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考前串讲.ppt

上传人:坚持 文档编号:4100419 上传时间:2019-09-26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4.4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设计考前串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机械设计考前串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机械设计考前串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机械设计考前串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机械设计考前串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第三章 轴毂联接 键是标准件 通常用于联接轴与轴上旋转零件与摆动零件 起周向固定零件的作用以传递旋转运动或扭矩 导键、滑键、花键还可用作轴上移动的导向装置 一、键联接的类型、特点与应用 主要类型:平键、半圆键、 楔键、切向键 1、平键 1)普通平键 用于静联接 ,即轴与轮毂间无相对轴向移动 两侧面为工作面 ,靠键与槽的挤压和键的剪切传递扭矩 轴上的槽用盘铣刀或指状铣刀加工、轮毂槽用拉刀或插刀加工 n 3-1 键联接 普通平键: 圆 头 A 型(常用) 键顶上面与毂不接触有间隙 方 头 B 型 常用螺钉固定 半圆头 C 型(端铣刀加工) 用于轴端与轮毂联接 用于动联接 ,即轴与轮毂之间有相对轴

2、向移动的联接 滑键 键随轮毂移动导向键 键不动,轮毂轴向移动 2)导向平键与滑键 二、平键联接的强度校核 失效形式:压溃(静联接 键、轴、毂中较弱者) 磨损(动联接) 键的剪断(较少) 1、平键联接的强度校核 a) 挤压强度条件为 : 允许传递的扭矩 : T 扭矩( Nmm) k 工作高度 k=h/2 d 轴径( mm) l 工作长度 A型键: l=L-b B型键: l=L C型键: l=L-b/2 L 公称长度 GB1096-79 d 自 6 8 8 10 10 12 12 17 17 22 b*h 2*2 3*3 4*4 5*5 6*6 L 6,8,10,12,14,18,20,22,25

3、,28,32,36,40 d 22 30 30 38 38 44 44 50 50 58 b*h 8*7 10*8 12*8 14*9 16*10 L 1、按截面形状分 2、按螺旋线的 旋向分 3、按螺旋线的 线数分 4、按螺距分 锯齿形螺纹 三角形螺纹 矩形螺纹 梯形螺纹 第五章 螺纹联接 二、螺纹的主要几何参数 1)外径(大径) d( D) 与外螺纹牙顶相重合的假想圆柱 面直径,亦称 公称直径 2)内径(小径) d1(D1) 与外螺纹牙底相重合的假想圆柱 面直径 3)中径 d2 在轴向剖面内牙厚与牙间宽相等处的假想圆柱 面的直径, d20.5(d+d1) 各直径应用场合? 普通 螺栓 联接

4、 铰制孔用螺栓 双头 螺柱 联接 螺钉 联接 5-2 螺纹联接的基本类型和螺纹联接件 一、螺纹联接的基本类型 1、 2、 3、 5-4 螺纹联接的预紧和防松 一、预紧 螺纹联接:松联接 在装配时不拧紧,只存受外载时才受 到力的作用 紧联接 在装配时需拧紧,即在承载时,已预 先受力,预紧力 QP 二、预紧力的控制 拧紧力矩 危险截面面积 规定: 通过控制 T 间接控制 Qp 测力矩板手 测出预紧力矩 定力矩板手 达到固定的拧紧力矩 T时,弹簧受压将自动打滑 测量预紧前后螺栓伸长量 精度较高,但比较麻烦 三、预紧应力 Qp Tf 结论:对于需要拧紧的螺栓,计算截面应力时, 可把预紧力放大 30%来

