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海沿岸地区海产品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文初 文档编号:40964 上传时间:2018-05-0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74.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东海沿岸地区海产品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国东海沿岸地区海产品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国东海沿岸地区海产品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国东海沿岸地区海产品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国东海沿岸地区海产品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本科毕业论文(20届)中国东海沿岸地区海产品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所在学院专业班级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完成日期年月中国东海沿岸地区海产品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I目录摘要关键词ABSTRACTKEYWORDS1绪论22我国东海沿岸地区海产品贸易与环境现状分析221我国东海沿岸地区海产品贸易现状分析2211贸易现状描述2212我国东海沿岸地区海产品出口结构2213我国东海沿岸地区海产品主要出口市场322我国东海地区海洋水域生态环境概况4221海水环境质量状况4222海洋沉积物质量状况4223主要港湾环境状况5224东海渔区海洋生态监控区生态状况63我国东海沿岸地区海产品贸易与环境

2、的相互影响731贸易对环境的影响7311影响了海洋水质7312破坏了海洋水域生态平衡832环境对贸易的影响8321改变了商品出口结构8322降低了出口的海水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94我国东海沿岸地区海产品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及建议941政策体制层面的对策和建议9411加强渔业资源的管理9412加快海洋渔业人才的培养10413完善海洋渔业资源利用、保护和管理的法律、法规,实行依法治理1042促进海洋渔业资源增殖,借鉴、开发新的海水养殖方式1043恢复生态,促进海洋水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1044建立海产品出口贸易纠纷应对系统115总结11参考文献11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中国东海沿岸地区海产品

3、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1中国东海沿岸地区海产品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摘要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消费结构特别是食物结构转变加速,人们对海洋渔业产品需求量不断增长,这一新的消费趋势也推动了全球海产品贸易增长。中国作为世界上海水产品的主要输出国之一,渔业也有了大发展,特别是东海沿岸地区,不断增长的需求量促使了海洋渔业资源的大力开发。但是问题也随之出现,过度捕捞造成了海洋资源严重衰退、海洋环境与生态系统持续恶化,海产品贸易面临的困境日益凸显,协调海产品贸易与海洋环境的发展迫在眉睫。关键词海产品贸易;海洋环境;协调发展;中国东海沿岸ABSTRACTINRECENTYEARS,WITHTHECON

4、TINUOUSIMPROVEMENTOFLIVINGSTANDARDSANDCONSUMPTIONSTRUCTUREESPECIALLYFOODSTRUCTURETRANSFORMACCELERATE,PEOPLESDEMANDONMARINEFISHERYPRODUCTSINCREASESCONTINUOUSLY,ANDTHISNEWCONSUMPTIONTRENDALSOPROMOTEDTHEGROWTHOFGLOBALSEAFOODTRADEASONEOFTHEWORLDSMAJOREXPORTEROFMARINEPRODUCTS,CHINESEFISHERYALSOHADAGREATD

5、EVELOPMENT,ESPECIALLYINEASTCHINASEACOASTAREA,GROWINGDEMANDPROMPTEDVIGOROUSLYDEVELOPOFTHEMARINEFISHERYRESOURCESBUTTHEPROBLEMALSOAPPEARS,OVERFISHINGHASCAUSEDSERIOUSRECESSIONOFMARINERESOURCES,MARINEENVIRONMENTANDECOLOGICALSYSTEMCONTINUEDTOWORSEN,ANUMBEROFPROBLEMSEMERGEINTHEEXPORTTRADEOFTHEWORLDMARINEFI

6、SHERYCOORDINATINGSEAFOODTRADEANDTHEDEVELOPMENTOFTHEMARINEENVIRONMENTISIMMINENTLYKEYWORDSSEAFOODTRADETHEMARINEENVIRONMENTCOORDINATEDEVELOPMENTINTHEEASTCHINASEACOAST中国东海沿岸地区海产品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21绪论海洋渔业是人类食物的一个重要来源,它为从事捕鱼活动的人们提供了就业、经济利益和社会福利。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消费结构特别是食物结构转变加速,人们对安全健康的海洋渔业产品需求量不断增长,这一新的消费趋势也推动了全球

