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语 言 学 概 论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现象及语言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高名凯第一章 语言与语言学第一节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财富一、什么是语言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合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自然界的风雨雷电,四季变化不是语言,动物界的鸡鸣狗吠虎啸狼嚎只是与生俱来的本能,它们发出的声音是有限的,只能生产组合简单、粗疏的交际信息,无法与人类语言相比。在人类的历史上,语言的产生标志着人类社会由野蛮时代进入了文明时代。语言是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人类的文明是语言传承的。人类文学的源头是民间的传唱文学,例如欧洲的荷马史诗,藏族的格萨尔王以及淹没在历史中的兰陵古国的兰陵
2、王等等,都是由民间艺人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在没有文字的时代,人类曾经有过的辉煌我们只能从祖辈们世世代代传唱下来的民歌中看到一点痕迹。所以,我们说人类最早的文明是语言传承的,语言是人类特有的。格萨尔是我国藏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是藏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是在藏族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歌和谚语的丰厚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格萨尔的内容丰富,结构宏伟,卷帙浩繁,气势磅礴,是世界上最长的一部英雄史诗。任何民族的语言都是音义结合的符合系统。例如:书 sh,bookbuk;桌子 zhuo zi, tableteibl。语言是符号是工具,人们利用它来彼此交际,交流思想,达到了解和沟通的目的
3、,从而促进社会的繁荣和发展。语言科学的三要素是语音、词汇、语法。具体来说,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资外壳(外在形式),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也就是说,任何语言都是由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构成的。语言的基础是基本词汇和语法。二、语言和言语的关系在语言学中,语言和言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语言”和“言语”的区分问题是索绪尔首先明确提出来的,他称之为“建立言语活动理论的第一条分叉路。”这就是说要研究语言学,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把语言和言语区分开。研究语言学必须分清两者之间的差异。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把语言和言语当作一个概念来理解,事实上这是不对的。我们也看到了作为语言学的术语,它们两者
4、是不同的,各有各的含义,在法语中言语和语言分别被叫做“parole”、“langue”,在英语中又分别被叫做“speech”、“language”。但两者又不是一点关系都没有,语言和言语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既有本质上的区别又有着紧密的联系。1.什么是语言?对于语言,学术界其实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我们这里是这样界定语言这个概念的:2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合系统。语言是由语音、词汇、语法构成的系统。2.什么是言语?(P17)言语则是说话(或写作)和所说的话(包括写下来的话)。言语是人们为了某种目的,在特定条件下发生的说话行为和说出来的话。 “说话行为”是指说话的动作和过程;“所说的话”,
