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班级 姓名 临清一中 20122013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历史课时学案课题:选修三 第 4 章 第 1 课课型:新授课 主备人:朱秀玲 使用时间:2013-3学习目标:知识目标:雅尔塔体系;美国的强大;西欧的衰落;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能力目标: 透过历史现象认识历史本质,总结历史规律。学习重点和难点雅尔塔体系的内容评价学习过程一 课始检测:(一)二战后期四次国际会议的内容1.开罗会议2.德黑兰会议3.雅尔塔会议4.波茨坦会议二 自学尝试(一)雅尔塔体系1定义: 2内容:3作用:(二)美国的强大1美国的战略意图:(1)罗斯福:(2)杜鲁门:2美国实力强大的表现(1)经济(2)军事:(3)政治
2、:控制了联合国。(三)西欧的衰落1英国:2法国:3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殖民体系瓦解,冲击了欧洲的地位。(四)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1苏联与东欧的关系(1)东欧人民民主国家:(2)苏联与东欧合作2亚洲人民民主国家:3社会主义阵营形成的标志:(五)两极格局的形成正式形成(两大对峙军事集团的出现):1、概念:2、形成原因:3、形成过程: 战后同盟关系走向破裂: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失去合作的基础; 国家利益与意识形态的冲突(主要原因) 。 1946 年,丘吉尔发表反苏反共的“铁幕”演说; 1947 年,美国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动“冷战”称为“杜鲁门主义” ; 1947 年,美国提出扶持和控制
3、西欧国家的“马歇尔计划” ; 两大阵营的形成与对峙(标志:1949 和 1955 年,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相继成立) 。三 点拨展示1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有一个过程。二战后,以美苏为主导的雅尔塔体系的建立,只是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并不能说明两极格局完全形成。1955 年华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最终确立。2苏联与美国抗衡的条件3雅尔塔体系的评价4.雅尔塔体系内隐藏的矛盾:5.雅尔塔体系的影响: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四 反馈练习雅尔塔体系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比较。相同点:凡尔赛_华盛顿体系的特点:雅尔塔体系的特点:五 归纳小结1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美国的
4、强大,苏联成为政治军事大国,西欧的衰落。2雅尔塔体系六 作业1二战结束后,形成了美苏两极对峙的格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是A杜鲁门主义提出 B北约成立 C马歇尔计划实施 D华约成立2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回忆录里这样描述自己参加雅尔塔会议时的心情:“我的一边坐着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坐着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这说明二战后形成的国际关系格局的基础是A三国鼎立 B美苏均势 C多极格局 D单极格局320 世纪 40 年代后期,美国乔治凯南在致国务院电报中说:“总结起来说,我们对着一个政治力量,它狂热地坚信,它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性的妥协办法。如何对付这个力量的问题,无疑是
5、我国外交所曾面临的最巨大的任务。这个问题是我们有能力解决,不必通过一场全面的军事冲突来解决。 ”文中的“政治力量”指的是A英国 B苏联 C日本 D德国4雅尔塔体系的内容包括 铲除德国、日本的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 苏联占有日本部分岛屿 对日本进行分区占领 划分战后欧洲一些国家的边界A. B. C. D.5. 雅尔塔体系的实质是 A.美苏大国根据自己的战略意图对世界格局的划分B.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局面C.维护世界和平、民主及安全 D.美苏等大国斗争与妥协的产物6. 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的标志是 A.雅尔塔体系的确立 B.联合国的成立 C.关贸总协定成立 D.布雷顿森林
6、体系建立课题:选修三 第 4 章 第 1 课二 自学尝试(一)雅尔塔体系1定义:二战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协议和原则,重划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起的新国际关系体系。2内容:(1)处理战败国:铲除日本、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惩办战犯,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苏联占有日本部分岛屿,日本在中国的一些权益也交给苏联。 (2)创建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组织联合国。 (3)对战后欧洲一些国家的边界做出相应的规定。3作用:明确了美英和苏联在欧洲的势力范围,突出了美苏两大国的作用,为战后国际关系领域逐渐形成以美苏两强为首,东西方政治军事集团对峙,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队里局面奠定了基础。三 点
7、拨展示1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有一个过程。二战后,以美苏为主导的雅尔塔体系的建立,只是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并不能说明两极格局完全形成。1955 年华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最终确立。2苏联与美国抗衡的条件(1)苏联军队在二战中不仅是打败法西斯德国的主力军,而且参加了对日做作战;(2)苏联的军事力量在战争中得到增强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军事强国;(3)战争期间,苏联的领土有所扩大。3雅尔塔体系的评价(1)实质:美苏两分天下,美苏两极格局。具有反法西斯、实行民主政治以及大国称霸多重性质(2)积极: 积极:有利于战后世界和平,利于清除法西斯主义,恢复发展各国经济;(3)局限性: 在美苏实力
8、均势的基础上,事实上划分了美苏势力范围,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实质),为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冷战的爆发提供了条件; 重划疆界,分裂国家, 也埋下了国际纠纷的种子(德国、朝鲜、印巴)。4.雅尔塔体系内隐藏着许多矛盾:美苏间矛盾(争霸) ;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矛盾,实质上是意识形态间的对立;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如美国与崛起的西欧、日本之间的经济领域的斗争,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如南斯拉夫与苏联之间、中苏之间、苏联与东欧之间存在的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新老殖民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争取和维护独立的矛盾。5.雅尔塔体系的影响: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
9、取代。四 反馈练习雅尔塔体系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比较。相同点:(1)都是在世界大战破坏了原有的世界体系的基础上建立的;(2)都通过一系列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体系;(3)都是大国意志的体现,其内容体现了大战前后各大国力量对比的变化,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都随着各国力量的消长而瓦解。凡尔赛_华盛顿体系的特点:(1)体现了英法美等大国的意志;(2)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3)是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4)是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的掠夺基础之上的,必然随着德国的崛起而瓦解;(5)主要矛盾是战胜国与战败国及战胜国之间的矛盾;(6)对侵略战争的制裁无具体措施,故不能制止战争。雅尔塔体系的特点:(1)体现了美苏两国的意志;(2)是资本主义大国对社会主义大国的妥协;(3)超出了欧洲的范围,反映了欧洲地位的下降;(4)建立了旨在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组织联合国,而且对制止战争有非常具体有效的措施,避免了世界大战的再度发生。六 作业1D 2B 3B 4C 5A 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