7、海产品贸易增长。我国作为世界上海水产品的主要输出国之一,渔业也有了大发展,特别是东海沿岸地区,不断增长的需求量促使了海洋渔业资源的大力开发。但是与此同时也暴露了许多问题,一方面由于捕捞渔船的无序增加,捕捞强度盲目增大超过了资源再生能力,导致了近海渔业资源过度利用,主要传统经济鱼类资源的衰退,捕捞能力与近海渔业资源的承受能严重失调。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三废”和城市排污量日益增加,海洋污染日趋严重,海洋渔业生态受到严重破坏。在渔业产量不断增长的背后,隐藏着资源严重衰退、海洋环境与生态系统持续恶化的危机,这也给我国的海产品贸易带来了挑战,一些国家以维护本国生产、消费安全和健康为由

8、,用各种非关税壁垒来加强对海产品进口的限制,我国海产品出口贸易面临的困境日益凸显。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将海产品的贸易与环境的发展协调起来,不仅要提高海产品产量,还要保证海洋渔业的绿色发展,力求降低国外的一些非关税壁垒对我国海产品出口的限制,实现资源、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当前我国海产品贸易研究的重要问题。2我国东海沿岸地区海产品贸易与环境现状分析21我国东海沿岸地区海产品贸易现状分析211贸易现状描述水产品出口在继2009下半年从金融危机的低谷走向恢复性增长后,2010年迎来一个快速增长年。在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国内资源减退,生产成本上升,劳动力紧张以及节能减排带来的影响等

9、诸多困难情况下,2010年东海渔区水产品出口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成就。据海关数据统计,2010年我国水产品进出口总量71606万吨,进出口总额2036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678和268。其中,出口量33388万吨、出口额13828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26和2809,进口量38218万吨、进口额653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2和2416;贸易顺差7292亿美元。其中东海沿岸地区(包括浙江、江苏、福建、上海三省一市)水产品出口额达到448亿美元,占全国水产品出口额的324左右。福建凭借对台贸易的快速增长,出口额同比增长6603,达到2538亿美元,成为我国第二大出口省份;浙江、江苏、上海出口额分别

10、为1592亿美元、271亿美元和079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476、1328和152。由此可见,水产品出口在我国农产品出口中仍占有重要地位,出口增长势头日益明显。212我国东海沿岸地区海产品出口结构按照我国进出口商品名称及编码的归类,并根据东海沿岸地区相关省市海关所提供的数据,东海渔中国东海沿岸地区海产品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3区海产品贸易统计数据所涉及的范围1、活鱼,主要包括活鳗鱼等;2、鲜、冷鱼,主要包括鲜冷黄鱼、鲜冷黄鳍金枪鱼等;3、冻鱼,主要包括冻带鱼、冻黄鱼、冻鲳鱼、冻鲭鱼、冻鲣鱼、其他冻金枪鱼;4、鲜、冷、冻鱼片,主要包括冻罗非鱼片等;5、干制、盐制、熏制鱼,主要包括干鳕鱼等;6

11、、带壳或去壳的甲壳动物及制品,主要包括冻龙虾、其他带壳小虾、冻梭子蟹、大闸蟹等;7、带壳或去壳的软体动物及制品,主要包括活鲜、冷扇贝,活、鲜冷贻贝,冻、干、盐腌墨鱼及鱿鱼,冻、干、盐腌章鱼等。具体来看,我国东海渔区三省一市海水产品的出口结构也存在着一些差异从江苏省的出口品种看,紫菜、鱼及鱼肉、文蛤、龙虾依然是江苏省的优势出口产品,2010年上半年分别出口3905、5099、1080、892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47、356、425、23;四个品种合计出口11亿美元,同比增长41,占出口总金额的491;另外,大闸蟹、冻梭子蟹、鱿鱼制品、甲壳素等衍生产品等也有较大幅度增长;其它虾类、活蚬、沙蚕、珍

12、珠等有小幅下降。浙江省海水鱼类、海水虾类仍是水产品出口的当家品种,海水鱼类分别占全省水产品出口量和货值的429和359;海水虾类分别占全省水产品出口量和货值的182和205。海水鱼类出口量有所下降,但出口货值仍保持上升;海水虾类出口量和出口货值均保持上升态势;海水蟹类出口量基本持平,而货值下跌较多;水产加工品出口量和货值也出现下降;而海水贝类、其他海水产品、淡水产品的出口量和货值均出现上升。福建省鳗鱼、大黄鱼、虾类、蟹类、头足类、贝类等依然是出口主导产品,精深加工产品占出口创汇80以上,全年出口水产品平均价格为每吨5096元,与上年4094元相比每吨价格上升1002元。上海市主要出口活鱼、冻鱼

