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转非”人员就业问题探讨以重庆市为例0摘要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由于重庆市地区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部分具有农村户籍的人自愿或不自愿的加入了城镇,成为了城镇居民,即农转非人员。近在咫尺的繁华都市,却让他们感到非常的遥远和冷漠。由于自身和制度的因素,农转非人员虽“安居”但却未“乐业”,他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却无法融入迁居地的生活,不适应城市的快节奏生活方式,不少人在“变身”之后重新返贫失业。笔者主要以重庆市地区农转非人员的就业问题为主,探讨分析就业问题的产生和解决就业问题的方法。关键词农转非;就业;就业教育;城镇化“农转非”人员就业问题探讨以重庆市为例1目录一、“农转非”政策3(一)农转非政
2、策背景3(二)农转非政策内容3二、农转非人员的就业现状4三、导致“农转非”人员就困难的原因6(一)政府部门对农转非人员的引导力度不够,只注重短期利益6(二)开发商补偿给农转非人员的费用较低,且支付工资水平低6(三)针对于农转非人员的再就业培训教育制度的缺位6(四)农转非人员社会资本的约束7(五)农转非人员受封建小农意识影响,自我内在驱动力不足7(六)针对于农转非人员就业的劳动法律法规体系亟待完善7四、如何提高“农转非”人员的就业水平7一改变农转非人员的就业观念7(二)就业政策的制定8(三)提高农转非人员的综合素质8(四)加大对三农费用的支出8(五)完善再就业培训教育制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8(六
3、)加强就业管理,公共服务护航9(七)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9(八)积极鼓励支持中小企业、个体经营户的发展9五、参考文献10“农转非”人员就业问题探讨以重庆市为例2一、“农转非”政策(一)农转非政策背景我国现行的“农转非”政策制度是上世纪1949年建国以来,实行计划经济的时代产物,它是计划经济时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计划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具有一定的特殊历史背景。在上世纪新中国成立之际,我国就建立了一整套严格按人口居住地登记户籍的管理制度。在五十年代,城乡之间人口尚可相互迁徙落户。但在三年困难时期以后,由于社会管理和粮食供给条件的限制,国家对城镇居民的生活日用粮实行按人口限量供给商品粮的
4、制度,人口迁徙落户由以前的城乡双向流通变为以城市迁往农村为主,农村迁往城市为辅的局面。一般情况下,除农村人口因招工、招干等原因随其身份及人事关系改变,可以由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而进入城镇登记户籍居住外,农业人口是不能进城落户居住的,也不能享有国家的定量商品粮供给。但在国家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前提下,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又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农转非政策的具体内容主要表现为帮助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中在贫困边远地区、艰苦岗位工作的职工和乡镇企业中的管理人员解决户口困难的工作。目的是支持、鼓励各类人才到艰苦岗位工作,稳定基层职工队伍,为边远贫困地区、艰苦行业的建设发挥积极作用。如因城
5、市发展而占用郊区农村土地,其农业人口必须进行产业转移;城镇人口中某些有特殊贡献的人员需解决其农村家属两地分居;军队干部的农村家属需随军迁移;农村无自我生活能力的孤寡老幼人口必须投靠亲友等情况,都需要解决其农村户口转为城镇户口的问题,并同时解决其口粮供给问题。于是,各级政府就出台了一系列“农转非”的政策规定,拟定了不同情况下解决户口登记及相应的口粮供给问题的政策界线,逐步形成了最初的农转非制度。(二)农转非政策内容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农村人口向城镇迁徙已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要求户籍改革的呼声高涨。于是,各地逐渐出现了放宽农转非政策限制的情况。近年来,部分地方尤
6、其是部分中小城镇,已实际上将农转非政策限制制度改变为有条件地登记落户管理制度。因此,八十年代“农转非”人员就业问题探讨以重庆市为例3后的农转非又有了不同于前期的内容。特别是在重庆市地区,自1997年直辖以来,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和三峡工程发展的需要,重庆市地区的农转非内容有了很大改变。因此,在重庆市的农转非政策概括表现为(1)要登记为重庆市主城九区的城镇居民,具备3个条件之一即可购买商品住房;务工经商五年以上,具有合法稳定住所;投资兴办实业,三年累计纳税10万元或一年纳税5万元以上的,具有合法稳定住所;(2)重庆市农村籍未成年子女投靠父母、夫妻投靠、父母投靠子女“三投靠”人员,自愿登记为城镇居民的
