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福建省福清卫生学校(首页)教材分析:本章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评估及护理是本教材当中极其重要的章节,也是护士必须要掌握的知识点,理论讲授需课 6 时,实训需课 2 时。内容包括四个部分:一、体温的评估及护理;二、脉搏的评估及护理;三、呼吸的评估及护理;四、血压的评估及护理。通过理论讲解,举例临床例子,演示生命体征的测量技术,让护生熟悉生命体征正常与否的判断,掌握异常生命体征的相关护理措施以及生命体征的测量技术。本节的重点体温的正常范围、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在上课过程结合案例、图片、表格等进行讲解,以及演示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点,难点则是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间歇热的概念
2、,结合体温单的表格及临床的实例讲解这部分内容,最后在归纳总结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课程名称 护理学基础 年级 一年 专业、层次 护理专业授课类型 理论课(新课) 学时 1授课题目(章、节)第十二章 生命体征 第一节 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教案的讨论与设计:1. 首先以案例及其问题的形式导入新课,病例:王某,女,35 岁,以持续高热 1 周为主诉入 院,体温在 3940,24 小时内体温波动在 1 以内, 脉搏 108 次/分,呼吸 24 次/分,意识清楚,面色潮红,口唇干燥,食欲不振。王某发热呈何热型?入院时的发热程度?请根据病人情况提出护理措施。2. 授课过程中结合习题以加
3、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3. 授课过程结合图片、表格讲解知识。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发热分级、临床常见的 4 种热型2、掌握异常体温的护理措施3、熟悉体温过高的临床表现4、熟悉体温过低的临床分级及表现主要内容与时间安排:1复习导入:5 分钟2体温过高的评估及护理:20 分钟3体温过低的评估及护理:10 分钟4. 总结:5 分钟教学重点、难点:难点:临床常见的 4 种热型重点:发热的临床分级、异常体温的护理措施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法2、案例教学法3、随堂测试教学作业:临床上常见的热型有哪些?各自有何特点?学生学习方法:积极配合老师的课堂活动,思维要随老师的讲解而动,适当做些课堂记录,课后及时复
4、习、完成习题集相应的作业。课后记(包括教学目标的测评,教学反馈与矫正等)详见单元续页后(续页)教学过程:第十二章 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第一节 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复习导入:口腔温度的正常范围是多少?王某,女,35 岁,以持续高热 1 周为主诉入 院,体温在 3940,24 小时内体温波动在 1 以内, 脉搏 108 次 /分,呼吸 24 次/分,意识清楚,面色潮红,口唇干燥,食欲不振。王某发热呈何热型?入院时的发热程度?请根据病人情况提出护理措施。()体温过高1.定义:体温过高又称发热,由于各种原因使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产热增加而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2.临床分级:以
5、口腔温度为例低热:37.537.9 中等热:38.038.9高热:39.040.9 超高热:41及以上人体最高的耐受热约为 406414,高达 43则很少存活。3.临床表现:(1)体温上升期 特点: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主要表现:皮肤苍白、干燥无汗、畏寒、疲乏不适,有时伴寒战。升温方式:骤升指体温在数小时内升至高峰,如肺炎球菌导致的肺炎。渐升指体温在数小时内逐渐上升,数日内达高峰,如伤寒。护理特点:保暖为主(2)高热持续期 特点: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上趋于平衡。主要表现:热性面容(皮肤潮红、灼热、呼吸加深加快) ;心率增快(体温每增高 1,心率增加 1015 次min) ;头痛、头晕甚至惊厥
6、、谵妄、昏迷;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便秘;口干、尿少。护理特点:采取物理或化学降温法。(3)退热期 特点:散热大于产热,体温恢复至正常。主要表现:大量出汗、皮肤潮湿、偶然有脱水现象(血压下降、脉搏细速) 。下降方式:骤降和渐降。骤降指体温在数小时内降至正常,如大叶性肺炎、疟疾;渐降指体温在数天内降至正常,如伤寒、风湿热。护理特点:补充水分、电解质另外,发热还常有一些伴随症状,如淋巴结、肝、脾肿大,关节肿痛,皮疹等。4.发热的热型 将体温绘制在体温单上,互相连接,就构成了体温曲线,各种体温曲线的形状称为热型。(1)稽留热:体温持续高于正常,24 小时波动不超过 1,多见于肺炎、伤寒、儿童肺
7、结核等。(2)弛张热:体温持续高于正常,24 小时波动在 1以上,多见于败血症、风湿热等。(3)间歇热:24 小时内体温波动很大,可能突然上升数次,又突然下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有时还可能间隔数日不发热,多见于疟疾、成人肺结核等。(4)不规则热:发热无规律,持续时间不定,多见于流行性感冒、癌性发热等。5.护理措施(1)降低体温: 39以下可通过提供合适的环境如加强通风、调整被盖,限制活动来使患者感觉舒适。39以上,采取物理降温或化学降温的方法。(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测体温每 6 小时 1 次,高热者每 4 小时 1 次,绘制于体温单上。观察其热型、呼吸、血压的变化及降温效果。记录液体出入量。(
8、3)维持水电质、酸碱平衡:鼓励病人多饮水分,每日至少 25003000ml,必要时按医嘱静脉补充液体。(4)补充营养: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清淡流质、半流质,要求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且能促进食欲,少量多餐。(5)休息:病人应减少活动,适当休息;高热患者应该绝对卧床休息。(6)预防并发症:保持病人清洁和舒适,做好皮肤护理、口腔护理(7)做好心理护理:护士应经常巡视患者,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作好心理护理。尤其对于长期发热的患者,护士一定要注意其心理反应。(二)体温过低1.定义: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减少或散热增加导致体温低于正常范围,称为体温过低。当体温低于 35时,称为体温不升。2.临床分级
9、轻度:3235中度:3032 重度:30 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致死温度:23253.临床过程 皮肤苍白、口唇耳垂呈紫色、轻度颤抖、心跳呼吸减慢、血压降低、尿量减少、意识障碍、甚至昏迷。 4.护理措施(1)保暖措施。提供合适的环境温度,以 24左右为宜;新生儿置温箱中。给予毛毯、棉被、热水袋、电热毯等。给予温热饮料。(2)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至少每小时一次,直到体温回复至正常且稳定。同时注意呼吸、脉搏、血压的变化。(3)病因治疗: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去除引起体温过低的原因,使体温逐渐恢复正常。(4)随时做好抢救准备工作。【随堂测试题】1.以口温为标准,高热的范围是( )A 38.0
10、39.0B 38.139.9C 39.039.9D 39.040.9E 39.041.02.高热持续期的特点( )A 产热等于散热B 产热持续增加C 散热增加而产热趋于正常D 散热持续减少E 产热、散热均减少3.体温高低不一,24h 内温度差大于 1,但最低温度仍在正常水平以上的热型为( )A 弛张热B 稽留热C 间歇热D 不规则热E 波浪热4.流行性感冒呈( )A 弛张热B 稽留热C 间歇热D 不规则热E 波浪热教学目标的测评:通过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及阶段小测来检验教学反馈与矫正:异常体温的临床分级,异常体温的临床表现及临床上常见热型的内容比较多且难记,容易混淆,通过临床案例来讲解,并适当作出归纳总结,便于学生更有针对性地理解,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