13、及冻鱼片、鲜对虾及冻对虾、冻虾仁等,2010年分别出口9718、3261、2900、3541、7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627、231、613、37。观赏鱼、大闸蟹、活鳗鱼、冷冻鱼、墨鱼、鱿鱼、章鱼等是上海海水产品出口的主要品种。从以上几个省、市的出口状况可以看出,海洋渔业产品的结构日趋不合理。海洋水域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了一部分经济鱼类资源的衰退甚至灭绝,5060年代渔获品种主要是大型底层和近底层种类,如大、小黄鱼,带鱼,乌贼等,到70年代中期,已演变成小型中上层渔类。经济价值低的小型鱼虾品种不断上升,而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品种比重越来越低,甚至有一些已接近灭绝,出口产品结构产生较大变化。213我国

14、东海沿岸地区海产品主要出口市场从东海渔区三省一市来看,江苏省受2009年赴巴西举办江苏优质水产品推介会影响,2010年出口国家或地区增加到82个,其中亚洲24个,非洲11个,欧洲29个,拉丁美洲14个,以及北美洲2个、大洋洲2个,对各州出口均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幅,尤其拉丁美洲和非洲增幅较大,出口市场多元化开拓取得积极进展;对美国、韩国、日本、印度和泰国出口都超过1000万美元,五国合计143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638;其中对美国出口金额5506万美元,增长628,占出口总额的245,韩国为第二,对韩出口金额3218万美元,增长353,占出口总额的143;日本第三,对日出口金额2808万美元,增长

15、47,占出口总额的125;印度第四,对印出口金额1720万美元,增长1561,占出口总额的77;泰国第五,对泰出口金额1058万美元,增长104,占出口总额的47;另外对南美的巴西出口达到406万美元,增长673。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正式实施,以及两岸三通进一步扩大和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签订实施也大大推动福建水产品出口贸易。福建水产品出口前8位国家(地区)分别是日本、台湾、美国、马来西亚、韩国、香港和印度尼西亚。除美国外,均为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其中出口台湾增幅最大,达617万吨、464亿美元,同比增长4796、8786浙江省水产品出口欧盟510万吨,货值1

16、78亿美元;韩国515万吨,货值163亿美元;日本29万吨,货值137亿美元。欧盟、韩国、日本是该省3个主要出口国家,出口量和货值分别占全省水产品出口量的7108和7551。上海水产品出口主要国家或地区有日本、韩国、新加坡、美国,以及中国台湾、香港和澳门等,出中国东海沿岸地区海产品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4口额也日益增加。从国际市场看,市场结构在缓慢调整,新的市场开发初见成效。传统的主市场韩国、日本今年增速放缓,而在金融危机中开拓的亚洲、非洲新市场呈较大上升趋势,这预示着我国水产品出口对日、韩市场依赖性较大的局面正在发生着变化。22我国东海地区海洋水域生态环境概况221海水环境质量状况受海洋捕捞

17、、海洋养殖以及近海工业的影响,近几年来东海海区的海水质量状况令人堪忧,海水污染日益严重,这对海洋渔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挑战。表2120052009年东海区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平方公里)年度较清洁轻度污染中度污染严重污染合计2005210801049010730229506525020062086023110838014660670102007224302578055001697070680200834140963069301591066610200930830903087101962068190由表可见,2009年,东海区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为68190平方公里,其中较清洁海域

18、面积30830平方公里,轻度污染海域面积9030平方公里,中度污染海域面积8710平方公里,严重污染海域面积19620平方公里。严重污染海域主要集中在长江口、杭州湾、象山港和乐清湾海域。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数据来源国家海洋局清洁海域符合国家海水水质标准中第一类海水水质的海域,适用于海洋渔业水域,海上自然保护区和珍稀濒危海洋生物保护区。较清洁海域符合国家海水水质标准中第二类海水水质的海域,适用于水产养殖区、海水浴场、人体直接接触海水的海上运动或娱乐区,以及与人类食用直接有关的工业用水区。轻度污染海域符合国家海水水质标准中第三类海水水质的海域,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中度污染海域符合国家

