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光溪横比差距认理据纵看成绩识问题.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4095327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10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刘光溪横比差距认理据纵看成绩识问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刘光溪横比差距认理据纵看成绩识问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刘光溪横比差距认理据纵看成绩识问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刘光溪横比差距认理据纵看成绩识问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刘光溪横比差距认理据纵看成绩识问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横比差距认理据纵看成绩识问题在实践与发展理性中坚定党的执政自信我国历经 35 年改革开放发展之后,现在正处于制度转变、体制转轨、机制转换、社会转型、公民转性以及城镇化提速的全社会大转折的重要发展战略机遇期。面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 态文明“ 五位一体”总 布局建设的发展任务,改革开放 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也相伴而生了如贫富差距、物价上涨、三农问题、城乡差距和环境保护等诸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加之网络媒体的推波助澜,出现了所谓成就中国与问题中国等“两个”现象(如两个北京、两个上海),不少干部群众开始怀疑、质疑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正面意义,某些干部群众甚至对党执政的合法适宜性问

2、题, 产生了思想动摇和错误认识,似乎党的执政能力和自信受到空前挑战。然而,综观世界各国现代工业文明的演化进程,横向比较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发展经验,我 们就会有这样的重要体会,如果只是去过美欧日等最发达国家和地区,不冷静分析我国与这些国家巨大差距背后的理由和根据,就容易产生强烈刺 2 激和反差,就容易对党的执政能力、执政水平和执政合法性产生不满、埋怨和牢骚,甚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与制度形成强烈怀疑。但如果走的国家和地区越多,不光是美欧日等最发达国家,而是新兴经济体、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以及独联体国家和冷战后新独立的国家,就越发感受到党执政的合法适宜性与非凡的执政能力,就越发为中国 3

3、0 多年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充满自豪,就越发增强对祖国、政党、人民和社会的认同。从而会进一步认识到,一个超大政党领导一个超大民族在一个超大国家里取得超大成就诚然是超大不容易的。所以说,应秉持理性的客观认识,强化对党执政合法适宜性的认同与共识,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尤其是党的执政自信。应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是党执政自信的结果,又是前提。党执政能力的提高、执政水平的提升、执政合法性的增强,都是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构建理论和完善制度的实践中体现出来,进而形成并增强党的执政自信。有了党的执政自信,就不会左右摇摆,就不会受干扰,就不会犹豫不决,就会气定神

4、闲,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一步充实其理论内涵, 3 健全其制度体系,由自信走向自觉,使党的执政自信有了更坚实的基础,拥有长期性、延伸性和可持续性,并为全面完成其历史使命,实现自身自然消亡的伟大事业铺平前进的道路。1988 年 8 月,对外经贸大学研究生毕业后,我到外经贸部参加复关入世谈判,1991-1996 年,先后在美国、日内瓦驻外工作 5 年,对美欧两大陆的经济、社会、人文、政治情况有了较多的了解;1996 年 6 月-2000年 12 月,因参与入世谈判,先后深入了解了东亚、西亚、拉美国家;2001-2009 年,先后在上海高校和国家外管局工作,相继接触到东欧、中亚、北非

5、国家;2009年到现在,昆明市和云南金融办的工作使自己又深入了解了东南亚和南亚国家的发展情况。可以说,从1988 年到现在的 25 年间,由于谈判和工作需要,我去过 70 个国家,有代表性地接触到了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并较为深入地了解到很多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的实际情况。20 多年的工作实践和自身思考,使我对党执政的合法适宜性问题的认识不断演进并逐步深入。其中,这 一年我在中央党校学习和重温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政党建设与执政规律,淡定思索,冷静思考,特 别是在时空观、补 4 课追赶观和实践发展观与人民群众观等有关中国历史与现实发展的认识论方面有了更加理性的视角,归纳总结

6、了一些认识。有关时空观的新认识事物都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存在和发展的,正确的时空观是认识事物的关键;只有将时间拉长,空间放大,再结合具体条件才能正确的认识和评价事物,才能推动事物实现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和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从时间维度来看,任何事物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单凭十年、几十年是不能验证的,特别是对一种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或制度的判断往往需要上百年的时间;从空间维度来看,单纯自己和自己比,顾盼自雄而不能放眼世界、进行横向比较无异是坐井观天,要放在一个更大的空间范围内进行比较,才能有鉴别,尤其是对一项社会制度和经济模式而言。从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苏共垮台、苏联解体,只是社会主义

7、一种探索方式的失败,而非马克思主义的失败。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新探索,要正确认识和评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方面需要一段较长历史时间的检验,另一方面也需要在世界范围内做横向的客观比较,从客观规律和中国国情出发, 5 才能做出正确的认识和判断。有关补课追赶观的新认识一国实现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目标不是一蹴而就的,客观上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发展历程。历史与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归根结蒂是生产力与再生产力的实践。中国从 15 世纪末开始就已经与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分离落后了,在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法治化和国际化方面,落下了近 500 年的“ 课”。即便国人再聪明,通过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8、大概仍需要三代人近百年的时间才能补上落下的“课” ,而且在“ 补课”的过程中,还应专心致志、一心一意,而不能动摇、折 腾和懈怠,甚至走回头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的基本路线,生产力在 30 多年内取得了欧美发达国家近百年才完成的资本积累阶段的发展成就。然而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社会生产力虽然发展很快,但也只是补上了一些“课”,我国仍处于不发达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中前期的发展阶段,尚未全部补上所有的“ 课”。客 观上讲,中国现阶段依然处在半工业化、半市场化、半城镇化、半信息化和半国际化的发展阶段,与之相对应的法治化、市民化、公民化、社会化和 6 公共服务均等化等社会

