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专题提纲.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4105955 上传时间:2019-09-27 格式:DOC 页数:161 大小:538.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专题提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1页
历史专题提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1页
历史专题提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1页
历史专题提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1页
历史专题提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专题 1-3 中国古代政治史 封建国家的大一统与治乱兴衰 重要的政治制度 中国古代改革与变法 一、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通常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及其运作方式。它是由 阶级斗争的具体条件决定的,与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相适应,随着 阶级斗争、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而变化,它是经济基础的集中表现, 是一定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 1、禅让制 传说中尧、舜、禹时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认识:尧、舜、禹都是代表着部落联盟显贵的家族,禅让制实 质是在部落联盟显贵家族内推选首领。随着首领权力的进一步扩大, 部落联盟首领开始向世袭国王转化。原始社会走向崩溃。 2、王位世袭制 约公元前 2070 年,禹建立

2、夏朝,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登上了王 位,破坏了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禅让制,由“天下为公”变成 了“天下为家” 。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这种制度一直持 续到 1912 年,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退位。 认识:由“公天下”变成“家天下”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王位世袭制的出现在初期有其积极的一面, 对于稳定局势,促进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推动经济的发展起了一定 的作用。 3、西周的分封制 为了巩固奴隶制统治,西周统治者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它是 奴隶社会一项重要的等级制度,特点是: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纽带, 逐级分封;天子独尊,权力分散于诸侯;以井田制为经济基础。由 于分封制具有以上几方面

3、的特点,所以,当井田制这一经济基础动 摇以后,分封制的结束自然在情理之中。在封建土地私有制状态下, 如果再实施分封制,其结果必然引发动乱,因为它违背了历史发展 的客观规律。 认识:分封制使周王室加强了对各地的控制,从而巩固了统 治。分封制对周朝疆域的开拓起了积极作用。分封制也有其不 利的一面,受封者权力太大,本身带有很大的分裂因素,造成春秋 时期诸侯争霸割据的局面。 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 概念:这一制度的理论提出者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法家代表韩 非子。专制主义指中央集权的决策方式皇帝独裁,具有很大的专 断性和随意性。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地方完全由中央 管理和控制。这一制度引发两对矛

4、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 与地方的矛盾。 阶段:战国初步形成商鞅、韩非;秦确立皇帝、三 公九卿;两汉巩固汉承秦制、刺史、郡国;隋唐完善三省 六部制;北宋加强;元发展行省制度;明清强化三司六 部、厂卫八股,内阁六部、军机处、文字狱。 原因:出于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恐惧,调整内部矛盾,加强 对人民的控制。维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皇权的需要。分散 的个体小农经济也需要它来安定社会、兴修水利、抵御周边民族的 侵扰等。 功能及评价:一方面起着压迫、剥削、镇压人民的功能;另 一方面起着组织公共事务的职能。 积极明清前:维护统一,安定社会。加快经济发展和科 技进步。保证中外文化的正常交流。为抵御外侵提供保证。

5、 消极:对人民的政治压迫、经济剥削残酷。导致宦官专权, 政治腐败。束缚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阻碍了科技的进步,造成社 会发展的迟滞,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 其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能动摇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 不可能从根本上杜绝地方割据。 5、选官制度 察举征辟汉;九品中正魏晋;士族制度魏晋南北朝;科 举制隋清 6、户籍制度:编户制度两汉 7、册封制度:中原王朝为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联系和管理 而采取的制度。如唐朝、清朝。 周边的少数民族为加强管理,巩固统治也采取了一些政治制度, 如“猛安谋克制” 、 “八旗制度” ,藩汉分治。 二、政治政策 调整统治政策实质上就是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和推动生产力

6、发 展。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史上许多朝代的最高统治者在朝代建立初 期都调整统治政策。从调整的内容看主要是政治和经济两大方面。 政治方面:着眼点一是强化皇权、提高中央机构的工作效率、 弱化地方机构的权势,以此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如:秦 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西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 3 东汉光武帝整顿吏治;隋唐时实行三省六部制;北宋时宋太祖采取 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元朝实行行省制度;明太祖强化君 主专制的措施;清初增设军机处。二是控制思想。如秦朝实行“焚 书坑儒” ;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明朝实行“八股取 士” ;清朝实行“文字狱” 、书院成为官办学校。