19、海水水质标准中第四类海水水质的海域,仅适用于海洋港口水域和海洋开发作业区。严重污染海域劣于国家海水水质标准中第四类海水水质的海域。222海洋沉积物质量状况2009年,东海区海域沉积物质量状况总体良好。近岸局部海域受到铜的污染,个别站位硫化物、汞、石油类、滴滴涕和多氯联苯超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上述监测指标超标的站位占总监测站位的比例分别为112、328、246、246、496和165。表22近岸沉积物污染主要表现监测地近岸沉积物污染主要表现中国东海沿岸地区海产品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5江苏连云港局部海域受到石油类的污染上海奉贤、金山局部海域受到铜的污染浙江温州局部海域受到铜的污染福建宁德近

20、岸局部海域受滴滴涕和多氯联苯的污染,硫化物超标福建厦门局部海域受到汞和滴滴涕的污染,硫化物超标从上表可以看出,东海沿岸海洋沉积物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污染,虽然总体状况较好,但是对海水养殖存在着一定的影响,海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受到关注。223主要港湾环境状况2009年,对东海区12个主要港湾进行监测。结果表明2个港湾(湄洲湾、东山湾)属于清洁海域,2个港湾(罗源湾、厦门湾)属于较清洁海域,1个港湾(三门湾)属于轻度污染海域,4个港湾(海州湾、沙埕湾、三沙湾、泉州湾)属于中度污染海域,3个港湾(杭州湾、象山港、乐清湾)属于严重污染海域。图212009年东海区主要港湾环境质量状况中国东海沿岸地区海产品

21、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6从图中可以看出,东海沿岸12个主要港湾中,只有东山湾、湄洲湾2个清洁港湾,厦门湾、罗源湾2个较清洁港湾可以用于海水养殖,港湾水域环境状况不容乐观。224东海渔区海洋生态监控区生态状况东海区共设置5个生态监控区,主要包括湿地、海湾和河口等生态系统类型,总监控面积达37200万平方公里。表322009年东海区海洋生态监控区基本情况中国东海沿岸地区海产品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7生态监控区所在经济区或行政区面积(平方公里)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健康状况生态恶化主要原因苏北浅滩江苏沿海经济区3090湿地亚健康大规模围滩造地和围垦造田,化工企业的增加长江口长江三角洲经济区13668河口亚

22、健康环境污染、过度捕捞及海洋(涉海)工程建设杭州湾长江三角洲经济区5000海湾不健康沿岸城市经济迅猛发展;围垦和人造堤岸不断增加乐清湾浙江省464海湾亚健康周边居民城镇和海水养殖场密集;大量的生活和养殖污水排放;围塘工程规模日趋扩张闽东沿岸海峡西岸经济区5063海湾亚健康陆源污水及增养殖废水排放结果表明,2009年杭州湾生态监控区生态系统处于不健康状态,生态系统自然属性明显改变,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结构发生较大程度改变,生态系统主要服务功能严重退化或丧失,环境污染、人为破坏以及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等生态压力超出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而苏北浅滩等其余4个生态监控区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存在的生态问题

23、主要为水环境污染、栖息地减少、生物群落结构不稳定。3我国东海沿岸地区海产品贸易与环境的相互影响31贸易对环境的影响311影响了海洋水质东海沿岸地区海产品出口贸易走的是一条大数量、低价格、粗放型的发展道路。随着渔业产品需求的不断上升,我国东海沿岸地区贸易出口量也急剧上涨。为了满足贸易需求,东海沿岸地区展开了大规模的海水养殖。海水养殖过程中投人的大量未食用的饲料、排泄和排粪以及化学药品等,对养殖海区水体造成了自污染。由于高密度养殖设施和养殖生物的屏障效应,致使海区环境流通量低,严重地影响了海区污染物的有效稀释、扩散、降解和海域的自净速度,一部分海域呈一定程度的富营养化,赤潮、污染事故等海洋灾害频发