5、指一连串有意义的声音。3语言和言语的区别(1)语言和言语是不同的概念。言语是说话或写作(包括说出来的话和写出来的话) ;语言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2)语言是社会现象,言语是个人现象。 (p1924)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为全社会服务,它同人的思维有密切的联系,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的本质特征之一,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3)在阶级社会中,语言没有阶级性,它一视同仁地为全社会成员服务,因而具有全民性;言语具有阶级性。 (p2933)(4)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具体的。(5)语言具有封闭性,言语具有开放性。语言结构要素的各单
6、位及其规则是有限的,而言语却不然,按照语法规则,利用有限的语言材料可以造出数不清的句子。如“这是书”。“这是我的书”。“这是我同学的书”。语言和言语的关系,从哲学上来讲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4.语言同言语的联系区别是明显的,联系也是非常紧密的,正如索绪尔说的“语言和言语是互相依存的,语言既是言语的工具,又是言语的产物。”(1)言语是第一性的,语言是第二性的。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言语是语言的存在形式。没有言语就没有语言。(2)言语是个人对语言模式的具体运用,它是语言存在的形式。语言规则和语词对言语形成制约。任何一个能说话、写作的人都必须遵照语言的规则进行活动。总的来说,语言和言语是一般和个别,抽象
7、和具体的关系。语言在言语中起着规范的作用,言语以语言的共同规则为活动基础,语言在言语运用中概括和丰富自己的规则。三、人类语言和动物“语言”的区别所谓的动物语言和我们人类的语言是有根本区别的,它们的语言是不能和人类的语言相比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单位明晰性 人类语言有明晰的单位,如语素、词、词组、句子等,大大小小的单位,按照语言规则可以组装成数目无限的句子,表达所要表达的任何意义内容;动物“语言”的表现则是以囫囵一团的叫喊或舞蹈动作来传递固定而有限的信息,无法分析出明确的单位,更谈不上单位的组装。(2)任意性 人类语言中语音和语义的结合完全是任意的,音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是社会约
8、定俗成的。是社会约定俗成的。 动物所谓的“语言”比如表示暴怒、恐怖、警告等信息的叫喊,都是感官受到某种刺激后直接的本能的反应。这些声音和它所表露的内容之间具有必然的联系。 例如蜜蜂传递信息的方式是跳 8 字舞。(3)结构的二层性 人类语言是一种两层的结构装置音位层和符号层。符号层又分为若干个级,它以语素为最小单位,经过排列组合构成符号的序列:词、句子等。动物的“语言”不能分解成单位,谈不上有结构,更不用说结构的二层性。(4)开放性 结构二层性的最重要的结果就是语言的开放性或创造性,人们能够运用有限的语言手段通过替换和组合造出无限的句子。动物“语言”是一种封闭的系统,它所3能传递的信息是固定的,
9、是受到刺激限定的。它们的交际方式及其所表示的意义可以一一列举。(5)传授性 人类的语言能力是先天具备的, (【乔姆斯基】 )但是掌握什么语言,则是后天学会的,没有现实的语言环境,就学不会一种语言。动物的“语言”则是与生俱来的本能,是不需要传授的,而人的语言是后天学会的。人类的语言是后天习得的。(【索绪尔】)应该说,人类的大脑先天就具有特殊的语言能力,但必须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加以学习才能真正掌握语言,实现这种能力。先天的潜在的语言能力和后天的语言环境是人类习得语言的前提条件,两者缺一不可。狼孩有人类的语言能力,但是由于在学习语言的最佳期没有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他们就不会说话。即使原来会说话的人如
10、果长期生活在没有言语交际的环境中,那他的语言能力也会退化。(6)不受时空限制 其他动物的交际都是由当时当地的刺激引起的,是对具体情景的感性的反应,只能传递某种信息,既不能回顾过去的事情,也不能设想未来。只有人类能用语言说古论今,表达深邃的哲理,翱翔于丰富的想象,思想驰骋到哪里,语言就如影随形地跟随到哪里。人类语言的这种特点可以说明信息的传递不受到当时当地的环境限制。(7) 具有历史继承性 我们人类的语言其本身在历史中保持基本不变的前提下也要发生一定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词汇上,例如,“网虫”、“互联网”等。动物“语言”没有发展和改造,猫爷爷怎样叫的,猫孙子也是怎样叫。总之,语言是动物和人类之间永远