7、,不受其他条件限制;(3)重庆市农村籍成年子女自愿投靠城镇身边无子女的父母,登记为城镇居民的,不受其他条件限制;(4)重庆市高等学校、中等学校学生可迁入学校集体户或就地转为城镇居民;(5)重庆市籍优秀农民工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子女、父母自愿转户的,可登记为城镇居民(优秀农民工证明指的是区县级以上政府颁发的优秀农民工证书或者表彰文件;或者年产值在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以上企业年度的表彰文件);(6)重庆市农村籍“五保”对象自愿转户的,可登记为城镇居民;(7)重庆市农村籍义务兵和服役期未满10周年的士兵退役时自愿转户,可登记为城镇居民1。有学者通过调查的数据表明,重庆市主城入户政策这些年来呈现愈
8、发宽松的趋势以购房入户为例,2003年的政策要求具有大专及其以上学历、人均建筑面积30平方米以上等;2009年的政策中,凡一次性在主城区购买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上成套商品房,购房人及家人迁入购房地入户时,取消了学历限制;而今,已没有学历和面积的要求。这一政策的变动顺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需要,将农转非过程中失业的劳动力进一步推向市场经济,有利于推动重庆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且在刚结束不久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全会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要加快构建
9、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2。1摘自重庆市人民政府官网,HTTP/WWWCQGOVCN/PUBLICMAIL/CITIZEN/VIEWRELEASEMAILASPXINTRELEASEID2638152新华社,新华社官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18SZQH/INDEXHTM“农转非”人员就业问题探讨以重庆市为例4二、“农转非”人员的就业现状重庆市作为我国的四大直辖市之一,在上世纪中期就已有良好的轻重工业底子。随着经济结构调整、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地方各级
10、人民政府、各色开发商合法征用,更多的农民将离开土地。因此农转非人员的就业问题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特别是在当前社会就业竞争压力不断加大、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一旦离开农村加入城镇户籍,世代依赖土地生活的农转非人员就是去了基本的物质保障,客观存在着“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的现象3。根据相关学者的数据调查发现,在失业率较高的重庆市部分区县,失业的农转非人员在过去是以种地为生,在城市就业过程中谋生的心理准备不足以及心理预期过高,在失去土地之后感觉无所适从,只好寄希望于政府解决就业问题。许多农转非人员在未加入城镇户籍之前,对城市生活所相关的教育、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生活成本(即消费指数)
11、和城市不同于农村的文化、生活方式的期望值过高,与自身的局限性形成鲜明对比,即使拥有政府和开发商的补偿款,他们在竞争压力巨大的城市中也大多会失去自己的位置,进而消极懈怠,不知所措。市、区、县各级政府开发就业岗位的能力和资源有限,导致很多年轻人在本地灵活就业或外出务工。众所周知,重庆市是一个“山城”,从地理位置资源上来说,作为四大直辖市之一的重庆并没有太大的优势,而且山城重庆目前约有3200多万人口,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综合素质不占优势的农转非人员只能是市场竞争中的牺牲品。且重庆市有很大数量的区县经济发展水平低下,为数不少的区县也是刚刚脱下贫困县的帽子,因此政府在大多数时候只能是有心无力,重庆也就
12、形成了了一个农民工输出和需求空间都特别大的矛盾存在的局面。农转非人员中大部分人长期失业,生活贫困,他们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普遍偏低。在专业技能上,他们大都熟悉农业操作,而面对非农业领域的技能知之甚少,不能满足用人单位需求。且由于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不断改进,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方更倾向于具有高学历、高素质、高技术的劳动雇员,但由于农转非人员整体综合素质低下,因而他们毫无竞争力可言。他们传统的从事第一、第二产业的优势一去不复返。部分心理脆弱的人会消极懈3张秦,刘朴,王政重庆市黔江地区征地农转非人员就业情况调查J中国就业报201110,第1页“农转非”人员就业问题探讨以重庆市
