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城市失业问题与失业保障体系.docx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4076437 上传时间:2019-09-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4.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城市失业问题与失业保障体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论文:城市失业问题与失业保障体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论文:城市失业问题与失业保障体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论文:城市失业问题与失业保障体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论文:城市失业问题与失业保障体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本 科 生 毕 业 论 文题 目:城市失业问题与失业保障体系专 业:行政管理学生姓名:张虎准考证号:指导教师:完成时间 年 月 日城市失业问题与失业保障体系摘 要: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失业保障体系是社会保障制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国的失业保障体系整体发展速度和效果是显著的,然而由于失业保障制度共性的内在缺陷,以及我国保障体系个性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使之真正成为市场经济的安全网,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对失业问题的现状、原因及相关社会保障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问题进行分析,最后结合我国国情,提出相应的对策

2、与建议。关键词:失业问题;社会保障;现状;原因;对策目录前 言 .1一、失业保障体系的概念及我国失业保障体系现状 .1(一)失业保障概念 .1(二)我国失业保障体系现状 .11.失业保障体系的发展史 .12.失业保险基金筹集困难 .23.现行的失业保险制度对失业保险基金的管理也不合理。 .2二、城市失业人口激增的原因 .2(一)就业的社会环境不宽松 .3(二)我国正处在劳动年龄人口不断上升时期,形成持久的巨大的就业压力 .3(三)法制化、制度化和专业化的就业服务体系尚未形成 .3三、城市失业中存在的社会保障问题 .3(一)失业保险基金筹集困难,管理不合理 .4(二)失业保障给付水平低 .4(三

3、)社会保障范围较窄,无法顾及全部 .4四、解决当前失业保障问题的措施 .4(一)扩大失业保险实施范围 .4(二)提高失业保险和救济给付水平 .5(三)多方面筹集资金,确保落实社会保障制度 .5(四)加强对失业保险基金的管理 .5(五)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失业保险制度 .5(六)解决就业问题,减轻社会保障负担 .6参考文献: .71前 言自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国的失业问题日益严重,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呈逐年增加。失业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关系到社会稳定的政治问题。目前失业情况已成为中国政府改革政策的一个决定性考虑因素,高估或低估失业率,都可能引致政策失当。特别是进入 90 年代,中国的

4、失业下岗问题日益严重,城镇失业人口(不包括农村失业人口)逐年增加,所以如何解决失业问题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而目前我们对失业提供的保障还很小,在制度方面还不是很健全,失业保险的承受力也不够。因此要加强失业保障,提高失业保险金收入,加强各级财政的投入,扩大失业保险实施范围,提高失业保险和救济给付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失业保险制度,解决就业问题、减轻社会保障负担。总之,在当务之急解决城市失业人员问题,成为摆在我国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一、失业保障体系的概念及我国失业保障体系现状(一)失业保障概念失业保险是对劳动年龄内有就业能力并有就业愿望的人由于非本人原因而失去工作,无法获得维持生活所

5、需的工资收入,在一定期间由国家和社会为期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二)我国失业保障体系现状1.失业保障体系的发展史。1986 年 7 月国务员颁布了国营企业职工待业暂行规定 ,标志着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1999 年 1 月国务员颁布和实施的失业保险条例是这一制度完整体系形成的标志。该制度自产生之日起便实行基金制,基金来源采取用人单位缴费和财政补贴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多年实践发现,该制度在宏观经济中作用显著,表现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失业保险基金的收入和支出都在大幅增加。据国家统计局人口就业统计司数据显示:2就业总人口(万人)年份城镇人口 乡村人口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万人)失业保险金的收

6、入(亿)失业保险金的支出(亿)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万人)年末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万人)1998 20678 49279 8000 561 571 15812009 31120 46875 12715 580 367 886 2352010 83 亿 11386 650 423 908 2092011 75828 1.4 亿 923 433 922 -从总体来看,我国劳动力总量逐年突飞猛进的增加,城镇新增劳动力供给 6000 万人;而从需求情况看,劳动力就业岗位预计只能新增 4000 万人,劳动力供求缺口大,失业保障压力更大。2.失业保险基金筹集困难。我国现行失业保险条例虽然规定“城镇企业事业单位