11、不可逾越的鸿沟。语言是人类独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第二节 语言的社会功能和思维功能语言是全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相互交际的习惯体系。语言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它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而变化。例如:黑五类、马家军、信息高速公路、特区等等。语言有众多的功能,如娱乐功能、审美功能等等,最重要的功能则是它的社会功能和思维功能。一、语言的社会功能(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群体社会里,语言是交际的媒介,它一视同仁的为所有人服务。语言和社会相互依存,人类利用各种手段以达到组织和协调的目的。在各种交际手段中,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使用上的轻便性、负载语义信息的无限性、表义传
12、情的精确性,使语言成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类传递信息,进行交际和交流思想,除了使用语言外,还可以使用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以及身势、表情等,在一定场合使用,可以弥补语言的一些不足,但是这些交际工具使用范围有限,有的仅用于特定的范围,最重要的是,这些交际工具,都离不开语言,都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辅助语言进行交际的,没有语言,这些手段的存在没有任何意义。 因此,语言虽然不是唯一的(文字、音乐、图画、电报、数学符号)交际工具,但却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二)副语言在言语交际中,还有一种不形于语言却对言语交际起重要作用的“副语言”也应当引起大家的注意。所谓“副语言”指的是不使用
13、语言形式却能传达出一定言语信息的行为,即体态语,包括:脸部表情、气势、躯体动作等,但必须以语言交际为基础。鼓掌、举手、挥手、使眼色、打手势、点头、裁判等体态语必须建立在双方理解,心领神会的基础上。人们有时使用“副语言”补充语言表达的不足,如紧握双拳表示坚定;同样,有时“副语4言”表述的信息与言语内容完全相反,这时你就要思考对方话语的真实性了。二、语言的思维功能一、思维和思想思维是人类大脑的一种机能,思想是人们运用大脑机能认识现实世界的成果,而思维则是认识现实世界时的一种动脑筋的过程,也指动脑筋时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以认识现实的能力。人类面对自然界的现实是相同的,大脑的生理构造也一样,因而具有共
14、同的思维能力。却可以有不同的思想。二、内部言语和外部言语1.什么是内部言语和外部言语 言语有两种形式,就是内部言语和外部言语。外部言语是指说出来的或写出来的可以使别人感知的话。内部言语是指没有说出来的内心的话。2.内部言语和外部言语的关系 内部言语和外部言语都是运用语言的过程和结果,本质上一致,实际上并不完全相同。内部言语是个人内心独白或深思时才用的,不需要别人明白,没有交际的功能。而外部言语却是个人通过说或写的方式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是要他人理解的,是有交际功能的。因此,内部言语不是很完整连贯,从内部言语转化为外部言语的过程,就是整理思想的过程,外部言语比内部言语更有条理,更清楚,更完整。三
15、、思维类型所谓思维是指人脑能动的反映客观现实的机能和过程。在多数情况下,尤其是在传统的说法中,思维主要指抽象思维。但实际上思维是复杂而多形态的,在人的身上同时并存着几种不同形态的思维,它们交织在一起,彼此渗透。根据思维活动的不同形态,可以把思维的类型相对地分为以下三种:(1)动作思维(直观动作思维) 是指思维时直接感知思维对象,并通过思维者自身的动作去影响思维对象的一种思维活动。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性联系就表现在感知并作用于思维对象之中。比如乒乓球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时根据球的方向、速度做出击球动作就是一种直观动作思维。司机在驾车时紧急刹车运用的也是直观动作思维。此外,如工程师、机修工等的思
16、维活动都有直观动作的特点。(2)形象思维(表象思维)表象是指事物被感觉时在脑中留下的形象。表象思维就是思维时在头脑中唤起表象并在想象中对表象进行加工改造的思维活动。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性联系表现在新形成的表象和表象的组合中。比如画家作画时对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留下的表象进行艺术创造就是运用表象思维的过程。作家在创作的过程中也要把他所创作的人物形象建筑在以往头脑中已有的表象的基础上,所以我们说文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作品中人物的言谈举止都反映了生活原貌,但又不能和实际生活完全划上等号。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地运用表象思维,例如,着手布置房间之前,我们就用表象组合的方式思考着房间布置的方案。(3