7、 经济方面:着眼点是如何尽快恢复和发展经济,尤其是农业经 济。为了尽快恢复和发展经济,特别是农业经济,统治者着重考虑 的是如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此采用了分配给农民土地、减 轻农民负担、保证农民生产时间等办法。具体表现在:西汉初期的 “休养生息” ;东汉光武帝的措施;隋唐时实施的“均田制”和 “租庸调制” ;后周周世宗改革措施;南宋和金政权对峙时期金世 宗推行的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措施;明朝时期的“休养生息” ;清朝 初期统治者推行的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措施。 1、治国思想的发展演变及原因 春秋战国时的社会大变革,使思想界出现“百家争鸣”局面。 其中法家思想最能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法家思想和代表

8、人物推 动了当时各国的改革运动。 秦朝统一全国后,为适应地主阶级统治的需要和巩固统一多 民族国家的需要,更进一步全面贯彻了法家路线。然而,法家的严 刑、酷法、暴政的治国理论、政策导致秦二世而亡。 西汉初年,统治者面对社会的凋敝,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 一方面对人民采取轻徭薄赋;另一方面实行郡国并行政策。黄老之 学的清静无为,因循而治,成为西汉前期起主导作用的治国思想。 实践证明,黄老思想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起到了促进生产,恢 复稳定的作用,并出现了“文景之治” 。 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在解决王国问题和边疆少数民族问 题的基础上,大一统的局面日益形成。董仲舒吸收了道家、法家等 有利于君主统治的

9、成份,对儒家思想做了发挥和完善,适应了君主 专制中央集权和多民族国家统一的需要,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 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 此后一直到清末,中国统治阶级选择的治国模式基本是汉武帝 时期形成的“外儒内法而剂之以道”路线,即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中 心,以法家严刑酷法为辅助,以道家的“无为”为调剂,取长补短, 兼容并蓄。 2、隋唐制度与政策创新 唐朝:轻徭薄赋,缓和矛盾;中央集权,实行法治;选贤任能, 以德治国;兼容并蓄,对外开放。 唐初继承并完善了西汉武帝以来的“外儒内法,剂之以道”方 4 针策略。儒家的“德治”与教化,法家的集权与法治,道家的“无 为”与缓和都有明显的体现。 政治上建立和

10、完善了中央集权的三省六部制。 赋税制度的变化。唐初的租庸调制更进一步地贯彻了轻徭薄 赋的思想;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的变化,是地主土地所有制高度发 展的结果,符合土地集中和贫富分化的社会现实。这一变化,不仅 是唐朝赋税制度的变革,而且也是从汉代以来课役从重丁口、轻田 产转变到轻丁口、重田产的分水岭。 选官制度的变化。隋朝建立、唐朝完善的科举制,反映了士 族地主势力的衰落以及中下级地主势力的上升。各阶层知识分子, 特别是庶族地主参政,扩大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改变了秦汉至 南北朝时期豪强、贵族垄断政治的局面。 军事制度的变革。由府兵制到募兵制既是制度的革新,也是 封建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另外

11、,唐朝在对外政策、民族政策、文化政策以及在经济发展 特别是商品经济发展方面的政策也都在前代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发 展,也正是这些突破与创新激发了社会发展的活力,保障了社会安 定、经济繁荣。 三、政治变革 1、类型 富国强兵:管仲改革奴隶社会、王安石变法、周世宗改革、 金世宗改革。 社会转型:商鞅变法 民族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 挽救危机:王莽改制、周世宗改革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 2、认识 王朝初的改革成功多,王朝中后期改革失败多。 纵观中国古代史上的改革,基本上分两大类:一是新王朝建立 之初对统治政策的调整;二是王朝中后期的变法改革。 从结局上看,前者多成功王莽改制是例外后者多失败。其原 因:新

12、王朝的建立者多是雄才大略者,他们亲历了新旧王朝更替 的血与火的变革,能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个人权威强,调整政策 的阻力小。而后者,其改革都是被动的,其进取性相对差,皇权保 障作用相对小。新王朝多是在农民战争推翻旧王朝以后建立的, 农民战争对封建统治冲击大,也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生产关系,改 革的阻力相对较小。而王朝中后期的改革多没有经过农民战争的调 整,封建统治的受到的冲击小,统治阶级派系复杂,保守顽固势力 强大。新王朝建立之初的改革,相对广泛地符合社会各阶级及不 5 同政治集团的利益;而中后期的改革和调整,必然损害统治阶级中 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势必引起这部分人的反对,因而改革多归于 失败。