9、人文指标上可能都处在低于“半”的状态。 “一瓶不满,半瓶子很容易咣荡。 ”要想在空间层面上进入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阶段,就需要在时间层面上继续“补生产力发展的课” ,即需要“补” 发达国家三次工业化与科技革命推动国家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课”。有关实践发展观与人民群众观的新认识马克思主义观点中最重视实践发展和生产力对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永恒活力与作用,因而形成了科学观察和发现自然社会发展规律的辨证唯物主义和客观研究和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历史唯物主义两大哲学基本观。关于人民群众观,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人民群众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马恩从“ 现实的人”、 “从

10、事活动” 、“进行物质生产的人”出发,分析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以区别于“自我意 识”、 “绝对精神”和“少数英雄”决定历史发展的唯心史观。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人对物质世界改造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因此,从事物质生产的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人民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中国化的具体成果就是党的群众路线和为人民 7 服务的宗旨,以及“立党为公、执政 为民”和“ 群众利益无小事”等民生情怀和民本思想,进 而在新时期体现出“以人为本”、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民生” 、“任何时期任何情况都要始终坚持把最广大人民

11、群众根本利益、自觉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来检验自己的工作和政绩,做到凡是为民造福的事就一定要千方百计办好,凡是损害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事就坚决不办”以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和“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赋” 等重要论述,闪耀着“人民主体”的真理光芒与“主权在民”的思想光辉。人类社会的存在、发展和进步有赖于实践及实践过程中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实践的发展进步需要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应从辩证唯物史观,从活生生的社会实践出发,认识和处理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而非简单地以道德伦理感性来评价经济社会发展。针对当前社会的诸多热点问题,有些人采取复

12、杂、挑剔、敏感、苛刻和抱怨的做法,而对过往历史采取简单、 宽容、笼统、麻木和溢美的 态度,由此放大了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但这种做法与态度属于厚古薄今、昨 8 是今非的错误史观。因而,对于当前发展中出现或遇到的诸多热点问题,必须坚持“理性 认知、辩证对待、务实处理”的实践理性态度,用实践理性来倒逼理 论理性,从改革开放发展的实际出发,采用新思路和新方法,在整体渐进改革中寻找重点领域的改革突破口,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处理界定好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用发展解决好发展中涌现的新问题,缩短转型、转轨、转换的时间,继续推动我国经济社会不断进步,尽早迈过“爬坡过坎”的危险阶段。一、五个横向比较:党领导的中国特色

13、社会主义的发展成就值得充分肯定,但跟发达国家相比,仍有经济、文化、社会层面的发展差距,应该继续“补生产力发展的课”(一)与美英德日法等最发达国家相比:经济发展差距大,会对党执政能力产生强烈不满与激烈批评,但考虑历史、时间因素后,就会自然趋于冷静并对党执政充满信心、增加认同感现阶段有相当一部分人倾向于简单地拿发展转型中的中国和已经发展三四百年的发达国家相比,然后就会对党执政产生强烈不满,甚至是激烈的批评和猛烈的攻击,更有甚者对党离心离德,但一旦进行客观 9 冷静的历史比较,考虑到时间与渐进发展的因素,强烈的不满与批评就会弱化,就会消气、沉着、沉住气,就会逐渐认识、认同党执政的不容易、不简单、不寻

14、常。毕竟就连日本也比中国早觉醒、早改革开放发展了100 多年,而我们的经济总量已赶上日本、正追赶美国。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绝无仅有的发展成就,在很大程度上缩小了与一流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但需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发展时间尚短,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初级阶段;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都经历了上百年乃至几百年的发展,才有今天的发达程度。如果从 1868 年明治维新开始,日本经历了近 150 年的发展;如果从 1776 年建国算起,美国已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经过 200 多年的发展;而英国从 1640 年资产阶级革命开始,也已进行近 400 年的工业化、城镇化和法治化的历史进程

15、。事实上,英国为准备工业化而推动的“ 圈地运动”就从 15世纪末开始,一直到 19 世纪初,历经 350 年才完成。而中国探索推进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及城乡统筹,满打满算才刚刚进行了 20 年的时间。由此可见,一个国家要实现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目标不是一蹴而就的,客 10 观上需要经历一个比较长的发展历程。只有以实践发展理性的眼光现实地看待我国和一流发达国家的差距,才能使我们的情绪平静下来,理性认识现阶段的中国。简单地拿一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的中国进行比较,就违背了辩证唯物主义史观的基本原理,是不妥当的,有时甚至是荒谬的。(二)与挪威、瑞典和瑞士等福利国家相比:社会发展与福利水平差距很大,同样会对党执政能力提出强烈质疑和批评,一旦考虑国情与时间因素,就会很快趋向平静,对党执政能力形成信任与认同感相比于发达福利国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更大,很多人会产生强烈的反差和不满,一旦把时间和国情放入冷静理性思考,不满和批评就会迅速减少,因为客观现实是:我们有提高人民福利水平的强烈愿望,但没有提高人民福利水平的资源。且不必说北欧国家和平发展的漫长时间,单就资源来说,北欧国家均是人口少、人均资源丰富的小国,加之历史上深受德国等日耳曼文化和生产力发展的带动,建立健全了优良的资源配置机制和制度安排,积累了雄厚的社会财富,所以民众福利自然会高。然而恰恰与之相反,我国则拥有超大规模的 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