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第十四单元 近代以来中外科技与文艺的发展历程 纵向梳理 一、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四个阶段1 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阶段 (15 16 世纪 )(1) 原 因 : 资 本 主 义 工 商 业 的 产 生 和 发 展 为 近 代 自 然 科 学 的 产 生 奠 定 了 物 质 基 础 ; 人 文 主 义 思 潮的影响使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中世纪生产经验的积累为技术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2) 标志:天文学领域的革命。2 近代自然科学形成和发展阶段 (17 18 世纪中期 )(1) 原 因 : 新 航 路 的 开 辟 促 进 了 西 欧 资 本 主 义 工 商 业 的 发 展 ; 手
2、 工 工 场 的 发 展 促 进 了 技 术 的 进 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2) 标志: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创立。3 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阶段 (18 世纪末 19 世纪中期 )(1) 原因:随着西方主要国家工业革命的进行,经济的发展对科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 标志:电磁学的新成就、道尔顿的原子论、细胞学说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等。4 自然科学的重大突破和系统化阶段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1) 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2) 标 志 : 电 的 发 明 与 应 用 ; 爱 因 斯 坦 的 相 对 论 和 普 朗 克 的 量 子 理 论 是 现 代
3、物 理 学 的 两 大 支 柱 。 对点训练 ( 教师用书独具 )1(2018 临沂二模 ) 某一时期,西欧诸国出现了一系列科学发明,科学家常常将其科学著作冠以“新”字,如培根的新科学 、开普勒的新天文学 、伽利略的两种新科学等。 这反映了 ( )A 科 学 取 代 宗 教 的 时 代 要 求B 工 业 时 代 科 学 与 技 术 结 合C 个 人 的 价 值 得 到 高 度 崇 拜D 启 蒙 思 想 在 社 会 全 面 渗 透2 A 由材料中科学家将科学著作冠以“新 ”字,意在说明近代科学与天主教会宣扬的神学不同,因而这一举措体现了科学取代宗教的时代要求,故 A 项正确;根据材料中培根等三人
4、的著作可以判断此时期为 17 18 世纪,此时还未进入工业时代,故 B 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对个 人价值的宣扬,故 C 项错误;材料内容与启蒙思想无关,故 D 项错误。 二、 19 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发展的历程(1) 第 一 阶 段 : 18 世 纪 末 19 世 纪 初 , 法 国 处 于 大 革 命 前 后 的 剧 烈 动 荡 中 , 人 们 渴 望 寻 求 一 种 时代所需要的理想的英雄主义精神,导致古典主义盛行。(2) 第 二 阶 段 : 19 世 纪 30 年 代 前 后 , 随 着 法 国 大 革 命 失 败 和 拿 破 仑 帝 国 的 覆 灭 , 人 们 不 再 盲 目地相信理性
5、,开始追求人类的内心感情,浪漫主义文学艺术产生。(3) 第 三 阶 段 : 19 世 纪 30 年代以后,随着工业革命发展,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固有的矛盾和弊3 端日益暴露,社会矛盾日趋复杂,出现了力图真实地表现现实生活、对现存的社会秩序进行无情揭露和强烈批判的现实主义文学艺术。(4) 第四阶段: 20 世纪以后,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 影视艺术迅速发展, 同时也影响到音乐、美术创作手段的改进。另一方面,社会也更加动荡: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大危机使世界更加不平静,在西方世界,人们心灵越来越空虚和迷惘,以反对传统和理性为特征的现代主义流派开始出现并发展。 对点训练 ( 教师用书独具 )2 ( 201
6、8湖南十三校高三联考 ) 有学者认为: “启蒙运动不仅对抽象推理和空想方案持批判 态度,而且还为重新发现人性的隐秘方面欲望和情感,奠定基础。”这里所说的“发现人性的隐秘方面”所发的社会思潮是 ( ) A 早期人文主义 B 理性主义C 自由主义 D 浪漫主义D 早期人文主义早在 13 世纪末就出现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而启蒙运动则是发生于以人文主义为旗帜的文艺复兴运动之后的史实,故 A 项错误;理性主义显然与“欲望和情感”是相对立的,故 B 项错误;自由主义与“发现人性的隐秘方面”同样没有必然的联系,故 C 项错误;浪漫主义强调的正是“欲望和情感”等一系列跟人性的隐秘方面密切相关的色彩,故 D 项
7、正确。 三、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文艺发展的阶段特征与表现时间 阶段特点 主要表现19491956 年19571966 年19661976 年改革开放以来深 受 苏 联 影 响曲 折 中 前进遭 受 严 重 挫 折全面繁荣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扫盲教育成为重中之重基本参照苏联模式,对高等教育进行调整1956 年提出“双百”方针,但是, 1957 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又破坏了“双百”方针 1964 年先后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和发射了第一枚中近程导弹除航天和农业方面取得重大成就外,科学研究受到“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冲击高考制度被废止,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破坏盛行“阶级斗争”文艺, “样板戏”流行,出现