13、为例5怠,甚而至于打麻将、逛街成了他们的主要生活,这些失业的农转非人员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待就业群体。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未就业的农转非人员就是一颗危险的定时炸弹,只要不及时解决失业问题,就有可能影响到社会的稳定。由于农村交通不便,信息蔽塞等原因,造成了他们社会竞争意识和自主择业意识差。农转非人员大多数以前以种地为生,这种传统的封建小农经济方式也决定了他们的小农意识的局限性。据调查发现,大多数的农转非人员不会轻易的去做投资理财,抑或说是创业。这些对于他们来说风险太大,成本太高,负担不起。农转非人员所要的只是一个能让他们生活下去的简单职位就够了。从本质上来说,农转非人员的内在自我驱动力不足,他
14、们的就业问题是非常被动的。三、导致农转非人员就业难的原因通过对重庆市各区县农转非人员就业难问题分析,不难发现原因主要在于自身内部和外部两大部分。(一)政府部门对农转非人员的引导力度不够,只注重短期利益从许多区县农转非人员和基层政府干部可以了解到,部分政府机关及干部认识不到位,认为只要在土地征用后兑现了土地赔偿金、安置费过后,工作重点在于拆迁交地、投资项目、企业发展和税收问题,从而忽视了对农转非人员的就业问题的思考。没有真正的做到有效引导和帮助农转非人员适应城市生活,将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本末倒置。(二)开发商补偿给农转非人员的费用较低,且支付工资水平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开
15、发商的进军,才会有农转非人员这一群体的产生。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与农转非人员打交道的企业商家都是当地政府招商引资进来的,因此真正因为征地产生的费用落实到每个农民手中的资金少之又少。正是因为复杂的官商关系,农转非人员的合法权益也会受到侵害,如工资水平较低,即使有数度投诉,其结果也有可能是不了了之。(三)针对于农转非人员的再就业培训教育制度的缺位大部分农转非人员由于来自农村,受周围环境的限制和影响,自身的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较低,综合素质不能满足于劳动力市场需求方的要求。但是当农转“农转非”人员就业问题探讨以重庆市为例6非人员成为城镇居民后,政府社会保障和人力资源管理劳动部门没有及时跟进农转非人员的再
16、就业培训教育,使农转非人员丧失了提升自我的机会,再次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四)农转非人员社会资本的约束谈到农转非,大家都会不由自主的想到闭塞落后的农村面貌。其实这确实是大部分农村的真实写照,个体农转非人员由于自身环境的限制和影响,个体及其周围的人的社交圈子非常有限,信息来源更加有限。有调查表明,有847的农转非人员获取的就业信息来源来源于周围的人(亲朋好友介绍),而来源于广播、报纸等媒介的不足10,这足以说明农转非人员受其自身社会资本约束力之大4。(五)农转非人员受封建小农意识影响,自我内在驱动力不足由于农转非人员大多来源于农村,受其传统的封建小农经济方式影响,他们更倾向于保守不变
17、,且自主择业意识较弱,参与市场经济劳动力市场自由竞争的动力不足。(六)针对于农转非人员就业的劳动法律法规体系亟待完善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来自丘陵地带的农转非人员自身的局限性,法律法规的制定明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速度,且大部分农转非人员的文化水平较低,即使在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去维护自己的权益。因此亟需完善相关的劳动法律条款,明确雇方和雇员的双方的权利义务。四、如何提高“农转非”人员的就业水平(一)改变农转非人员的就业观念农转非人员大多数来源于农村或城郊地区,他们受自身周围环境和教育水平的限制,就业意识和择业意识具有先天的缺陷性受封建小农经济意识的限制总是处于被动就业
18、状态,自身内在的驱动力不足。政府部门和企业用人单位需要提供给农转非人员一种崭新的就业局势,就业不仅仅包括自主择业,还有自主创业和投资,进行多渠道多元化的提供就业岗位并鼓励农转非人员走出自身的限制,参加劳动力市场的竞争。4王媛媛三峡库区(重庆段)农转非移民就业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第34页“农转非”人员就业问题探讨以重庆市为例7(二)就业政策的制定由于农转非人员在就业过程中具有先天的劣势,政府在制定就业政策方面应该考虑倾向于这些弱势群体,企业同政府部门合作优先为他们提供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岗位。(三)提高农转非人员的综合素质如前所述,农转非人员大多来自于农村或城郊地区,其自身受教
19、育水平和社会资本有限,他们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这就需要政府公共服务部门科学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如为几个社区配备一个小型的夜校或者定期举办讲座,一是从基本的文化知识传授开始,提升农转非人员最基本的文化素养;二是提高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四)加大对三农费用的支出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各级地方政府光有适当的政策那也还是差一道东风针对于农转非人员的专项资金。政府财政需要给解决农转非人员就业项目上提供一定的财政支持,有了资金各项措施和配套的就业服务体系才能正常运转。(五)完善再就业培训教育制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职业培训是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的主要途径,尤其是
