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说课稿本节说课的内容是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 2 第一章第 2 节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新课标中将本节分为 3 课时:第 1 课时:元素周期律第 2 课时:元素周期表第 3 课时:认识元素周期表中的其他元素下面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谈谈关于第 2 课时元素周期表的教学: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工具,在初中化学和化学必修 1 中曾经出现过元素周期表,但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认识只是停留在简单的了解和应用上(如查寻某元素的相对原子量等) 。在本节的第 1 课时元素周期律的教学中,已经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初
2、步归纳总结出元素周期律。而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通过元素周期表的学习,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深化元素周期律的学习,另一方面为学生学习元素化学构建了认知心理地图,对他们今后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本节内容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2、目标分析根据新课程标准,本节内容要求达到“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结合课标及学生实际,本节课确定了以下三维目标:(1)知识和技能: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将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有机的结合起来,分析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进一步理解元素周期律。了
3、解元素的位、构、性关系等内在规律,初步学会运用周期表。(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元素原子结构和位置间的关系的探究,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成表规则;通过对已有元素周期律的认识,进一步归纳和理解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构、性关系;通过对周期表内在规律的归纳,学会“发现”规律并学会运用。(3)情感、态度、价值观:组织开展对问题的探究、讨论和发现规律,进一步培养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习惯;通过认识周期表的成表规则和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体验辩证唯物主义的量变引起质变的观点。3、重、难点分析:基于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将课时教学重、难点确定为: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律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体
4、现。难点:元素的“位、构、性”关系。二、说教法本节课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为目的来设计的,故设计了“以问题为索引,以学生为主体”的科学探究过程,运用诱思探究法进行教学,致力于营造出师生互动的和谐课堂。主要采用发现、归纳、总结等教学方法。1、基本思路:以问题诱思 观察分析 归纳结论的程序进行教学。2、元素周期表作为教学的主题背景,使课堂教学“学不离表,表不离学” ,突出重点。3、将元素周期律与周期表有机结合在一起,设疑诱思,步步深入,从而突破学习难点。三、说学法以发现、探究为重点,致力于教会学生“如何思考,怎样学习” 。 充分体现学习知识的过程,核心是学生思维的启发、学习能力的培
5、养,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提升能力。1、基本学习环节:问题导入分析归纳理论升华具体应用作业中的研究性课题。2、本节课的基本结论较多,要始终让学生主动参与结论的发现和探索,在生生合作,师生互动中,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知识的研究者。四、说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本节教材属于化学基本理论,缺少直观形象的实验,显得比较枯燥。作为高一学生,化学知识的自主构建能力水平较低,而充分的准备与合作交流可弥补其不足。为此,在课前将教材中“交流研讨”栏目前置,作为学生的预习作业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达成教学目标,在前一课时已完成“元素周期律”教学的基础上,本节课的教学程序主要由以下五个阶段组成:1.概
6、念形成阶段创设情景、直观导学(1)创设情景:1、目前已发现的一百多种元素的周期性,如何用一种形式表现出来?2、为解决这一问题,哪位科学家做出了最杰出的贡献?(对这两个问题,学生在预习之后,一般都有正确结论,由学生自由交流预习成果,将他们的答案板书为课题,使其体验成功的喜悦。 )(2)观察发现:让学生观察分析周期表结构,讨论交流后,将自己对周期表结构的认识表达出来。(学生对表结构的基本认识将是正确的,在肯定学生认识的基础上,概括板书为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介绍周期、族的分类。此时,特别强调短周期的概念,并说明不完全周期是自然科学给同学们预留的发展空间,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导入下一阶
7、段:短、长、不完全周期的周期序数和元素起止、元素种数、核外电子层数2.规律发现阶段设疑诱思、自主探究(1)提出疑问:对元素周期律在周期表中怎么体现?问题:1、同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有什么共同特点?排列规则是什么?2、同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有什么共同特点?排列规则是什么?引导:引导学生绘制短周期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参考 IA、VIIA、0 族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已有认知或周期表相关内容,循序进行分析讨论。(学生表述的问题基本内容一般是较准确的,此时,要针对问题实质渐进地鼓励学生将表述趋于科学准确后,将其板书为周期表的成表规则。让他们收获成功。 )(2)深化认识:进一步认识元素周期律中元素的位、构关
8、系问题:3、同周期、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如何变?4、同周期、同主族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结构如何变化?(对于问题 3 和问题 4 的第一部分,学生可得出准确完整的结论,应予以板书肯定。对于问题 4的同主族元素原子序数递增规律,学生会用不同方法,从不同视角进行探讨分析,但得出的结论又不尽相同,这时要诱导学生计算各主族相邻元素原子序差)3.理性认识阶段学用结合、深化内涵(1)创设情景:展现第 3 周期和A、A问题:5、第 3 周期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有什么变化规律? 6、 A 的碱金属元素、A 的卤素主要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有什么特点或递变规律? (这两个问题的主体是学
9、生已有知识的再现。巩固旧知识的同时,进行从特殊到一般的逻辑升华,以便进一步进行理论分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设疑诱思、总结归纳问题:7、同周期或同主族元素的性质为什么有相似性和递变性?8、金属性最强或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哪个位置?9、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规律。引导:引导学生对第 3 周期和A、A 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的相同点和递变规律与元素性质(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的相似性和递变规律的关系依次进行分析探讨,并要求表述结论。(在学生思考、探究后表述的结论中很可能会出现离题较远的对映关系。鼓励学生大胆面对挑战,在他们达到或接
10、近问题实质时,进行点评归纳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巩固应用阶段反馈练习、检测效果目的:检测学生对同周期、同主族元素的性质与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原子结构的关系。设计:引用 2010 年高考 9 题小结:围绕本节课的重、难点和预期目标进行课堂小结。(在课堂小结时,首先提醒学生通过回忆,想想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然后展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由学生参照学习目标自主小结并表述小结内容。 )5.教学延伸阶段课外拓展、提升能力目的:在于强化主干内容,将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进一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的学习具有连续性和开拓性。设计:1、教材习题练习:一、 17,三、13; 2、课外探究题:绘制主族元素周期表五、板书设计: 第 2 课时:元素周期表族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二、元素周期表中的规律:金属性、非金属性化合价电子层结构原子序数短周期长周期不完全周期副族第 VIII 族0 族主族同周期(从左到右):同主族(从上到下):同周期(从左到右):同主族(从上到下):同周期(从左到右):同主族(从上到下):同主族(从上到下):同周期(从左到右):(可设计成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