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历史考纲第 1 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禅让制到王位世袭:约公元前 2070 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王位世袭制是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实行的一种权力继承制度,它是生产力和私有制发展的结果,是阶级对立发展的必然结果,标志着“天下为公”的原始社会为“天下为家”的奴隶社会所代替,体现了社会的进步。而原始民主则是生产力低下的必然产物夏商时期已经初步建立起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政治制度,商朝中央设有相卿士(掌政务),事务官:臣、尹,武官: 师,史官:卜、册、史。地方 设有封侯、伯(向商王纳贡,奉命征伐)特点:宗族统治、神秘色彩奴隶制的等级关系初步确立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分封制:目的:为了进行有效
2、统治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应尽的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为周天子镇守疆土、 贡献财物、 朝觐述职、随从作战。分封者的权利:得到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可以设官、建立军队、征赋等;有再次分封的权利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宗族色彩实质:西周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分封制的作用:A.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B.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C.通过分封,边远地区得以开 发, 扩大了统治区域。D.周天子有至尊权威,国家政 权逐渐由松散走向严密。分封制的局限性:A 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具有很大的独立性,易出现割据和分裂,从长远看不利于统治。B 没解决
3、 贵族之间在权力、 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分封制在周初巩固了统治,后期却造成分裂割据,瓦解了周朝统治, 导致此情况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宗法制原因:贵族之间在权利、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概念: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目的: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巩固国家统治制度。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大宗与小宗的关系: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既是血缘上的兄弟关系,也是政治上隶属关系。宗法制的评价A、宗法制度通过血缘的亲 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
4、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B、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C、但是,宗法血 缘关系不能从根本上保证中央与地方的隶属关系,血缘关系经几代后就会逐渐疏远,封国的实力一旦强大起来,中央的控制效果必然减弱。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既具有牢固的血缘关系,又具有浓厚的专制色彩,其特点是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同时具备继承性和发展性。宗法制对我国社会的深远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防止贵族之 间因为权力的 继承问题发生纷争;维护贵族统 治集团内部的 稳定与团结;宗法制成为 我
5、国数千年来封建 统治者享受特权的凭借,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1二者是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2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第 2 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公元前 770 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春秋 时 期,周天子大权旁落,分封制遭到破坏,相互间进行扩张战争,公元前 221 年秦王嬴政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咸阳。专制主义:一种君臣关系。其特点一是君主个人专断独裁;二是大小官僚作为君权代表对百姓实行专制统治。中央集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其特点一是中央严格控制地方,二是中央为控制地方,重
6、视对地方官员的任用和监督。皇帝制度的三个特征:1 皇位世袭:显示了权力的不可转移2 皇帝独尊3 皇权至上 显示了地位的不可僭越。三公九卿制:丞相统率御史大夫和诸卿,御史大夫牵制丞相,太尉虚设,皇帝直接控制 诸卿秦朝官僚机构的特点: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三公九卿” 在地位、职权和权利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军权大权完全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又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重大决策的失误。 (作用) 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九卿”中宗正(皇族宗事)、郎中令(宫殿警卫)、少府(皇家财产)等官职就是为皇室专设的,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地方设郡县,郡守受命中央,督责属县,汇报丞相分封制与郡县
7、制的比较:相同:性质: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王权的统治区别:分封制与宗法制相联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被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有封地,诸侯国的独立性很强,容易形成割据 势力郡县制按地域划分官员都由皇帝任免调迁,官位不世袭,官员只有俸禄没有封地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维护了国家的统一第 3 课 从汉到元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的发展:制度的演变形成阶段 秦:地方制度:郡县制 加强了中央集权。中央: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建立专制主义制度丞相权力很大巩固阶段(地方)汉初: 郡国并行 削弱了中央集权郡国并行节度使,发展为藩镇割据削弱 收兵权建禁军;派文官设通判;掌控赋税加强;但三冗;
