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22 卷 第 9期( 2010 年 9 月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SOC IAL SC IENCES JOURNAL OF UN IVERSIT IES IN SHANX IV o .l 22 N o. 9( Sep. 2010)从 穆斯林的葬礼 看回民的葬俗及其文化内涵李 恒(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 100102) 摘 要 穆斯林的葬礼 是回族女作家霍达的小说作品。书中展示了穆斯林丧葬习俗的基本 过程。通过书中的展示 , 可以挖掘出其文化内涵 , 即穆斯林视死如归的生死观 , 一心向主的宗教观和 厚养薄葬的文明观。 关键词 穆斯林的葬 礼 ; 回民 ; 丧葬习俗 ; 文化内涵 中图
2、分类号 G 1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 6285( 2010) 09- 0100- 03穆斯林的葬礼 是回族女作家霍达的呕心沥血之作, 该书以一个回族女性的独特视角和感悟, 勾勒了 一个穆斯林家庭, 六十年间的兴衰, 三代人命运的沉浮, 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容却又文化深意。一、穆斯林的丧葬习俗穆斯林的葬礼 向我们展示 了穆斯林葬礼的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 1 。 基本过程, 包含了一个穆斯林从弥留之际到去世埋穆斯林的葬礼 以真挚的情感、深刻的内涵,宏观地回顾了中国穆斯林在历史上的漫长而艰难的道路, 揭示了他们在华夏文化与穆斯林文化的撞击与融合中独特的心理结构, 以及在政
3、治、宗教的氛围中对人生真谛的追求, 塑造了梁亦清、韩子奇、梁君璧、梁冰玉、韩新月、楚雁潮等一系列栩栩如生、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作品清新雅致、质朴无华, 以细腻的笔触探人的内心世界, 令读者荡气回肠, 曲终掩卷, 留下深沉的葬的主要程序。下面就以此书为基本材料, 探讨中国回民的丧葬习俗。作讨白。 讨白 一词是阿拉伯语的音译, 意为忏悔 、 悔罪 。作为伊斯兰教一项极为重要的教法规定, 就是要求人们一旦有了过失, 即要及时地向真主忏悔。而临终之际, 更须虔诚悔过, 尽涤前非,以求得真主的宽恕。回族家中一旦有了危重病人,就要把阿訇请到家里为之作讨白。届时, 阿訇要以病危者的口气, 用阿拉伯语向真主祷
4、告悔罪。思索 仿佛在小说的尾声 月魂 中楚雁潮的一 念清真言。穆斯林弥留之际, 家人都要提醒其曲 梁山伯与祝英台 回荡在天地之间, 如清泉淙 诵念 清真言 。所谓清真言是一段伊斯兰教经文,淙, 如絮语呢喃, 如春蚕吐丝, 如孤雁盘旋 , 久 这段经文译成汉语便是 万物非主, 惟有真主, 穆罕久不能释怀。难怪冰心 老人说, 穆斯 林的葬 礼在中国的言论和评价, 真是多得不得了, 好得不得默德, 是真主的使 者。 经文赞美 真主, 精炼 地概括了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 因此念清真言也就是要求了 愿海外的朋友们, 都来读一读这本中国回族 人们临终前坚定信仰, 得到宽恕。女作家写的奇书 。 停 买提 。
5、 买提 即 穆斯林的葬礼 中所说穆斯林的葬礼 能得到如此高的评价和广大读者的肯定, 与作品中展现的奇异而古老的民族风情有关, 尤其是穆斯林的奇特丧葬习俗。这些奇特的风俗是穆斯林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逐渐形成的,镌刻着宗教、历史和环境的烙印, 是他们成为自己而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志。多少年来, 他们坚守着自己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而没有被湮没于无情的历史长河之中。本文从这部小说出发, 探讨穆斯林葬礼的习俗, 以及这些独特民族风俗背后所蕴含的 收稿日期 2010- 06- 07的 水溜子 (尸床 )。它其实是一块木板, 是亡人入土前作圣洁的洗礼所必备的, 平时由清真寺保管, 穆斯林去世后, 由其家人从
