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 17 课 十六国与北朝导学案学习目标: 1.了解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的史 实。2.掌握北魏孝文帝促进 民族融合的措施。阅读课文做下题1、东汉以来,中原王朝为了分化瓦解 北方和西北方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力量,并达到 和 的目的,对少数民族进行招抚 ,甚至强迫他们向内 地迁徙。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 、 、 、 、 、在历史上合称“ ”。2、鲜卑族拓跋部原居 住在 一带,过着游牧生活。386 年,拓跋部建立 ,定都 ,史称 。 年,统一黄河流域, 结束了北方的 分裂割据局面。年,北魏 将 都城从 迁到 。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主要有哪些?我们 应如何 看待这些措施。达标训练: 1.下图为我国古代朝
2、代更替示意图的某一片断。图中 A 政权的建立者是A.匈奴族 B.鲜卑族 C.氐族 D.女真族2、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了“胡人汉服” “汉人胡食”的多元文化融合景象。对出现这一景象影响最大的历史事件是A.昭君出塞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文成公主入藏 D.册封达赖、班禅3.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既是原因又是结果的是A.迁都洛阳 B.军队战斗力提高 C.社会矛盾激化 D.北方民族大融合4.“国家统一, 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以下史实符合这一主题的有秦始皇规定以小篆为全国统一文字 北魏孝文帝提倡改穿汉服辽 、宋、西夏、金政权的对峙 乾隆帝 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A. B. C. D.5下
3、列地图所示现象对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发展的影响不包括( )A促进了民族融合 B丰富发展了中华文明C完成了全国经济重心南移 D加速了少数民族封建化6某同学搜集到以下四幅图片,请帮他拟定一个正确的主题(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统同一国家的建立C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D繁荣开放的社会7图 2 反映了 1500 多年前我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改革,这次改革的主要措施包括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 以孝治国 从官员到 民众都必须穿戴汉族服饰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A B C D8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特征概括不正确的是( )A社会发展陷入停滞倒退 B科学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C南方经济有了较快发展 D民族融合的趋势不断
4、加强9提示历史之间的因果联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因果搭配错误的是( )A刺史的设置加强了对京师百官以及皇族的监督检举B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C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D闭关政策导致了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10.历史人物总是与历史事件相连,下列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搭配正确的是A北魏孝文帝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B成吉思汗建立元朝C汉武帝修筑 长城 D耶律阿保机建立西夏11某同学查阅了有关“赤壁之战” 、 “三国鼎立” 、 “人口南迁” 、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些历史资料进行主题探究,他探究的主题是( )A统一国家的建立 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民族关
5、系的发展12下列关于商鞅变 法和孝文帝改革共同点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都进行了迁都 B都推行了汉化政策C都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D都是统治者 自上而下的改革13.(201 5广西桂林) (共 10 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部落;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还修筑了世界闻名的长城。为了完成这一巨大工程,耗去了大量生命,以致 2000 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仍要谈起这一事图 2 穿汉族服装的少数民族贵族实:有 10O 万人为修筑长城而死去,长城的每一块石头都值一条人命,老 百姓都为筑长城的事咒骂皇帝。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右图:西晋时期被汉人使用的方凳、胡床。材料三 禁用鲜
6、卑语,统一使用汉语,30 岁以下的人 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请回答:(1)材料一的“皇帝”指的是谁?(1 分)他“耗去大量的生命”修筑长城的目的是生命?(1 分)依据材料谈谈你对他修长城的看法。 (2 分)(2)材料二中的“胡”是西晋时期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请写出这一时期两个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名称。 (2 分)材料三反映的是历史上哪一次改革?(1 分)这次改革的目的是什么?(1 分)(3)结合三则材料,概括我国从秦汉到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 (2 分)达标测试答案1-5.BBDBC 610.CAAAA 11.BD13.(1)秦始皇(1 分) 。目的:抵御匈奴(1 分) 。看法:修长城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匈奴的南下掠夺,但也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给老百姓带来了痛苦和灾难(要求答出两层意思,意思相近即可( 2 分) 。(2)匈奴、鲜卑、羯、氏、羌(任写两个即可,2 分) 。北魏孝文帝改革(1 分) 。目的:革除落后习俗,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巩固北魏的统治(答出任意一点即可(1 分) 。(3) 变化:从民族间的对抗到民族 融合(意思相近即可 2 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