24、,海洋水质状况每况愈下。图31东海渔区2005年2009年未达到清洁水域水质标准的面积与海洋渔业生产总值关系图中国东海沿岸地区海产品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820052009年东海渔区未达到清洁水域标准的面积与海洋渔业生产总值关系图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80000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年海洋渔业生产总值(亿元)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平方公里)有图可见,该区未达到清洁水域水质标准的面积与海洋渔业生产总值均呈上升趋势,也就是说随着海洋渔业的不断发展,东海渔区海洋水质状况也在不断下降,有海水产品贸易带来的环境负

25、面影响显而易见。312破坏了海洋水域生态平衡为了增加海水产品的产量,90年代中期以来,主要传统经济鱼类资源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生长型捕捞过度。对渔业资源的利用以当年生群体为主,根据渔获物分析,2龄以上的群体数量占各类经济鱼类的比例已经不足10。除了渔船数量、功率不断增加以外,渔具数量、渔具结构、操作技能等也一直在向更高的捕捞强度发展。长期对幼鱼和产卵补充群体的高强度利用,使东海区主要经济鱼类资源长期处于生长型捕捞过度之中。捕捞强度盲目增大超过了资源再生能力,导致了近海渔业资源过度利用,主要传统经济鱼类资源的衰退,捕捞能力与近海渔业资源的承受能严重失调。对海洋生物的过量捕捞不但使被捕捞鱼种种群数量减

26、少甚至枯竭,还可能波及整个海洋生物链,破坏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威胁生物的多样化。32环境对贸易的影响321改变了商品出口结构海洋捕捞资源状况不理想,渔获物质量不高。虽然禁渔制度对保护部分幼鱼资源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但仍有大量幼体在休渔前已被捕获,同时捕捞强度不断加大,也使再生性渔业资源难以恢复,渔业资源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出现了明显的“种群替代”现象。从捕获物构成看,主要渔获物以大小黄鱼、梅子、杂鱼等见多,与去年比较,除带鱼外,其他如马鲛鱼、鲳鱼、鳗鱼及虾蟹类等传统经济水产品产量减少,尤其蟹类、虾类产量降幅较大。渔业资源总体上仍继续向小型化、低值化方向演变。渔获量构成的改变必然造成海产品出口结构

27、的变化,一些经济价值较高的渔业产品在海产品出口中的比重日趋下降,而一些小型化、低值化的渔业资源在出口中占据了较大比重,但是从国际市场看,高价值的产品如金枪鱼制品、烤鳗、活鳗等需求增幅较大,国际市场高档水产品需求加强,我国海产品的出口与国际市场的需求矛盾日益突出,水产品出口面临的困境日益严重。中国东海沿岸地区海产品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9322降低了出口的海水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2010年19月,仅浙江省出口水产品不合格50批次,重量为70085吨,货值194163万美元,同比批次和重量分别减少57和61,货值基本持平。其中微生物不合格26批,化学物质超标2批(亚硫酸盐超标),重金属含量超标2

28、批,组胺超标1批,其余19批均为备货不足或者标识不正确引起的不合格。2010年19月,被国外通报为9批次,其中除1批海带产品与2批蚬子制品外均为鱿鱼、章鱼等软体动物制品;被日本通报4批次、韩国2批次、俄罗斯2批次,德国1批次。由上述现象可见,我国海水产品出口贸易所面临的形势日益严峻。一些国家以维护本国生产、消费安全和健康为由,提出了各种名目繁多的非关税壁垒。随着国际上对水产品的卫生安全检疫和生产过程的卫生要求日益的强化,我国水产品出口也面临严峻的形势。出口的海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日益下降。一国通过立法等措施制定极为严格繁杂的产品技术标准,一旦进口的海产品不符合进口国的技术标准,他们便拒绝

29、进口。而且这种贸易禁止通过各种传播媒体对出口国海产品加以不利报道可能使其他国家采取同样的禁止措施,进一步加重了出口国产品的负担。如1997年,欧盟宣布由于中国海洋环境不断恶化,出口的贝类产品不能达到欧盟国家的进口标准,欧盟就禁止从中国进口贝类产品,不再从中国进口贝类产品,这一规定直到现在还未解禁。贝类养殖环境的恶化是其中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海洋水域养殖环境的管理,并建立相应的海产品净化设施是保证海洋产品出口的前提和必要条件。4我国东海沿岸地区海产品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及建议41政策体制层面的对策和建议411加强渔业资源的管理渔业管理是通过渔获量的限制、渔船数量和容量的限制、渔具和渔场及渔