8、“百花凋零”局 面科学技术全面繁荣,在航天、信息技术方面成就突出确立了“科教兴国”战略,中小学教育和高等教育得到全面发展“双百”方针重新得到贯彻,科研、艺术出现全面繁荣的局面 对点训练 ( 教师用书独具 )3(2018 天津河北区一模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成为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的理论基础。在这一战略指引下取得的成就是 (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神舟”飞船飞行成功C 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 D 高校招收“工农兵学员”B 1995 年中央开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A 项是 1964 年,不符合时间限制,排除; B 项5 是从 1999 年开始的,符合时间限制,故 B
9、 项正确; C项是在“文革”之前,不符合时间限制, 排除; D 项是“文革”时期高校招生制度,不符合时间限制,排除。 中外关联 世界史上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响1. 第一次工业革命政治上,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上,中国开始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自然经济开始瓦解。直到 19 世纪 60 年代,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中国掀起了洋务运动,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但这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而是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2. 第二次工业革命列强经济上对华资本输出,政治上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人民掀起了一系列救亡图存运动而无暇顾及发展科
10、技,从而丧失了一次追赶世界科技革命潮流的重要机遇,但是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3. 第三次科技革命20 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出现时,中国正值内战,科技无从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 后 ,“左 ”倾 错 误 的 发 展 , 特 别 是 “文 化 大 革 命 ”的 影 响 , 中 国 一 度 与 世 界 科 技 革 命 潮 流 失之交臂;改革开放后,中国重新追赶世界科技革命的潮流,积极重视引进技术和资金,促进经济的发展。 对点训练 ( 教师用书独具 )4(2018 上饶三模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曾经给中国带来重大的国际战略机遇期。
11、中国在 这三次机遇面前的表现是不同的,因而给自己造成的后果也各不相同:第一次是有条件抓住却没有觉察而错过,结果开始了全面落后于西方的历史;第二次是强烈意识到了机遇,并进行相当的努力,但终因没有把握关键重点而再次错失,其结果是中国在“千古变局”之下, 不但进一步落后于西方,而且还被近邻日本甩到后头;第三次机遇期到来时,中国最初的意识并不清晰,最终可谓把握了一半,仍然没有实现中国复兴的梦想。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第三次机遇期到来时中国把握了一半。 ( 要求:逻辑严密,史论结合 ) 解析 首先,必须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即 20 世纪中期;其次,阐述近现代中国 在 第6 三次科技革命中取得
12、的瞩目成就;再次,论述新中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挫折;最后,分别分析这些成就以及挫折出现的原因。 答案 原因 ( 没有完全把握住 ) :第三次科技革命刚开始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 强长期侵略;旧中国统治阶级腐朽无能;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帝国主义国家长期敌视、封锁、 包围,中国没有发展科技革命的和平环境,也缺乏正常的交流;受苏联高度集中政治经济体制影响;“左”倾思想泛滥,没有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教育发展经常受到冲击,科学技术失去了发展好机会。取得一些成就的原因和表现:中国在冷战时期,较好地利用了美苏对峙这一重大的机会。中苏结盟,进行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初步建成了中国的工业体系;利用美苏对峙的机7 会,成功发展了自己的核力量并发射人造卫星;在 20 世纪 70 年代又与美国改善关系,开始 利用美国和西方的资金技术和市场来发展中国的力量。到冷战结束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多极化趋势中一支重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