17、)抽象思维(逻辑/概念) 是指以语言为工具,运用逻辑形式来进行的思维活动。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性联系表现在概念、判断和推理之中。词语表达概念、句子表达判断和推理,这就是以语言为工具,进行抽象思维的过程。由于语言与抽象思维之间的关系密切,每一个掌握了语言的人同时也就获得了抽象思维的能力,而每一次抽象思维的过程,又必须在语言的基础上进行。比如当我们看到地面、屋顶和树木都湿了的时候,我们可以做出判断说:“下过雨了”。这种思维方式是我们人类独有的,也是起主导作用的思维方式。其他的动物却没有这种能力。广义的思维就是指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狭义的思维就是指抽象思维,也是语言思维。5有专家称
18、动作思维与形象思维是“非语言思维” ,抽象思维是“语言思维” ,似乎动作思维与形象思维与语言无关?答案是否定的。 虽然有人称前两种为“非语言思维” ,后一种为“语言思维” ,但划分是相对的。只有从发生学的角度才能看出非语言思维的存在(比如未学会说话的幼儿) ,但一旦具有抽象思维能力,思维会突飞猛进。语言始终占有主导地位。一切思想最终都要传达给别人,动作、表象、图画的翻译和解释离不开语言。应该说,人类发展至今不能否认其他思维方式的存在和作用。在语言出现前的种种思维方式的概括能力是有限的,是思维发展的初始阶段,这个阶段现在看来似乎并不是人类所独有的。婴儿和某些动物具有直观动作思维和简单的表象思维,
19、婴儿的简单分类能力和借助外物的能力有些动物也有。大家一定都知道乌鸦喝水的故事,这个故事说明了动物有低级的思维能力。 但语言一产生,情况就不同了,现在人类完全脱离语言的思维几乎是不存在的,任何一种思维方式都有语言或多或少的参与。而且人类社会在语言产生之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以语言为工具的抽象思维组织和制约着几乎全部的思维过程,在人类的复杂的思维系统中,抽象思维是占有主导地位的。抽象思维的参与使人类的直观动作思维和表象思维不同与其他动物的这两种思维方式,明显的要高于其他动物。所以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工具四、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一)、对语言与思维关系问题的代表性看法关于语言和思维关系的讨论由来已
20、久。语言和思维的关系问题是十分复杂的。语言和思维之间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语言是人们用以交流思想的符号体系,人们要表达和交流思想,自然离不开语言,但是人们在自己的大脑内进行思维以及思维后形成的思想是否可以离开语言呢?无论就人类种系的发展,还是就个体的发展而言,语言和思维是否同时产生?如果不是同时,是先有语言还是先有思维?语言和思维是否有各自的发展规律?如果有,它们之间有没有相互影响?是什么样的影响?语言在思维的形成中有些什么作用?围绕语言和思维的关系这个问题,哲学家、心理学家、语言学家、长期进行了热烈的争论,至今尚未取得一致的意见。下面是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1.传统的“统一论” 认为语言和思维
21、虽然是不同的范畴,但二者互相依赖,密不可分。不存在脱离开思维的语言,也不存在脱离开语言的思维。这种统一论中,最有代表性、最为流行的一种观点是:语言是人们的交际工具,也是人们的思维工具,人们不仅在交际时使用语言,就是在进行思维时也要用语言。因此这种统一论的观点也常被称为“工具论”。由于他们坚持思维只能在语言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所以如果一定要分出先后,那应该是语言先于思维。持这种观点的人有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法国的笛卡尔,德国哲学家赫德尔,甚至于 20 世纪初的美国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认为语言是出声的思维,思维是无声语言,离开语言就无思维可言。这种观点 20 世纪 50 年代在我国哲学、心理学和语
22、言学界影响很大。统一论的观点似乎正好说明了为什么只有人类才有语言,同时也只有人类才有思维,也说明了在儿童身上所看到的语言能力的发展和智力的发展相平等的情况。但统一论解释不了一系列常见的现象,如说话过程中常有不合语法的现象,人们在说话中常感到某些词似乎就在嘴边,可是一下子想不起来;人们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仍能把听到的某人的谈话大意复述出来,但却不是原话。这些现象表明,持统一论的人忽视了非语言思维的存在和是否在在着先于语言的思维活动的问题。后来也正是这个问题成为众人争论的焦点。2. 语言相对论 这是由美国人沃尔夫提出来的,是一种语言决定思维的观点,也称为6“语言决定论”。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决定思维的