30、期的限制、渔业税的征收、种苗的放流等直接有助于渔业资源的保存行为,来追求渔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维持渔业秩序的有关机制的总称。其目标是为实现海洋生态、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根据目前东海渔区的渔业资源状况,可通过投入控制制度和产出控制制度两种方式。投入控制制度也称间接限制捕捞努力量制度。它是通过入渔许可、禁渔区和禁渔期、渔具种类和规格、最低可捕标准、网目尺寸等规定来限制和调节捕捞努力量的一种方法。该制度可以用来保护幼鱼、产卵场、育肥场和越冬场,在一定情况下还可以削减捕捞量。投入控制制度的主要办法有捕捞许可制度、休渔制度、渔具渔法控制和最小可捕标准限制。在东海渔区最流行的是实行休渔制度,即根据渔业资源的

31、休养生息规律和开发利用状况,划定一定范围的禁渔区和休渔期,禁止某些渔具渔法的使用或全面禁渔的一系列措施和规章制度的总称。休渔制度作为一种技术限制措施,有一定的局限性。休渔之后,大量的渔船又投入到捕捞,形成捕捞努力量投入的高峰,休渔效果可能当年就被利用殆尽。渔业生产经济效益的提高又可诱导渔业生产者增加渔业生产的投入,改进捕捞技术、增加渔船渔具等,从而进一步提高捕捞努力量,因此休渔制度无法使资源从根本上得到好转,但是在一定的时期内可以起到保护渔业资源的作用。产出控制制度一般包括总可捕量制度(TAC制度)和个体配额制度(IQ制度)和个体可转让配额制度(ITQ制度)。从东海渔区的总体状况看,建立TAC

32、管理制度势在必行。总可捕量是根据渔业资源的再生能力,特别是当前资源所能承受的捕捞强度并考虑社会、经济等因素,在一定的期间内(通常为一年),在特定区域设定某一具体渔业品种或渔业的渔获量最大值。它是在确定的时间和区域内,所确定中国东海沿岸地区海产品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10的某种渔业或渔类的总可捕量,实行自由捕捞,但对渔获物的上岸量实施监控,当上岸量达到总可捕量时,就对该渔业实施关闭。虽然TAC制度在一些渔业中能取得一定的积极效果,逐步建立实行TAC及配额管理制度,掌握好开发利用的适度性,一定程度上能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但是在多数渔业中,由于TAC制度不可避免地导致渔业的竞争性捕捞,也不能从

33、根本上控制或削减捕捞努力量。因此从长远看,这一制度并不能很好的起到保护渔业资源的作用。412加快海洋渔业人才的培养科学技术对经济、生态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起了促进作用,要想实现海产品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就必须重视科技的作用,就必需加大科技的投入。对渔业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渔业人员的技术能力和科学创新能力,能够培育抗病、抗逆性强的优质品种,开展对海水养殖区域养殖容量和潜力研究,开发治理有害赤潮的技术等,坚持走健康养殖道路,促进海洋渔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抢占竞争制高点,走高产、优质、高效条件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413完善海洋渔业资源利用、保护和管理的法律、法规,实行依法治理建立

34、和健全渔业法律法规,确保渔业行政执法有法可依,实施依法治渔。提高立法质量,增加渔业生态保护的内容,必须要对现有的渔业法律、法规进行修订、完善,对海洋生态保护方面缺乏的法律、法规要进一步制定,形成比较完善的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使渔业管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为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法律保障。42促进海洋渔业资源增殖,借鉴、开发新的海水养殖方式首先,海水养殖发展的理念必须转变。养殖理念从单纯索取向和谐发展转变;养殖活动从以物为重向以人为本转变;养殖对象从生产食物的机器向有生命的活体转变;养殖管理从不可持续,欠付责任向可持续,负责任转变;养殖目标从产量数