5、考虑扭转应力的影响。 螺纹联接:松联接 在装配时不拧紧,只存在外载时才受 到力的作用 紧联接 在装配时需拧紧,即在承受工作载荷 前,已预先受力,预紧力 QP 一、普通螺栓联接(失效形式:塑性变形或断裂) 1、松联接 2、紧联接 拧紧表现为螺栓受拉而被联接件相互压紧,可以说预紧 力就是使被联接件相互压紧的力。 5-5 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 强度计算步骤: 分析载荷 计算危险截面直径 d1 公称直径 d ( 1)只受预紧力 QP ( KS=1.11.3) f=0.2,i=1,KS=1 则 QP=5R ( 2)既受预紧力 QP,又受 横向 载荷 .z R R .z 讨论: )最不利的情况 )最理想的情

6、况 )不允许的情况 有缝隙存在,漏气,此时 QPVV2 带与带轮接触面上存在微量滑动 v 弹性滑动是摩擦型带传动的固有特性,不可避免 v 打滑是过载引起的全面滑动,可以避免 V V2V1 二、滑动率和传动比 =( V1-V2) /V1 100% i= = n1n 2 dd2 dd1(1- ) dd2 dd1 6-5 普通 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 一、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 失效形式: 1)打滑; 2)带的疲劳破坏 ; 另外:磨损和静态拉断等 设计准则:保证带在不打滑的前提下,具有足够的疲劳强度和寿命 二、单根普通 V带的许用功率 1、单根普通 V带的基本额定功率 P1 传递极限圆周力: 传递的临界功率

7、: (保证带不打滑) 由疲劳强度条件: (保证带有足够寿命) 单根三角带在既不打滑又有一定寿命的前提下所能传递的功率为 : 限定载荷平稳、包角 180 、 i=1、 Ld特定长度 P1 (见表 6-4) 第八章 链传动 一、滚子链 1 滚子 2 套筒 3 销轴 4 内链板 5 外链板 注意: 72 传动链、链轮及几何计算 w 配合 w 形状 w 排数 节距 p w 参数 链节数 Lp( 偶数) w 标注 :链号 -排数 链节数 标准编号 例: 16A-1 80 GB1243.1-83 链节在运动中,速度呈忽上忽下、 忽快忽慢的变化 即使 1均匀,由于瞬时链速变化 瞬时传动比变化 由于多边形的存

8、在致使链的运动速度存在 不均匀性 此现象称为多边形效应 Z , , 因此链轮齿数增加可改善 多边形效应 结论: 7-4 链传动的主要参数及其选择 一、链轮齿数 分析: Z1过少 1 )传动不均性和动负荷增大; 2)当 P一定时, Z少, d小,圆周力( =2T/d) 加速轮与链的破坏 Z2过多 1 )外壳尺寸大、重量加大; 2)容易脱链( P92) ( 2)为磨损均匀, Z应取与链节数互为质数的奇数( P92 ) 结论: ( 1) 二、传动比与极限转速 分析: i , , 链和链轮啮合的齿数 , 易跳齿 结论: ( 1)限制 i120o 时,轴承的基本额定寿 命将受到影响, C ,引 入温度系

9、数 ft对查得的 C值进行修正。 当 P、 n已知,预期寿命为 Lh , 则要求选取的轴承的额定动载荷为 选轴承型号和尺寸 ( ft 见表 10-3) 四、滚动轴承的当量动载荷 P 1对只能承受径向载荷 R的轴承(如 N型轴承) P = R 3同时受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的轴承(如 3、 6、 7型轴承) 2对只能承受轴向载荷 A的轴承(如 5型轴承) P = A P = X R +Y A X 径向载荷系数 Y 轴向载荷系数 表 10-4 引入载荷系数 fp(表 10-5) P = fp R P = fP A P = fP (X R +Y A ) 对 P=fP(XR+YA)的几点说明: 1) R:

10、轴承所受径向载荷,可根据轴上零件的受力计算 轴承处的支反力,各支承处的支反力即为轴承所受径向力。 如果轴上零件使轴所受的多个力不在同一平面内,需要先 分平面(水平面 /垂直面)求支反力,再对不同平面内的支 反力进行合成。 2) A:轴承所受轴向载荷,与轴上零件使轴所受的轴向力 有关,如果是角接触轴承还与其自身的派生轴向力 S有关, 需先求 S,再结合轴上的外力 Fa,判断各轴承 A的大小。 3) X、 Y:二系数据 A/R确定,涉及的 e值据 A/C0查表。 五、角接触球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的轴向载荷 A的计算 1、派生轴向力 S a)正装(面对面) 适合于传动零件 位于两支承之间 b)反装(背

11、靠背) 适合于传动零件 处于外伸端 结论: S的方向始终指向开口大的一端,大小则由表 10-6查得。 2、轴承所受轴向载荷 A的确定 ( 1)当 1被 “压紧 ”, 2被 “放松 ” s1 阻止轴左移 ( 2)当 2被 “压紧 ”, 1被 “放松 ” s2 阻止轴右移 结论: 轴承轴向力 A的计算方法 1)分析轴上派生轴向力和外加轴向载荷,判定被 “压紧 ”和 “放松 ”的轴承。 2) “压紧 ”端轴承的轴向力等于除本身派生轴向力外,轴上 其他所有轴向力代数和。 3) “放松 ”端轴承的轴向力等于本身的派生轴向力 1 例: 已知 Fa1=800, Fa2=600, s1=400, s2=700

12、,求 A1、 A2。 Fa1 2 答: A1=500 , A2=700 10-5 滑动轴承及其润滑状态 干摩擦 混合摩擦 液体摩擦(完全液体润滑) 非液体摩擦 液体润滑 液体静压润滑 液体动压润滑 形成液体动压润滑的必要条件: ( 1)相对运动两表面必须形成一个收敛楔形 ( 2)被油膜分开的两表面必须有一定的相对滑动速度 vs ,其运动方向必须使润滑油从大口流进,小口流出 。 ( 3)润滑油必须有一定的粘度,供油要充分。 滑动轴承液体动压润滑状态的建立过程: 1、起动时 2、不稳定运转阶段 3、稳定运转阶段 3、轴瓦的结构 P176 图 10-30 油孔、油槽开设原则 : 1、润滑油应从非承载

13、区引入轴承 2、油槽(沟)开在非承载区,否则会降低油膜的承载能力 3、油槽轴向不能开通,以免油从油槽端部大量流失 二、推力滑动轴承的结构 联轴器与离合器: 相同点 : 联接两轴、传递运动和转矩 不同点 : 联轴器 联接的两轴只有停车后 经拆卸才能分离 离合器 联接的两轴可在机器工 作中方便地实现分离与 接合 二、联轴器的选择 1、选联轴器类型 2、定计算扭矩 T 3、定型号 4、校核转速 n 5、协调轴孔直径 d 6、规定部件安装精度 第十二章 轴 121 概述 一、轴的用途与分类 1、功用: 1)支承回转零件 2)传递运动和动力 3 ) 承受弯矩和转矩 2、分类: 按承载情况分: 转轴 扭矩

14、和弯矩 心轴 只受弯矩 传动轴 主要受扭矩 三、轴的材料及其选择 碳素钢 常用 45#,正火调质 合金钢 对应力集中较敏感 。 注意: 采用合金钢并不能提高轴的刚度。 轴的热处理和表面强化可提高轴的疲劳强度。 二、轴设计的主要内容 结构设计 工作能力计算 强度、刚度、振动稳定性 边设计边修改 轴系结构改错 四处错误 正确答案 三处错误 正确答案 两处错误 1.左侧键太长,套筒 无法装入 2.多个键应位于同一 母线上 思考题:红本 P36 15-19 123 轴的强度计算 一、按扭转强度条件计算 用于: 只受扭矩或主要承受扭矩的传动轴的强度计算 结构设计前按扭矩初估轴的直径 dmin 强度条件