6、寺中借来使用, 让亡人躺在这块板上, 做今生今世最后一次清除一切污垢的洗浴。停 买提 必须使亡人头北脚南仰卧, 面稍向于西, 在尸体上覆盖一条洁净的白布单。然后向街邻亲友报丧。净洗。给死者清洗身体, 洗法如同活人一样, 即由上至下, 先右后左, 唯不漱口呛鼻。净洗完毕用净 作者简介 李 恒 ( 1977- ), 男, 湖北武汉人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当代西方史学理论。此系冰心先生特为 穆斯林的葬礼 外文版所写的序言, 发表于 1990年 8 月 18日 文艺报 。100第 22卷 第 9 期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0 年 9 月布将水轻轻拭干, 并在亡人
7、七窍涂抹麝香, 以除味防虫, 此项工作一般 由至亲完成。 韩太太符合这所有的要求, 是无可争议的最合适的人选。她先做了大净 , 然后和 清真寺专 管洗 埋体 的 女同胞一仰。也因为以上原因, 亡人气绝时, 室内要肃静, 家人一般不大声哭喊, 以表示忍耐和顺受。这与我们通常见到的在 葬礼上的嚎啕大 哭截然不同。正如穆斯林的葬礼 中梁亦清死后, 他的女儿梁君璧跪起 , 为女儿做神圣的洗礼。 2 703 在父亲身边, 望着那苍老、疲倦而又死不瞑目的脸,穿卡凡。 卡凡 是普通的白棉 布。穆斯林死后只用白布裹身, 男性三块, 裹住全身即可; 女性为五块, 比男性多裹胸布和盖头两件。殡礼。殡礼是对亡者最后
8、的祈祷礼, 庄严而简朴。每个穆斯林都有为亡人举行葬礼的义务, 至少要有一个人履行了这项义务, 别人才可以卸去责任。葬礼和平常的礼拜不同, 它没有鞠躬和叩头, 只有她的眼泪刷地滚落下来, 但是她没有叫喊, 没有摇着亡人诉说一切。这些习俗充分体现了穆斯林丧葬有自己独特的地方, 这都是伊斯兰教人生观决定的。伊斯兰的人生观决定了穆斯林对死的认识, 人生态度非常乐观, 视死如 归 。正因为如此, 我们看到历史上无数的穆斯林在战场上勇往直前, 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生命献给主的 圣战 ; 也正是因为站立和祈祷。没有音乐。 2 705 如此, 我们看到今天仍有为数不少的宗教狂热分子埋葬。殡礼结束后, 就将亡人抬
9、送到专门的回回墓地。一般由四人来抬, 其他人帮扶轮换。穆斯林认为抬送亡人可以消去自己的罪过。每遇穆斯林亡人, 可见送者云集、争先恐后的感人场面。试坑。亡人下葬前, 由亡人的亲人跳下墓穴, 亲自躺下, 用自己的身体来检视这个最终的归宿是否甘当 人体炸弹 , 将生命献给主, 并视之为自己和家族的最大荣耀。其二, 一心向主的宗教观。穆斯林主张速葬, 这是穆斯林的美德。回族根据伊斯兰教 三日必葬的规定, 一般都是 早死晚埋 , 晚上死的次日埋, 不在家中久留, 不能超过三天。清代回族著名学者刘合适, 它是穆斯林向亡人最后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 智在 天方典礼择要解 丧葬篇 说: 按圣教, 翌日尽这项义务
10、的, 只有亡人的至亲, 或者是儿子, 或者是兄弟。 穆斯林的葬礼 中, 梁亦清的墓穴是由韩子奇来试坑的, 新月的墓穴则是由天星和楚雁潮来试坑的。 他 (楚雁潮 ) 用手掌 抹平穹顶 和三面墙壁, 把那坑坑洼洼都抹平; 他仔细地抚摸着地面, 把土块和石子都捡起, 把碎土铺平, 按实, 不能有任何必葬。盖谓 尸以 入土 为安, 不得 久停。 穆斯林 认为, 时间太长有伤亡人尸体, 使之不能入土为安。更为重要的是, 笔者以为速葬深刻反映了穆斯林对主的敬拜和虔诚向往。正是因为穆斯林视死如归的生死观, 他们怀着对真主的信仰, 活着的时候严格按照古兰经 的教条生活、礼拜, 死的 时候一心想着早一点儿坎坷影
11、响新月的安息! 2 712 日归依主的阙下, 开始人生的另外一段旅程。所以二、穆斯林葬礼的文化内涵从回族丧葬习俗的程序来看, 无论是丧葬礼仪,还是其中所表现出的思想观念, 都可以看到伊斯兰教的深刻 影响。 丧葬是 宗教 的 产物。丧葬 的演穆斯林说, 亡人奔土如奔金 。穆斯林的葬礼 中韩新月死后, 她的父亲舍不得离开她。 他 一动 不动, 拉着 女儿 的手, 不肯 放开。他当然知道, 伊斯兰教主张速葬, 亡人入土如奔金 , 最好能在当天安葬, 但他舍不得女儿走, 实变、发展 , 往往都与宗 教有直接的关系。 3 下面笔 在舍不得! 他乞求妻子, 让女儿多留一天, 再多留一者试着从穆斯林的丧葬奇
12、特习俗中挖掘潜藏在回族 天, 女儿走了, 就再也见不到了! 2 701 702中的宗教文化内涵。其一, 视死如归的生死观。伊斯兰教认为, 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由真主造化而来, 一切生命都由真主执掌, 生于主, 死归于主, 所 以, 伊斯兰教信仰末日。从理论上说, 凡是信仰真主存在, 信仰真主唯一的人, 自然要与信仰末日联系起来, 因为人生的是非功过, 如果没有最后的清算, 就势必造成不负责任,毫无标准。因此, 对于死亡, 人是不可逃避的。穆斯林无论谁临终前, 家属 都向他提念 清真言 , 目 的就是 要亡者临 终不忘主 圣, 从 而得到信因为穆斯林主张速葬, 这样, 周围的人没有丝毫恐惧, 觉得