35、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养殖技术从粗放管理向综合、集成的生产体系的转变。其次,要满足不断增长的海洋渔业产品的需求,必须以高新技术作保证。传统的养殖技术和养殖方式已难以达到稳产高产,养殖比较效益下降,养成品质量下降,养殖环境恶化。为此,必须综合利用、借鉴行业内的各种高新技术,综合市场需求,重视科学养殖模式和先进技术,推进水产养殖业的现代化。权威专家认为,“集约化养殖”将会成为新的趋势,它是集工程、材料机械、电子、仪器、仪表、化学、生物学、生物工程学、自动控制学和社会经济学等现代科技于一体,对养殖过程中的水质、饵料、污物等全自动或半自动管理,对养殖对象的种质、营养、生长、防病等实行全面监控,在高密度

36、养殖条件下,保持最佳生理、生态环境,达到健康快速生长,获得最大单位产量和最好质量,又不产生内外环境污染的一种高效养殖方式。43恢复生态,促进海洋水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针对目前东海区水生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应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方针,强化东海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遏制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趋势,重建水域生态平衡。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转变观念,正确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2)加强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建设,不断提高环境保护能力;(3)强化涉渔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减少工程建设对渔业生态环境的影响;(4)加强生态修复,实行耕海牧渔,提高海域生产能力。中国

37、东海沿岸地区海产品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1144建立海产品出口贸易纠纷应对系统由于东海渔区生态环境的恶化,渔业资源的整体质量也在下降,许多出口到国外的海产品不符合当地的质量标准,这对贸易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复杂的国际贸易中,建立技术性贸易壁垒个案库,及时互通信息,对于以后遭遇技术性壁垒的其他企业有借鉴意义。当地政府可以成立专门机构,组织力量搜集并发布水产品出口主要数据及主要市场情况,建立国内外水产品供求信息数据库,加强对国际市场消费需求和趋势的跟踪研究,强化对国际水产品生产、需求动态及政策动态的搜集整理、分析研究和及时发布,以便为海产品的出口提供参考、开拓市场,增强我国海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

38、争力。5总结本文以我国东海沿岸地区海域为研究的主要内容,在贸易与环境的相关理论基础上,通过对东海沿岸地区海产品贸易与海洋水域生态环境的现状分析,指出了海产品贸易与海洋环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如何将海产品的贸易与环境的发展协调起来,不仅要提高海产品产量,还要保证海洋渔业的绿色发展,力求降低国外的一些非关税壁垒对我国海产品出口的限制,实现资源、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参考文献1赵应宗我国入世后的海产品贸易问题与对策J国际贸易问题,2002(05)2鲍洪彤我国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J沿海企业与科技,1999(05)3罗文花,赵应宗海产品贸易的环境成

39、本内部化J经济管理,2008(07)中国东海沿岸地区海产品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124赵应宗从海产品贸易问题环境因素如何内化问环境成本J铜陵学院学报,2003025蔡茂森,朱少杰论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抑制效应与我国出口行业的对策J国际贸易问题,2003056陈伟,卢秀容海洋渔业资源过度利用的原因分析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5107郑乐平,乐嘉斌,瞿书锐国外水生态环境的评价对我国的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09158李振华消费结构变化对海洋渔业资源环境的影响分析以浙江为例J渔业经济研究,2008069陈述平,刁书章,牟玉成水产品国际贸易中的非关税贸易壁垒J中国渔业经济,20020110董楠楠,钟昌标

40、浅议宁波水产品出口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渔业经济研究,20080311孙林杰,葛玉明,吴灼亮资源、环境约束下的我国渔业企业未来发展模式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80612谢海燕反映环境成本的资源性产品定价机制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20100713江莉,胡求光绿色壁垒对宁波水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经济丛刊,2007(01)14于文静,何琼秀,张双,吴沅达,刘超捷浅探国际贸易中的PPM标准J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4(03)15李金明世界水产品市场与中国出口水产品比较优势分析J世界农业,20020916许士春贸易与环境问题的研究现状与启示J国际贸易问题,2006,(7)60652217PGUILLOTREAU,NPERIDYTRADEBARRIERSANDEUROPEANIMPORTSOFSEAFOODPRODUCTSAQUANTITATIVEASSESSMENTJMARINEPOLICY,2000,2443143718THOMASHER/ASUPTAINTINGOFSEAFOODANDMARINEPOLLUTIONWATERRESEARCH,1998,321235053512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