 方 法 .174.3 土方外运处理措施 .184.4 施工道路设计 .184.5 土石方分层挖运工况图 .184.5.1 基坑分层开挖示意图 .194.5.2 基坑底开挖示意图 .204.5.3 基坑出土口收口开挖示意图 .215 施工
3、期间的监控量测 .225.1 施工监测目的及意义 .225.2 监测内容及技术措施 .225.2.1 监测内容 .225.2.2 监测技术措施 .235.3 监测信息反馈基本控制标准及监测频率 .255.4 监测信息反馈程序 .25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 质量安全措施质量安全措施质量安全措施 .281 质量保证措施 .281.1 工程质量的管理目标及保证体系 .281.2 工程质量目标的保证体系 .321.3 技术保证措施 .331.3.1 技术管理体系 .331.3.2 测量管理 .331.3.3 试验管理 .341.3.4 施工管理 .341.4 施工质量流程控制 .351.5 施工质量创优措
4、施 .411.5.1 质量创优目标管理 .411.5.2 主要分项工程质量控制 .411.5.3 隐蔽工程的质量保证措施 .421.5.4 材料选用及管理措施 .421.5.5 为确保质量所采取的检测试验措施 .451.5.6 特殊季节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471.5.7 计、测量工作质量保证措施 .481.5.8 工程档案资料管理的保证措施 .481.6 成品保护保证措施 .491.6.1 主要管理措施 .491.6.2 技术措施 .492 安全保证措施 .502.1 安全目标 .502.2 安全保证体系 .502.3 安全施工保证措施 .522.4 安全施工技术性措施 .522.4.1 基坑
5、临边防护 .522.4.2 基坑顶外围的安全管理 .532.4.3 施工机械的管理 .552.4.4 施工用电安全 .572.4.5 防汛措施 .582.4.6 其它安全措施 .592.5 安全施工过程控制 .592.6 安全应急流程控制 .592.7 危险源辨识 .622.8 地下管线及其他地上地下设施的加固措施 .632.9 保证邻近建筑物和市政公用设施安全使用的措施 .643.应急措施 .643.1 应急与响应机构、职责与分工 .653.2 报告 .653.3 联络 .663.4 基坑应急措施及补救、维护方案 .66第四章第四章第四章 资源配置计划资源配置计划资源配置计划 .681 技术
6、力量的投入 .682 机械设备的投入计划 .693 劳动力的投入计划 .704 材料供应计划 .71第五章第五章第五章 施工总平面布置施工总平面布置施工总平面布置 .721 施工准备 .722 施工总平面布置 .723 交通疏解 .754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75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 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进度计划 .771 主要工程项目施工计划进度指标 .772 主 要 工 期 目 标 .772.1 总工期 .772.2 工程施工计划横道图 .77第七章第七章第七章 文明施工措施文明施工措施文明施工措施 .791 文明施工目标 .792 施工现场文明管理 .792.1 场容场貌管理 .7
7、92.2 环境绿化管理 .792.3 临时道路管理 .802.4 材料堆放管理 .802.5 办公生活区管理 .803 环境保护措施 .813.1 卫生管理措施 .813.2 污染控制措施 .814 突发事件处理方案 .824.1 安全事故措施 .824.2 治安管理措施 .824.3 消防措施 .835 周围环境协调 .845.1 防止扰民措施 .845.2 纠纷应急措施 .856 节假日施工的保障措施 .87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本工程特点与难点及相应对策本工程特点与难点及相应对策本工程特点与难点及相应对策 .881 本工程特点及难点 .882 相应对策 .88第一章 编制说明及依据1 编制
8、依据1.保利金沙洲 B3702A05 地块项目基坑支护工程设计图 。2.保利金沙洲 B3702A05 地块项目基坑支护及土石方工程招标文件 。3.保利金沙洲 B3702A05 地块项目基坑支护及土石方工程勘察报告 。4. 保利金沙洲 B3702A05 地块项目基坑支护及土石方工程招标答疑纪要。5. 保利金沙洲 B3702A05 地块项目基坑支护及土石方工程现场调查资料。6. 保利金沙洲 B3702A05 地块项目相关结构设计图及周边建(构)筑物图纸。7.国家、省、市现行有关法规、标准、技术规范、定额,以及特别是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方面的政策和法规。广州地区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定(GJB02-98)
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 (JGJ120-99)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2003)8.我单位施工队伍、技术装备能力以及以往施工同类工程的实践经验。2 编制原则1.遵循有关文件条款,响应询标文件要求,确保实现业主要求的质量、工期、安全、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和造价等各方面的工程目标。2.指导思想是:施工方案可行、施工技术先进、施工组织科学、重信誉、守合同,优质、安全、按期完成。3.严格执行施工过程中涉及的相关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4.贯彻执行国家和广州市有关方面的方针政策、遵守法律法
