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DOC

上传人:国*** 文档编号:4050657 上传时间:2019-09-16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全 国 地 下 水 污 染 防 治 规 划(2011-2020 年)一、地下水环境污染状况(一)地下水资源分布和开发利用状况我 国 地 下 水 资 源 地 域 分 布 不 均 。据 调 查 ,全 国 地 下 水 资 源 量多 年 平 均 为 8218 亿 立 方 米 ,其 中 ,北 方 地 区 (占 全 国 总 面 积 的 64%)地 下 水 资 源 量 2458 亿 立 方 米 ,约 占 全 国 地 下 水 资 源 量 的 30%;南方 地 区 (占 全 国 总 面 积 的 36%)地 下 水 资 源 量 5760 亿 立 方 米 ,约占 全 国 地 下 水 资 源 量 的 70%。总 体

2、 上 ,全 国 地 下 水 资 源 量 由 东 南向 西 北 逐 渐 降 低 。近 几 十 年 来 ,随 着 我 国 经 济 社 会 的 快 速 发 展 ,地 下 水 资 源 开发 利 用 量 呈 迅 速 增 长 态 势 ,由 20 世 纪 70 年 代 的 570 亿 立 方 米 /年 ,增 长 到 80 年 代 的 750 亿 立 方 米 /年 ,到 2009 年 地 下 水 开 采 总 量 已达 1098 亿 立 方 米 ,占 全 国 总 供 水 量 的 18%,三 十 年 间 增 长 了 近 一倍 。北 方 地 区 65%的 生 活 用 水 、50%的 工 业 用 水 和 33%的 农

3、 业 灌溉 用 水 来 自 地 下 水 。全 国 655 个 城 市 中 ,400 多 个 以 地 下 水 为 饮1用 水 源 ,约 占 城 市 总 数 的 61%。地 下 水 资 源 的 长 期 过 量 开 采 ,导致 全 国 部 分 区 域 地 下 水 水 位 持 续 下 降 。2009 年 共 监 测 全 国 地 下 水降 落 漏 斗 240 个 ,其 中 浅 层 地 下 水 降 落 漏 斗 115 个 ,深 层 地 下 水降 落 漏 斗 125 个 。华 北 平 原 东 部 深 层 承 压 地 下 水 水 位 降 落 漏 斗 面积 达 7 万 多 平 方 公 里 ,部 分 城 市 地

4、下 水 水 位 累 计 下 降 达 30-50 米 ,局 部 地 区 累 计 水 位 下 降 超 过 100 米 。部 分 地 区 地 下 水 超 采 严 重 ,进 一 步 加 大 了 水 资 源 安 全 保 障 的 压 力 。(二)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1.地下水环 境质量状况根据 2000-2002 年 国 土 资 源 部 “新 一 轮 全 国 地 下 水 资 源 评 价 ”成 果 ,全 国 地 下 水 环 境 质 量 “南 方 优 于 北 方 ,山 区 优 于 平 原 ,深 层优 于 浅 层 ”。按 照 地 下 水 质 量 标 准 (GB/T 14848-93)进 行 评 价 ,全

5、国 地 下 水 资 源 符 合 类 类 水 质 标 准 的 占 63%,符 合 类 类 水 质 标 准 的 占 37%。南 方 大 部 分 地 区 水 质 较 好 ,符 合 类 类 水 质 标 准 的 面 积 占 地 下 水 分 布 面 积 的 90%以 上 ,但 部 分 平 原 地区 的 浅 层 地 下 水 污 染 严 重 ,水 质 较 差 。北 方 地 区 的 丘 陵 山 区 及 山 前平 原 地 区 水 质 较 好 ,中 部 平 原 区 水 质 较 差 ,滨 海 地 区 水 质 最 差 。根据 对 京 津 冀 、长 江 三 角 洲 、珠 江 三 角 洲 、淮 河 流 域 平 原 区 等

6、地 区 地下 水 有 机 污 染 调 查 ,主 要 城 市 及 近 郊 地 区 地 下 水 中 普 遍 检 测 出 有2毒 微 量 有 机 污 染 指 标 。2009 年 ,经 对 北 京 、辽 宁 、吉 林 、上 海 、江 苏 、海 南 、宁 夏 和 广 东 等 8 个 省 (区 、市 )641 眼 井 的 水 质 分 析 ,水 质 类 类 的 占 总 数 2.3%,水 质 类 的 占 23.9%,水 质 类 类的 占 73.8%,主 要 污 染 指 标 是 总 硬 度 、氨 氮 、亚 硝 酸 盐 氮 、硝 酸 盐氮 、铁 和 锰 等 。2009 年 ,全 国 202 个 城 市 的 地 下

