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 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作者介绍,1.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2.他是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3.他的作品收在鲁迅全集里;本文选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朝花夕拾”的意思是早上开的花,傍晚时把它捡起来。作者用这个名字说明收在这个文集里的都是回忆往事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的生活。本文写于1926年,当时作者45岁。,背景介绍,解读题目,从课文的题目,你可以看出哪些信息?,“从到”表示这篇文章大致包括两部分,同时也告诉了我们文章前后两部分的内容。,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想一想,1
2、.本文的记叙顺序是什么?你是如何看出的?2.请你根据本文的记叙顺序为本文划分层次。3.作者在第一部分都写了什么?4.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是如何评价百草园的?5.作者在第二部分写了什么?,空间顺序。由题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可以看出。,1.本文的记叙顺序是什么?你是如何看出的?,本文分为两部分:1-8段为第一部分,主要写百草园;9-24段为第二部分,主要写三味书屋。,2.请你根据本文的记叙顺序为本文划 分出段落层次。,第一部分为18段,主要写百草园,共四层。 第一层(1段):总的介绍百草园。 第二层(2段):写百草园的无限乐趣。 第三层(36段):写美女蛇的故事。 第四层(78段):写冬
3、天的百草园。,第二部分为924段,主要写三味书屋,共五层。 第一层(9段):告别百草园去读书。 第二层(1011段):写入学的情形。 第三层(1216段):写不准提课外的问题。 第四层(1720段):写不准去后花园玩。 第五层(2124段):写师生读书的情形。,有趣的景色、美女蛇的传说、捕鸟的乐趣。,3.作者在第一部分都写了什么?,乐园,4.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是如 何评价百草园的?,向先生请教“怪哉”的问题、读书生活、画画,5.作者在第二部分写了什么?,研读课文,品味赏析。,1.找出第一部分中的景物描写。,看一看,2.多角度分析,说一说写景的妙处。,说一说,百草园的自然景物和乐趣,菜畦
4、石井栏皂荚树桑葚鸣蝉黄蜂叫天子,静态,动态,低,高, , ,碧绿的光滑的高大的紫红的肥胖的轻捷的,长吟伏窜,高,低,观察景物:,有序,多角度,精选词语形容,借助“准确的形容”即能表情达意,单是就有,油蛉蟋蟀蜈蚣斑蝥何首乌藤木莲藤木莲果何首乌根覆盆子,低唱,弹琴,声音,翻,按,喷,动作,缠络,像莲房,臃肿,拔,像小球,又酸又甜,形状,摘,动物,植物,中间结合叙写人的活动,味道,拍,百草园的自然景物和乐趣,这些景物是通过什么词语连在一起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用了“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的句式把诸多景物连在一起。,好处:以“面”烘托“点”,又以“点” 映照“面”,既完整,又生动。,说一说,写一写,仿
5、照 “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的句式写一个句子。,写一写,仿照 “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的句式写一个句子。,不必说那金碧辉煌的布达拉宫,也不必说那冰雪覆盖的天山,单是那一望无际的碧草蓝天,就够我们陶醉了,写景妙处总结,1.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冬皆备。,2.层次井然,条理分明。,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 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