23、方式,所以叫“相对论”。但对语言和思维关系的这种看法可以追溯到 18 世纪的赫德尔和 19 世纪的洪堡特。洪堡特认为:一个民族的语言就是他们的精神,一个民族的精神就是他们的语言。在一定意义上说,讲不同语言的人们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之中,具有不同的思维体系。每一种语言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 沃尔夫是美国著名的人类语言学家萨丕尔的学生,所以直接对沃尔夫的观点产生影响的是萨丕尔。萨丕尔指出:“人并不是孤立地生活在客观世界中多半要受到语言的支配真实的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筑在人们的语言习惯上的。 ”沃尔夫曾在一家火险保险公司做调查失火原因的工作,他发现导致失火的原因除了客观环境外,还有人们对语言的错误理
24、解,如人们看到汽油桶往往十分小心,怕着火爆炸,但看到空汽油桶就以为是空的而不大在意,以为很安全,但实际上空汽油桶充满可燃气体,可能更危险。很多类似的现象使他受到启发,他又在萨丕尔的指导下对比英语和美洲各种印第安语。最后他认为,对说话人说,语言主要是一种背景知识,这种知识因语言而异,没有共同的规律。任何人使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思维时,都在无意识地运用这种背景知识。一种语言的背景知识系统就是该语言的语法,它是思想的塑造者,是个人心理活动、分析和综合思想材料的纲领和指南。思想的形成不是独立的,是和语法分不开,在不同的语法中思想的形成也有不同。因此人们往往把语言学中这种相对论观点称为“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25、应该承认这种观点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语言习惯对思维活动确实有一定影响,如对相同的事物,不同的民族在语言表达上会有不同,甚至是有很大的出入,如亲属称谓系统,汉语就比印欧语复杂得多。汉语的颜色系统中“青、蓝”是两种颜色,但英语中却用一个词“blue” 来表示。印弟安的霍皮语中没有时间、速度、物质等概念,有延续时间的概念,没有物理学中的时间概念,要表达“他呆了五天”的意思,只能说“他第五天离开的”,所以一个欧洲人和生活在亚利桑那的霍皮人是无法谈物理的。而且我们的世界似乎是建立在我们的词汇上的,世界是一样的,不同的人表达出来的世界就会有一些细小的差异。但有的人甚至认为人类社会之所以有这么多的罪恶,有
26、这么多的杀戳,就是因为这个世界上种种语言中都有这样不好的词。这就有些过分了。是这样的吗?有一句话“真理和谬误往往是一步之遥。 ”,沃尔夫他们把语言对思维的影响无限地夸大了,这显然是走向了极端。语言决定论的主要问题是没有历史观点。语言是在历史发展中约定俗成的习惯,它们并非独立的实体,不能决定人们的思维。如果语言可以决定世界观,那么同一社会内的工人和资本家都说同一种语言,应该有相同的世界观了,但事实上不是这样的。世界上那么多的语言,按沃尔夫的想法,那应该是各民族的思维方式全都不同,但事实是各民族的思维方式基本是共同的,哲学、逻辑学、心理学等各门科学的建立就是证明。各民族用以表达思想的语言虽有很大差
27、别,但其间也有很多共同点。如对于颜色的识别,各种语言中都有红、黄、蓝、绿等基本色。人类生活的这个客观世界是基本一致的,人类的大脑机制也可以说是完全一致的,而思维是人类对主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基本一致的,不同语言的语音、词汇或是语法虽不同,但这些形式所表达的思维内容,也就是思想是相同的。要不然语言与语言之间怎么可以进行翻译呢?3. 认知论 这种观点认为思维和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并非密不可分:在儿童习得语言过程中,思维先于语言,思维决定语言;在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中,二者是形影不离的,但仍有无需语言的思维。最早提出这个观点的是苏联的心理学家维戈茨基和瑞士的皮亚杰。上世纪 60 年代以来赞同此说者日益
28、增多。维氏认为思维的发展要受到语言的制约,另一方面又认为思维可以脱离语言。他把语言和思维比作两个不同心的圆圈,它们有一部分是重叠的,他称之为言语的思维,但是有言语思维并不包括全部思维在内。他认为在儿7童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存在前思维阶段,在儿童的思维发展中也存在前语言阶段。到两岁之后,分别发展的语言和思维才开始汇合,这时语言才成为儿童的思维工具。词义在思维与语言的关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它随着儿童的成长和思维发展而发展。皮亚杰则认为儿童语言和思维的发展过程可有这些阶段:第一阶段:肌动阶段,从一岁半到两岁,这时儿童开始产生智力,但还没有思维,也没发展语言。第二阶段:符号思维阶段,从两岁到四岁,儿童学说话