20、在当前重庆市农转非人员劳动力总体素质偏低,在还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的情况下,加强职业培训,是促进就业、稳定就业特别是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最积极、最有效的措施。再就业培训教育争取做到扩大规模、分类指导、注重质量和政府强化支持。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市场就业竞争能力。对各街道(镇)、村(居)委征地农转非人员的培训愿望进行调查摸底,将农转非人员的培训期望及培训技术同我市的职业技术学校相结合,开展有针对性、实用性、短期性为主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工作。结合各企业用工岗位的需求,把培训和劳务输出有机结合在一起,以专业技能培训为主,以输定培,从而扩大培训规模且实现个性化培训,是每个外出务工
21、人员基本上掌握一门简单的专业技能。同时辅以维权内容,搞好外出人员的劳务输出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和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完善再就业“农转非”人员就业问题探讨以重庆市为例8培训教育制度有利于将人口资源变为可用的人力资源,解决劳动力市场雇方需求不足的问题。(六)加强就业管理,公共服务护航充分利用现有就业服务平台,推进就业服务体系制度建设,在街(镇)、村(居)委建立征地新增城市居民未就业人员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的窗口服务作用,加强就业服务体系的信息化管理,实现劳动力资源信息、培训信息和用工信息的快速传递,将所有就业信息及时传递给每一个未就业的农转非人员。还可以为本行政区域内因征用土地新
22、增的但尚未就业城市居民办理重庆市城镇失业人员失业证,做好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的申报、发放工作和就业再就业各方面的优惠政策。促进就业,是政府应尽的重要责任,要履行好这个责任,就必须提供好服务,具体来说就是提供公共就业服务。公共就业服务就是指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由政府出资向劳动者提供的公益性就业服务,包括就业政策咨询、就业指导、职业供求信息、就业援助、就业失业登记等内容。(七)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建立重庆市全面的法律体系,以健全的法律制度为依据和向导,不断扩大就业,为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提供劳动法律保障。一是参照国际劳工标准和体面劳动的内容,完善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和社会保险法等法律制度,构建出
23、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劳动法律体系,为实现劳动者在国内的体面劳动提供基本的法律制度保障。二是通过立法制定政策,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依法保证劳动者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保障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三是通过法制建设,保证政府加强劳动监督和监管,建立有效的政府、企业(企业家协会)和工会(员工)三者对话机制,增强劳动者自我维权力量。(八)积极鼓励支持中小企业、个体经营户的发展据统计,全世界一般的就业规律是,6580的劳动力在中小企业和个体经营户就业,一般中小企业占全部企业的97以上。且中小企业、个体经营单位对于安排社会就业、扩大税源繁荣市场、稳定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农转非”人员就业问题探讨以重庆市为例9参考文献1楼培敏农民就业考问中国城市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第1版2迟树功,宁福海当前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研究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第1版3吴忠民中国改革进程中的重大社会矛盾问题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第1版4李长安转轨时期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1版“农转非”人员就业问题探讨以重庆市为例10海南大学2011级课程论文评审表姓名秦伟学号28专业行政管理班级1班题目“农转非”人员的就业问题探讨以重庆市为例指导教师徐艳晴职称副教授评分指导教师评语签名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