8、积贫积弱巩固 趋势: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完善加强推恩令推恩令 加强削弱武帝:推恩令 加强了中央集权中央:西汉的中、外朝制度; 、东汉“虽置三公,事归台阁”皇帝总揽大权,相权一分为二完善阶段唐:节度使,发展为藩镇割据,削弱了中央集权中央:三省六部制 权力一分为三加强阶段宋:收兵权建禁军;派文官设通判;掌控赋税 加强了中央集权,但三冗;积贫积弱中央:设中 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 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相 权权力一分为三新发展元:行省制,宣慰司,宣政院辖地。加强了中央集权,重大变革,省制开端,中 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相权反弹趋势: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选官用官制度的变
9、化:朝代 制度 标准 方式汉 察举制 品行 举荐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门第 评定授官隋唐 科举制 才学 考试发展规律:标准:由家世财产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拔标准趋向公开公平选官权:从地方收归中央选择方式:由举荐评定授官到科举考试,趋向严密、科学从汉至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特征(1)皇权与相权:皇权不断加强,相权日益削弱。(2)中央与地方: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3)选官制度:历代王朝都重视选官制度的建设,加强对官吏的控制,逐渐将选官权收归中央。一,汉朝 郡国并行制度异同:秦郡县制;汉郡国并行制度原因:汉高祖对秦亡的错误认识影响:出现王国问题,分裂割据解决: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
10、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特点:“汉承秦制 ”(皇帝制度、郡县制、三公 诸卿 ) “有所损益 ”:郡国并行制 -郡(郡县制)国(王国-诸侯王)并立二,唐朝 设置节度使唐玄宗广设藩镇-节度使 拥兵自重- 安史之乱 -中央集权削弱-藩 镇割据 -继续发 展-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形成三,北宋(1)地方权 力的膨胀会 导致国家分裂。 武将权力过大容易危机皇权(2)措施:军 事上:削夺 兵权,削减节度使权力,守内虚外,强干弱枝 行政上:文官出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 财政上:设转运使,转运地方钱粮 特点:从军权入手(3)利: 改 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基本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促进
11、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弊: 导致官僚机构和军队的臃肿,形成“三冗”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4)过分集权也无法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导致国家积贫积弱.因此中央集权应当适中,不能过小,也不能过大,使地方的积极性主动性无法发挥.四, 元朝元朝实行行省制度的原因:历史原因:吸取北宋过分集 权导致国家积贫积弱的教训. 现实原因:疆域空前辽阔 ,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民族因素:元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行省制度的内容和影响:对当时:便利了中央 对 地方的管理,加 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一。对后世: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古代三大行政制度的比较:不同点
12、:(1)分封制 : 时代:奴隶社会( 西周)和中央政府的关系: 侯国相对独立,权力地位世袭作用和影响: 一定时期产生过积极作用;但长期以来其残余势力破坏国家的统一和社会安定(2)郡县制:时代:几乎整个封建时代和中央政府的关系: 中央政府下属行政机构,郡守县令皇帝任免作用和影响: 不仅在当时有效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愈益明显(3)行省制:时代:元朝和中央政府的关系: 是中央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行政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作用和影响: 不仅在当时有效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愈益明显相同点: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
13、行政制度目的都是为 了巩固统治结果都在一定 时期内产 生过积极作用两汉,中外朝与尚书台调整原因: 丞相位高权重,威胁皇权。过程:汉武帝时期:三公九卿:执行(外朝)以丞相为首三公九卿组成。尚书令,侍中:决策(中朝)皇帝侍从、秘书任尚书令、侍中,参与军国大事决策。尚书令权力日显。东汉“虽置三公,事归台阁”,皇帝总揽大权结果:相权一分为二;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汉朝实行察举制度目的:搜罗人才,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统治概况:创立?依据?汉武帝;品德和才能影响:选拔了人才,加强了中央集权,促 进了西汉的强盛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度依据:门第影响:世家大族控制了选拔途径,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唐朝,三省六部制源流: 三省六部制是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 魏晋南北朝 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是中书省、再是门下省;至隋朝正式确立, 唐朝进一步完善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影响:对当 时:A、相权一分为三。三省合作,三省相互 牵制和监督,保 证了君权的独尊。B、减少决策失误,提高行政效率;对后世: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以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