10、规、尊重当地的民风民俗。5.重视生态环境,在施工期间及竣工后不发生水土流失,确保工程范围外的原地形、地貌不被破坏,道路恢复原状。6.重视工程范围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建立以地质资料为先导、以量测为依据的信息化施工管理体系。7.施组编制做到施工总体部署和分项工程施工组织相结合、重点工程和一般工程相结合、特殊技术和普通技术相结合,总体上使施组具有重点突出、内容全面、思路清晰的特点。8.充分发挥我单位专业优势,做到依靠科技,精心组织,合理安排,突破难点。确保优质、安全、快速建成保利金沙洲 B3702A05 地块项目基坑支护及土石方工程。3 编制说明本施工组织设计根据既有施工条件进行编制,主要
11、说明如下:1、业主必须保证按期提供场地。2、施工场地布置及施工部署、具体施工工艺按询标文件规定实施。3、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本工程总工期为 90 日历天,施工组织计划按此“关门工期”考虑,对投标时的施组安排、进度指标作了适当调整。4、根据我公司对本工程施工的项目组建的实际到位人员,调整现场管理组织机构及有关责任人,并根据我公司在进一步研究后优化施组进行机械设备配备。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工程概况1 工程概述保利金沙洲 B3702A05 地块位于广州市白云区内,该地块总规划用地面积为32276 平方米。拟建约 120 米高的建筑物,带两层地下室。本工程基坑地面绝对标高为 3.0m,基
12、坑开挖深度约 5.20m;本次设计的基坑呈规则长方形布置,基坑开挖面积约 21000 平方米,周长约 730m。基坑设计侧壁安全等级为三级;基坑支护结构使用年限自支护结构完工之日起计为 1 年。2 周边环境条件该场地大部分区域地面标高约 7.59.0m,与东面市政道路路面相差不大。场地有临时装配式工棚(待拆) ,场地东南部有水沟,场地东部区域有下水管道,东侧有市政砼道路与外界相通,其人行道下有地下管线,建筑红线东侧距离珠江边约 80 米,其余空各侧为空地,交通条件较好。3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一)地形地貌及工程环境场地位处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区,属剥蚀残丘及其前沿冲坡积地貌。场地地面高差大,局部地
13、势高低不平,有人工开挖形成的陡坎,高约 1.02.0m,大部分区域地面标高约 7.59.0m。(二)岩土结构特征及其物理力学性质分述如下:(1)素填土:灰黄色,湿饱和,以砂土为主,松散稍密(21)淤泥:深灰色,流塑,含少量粉细砂,局部为淤泥质土(23)淤泥:深灰色,流塑,含少量粉细砂(24)粉质粘土:灰黄色,以可塑为主,局部硬塑或软塑,土质不均匀,含较多砾砂(3)残积土:钻孔未见(三)地下水钻孔开孔初见水位埋深 0.83.50 米(标高 4.307.28 米)勘探结束测得孔内静止水位埋深 1.303.80 米(标高 4.367.73 米) 。场地上部地下水类型属于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素填土及冲
14、积砂土孔隙中,有大气降水及地表水补给,以蒸发和渗流方式排泄,地下水于地表水有水力联系。根据室内渗透性试验结果及土性,地区经验判定:(1)层素填土属弱中等透水性, (22)层中砂属中等透水性,(24)层粉质粘土属弱透水性,其余均属微极微透水性,根据水质分析结果判定: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中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4 设计概况4.1 搅拌桩施工工艺1、施工顺序:应先施工搅拌桩后,待搅拌桩达到设计强度的 70后,方可进行土方的开挖。2、搅拌桩施工中采用四喷四搅的喷浆施工方法,施工中参数如下:桩身强度0.5MPa;32.5R 水泥掺入量 70Kg/m;搅拌提升速度1.0m/min。必
15、须保证搅拌桩的搭接质量,搭接时间不大于 24 小时,如间歇时间过长,应采用局部补桩或注浆措施。3、搅拌桩直径为 550,中心距为 400,搅拌桩的竖向偏差不得超过 1,搅拌桩位偏差不得大于 50mm。搅拌桩桩长:桩底穿过淤泥层(或淤泥质土层) ,进入下一层土不少于 1.0m。4、由于淤泥层含水量较大,要求在搅拌桩施工前进行工艺性试桩,以确定施工技术参数。4.2 插筋、挂网及土方施工1、钢筋采用 16 钢筋,采用 16 加强筋通长与插筋焊接,钢筋网与插筋采用绑扎连接;2、挂网放坡地段采用 M10 水泥砂浆抹面,厚 50mm,挂 1.02525 电焊网。3、要求土方分层分段进行开挖,每层开挖厚度不
16、大于 1.5m,开挖区段不大于20m。4.3 注意事项1、基坑顶的排水沟可与施工场地排水合并设置,基坑顶地面应用素混凝土抹面,施工中发现地面裂缝应及时以水泥浆灌满。2、基坑开挖期间,严禁超挖或少挖,上层抹面及搅拌桩施工符合要求后才能进行下一层土方开挖。3、基坑开挖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维护结构周围地面堆载,基坑边不得行驶重车,基坑周围 2m 范围内严禁堆载,一倍坑深范围内堆载不得大于 20KPa。当基坑周边有超载时,不得超过设计荷载限制条件。4、基坑土方开挖应严格按分层分段进行,每层开挖不大于 1.5m,不得超挖;土方开挖分段长度不得大于 20m,并采取跳挖方式开挖,换填层沿基坑边分段开挖长度不得大于 10m,且在每段换填施工后才能进行下一段换填开挖的施工。5、土方开挖完成后应立即对基坑进行封闭,防止水浸和暴露,并及时进行地下室结构施工。6、围护结构的设计和施工应遵循“动态设计与信息化施工”的原则。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建立严格的检测网,对施工全过程的基坑安全及周边环境进行严密检测。关键位置、工况应加密测点布置,加大监测频率,及时做好监测结果的综合分析和风险预测,并将结果提供给业主、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根据监测反馈信息、地层岩性的变化及施工条件,及时调整设计和施工,以确保基坑、周围建筑和管线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