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二节 食物的消化一、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教材分析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是本节的的基础,对于消化的概念科学表述及理解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学生验证唾液对食物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设计与操作对于培养学生的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及动手能力非常重要。同时要注意良好口腔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学生分析由于消化概念较抽象,而此名词在日常生活中有经常用到。所以要纠正学生的一些错误或不准确的理解,从而形成科学准确的概念。设计理念运用探究式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提高能力,并从中学到知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食物在口腔中 的变化2阐明消化的概念。能力目标运用所学知
2、识设计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 验,并完成,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情感 目标通过小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课时安 排1 课时教学准备为学生实验准备:淀粉溶液、馒头、碘液、蒸馏水、试管、烧杯、玻璃棒等;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多媒体课件(淀粉被分解成麦芽糖的 flash 动画) ;人体消化系统挂图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提示和建议课前给大家布置的吃馒头的作业完成的怎么样?请同学讲讲他两种吃法的感受。提出问题:为什么细嚼慢咽感觉有甜味呢?为什么大口快吃不觉的甜而细嚼慢咽感觉有甜味那么麦芽糖是怎么来的呢?如何证明是唾液发挥了作用呢
3、?教师提示学生科学的实验一定要设学生描述自己的感受(大口快吃不觉的甜, 细嚼慢咽感觉有甜味)学生根据经验回答(淀粉转变成麦芽糖 )学生思考回答(细嚼慢咽使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学生提出假设:是否是口腔中的唾液在起作用。学生设计实验,并利用教师准备的材料料用 具进行实验课前要求学生体会大口快吃和细嚼慢咽馒头的不同味觉感受置对照实验, 并且提醒学生实验时要注意实验安全,特别是水浴加热时避免烫伤请同学分组讲述自己的实验设计及实验结果和由此得出的结论。对于实验失败的小组要分析失败的原因教师活动学生描述实验设计及结果例如:某组同学的实验设计是: 将 2mol 淀粉溶液加入 1 号试管,加入 1mol 唾液
4、 将 2mol 淀粉溶液加入 1 号试管,加入 1mol 蒸馏水学生活动提示与建议教师评价:设计了 1 号管和 2 号管做对照实验非常好,而且对照组和实验组加入的 淀粉溶液的量相同只有一个变量就是,1 号管加入的是唾液,2 号 管加入的是蒸馏水,设计的很科学,为什么实验失败呢?教师提示:人体的体温是多少度?我们的实验温度是多少?如何让环境温度与体温相近呢?可以采取水浴保温的方法唾液是从 哪里来的呢?(出示人体消化系统图)口腔内有三对大唾液腺,能分泌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分解食物中少量淀粉成为麦芽糖所以馒头会感觉越嚼越甜。淀粉分解成麦芽糖,这是化学消化演示食物在口腔中消化的多媒体课件使学
5、生对化学性消化有一个直观了解大家在吃 饭时爸爸妈妈常常说,要细嚼慢咽不要囫囵吞枣,否则会不好消化,这是指谁的作用呢?在吃食物是我们的舌头也没有休息,它有什么作用呢?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食物的消化起什么作用呢?让我们通过 实验来 向两只试管中加入 2-3 滴碘液实验预期结果:1 号管由于淀粉被分解成麦芽糖,而麦芽糖遇碘液不变蓝,2 号管由于淀粉没有被分解,淀粉遇碘液变蓝实验结果:1 号管和 2 号管都变蓝说明都有淀粉存在学生思考回答(实验的环境温度低于体温,唾液不能发挥正常的作用)学生回答(保温)学生思考学生观察学生观看学生回答(牙齿)学生回答(搅拌)学生动手做课本上的实验若无多媒体课件,可让
6、学生看课本13 页图 1-8 并加以适当讲解寻找答案。提醒学生实验时要注意实验安全,特别是水浴加热时避免烫伤那位同学说一下实验结果?由此结果可以说明牙齿、舌有何作用呢?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是物理消化那么什么是消化呢?出示人体消化系统挂图让学生说明各教师活动部分结构,学生不明确的教师予以指正。大家提到的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组 成消化道,食物在消化道里被分解的过程,叫做消化。消化包括物理消化和化学消化请同学们举例说明什么是物理消化?什么是化学消化?哪位同学能把淀粉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描述出来呢?牙齿在消化中有很重要的作用,我们如何保护我们的牙齿呢?学生回答的不全面的地方教师补充。进一步
7、引申,大家 知道全国爱牙日时哪一天吗?是每年的 9 月 20 日同学们知道我们的牙齿是由什么构成的吗?龋齿又是怎样形成的呢?请大家阅读开眼界了解这部分知识。这节课大家都学会了那些知识呢?那位同学来 说说?食物在口腔只是进行了初步消化,哪里是食物进行消化的主要场所呢?这是我们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生回答并分析:馒头渣的一组加入碘液基本不变蓝,说明淀粉被分解成麦芽糖了,馒头块一组加入碘液后变蓝,淀粉没有分解学生回答(牙齿把食物由大块分成小块,舌使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学生活动 学生凭经验常识回答学生思考回答学生思考总结并回答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回答学生思考尝试回答学生阅读开眼界自学学生自己总结,进一步巩固本节知识提示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