7、 水 水 质 以 良 好 较差 为 主 ,深 层 地 下 水 质 量 普 遍 优 于 浅 层 地 下 水 ,开 采 程 度 低 的 地 区优 于 开 采 程 度 高 的 地 区 。根 据 全 国 城 市 饮 用 水 安 全 保 障 规 划(2006 2020 年 )数 据 ,全 国 近 20%的 城 市 集 中 式 地 下 水 水 源 水质 劣 于 类 。部 分 城 市 饮 用 水 水 源 水 质 超 标 因 子 除 常 规 化 学 指 标外 ,甚 至 出 现 了 致 癌 、致 畸 、致 突 变 污 染 指 标。2.地下水环 境质量变化趋势据近十几年地下水水质变化情况的不完全统计分析,初步判断

8、我国地下水污染的趋势为:由点状、条带状向面上扩散,由浅层向深层渗透,由城市向周边蔓延。南方地区地下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以保持相对稳定为主,地下水污染主要发生在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北方地区地下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以下降为主,其中,华北地区地下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恶化;西北地区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局部有所恶化,特别是大中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农业开发区地下水污染不断加重;东北地区地下水环境质量以下降为主,大中城市及其周边3和农业开发区污染有所加重,地下水污染从城市向周围蔓延。(三)地下水污染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1.地下水污 染源点多面广,污染防治难度大近年来,我国城市急剧扩张,导致城市污水排放量大幅增加,

9、由于资金投入不足,管网建设相对滞后、维护保养不及时,管网漏损导致污水外渗,部分进入地下水体;雨污分流不彻底,汛期污水随雨水溢流,造成地下水污染。2009 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为 72%,部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严重污染地下水。部分行业威胁地下水环境安全,2009 年全国 2 亿多吨工业固体废物未得到有效综合利用或处置,铬渣和锰渣堆放场渗漏污染地下水事件时有发生;石油化工行业勘探、开采及生产等活动显著影响地下水水质,加油站渗漏污染地下水问题日益显现;部分工业企业通过渗井、渗坑和裂隙排放、倾倒工业废水,造成地下水污染;部分地下水工程设施及活动止水措施不完善,导致地表污水直接污染含水层,以

10、及不同含水层之间交叉污染。土壤污染总体形势不容乐观,土壤中一些污染物易于淋溶,对相关区域地下水环境安全构成威胁。我国单位耕地面积化肥及农药用量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2.8 倍和 3 倍,大量化肥和农4药通过土壤渗透等方式污染地下水;部分地区长期利用污水灌溉,对农田及地下水环境构成危害,农业区地下水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超标和有机污染日益严重。地表水污染对地下水影响日益加重,特别是在黄河、辽河、海河及太湖等地表水污染较严重地区,因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连通,地下水污染十分严重。部分沿海地区地下水超采,破坏了海岸带含水层中淡水和咸水的平衡,引起了沿海地区地下水的海水入侵。上述污染严重威胁地下水饮用

11、水水源环境安全,部分地下水饮用水水源甚至检测出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危害。由于地下水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治理和修复难度大、成本高、周期长,一旦受到污染,所造成的环境与生态破坏往往难以逆转。当前,我国相当部分地下水污染源仍未得到有效控制、污染途径尚未根本切断,部分地区地下水污染程度仍在不断加重。2.地下水污 染防治基础薄弱,防治能力亟待加强长期 以 来 ,我 国 在 重 点 区 域 、重 点 城 市 地 下 水 动 态 监 测 和资 源 量 评 估 方 面 取 得 了 较 为 全 面 的 数 据 ,但 尚 未 系 统 开 展 全国 范 围 地 下 水 基 础 环 境 状 况 的 调

12、 查 评 估 ,难 以 完 整 描 述 地 下水 环 境 质 量 及 污 染 情 况 。目 前 颁 布 实 施 的 法 律 法 规 ,仅 有 少 部5分 条 款 涉 及 地 下 水 保 护 与 污 染 防 治 ,缺 乏 系 统 完 整 的 地 下 水保 护 与 污 染 防 治 法 律 法 规 及 标 准 规 范 体 系 ,难 以 明 确 具 体 法律 责 任 。地 下 水 环 境 保 护 资 金 投 入 严 重 不 足 ,导 致 相 关 基 础 数据 信 息 缺 乏 ,科 学 研 究 滞 后 ,基 础 设 施 不 完 善 、治 理 工 程 不 到位 ,难 以 满 足 地 下 水 污 染 防 治

13、 工 作 的 需 求 。地 下 水 环 境 管 理 体制 和 运 行 机 制 不 顺 ,缺 乏 统 一 协 调 高 效 的 地 下 水 污 染 防 治 对策 措 施 ,地 下 水 环 境 监 测 体 系 和 预 警 应 急 体 系 不 健 全 ,地 下 水污 染 健 康 风 险 评 估 等 技 术 体 系 不 完 善 ,难 以 形 成 地 下 水 污 染防 治 合 力 。上 述 问 题 ,严 重 制 约 了 地 下 水 污 染 防 治 工 作 的 开 展。3.对地下水 污染防治的认识有待提高当前,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地下水污染长期性、复杂性、隐蔽性和难恢复性的认识仍不到位。一方面,在石