15、设计公式 (表 12-2) 放大轴径:一个键槽: 35% 二个键槽: 710% 轴上有键槽时: 二、按弯扭合成强度条件计算 条件:已知支点、力作用点 步骤: 1、作轴的空间受力简图 2、求水平面支反力 RH1、 RH2作水平面弯矩图 L2L1 L3 3、求垂直平面内支反力 RV1、 RV2,作垂直平面内的弯矩图 M为正 M为负 (MH1=MH2) 将扭矩折算为等效弯矩时的折算系数 (考虑 T与 M的循环特性不同) rT = -1, rT = 0, rT = 1, 4、作合成弯矩图 5、作扭矩图 L1 L2 L3 T1=T,T2=0 6、作当量弯矩图 7、校核 危险截面轴的强度 设计公式 =ma

16、x(Mca1,Mca2) 例:红本 P24, 11-28 1 2 3 4 5 6 7 8 n5 Fa7n 3 Fa3 右旋 n1 Fa1 右旋 n7 Fa 5 5左旋 受力分析要紧扣以下几点: ( 1)一对传动副(斜齿轮、锥齿轮、蜗轮蜗杆)中相关的力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2)同一根轴上不同零件的轴向力方向相反; ( 3)主动轮的圆周力与其旋转方向相反,从动轮圆周力与其 旋转方向相同; ( 4)对于主动轮,其旋向、转向、轴向力方向三者关系满足 主动轮左右手定则; ( 5)齿轮传动副二者旋向相反,蜗杆副二者旋向相同。 作业 13-7 常见轴系错误: ( 1)键长超出了轴段长度;同一根轴上不同

17、零件处的键槽未 开在同一根母线上; ( 2)轴段长度没有比轮毂宽度小 23mm; ( 3)轴承内圈的定位高度超出了轴承内圈厚度的 3/4;角接触 轴承定位未遵循 “外圈定位小口处,内圈定位大口处 ”; ( 4)未区分精加工面与非加工面; ( 5)轴承透盖上的通孔直径未大于所在轴段直径;透盖处未 加密封圈;轴承盖与机座间未加调整垫片;轴承盖与带轮间 未留出螺栓的装拆空间; ( 6)联轴器的孔未表示成通孔;联轴器未轴向定位。 轴承作业 FaFr Ft 8050 Fa Fr RH1 RH2 Ft RV1 RV2 水平面 垂直面 1、查手册得性能参数 Cr=36800N,Cor=27200N,=25o

18、时 e=0.68 2、求轴承所受径向力 R1、 R2 1)水平面内受力 RH1*(50+80)+Fa*80=Fr*80 RH1 =542.77N 同理得 RH2 =2509.23N 2)垂直面内受力 RV1 =4984.62N RV2 =3115.38N 3)径向力 R1、 R2 R1 =5015N R2 =4000N RH12+RV12 RH22+RV22 s1 s2 3、求轴承所受轴向力 A1、 A2 1)求二轴承各自附加轴向力 S1、 S2( S=0.68R) S1=0.68R1=3410.2N S2=0.68R2=2720N 2)结合外加轴向力 Fa判断压紧端与放松端 轴承 2压紧 A

19、1=S1=3410.2N A2=S1+Fa=5580.2N 4、求当量动载荷 P1、 P2 1)求 P1 A1/R1=3410.2/5015=0.68=e X=1,Y=0 P1=fd (X*R1+YA1)=1.2*R1=6018N 2)求 P2 A2/R2e X=0.41,Y=0.87 P2=fd (X*R2+YA2)=7794N 5、计算二轴承寿命 Lh1=(16670/n)*(Cr/P1)=12706h Lh2=(16670/n)*(Cr/P2)=5850h FaFr Ft 8050 精确计算: 58.7 88.7 FaFr Ft 8050 正装 反装 41.3 71.3 考试题型: 选择填空( 20分) 问答( 20分) 计算( 30分) 受力分析( 20分) 结构改错( 1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