29、,开始使用符号,他不仅使用语言,而且也用语言之外的其他手段来进行思维。第三阶段:直觉思维阶段,从四岁到七岁。儿童逐步发展形成概念的能力,但这还是建立在根据观察而作出的直觉判断的基础上,儿童这时爱用自我中心的言语。第四阶段:具体操作阶段,从七岁到十一岁,儿童开始进入初期的逻辑思维,形式操作阶段,这是儿童思维发展的最后完成阶段,从十一二岁开始。儿童在这时学会逻辑推理,无须依靠直接经验就能作出判断。认知论把语言中思维关系的研究推进了一大步,但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十分复杂,就是认知。(二)、语言和思维的关系语言不但是人类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人类思维的工具,是认识成果的贮存所。思维过程离不开语言,需要借助语
30、言来进行比较、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活动,需要借助语言来形成思想,利用语言把它储存在头脑中,再借助语言把思想表达出来,传达给听话人,同时使听话人产生思想。而且人类思维的成果概念,还可以通过词语固定下来。总之,思维活动的过程不可能离开语言而单独进行,思维离不开语言,必须借助语言材料才能进行。语言也离不开思维,二者是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的。 (三) 、语言和思维的区别语言和思维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现象,不同科学研究的对象,其功能、范畴、规律都不相同。(1)它们所属的范畴不同,各自的职能不同:语言属于物质的范畴,是思维的工具;思维思维是人脑的机能,属于精神的范畴,是工具的运用者。思维用来认识世界,反映规律;语
31、言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的最重要职能和目的是来沟通思想、传递信息。(2)它们的构成方式不同。思维要运用概念、按照逻辑规律构成种种不同的判断推理;而语言则是运用词语和语法规则组成种种不同的句子。当然,概念要用词语来表达,判断要用句子来表达,但表达者和被表达者各有自己的构成方式,不能因为它们有表达和被表达的关系,就把二者混同起来。(3)语言单位与思维形式不完全对应:一种概念可以用多个词语表达;判断多用单句,但单句并非都为判断。概念、判断和推理这几种思维形式和语言中的词与句子并非一一对应,这也可以证明语言和思维的区别。1)概念是要用词来表达的,但概念和词不是一一对应的。实词表达具体概念,虚词一般是不
32、表达具体概念的。实词和具体概念也不是一对一的关系。多义词是一个词表达多个不同的概念,如“ 打”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就有 24 个义项,表达 24 个不同的概念。同义词则是多个词表达同一个概念,如、 “爸爸”、 “父亲”、 “爹”; “青霉素”、 “盘尼西林”等,每一组词都表达同一个概念。再有,语言中词是有感情色彩褒贬义的,但概念却没有。除了词以外,词组也可以表达概念, “帝国主义”是一个词, “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和最后阶段 ”是一个词组,它们表达的是同一个概念。 2)判断要用单句来表达,但并非所有的单句都能表达判断。句子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一般来说,只有陈述句才能表达判断。表达
33、判断的陈述句也不一定和判断(主词系词宾词)一一对应,好多表达判断的句子没有系词。一个多义句可以表达几个判断, “他在火车上画画儿”这句可以理解为“他坐在火车里画画儿。 ”,也可理8解为“他把画儿画在车厢的什么地方。 ”另外,一个判断也可以用不同的句子来表达,如“他把门打开了。 ”也可以用“ 门被他打开了。 ”、 “他把门打开了。 ”等句子来表达。3)推理和复句也不是完全对当的。推理在语言表达中常常被人们省去大前提、小前提甚至是结论。比如“星期五上概论课,今天是星期五。 ”这就省去了“今天上概论课。 ”这个结论。(4).语言是民族性的社会现象,思维是全人类性的社会现象,即思维是全人类共有的,而语
34、言具有民族性。 思维是人脑的机能,思维能力没有民族性,正常的人无论哪个民族,进行思维都遵循同样的规律。客观世界一致,认识对象相同思维内容同(不同时期稍有差异)保证了不同语言的民族可以相互交流思想,各种语言可以互译思维方式上,各民族之间存在差异。不仅表现在语言系统不一样,也与思维方式的民族特点紧密联系。不同民族的语言是不同的系统,存在民族语言的差异:不同的语言之间很少有意义、功能、色彩等都完全对应等同的词语世界语言的丰富多彩共同的思维基础能够互译,互相交流例如,汉语中的伯父、叔父、舅父、姨父、姑父,在英语中就用一个词“uncle”来表示。汉语中的兄弟之间有“伯、仲、叔、季”的区别,而英语中就只用