14、油、天然气、地热及地下水等资源开发过程中, “重开发、轻管理” 现象普遍存在,环境保护措施不完善,往往造成了含水层污染。另一方面,长期以来我国水环境保护的重点是地表水,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没有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无论是从监管体系建设、法规标准制定还是科研技术开发等方面,相关工作明显滞后。6二、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保护优先的总体方针,加大对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和监管力度,边调查边治理,综合防治,着力解决地下水污染突出问题,切实保障地下水饮用水水源环境安全,健全法规标准,完善政策措施,逐步建成以防为主的地下水污染防治体系,保障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推动经济社会可

15、持续发展。(二)基本原则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开展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加强地下水环境监管,制定并实施防止地下水污染的政策及技术工程措施,节水防污并重,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协同控制,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开展地下水保护与治理,以预防为主,坚持防治结合,推动全国地下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突出重点,分类指导。以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为重点,综合分析典型污染场地特点和不同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制定相应的控制对策,切实提升地下水污染防治水平。落实责任,强化监管。建立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评估考核制和责任追究制。完善地下水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和标7准规范体系,建立健全高效协调的地下水污染监

16、管制度,依法防治。(三)规划目标到 2015 年,基本掌握地下水污染状况,全面启动地下水污染修复试点,逐步整治影响地下水环境安全的土壤,初步控制地下水污染源,全面建立地下水环境监管体系,城镇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水源水质状况有所改善,初步遏制地下水水质恶化趋势。到 2020 年,全面监控典型地下水污染源,有效控制影响地下水环境安全的土壤,科学开展地下水修复工作,重要地下水饮用水水源水质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地下水环境监管能力全面提升,重点地区地下水水质明显改善,地下水污染风险得到有效防范,建成地下水污染防治体系。三、主要任务(一)开展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综合考虑地下水水文地质结构、脆弱性、污染状况、水资

17、源禀赋及其使用功能和行政区划等因素,建立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体系,划定地下水污染治理区、防控区及一般保护区。针对我国地下水污染物来源复杂、有机污染日益凸显、污染8总体状况不清的现状,基于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全国水资源评价、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和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成果,从区域和重点地区两个层面,开展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到2015 年底前完成我国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和评估工作,基本掌握我国地下水污染状况,深入分析地下水污染成因和发展趋势。区域地下水污染调查按 1:25 万以上的精度进行,主要部署在平原(盆地)和低山丘陵区,覆盖所有地下水开发利用区和潜在地下水开发区。重点地区地下水污染调查按 1

18、:5 万以上的精度进行,主要部署在地市级以上城市人口密集区、潜在污染源分布区和大型饮用水水源区等区域。(二)保障地下水饮用水水源环境安全严 格 地 下 水 饮 用 水 水 源 保 护 与 环 境 执 法 。定 期 开 展 地 下 水资 源 保 护 执 法 检 查 、地 下 水 饮 用 水 水 源 环 境 执 法 检 查 和 后 督察 ,严 格 地 下 水 饮 用 水 水 源 保 护 区 环 境 准 入 标 准 ,落 实 地 下 水保 护 与 污 染 防 治 责 任 ,依 法 取 缔 饮 用 水 水 源 保 护 区 内 的 违 法建 设 项 目 和 排 污 口 。制定 超 标 地 下 水 饮 用

19、 水 水 源 污 染 防 治 方 案 。针 对 污 染 造 成水 质 超 标 的 地 下 水 饮 用 水 水 源 ,科 学 分 析 水 源 水 质 和 水 厂 供水 措 施 的 相 关 性 ,研 究 制 定 污 染 防 治 方 案 ,开 展 地 下 水 污 染 治9理 工 程 示 范 ,实 现 “一 源 一 案 ”。以 农 村 地 区 受 污 染 地 下 水 饮 用水 水 源 为 重 点 ,着力解决潜水污染问题。建立地下水饮用水水源风险防范机制。建立地下水饮用水水源风险评估机制,对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外,与水源共处同一水文地质单元的工业污染源、垃圾填埋场及加油站等风险源实施风险等级管理,对有

20、毒有害物质进行严格管理与控制。按照“ 谁污 染、 谁治理 ”的原则,对地下水 污染隐患进行限期治理。(三)严格控制影响地下水的城镇污染持续削减影响地下水水质的城镇生活污染负荷,控制城镇生活污水、污泥及生活垃圾对地下水的影响。在提高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和回用率的同时,加强现有合流管网系统改造,减少管网渗漏;规范污泥处置系统建设,严格按照污泥处理标准及堆存处置要求对污泥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置。逐步开展城市污水管网渗漏排查工作,结合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建立健全城市地下水污染监督、检查、管理及修复机制。到 2015 年底前,完成大中城市周边生活垃圾填埋场或堆放场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风险评估工作。目前正在运行且未做防渗处理的城镇生活垃圾填埋场,应完善防渗措施,建设雨污分流系统。对于已封场的城镇生活垃圾填埋场,要开展稳定性评估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