7、按照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缴纳失业保险费,城镇事业单位职工按照工资总额的1%缴纳失业保险费”,但在现实中仍有不少企业欠交保费。经营状况差、效益不好的企业,面临着众多职工失业的风险,迫切希望借助失业保险金使职工得到基本生活的保障,但由于这些企业经营困难,资金很难及时足额到位等。在失业保险的缴费比例没有增加、筹资渠道没有拓宽的情况下, 资金支出的负担急剧加重, 如果没有新的资金资助、没有其它失业保障制度安排为它分忧, 失业保险将难以支撑。3.现行的失业保险制度对失业保险基金的管理也不合理。有些地方将城市居民生活保障制度列为失业保障体系的一部分、将其等同于失业救济。诚然城市居民生活保障制度的救助对象中

8、有相当一部分是失业人员, 但不能由此断定其是一种失业救济制度,因为城市居民生活保障制度的发放标准是家庭人均实际收入水平, 与劳动者的就业状态无直接关系, 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归入社会救助范畴是十分准确的, 但将其称为失业救济是不妥当的。二、城市失业人口激增的原因我国城市失业人口不断增加是由我国长期以来人口多、就业矛盾突出这一特殊国情决定的。造成目前就业压力增大的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劳动力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的过大、素质不相适应的矛盾,是劳动力供求决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的结果。同时也是城镇就业压力和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速度加快同时出现,新成长劳动力就业或失业人员再

9、就业问题相互交织的结3果。深层次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就业的社会环境不宽松目前多数国家认为,在失业率上升阶段,政府最主要的任务是两个,即发展经济和促进就业,并为此提供一个公平和公正的社会环境。如对城市失业人员提供特殊的就业援助,直接创造就业岗位等。目前我国在就业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各级政府及各有关职能部门为下岗、失业人员积极地创造就业岗位的良好社会环境不够,在税收、工商、劳动、保险、城市管理、收费等方面仍然存在门槛高、范围窄、收费多、服务不到位等突出问题。根据有关部门的抽样调查,下岗失业人员中享受过政策优惠的比例不足20%等。这些问题制约了就业的扩大。(二)我国正处在劳动年龄人口不断上

10、升时期,形成持久的巨大的就业压力表现为劳动年龄人口或经济活动人口增长率超过总人口增长率;总人口就业率大幅度上升,大大超过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我国妇女就业参与率过高,大大超过经济发展阶段。中国属于典型的高就业模式,人为增加了就业竞争和就业压力,因此,出现大量下岗人员是正常的现象,它反映了中国正在从高就业模式向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正常就业模式转变。(三)法制化、制度化和专业化的就业服务体系尚未形成就业服务体系不仅涉及到就业标准的界定、就业目标的制定、就业战略的筹划、就业政策的实施、就业服务机构的资质审核、就业项目的落实、就业能力的培训、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与发放等一系列问题的整合,而且

11、还涉及到促进就业法 、社会保险法 、 社会福利法及失业标准及登记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条例的制定和实施。我国目前还未形成比较成熟的一套沿着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方向发展的城市就业服务运行机制,从而使失业者感到在就业服务方面遇到的诸多难题无法解决。三、城市失业中存在的社会保障问题 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对城市失业人员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但还存在着需要不断改进的地方:4(一)失业保险基金筹集困难,管理不合理我国现行失业保险条例虽然规定“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按照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缴纳失业保险费,城镇事业单位职工按照工资总额的1%缴纳失业保险费”,但在现实中仍有不少企业欠交保费。经营状况差、效

12、益不好的企业,面临着众多职工失业的风险,迫切希望借助失业保险金使职工得到基本生活的保障,但由于这些企业经营困难,资金很难及时足额到位等。在失业保险的缴费比例没有增加、筹资渠道没有拓宽的情况下, 资金支出的负担急剧加重, 如果没有新的资金资助、没有其它失业保障制度安排为它分忧, 失业保险将难以支撑。现行的失业保险制度对失业保险基金的管理也不合理。有些地方将城市居民生活保障制度列为失业保障体系的一部分、将其等同于失业救济。诚然城市居民生活保障制度的救助对象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失业人员, 但不能由此断定其是一种失业救济制度,因为城市居民生活保障制度的发放标准是家庭人均实际收入水平, 与劳动者的就业状态无