35、一个词“brother”来表示其间的关系。这里面有文化背景的原因。再如,汉语和日语属于不同的语言,各有自己的特点,即使写成同样的汉字,在汉语和日语中的意义却往往不同。汉字 汉语意 日语意大将 大将 权威手纸 手纸 信汽车 汽车 火车野菜 野菜 蔬菜探望 探望亲人 寻找亲人(5).语言和思维各有各的发展规律语言是随着运用语言的人民的历史、交际环境、文化、思想的发展而发展的,思维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认识能力的精密化的提高而发展的,语言的发展表现在随着社会的分化或统一而在语音、词汇、语法系统上的分化或统一;思维的发展则表现在分析能力、综合能力的改善或扩大、抽象化的提高和精密化的加深上。我们现代人就比原始
36、人具有更强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语言是人们的交际工具,它是某一具体的全民社会团体全部成员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随着该全民社会团体的特殊环境创造出来而用来在该全民社会团体内部进行交际的工具。无论在语音、词汇还是在语法方面,各种语言都各自有其特点。第三节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一、什么是符号古今中外的学者早就对符号给予了充分的关注,直至现在,所作出的界定也不下百种。但“符号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出现,是二十世纪中期以瑞士索绪尔等人为代表提出的,我们教材的很多观点,跟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便颇为相似。在英语中, “符号”被译为symbol,它和“征兆”有一个共同的词根:seme-,这个词根在希腊语中是“符号”
37、 (意味)的意思。91、什么是符号:符号就是由一定的形式构成的表示一定意义的记号或标记,其作用是指称现实现象。2、也就是说符号是由形式和内容两个部分构成的结合体。形式就是符号外在的形状、结构,它是以某种物质的方式存在的,或者是声音,或者是线条,或者是色彩,等等。这些都是人们的感官可以感知的,称为“能指” ,这些可以感知的形式都是和意义结合在一起的;意义就是符号所代表的具体内容,即符号的“意味” ,称为“所指” 。任何一个符号,都有一定的意义,形式和意义在一定的符号系统中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不能割裂二者之间的关系。形式和意义互相依存,谁也离不开谁。3、符号的种类很多,一般有视觉符号(文字、旗语、
38、信号) 、听觉符号(汽笛、鼓声、军号) 、触觉符号(盲文)三种。任何符号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它符号相对地存在着。比如交通信号灯是以红灯、绿灯、黄灯构成的一个系统,如果只有一个红灯,就难以指挥车辆行驶。4、符号的基本特点:客观性、物质性(物质外壳) 、约定性(红绿灯) 、意义内容。二、语言是一种符号语言符号:从本质上看,语言也是一种符号,它能代表或指称现实现象,也有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具有符号的一切特点。在索绪尔那里,他认为语言符号是由“能指”和“所指”构成的,“能指”就是指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所指”是指语言符号的语义内容。“能指”和“所指”是符号的两面,索绪尔把它比作一张纸的正反两面,
39、是不可分割的。思考:语言符号和一般符号有什么不同?语言是认知现实的听觉符号系统,它是所有符号中是最重要、最复杂的一种,不同于其它符号。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理解:首先,语言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是说的和听的, (与视觉听觉符号不同)声音是语言符号的形式;义是语言符号的内容,只有音和义结合才能指称现实现象,构成语言符号;就语言而言,还有一个重要的物质形式文字,它是语言符号的书写形式,是语言符号的符号。它使口语成为书面语,使语言信息得以保存和延续。其次,一般符号的构成比较简单,而语言符号却是非常复杂的,它是有组织、有条理的,是由音位、语素、词、词组、句子等结构单位组成的一种层级体系,可分不同的层
40、级;这种分层装置的特点和奥妙就在于以少数有规则地组成多数,因此可以表现任何概念;再次,一般符号由于构造简单,因而只能表达有限的内容,而且这种内容是简单而固定的,语言符号则可以表达丰富多彩的意义;最后,语言符号具有以少驭多的生成机制,具有生成新的结构的能力,一般符号表达的意义是固定的,因而不能生成新的意义。语言符号能重复使用,人们根据交际需要将有限的语言符号排列组合,造出无限的句子。三、语言符号的特点任意性和线条性是语言符号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这两个特点是瑞士语言学家德索绪尔在他的著名论著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来的。(1)任意性(任意性是普遍性规则,是理论基石)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又叫做约定性,也就