13、亡人干净、圣洁、尊贵, 跟活着的时候一样可以亲近。谁会愿意看到自己可亲可敬的亲人死后尸体变得面目全非, 从而恐惧、害怕, 甚至讨厌他们呢? 所以伊斯兰教的速葬不管是从生理学角度上,还是从心理学角度上都是极其科学的。其三, 厚养薄葬的文明观。主张薄葬是穆斯林的又一美德。伊斯兰 教 葬必从 俭 , 在 处理 丧事上, 主张薄葬, 提倡勤俭节约, 反对铺张浪费。在办丧事时, 一不用棺, 二只用三丈普通白布缠身, 三则101第 22卷 第 9 期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0 年 9 月亲友、家属一般只戴一顶白孝帽。不允许有任何殉葬品, 不设灵堂, 不摆祭品, 不奏哀乐 (其他娱乐一律停止 )
14、, 不化纸钱; 亲属不披麻戴孝, 不戴纸花、青纱, 不向死者叩头; 亲友吊唁, 不送花圈、祭帐、挽联,不吃丧家的饭; 安埋不择日期, 不看地脉, 不放鞭炮。对坟墓的构筑, 不求豪华壮丽, 不许造高大的坟墓。禁止厚葬, 还因为厚葬不仅劳民伤财, 增加生者的经济和生活负担, 而且会导致坟墓被盗被毁, 使死者和生者都不得安宁, 有害而无益。 等级制下的人类,屈从于习俗、权威、独裁和崇拜, 不同地位身份的人营造自己不同的地下世界, 贫穷者仍然一无所有, 他们赤条条来, 赤条条去, 而富有者也依然富有, 即使充分体现了回族崇尚节俭, 主张薄葬的特点。这种 他们为富不仁, 也依然不会受到一丁点的改变。 6
15、优良的传统和风气是值得大力提倡的。 穆斯林的薄葬, 并不是像守财奴一样, 为了节省一点钱财才如此俭朴, 实际是为了把有限的钱财用到最需要的地因此, 受伊斯兰教信仰和人生观的影响, 回族穆斯林既不遁世, 不放弃享受人世间的幸福, 同时又更侧重于寻求后世的功德圆满。尤其对那些老迈而虔方去 4 。这点在 穆斯林的葬礼 中也有充分的证 诚的穆斯林来说, 他们所采取的态度与那些受封建明: 这是一个穆斯林告别人世之前的全部行装, 除此之外什么也没有了, 西厢房的书籍, 妈妈留下的照片, 如意和那封字字含泪的信, 她临终之前不肯割舍的校徽, 楚老师送给她的巴西木和留声机, 都必须丢迷信和习俗影响较深的汉族老
16、人截然不同。他们既不忙于准备寿衣寿材, 也不热心于建坟造墓, 而是积极参加宗教功修和宗教公益事业。绝大多数的回族老人们常常抱着淡泊世事、与人为善的态度, 欣然接下了, 她就要这样两手空空地启程了! 2 705 这与传 受传统的薄葬主张, 都能以比较平静乐观的心态来统的丧葬有很大的区别。汉族的丧葬礼仪往往要搭建棚彩、做功德、引路等等, 花费不计其数。仅仅引路一项, 富家每七必焚, 缎匹绫罗付之一炬。 (民国八年 太仓州志 卷三 民族 风俗 )对待晚年生活, 走向人生的最后归宿。这在今天这样一个浮躁和奢华的年代, 具有特别的意义。参考文献 回族实行薄葬与他们遵循 厚养薄葬 的传统 1 霍 达. 穆
17、斯林的葬礼 内 容摘要 M . 北 京: 北京十 月文艺出孝道原则分不开。厚养是指父母在世时, 作子女的应尽最大的孝心去赡养, 让他们欢愉 地安度晚年。当父母 归真 后, 按照教法规定的程序和 古兰经所允许的范围安葬, 而不必大兴土木, 大举祭祀, 追求虚荣。 纸钱趁着火势腾空而四散, 在空中飘荡,版社, 1988. 2 霍 达. 穆斯林的葬礼 M . 北京: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1988. 3 罗开玉. 丧葬与中国文化 M . 海南: 三环出版社 1990: 2. 4 高惠珠. 阿拉伯的智慧: 信仰与务实的交融 M .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5. 5 石奕龙. 丧葬志 M . 济
18、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5.良久不落 5 , 这在穆斯林是 绝对不允许的。回族 6 陈华文. 丧葬史 M . 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7: 231.On the Funeral of Hui People and the Cultura l Connotationthrough The Funeral of M uslimLi H eng(Chinese A cademy of Social S ciences, Beijing 100102, China )102责任编辑 郭海仙 感谢您试用AnyBizSoft PDF to Word。试用版仅能转换5页文档。要转换全部文档,免费获取注册码请访问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