13、直接关系, 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归入社会救助范畴是十分准确的, 但将其称为失业救济是不妥当的。(二)失业保障给付水平低我国失业保险金的发放以低于最低工资、高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水平为原则,且通常为当地法定最低工资的 80%。目前,我国的失业保险金只能替代25%左右的工资,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失业保险金的给付标准过低。(三)社会保障范围较窄,无法顾及全部我国地域宽广、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差距较大,二元经济的特点明显,社会保障制度也体现出不平衡性。相对而言,国有企业的下岗职工可以获得较为全面充分的失业、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险,一部分有条件的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及民营企业也能为职工提供某些方

14、面的社会保险,但是大部分民营企业及流动到城市中的大量民工在享受社会保险方面还不完全,还需进一步纳入到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之中。四、解决当前失业保障问题的措施(一)扩大失业保险实施范围社会保障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应该享受的权利,也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5障。如果为数不少的社会弱势群体连最起码的基本生活都不能保障的话,那么整个社会将会产生难以预计的不利后果。因此,要加强扩大社会保障对象的范围,使更多的社会成员得到较全面的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二)提高失业保险和救济给付水平要实现这一目标,一个重要的前提是改变失业保险和救济的资金来源。第一,要改变过去失业保障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

15、财政和企业缴纳这两个渠道对失业保险金筹措的限制,实现国家、企业、个人共同负担的失业保险金筹措方案,随着个人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这种方案实施的现实性越来越强;第二,应充分发挥政府作用,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责任,当失业保险收不抵支时,应能通过财政拔款补充失业保险金和失业救济金。(三)多方面筹集资金,确保落实社会保障制度 充足的资金是落实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目前我国社会保障资金短缺,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国家财政和企业已很难完全包下来,需要社会统筹,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多渠道,多方式筹集资金。通过扩大社会福利彩票的发行规模等吸引社会闲散资金,募集资金支持社会福利事业。加大宣传力度,使下岗职工和失业人

16、员认识到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性,改变原来的国家统包的传统观念,提高自我保障意识,积极主动参加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同时,要健全社会保障基金的收、支管理机制,加强监督和制约,保证专款专用。 (四)加强对失业保险基金的管理从基金管理出发,失业保险经办单位除征收和发放失业保险金外,应派专职人员加大失业保险的宣传力度,转变人们对失业保险的认识;其次,政府可根据出台不同行业不同缴费比率,把所有大中小型企业等纳入到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五)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失业保险制度作为一种改革的代价,失业所引发的后果不应该由失业者独自承担,而应由政府,改革收益者以及富人阶层来共同承担。要在全国特别是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

17、行业、地区建立相应的失业预警系统,预测失业变动情况并及时报警。针对具体情况,准备应付的预案和计划。失业保险要准备足够的资金,尽快解决失业保险覆盖面太窄,资金不足以及失业保障金给付标准不明确等问题,提高抗失业风险的能力,保6证失业人员的失业救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其中主要是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六)解决就业问题,减轻社会保障负担解决城市失业人员的生活问题,防患于未然固然是必须的,但从根本上来说,应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扩大就业规模,提高就业总量,增加居民收入来提高生活质量。首先,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其次,发展中小企业,拓宽就业渠道,第三,大

18、力加强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标号的能力。要把职业培训作为促进再就业、化解结构性失业矛盾的重要手段。针对中国劳动力的特点进行思想观念的转变、新型就业观的教育,使之首先从思想上适应当今社会的变化。要围绕加入 WTO 之后产业和行业结构的新情况安排培训计划,综合开发和利用各类培训资源,推动培训机构的市场化、社会化改革步伐。大力推进创业者培训,为更多劳动者创业和自谋职业准备条件。第四,发展和完善再就业优惠政策,给再就业人员在简化工商登记、安排场地、减免税费、提供信贷等方面实行更多的优惠政策,使其顺利实现再就业。 7参考文献:1.郜风涛.中国经济转型期就业制度研究.人民出版社

19、,2009 年。2.赖德胜 孟大虎.中国大学毕业生失业问题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年。3.张彦,吕青.社会保障概论(第二版).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年。4.杨守建.青年就业的问题和对策.中国青年研究,2005 年,第 2 期。5.诸旭, 2003 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综述 , 中国社会保障2004.16.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失业管理中心编:社会保险管理工作难点与对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年7 月。7.顾建平.中国的失业与就业变动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年。8.张小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再就业会议精神努力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 中国就业2003 年第3 期。9.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做好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工作的通知 ,国办发20009 号 10.袁乐平.失业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年。11.社会保障制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年第9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