41、是说,语言中的语音和语义的关系并不是按照一定的逻辑或者某种规范建立起来的,用什么样的声音去表达什么样的意义,什么样的意义由什么样的声音表达,这完全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音义之间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比如粤方言中读“人” ,读作zen,新会话读作ng n,开平话有的读作ng n 、ngin ,台山话读作ngin,闽南话读作nng ,但是表达的意义是一样的。这就是“约定俗成” 。语言规则的形成也具有任意性。例如,汉语“吃饭” ,日语、韩语“饭吃” 。汉语中,10任何词在任何语法位置上都可以不改变形式,而英语则不能。如:He flies a plane . 他开飞机To fly a plane is
42、 easy . 开飞机很容易Flying a plane is easy . 开飞机很容易需要注意的是,任何符号的任意性,只是就其单纯的初始符号而言的,是绝大多数符号的特性。但复合符号(非初始的)却不是完全任意的,如“火”、“车”和“火车”,“火”和“车”是初始符号,其音和义之间的关系是不可论证的;而“火车”就是复合符号了,是根据一定的组合规律组合而成的复合语言符号。所以更确切地说,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不是说人人可以任意地给事物或现象命名,也不是说任何语言符号都是任意的,只有单纯的初始语言符号的音和义之间才是没有必然联系。符号的任意性特点是就语言起源时的情况来说的,至于符号的音义关系一经社会约定而
43、进入交际之后,它对人们就有强制性。总之,任意性遍布语言的每一个角落,给语言带来了一系列其他的特点,语言符号还具有概括性、民族性、时代性、地域性的特点。例如,同样夸姑娘漂亮,中原地区:花;江南:水;新疆:月亮;西藏:太阳。思考:为什么人类会有这样多形形色色的语言?这也只能从语言符号的声音和意义联系的任意性角度来解释。音义结合的任意性是形成人类语言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原因。比方说“人”,汉语说 ren,英语说 person,或 man 和woman,相互间的语音差别很大,但它们所表达的意义一样,说明不同的音可以表达相同的意义;同样,相同或相似的音在不同的语言中也可以表达不同的意义,如 ai, 汉语中表
44、达的是哀、爱、矮,在英语中表达的是“我”( I)。一般的语言学著作都用荀子的“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的“约定俗成”四字来说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点。(2)线条性链条排列 语言符号在交际使用过程中,其声音形式只能一个挨着一个随着时间的推移依次出现,展开长度,形成线性链条,没有两个符号同时出现的可能。一个音素或一个音节发出来才能紧接着发出另一个音素或音节,形成线条,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延伸,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不能同时在空间范围内展开。这个组合过程体现了语言符号的层级性,如汉语中的“语素词短语句子”的层级关系。 “红”是一个语素,也是符号,它可以和其他的符号结合,还可以组合成更大的语言单位
45、。当然这种组合必须遵循既定的语言规则。正由于符号在交际中可以重复使用,人们才能根据交际的需要将有限的符号排列组合,说出无限的话。这就是说,符号的线条性是由规则支配的,对社会成员具有强制性。比如汉语“我吃饭”不能说成“饭吃我 ”,“ 我刷牙 ”不能说成“牙刷我”。(3)稳定性 由任意性、约定性决定的。语言符号是大家约定俗成的,一经使用该语言的社会群体的公认和使用,就有了相互依存的关系,任何人不能随意改变。社会约定,无所谓好坏不轻易变化个人来说强迫接受。(4)可变性、发展性 历时角度看,稳定性是相对的, (静态描写共时研究)发展是绝对的(动态分析历时研究) 。即语言符号不是永远一成不变的,语言的变化在一般的情况下是很难觉察到的,只能渐变,不能突变。但是,在社会发生激烈动荡,人口大量迁徙的情况下,语言的变化就会明显得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语”改称为“普通话”。(5)生成性 语言符号的结构要素是有限的(语音、词汇、语法规则) ,但运用这些有限的语言材料生成的句子是无限的。语言是具有巨大潜能的开放性体系,语言的要素都在发展、变化,运用语言可以造出无限多的句子,而且语言的活动范围几乎是无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