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原风采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运用地图说出河南省的地理位置特点及其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掌握河南省在工业和交通上的优势。过程与方法:运用图文资料,分析黄河“地上河”和土地盐碱化的治理措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河南省人文地理特征,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热爱河南的情感。教学重点:河南省的人文地理特征:治理“地上河” 、历史古都、工业和交通、人口和土地问题。教学难点:黄河“地上河”和土地盐碱化的治理。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播放央视旅游宣传片老家河南 ,既让学生感受到河南城乡、山水的美,又开门见山引出课题,唤起学生的求知欲。2、学习目标 投影出“学习目标” ,使学生明白“学什么” , “达到什么效
2、果” 。出示自学指导,请同学们用 5 分钟认真阅读课本 9293 页,认识河南省位置特点、众多的历史古都、工业和交通上的优势、人多地少的严峻问题,分析黄河“地上河”和盐碱地的治理措施,做到能上台板演或口答。 这样学生自学,我来回巡视、辅导,面向全体,关注学困生。3、小组互助,质疑讨论学生分成四人一组,对自学中的疑难点分析讨论,如黄河“地上河” 、土地盐碱化的治理,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动起来,合作探究,表达交流, “兵教兵” ,达成共识。4、检查后教,精讲小结 教材进行灵活的调整,从忆河南、赞河南、忧河南三个方面来检查学习效果,做到精讲。忆河南(1) 、引导学生读“河南省位置图” ,总结其地理位置特点。(2) 、运用图文资料,引出我省三大古都闻名遐迩,得出我省古都众多的结论。赞河南。(3) 、引导学生在已有的河南省自然资源基础上,认识其工业部门和发展特点。(4) 、指导学生读“河南省铁路图” ,分析其交通便利的特点和省会郑州的优势。忧河南(5) 、引导学生通过面积、人口数及人口分布图,得出我省人多地少的问题,并总结其人口分布特点。(6) 、引导学生对比分析“盐碱地改良前后的变化” ,认识河南人民改造自然环境的成效,初步探究其改良措施。(7) 、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分析讨论黄河“地上河”忧患及其治理措施。5、全课总结:让学生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