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党委中心组 2018 年学习总结根据校党委中心组学习计划的统一部署,生工学院党委中心组通过校院中心组集中学习、个人自学、工作研讨、院会宣讲、组织生活等形式,促进中心组“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着力打造“ 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 领导班子。在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推进立德树人、协同创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 深刻领会十八大精神,不断提升立德树人工作的境界。一是以迎接学校第三次党代会召开为契机,按照学校党委中心组学习的要求,全面理解、深刻领会十八大精神实质。认真研读党的十八大报告和新修订的党章 ,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的主题,科学
2、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重大部署,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等精神,为学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进一步解放思想、凝聚共识,做好充足的理论认识准备。校第三次党代会召开后及时通过会议宣讲和组织生活等途径进行宣传贯彻。引导师生围绕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全球化”高水平大学宏伟目标,把智慧和注意力凝聚到实施好“八项工程”上来。二是把“立德树人” 寓于党日教研活动之中。以“ 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 ”党组织建设为抓手,开展“立德树人” 主题党日活动,宣讲十八大报告中关于“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论述,聚焦退而不休的优秀党员教授,倡导“为人师表、立德树人,启智求真、敬业精业,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的精神。围绕“立德树人” 开展主题教研活动,通过青年教师授课展演、中老年教师点评指导、与会人员研讨互动,促进青年教师不断提高科学文化素养。有三位请您教师分别获得了学校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一、二、三等奖。指导教工第四党支部探索形成的“敏学笃行工作法”被收录为江苏高等学校教工党支部工作法 。完成学校党建工作创新计划项目“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建设
4、美好和谐学院的探索与实践 。三是把“立德树人” 寓于“ 中国梦”教育实践活动之中。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 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协同学院“关工委”开展“ 向伟大领袖学习 用青春梦托起中国梦”读书征文演讲活动,获全校最佳组织奖;开展“ 用中国梦书写我的青春故事”报告会;“给未来的我写信”筑梦活动,以及“ 超越梦想” 校园十佳歌手大赛和“海辰杯” 研究生梦想飞歌迎新文艺晚会等活动,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的效果。引导和支持学院团委开展首届团建文化月活动,着力推进“3343 工程” 建“三个文化”、扬“三创三先”、树 “四有新人”、圆“三个梦想”,寓教于乐,很好地展现了全院广大团员青年的精神风貌。四是把“
5、立德树人” 寓于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之中。引导和支持生工学科集群青教协以“光荣与梦想同在,使命与责任同行”为题举行座谈活动,邀请党员师德楷模等先进人物与青年教师共话人民教师的光荣与梦想、使命与责任,给青年教师以现实的激励、导向、引导和带动作用。组织开展师德案例征文及演讲活动,获最佳组织奖,有五位青年教师分别获得征文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李振江教授被学校党委授予“师德十佳”称号。五是把“立德树人” 寓于实践育人活动之中。围绕贯彻十八大提出的“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精神,着力推进“基于班级教学团队”的建设,促进任课老师与学生工作干部、与教学管理人员等方面的沟通,以及教研活动的
6、开展,对有效提升基于教学质量起到了建设性的作用。推出“教研一体化”改革举措,指导和支持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获全国“挑战杯”竞赛二等奖一项。指导社会实践小分队凝练实践主题,携手新浦汽车总站“雷锋车” 组,开展“ 同推为民雷锋车,共圆和谐中国梦 ”主题实践活动。带领社会实践小分队赶赴开山岛慰问“十大海洋人物”王继才夫妇,开展“守望和平海防线,助推海洋强国梦”主题实践活动。带领社会实践小分队赶赴徐矿集团庞庒煤矿开展“走进煤矿体验生活,学会感恩弘扬责任”主题实践活动等,进一步丰富了实践育人的内容。缪昌美同志被省委宣传部等六部委授予“江苏省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称号。二、贯彻落实高等学校创新能
7、力提升计划 ,积极探索以协同创新方式培育创新型人才。一是从大局把握好责任。自觉站在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申报、建设的前列,协调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在协同创新中心通过评审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时,我们举行“协同创新,卓越前行” 主题院会,及时通报情况,结合实际初步诠释我校“协同为纲,创新为目;学科为基,科技为重;育人为本,文化为魂;人才为先,机制为要”的全新理念。其协同为纲,创新为目 ,着眼于创新是提高教育质量的灵魂,创新驱动是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发展战略。而协同创新作为突破机制体制障碍,整合各类创新要素、凝聚创新力量的关键所在,对于落实高校四大职能,促进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事业的融合发展,推动“自主创新、重大突破、支撑发展、引领未来”具有纲举目张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