13、改革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革除社会弊政是促进社会进步、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 适应生产力发展、顺应历史发展规律的改革,必将推动着社 会进步和历史发展。 改革必然涉及某些人的特权和私利,因此,改革是会有阴力 的,甚至充满了尖锐激烈的斗争。 改革的成败取决于是否顺应历史潮流,是否有强大的政治力 量,措施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发展是否相适应。 四、政治局面 1、王朝更替 北朝北魏政权更替 535-556 557-581都:长安 西魏 北周 北魏 386439-534535 东魏 北齐 都:平城-洛阳 都:邺 王朝建立类型: 农民起义的领袖建立:西汉、明朝 权臣篡权:曹魏、西晋、北朝 武人专权:南朝、五代

14、的更迭 少数民族建立:北魏、夏、金、元、清 王朝灭亡类型: 被农民起义直接推翻:秦隋元明 被农民起义瓦解:东汉、唐 被少数民族灭亡:西晋、北宋、南宋 被权臣取代:曹魏、北魏 2、都城变迁 西周末唐末:逐渐由西向东迁移,形成东西两京制度与东 西文化轴心带。如镐京、咸阳、长安洛阳。这一局面前后经历了 2000 多年。这一经济文化轴心带的建立,也完成了中华民族发展 史上的两件大事:一是中央集权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建立;二是诸夏 6 的融合与汉族的形成。 五代及两宋1013 世纪:国都处于游离状态。中唐以后 气候的变迁,黄河、渭河泥沙大增,渭河及黄河三门峡一带漕运十 分困难,致使天子不得不“逐粮而居” ,

15、就食东都洛阳。关中失去 了容纳国都城市的经济基础。国都城址向经济文化发展更有前途的 东部转移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此间,先后建都的城市有北 宋的东京开封、南宋的临安杭州、扬州、建康南京;西夏的 兴庆府银川;辽的中京大定府内蒙古宁城县大名城、上京临潢 府内蒙古巴林左旗南、东京辽阳府辽阳、西京大同府大同和 南京析津府北京等和金中都北京。这时的国都虽处于一种游离 状态,商业经济和市民文化却到空前的发展。商业活动在国都里的 巨大活力,冲淡了王权力量,尤以东京和临安最为显著,形成中世 纪世界壮丽无比的大都会市场。此间,中华民族文化的统一性,没 有被削弱,反而得到了加强。各少数民族所建立的政权,都无一

16、例 外地继承发展了由孔子总结的夏商周文化的传统精华。 辽、金、元、明、清五代:北京从陪都发展成为首都,前后 近 1000 年。北京位于东北大平原、华北大平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 地理单元的接洽处。这里处于北方民族文化交流的有利地位,为了 连接中国另外两大地理单元,即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特别是得到 长江流域经济与文化的支持,南北大运河的开凿成为历届中央政府 关切的大问题。元世祖忽必烈把分裂的中国统一起来,也为我国运 河的发展揭开了新的一页。南北经济文化重心及南北大运河形成了 南北轴心带。特别是明朝将南京也定为都城或陪都,体现了这一时 期都城地理格局的总特点。 附我国六大古都:西安、洛阳、南京、北京、

17、开封、杭州。 在西安建都的有 10 个朝代:西周、秦、西汉、前赵、前秦、 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约 1 千年。 洛阳被称为“九朝名都”: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 隋、唐、后梁、后唐。 在南京建都的朝代:“六朝古都”三国吴、东晋、南朝宋、 齐、梁、陈;南唐、明;太平天国。 我国古代史上著名的七次迁都:BC14 世纪,盘庚迁殷; BC770 年,周平王迁都洛邑; 494,孝文帝迁都洛阳;金迁都燕京;1421,明成祖迁都北 京;后金迁都沈阳;1644 年迁都北京。 3、疆域区划 特点:东部、东北变化较小,西部、西北变化较大。 (远 7 唐咸海;近秦甘肃临洮) 变化:五代十国 宋金对峙分界线

18、,接壤政权 管辖:东北黑龙江流域-唐:黑水都督府,大祚荣;明: 奴尔干都司;清:黑、吉、盛京将军 东南台湾-三国:卫温 230 年通夷洲; 元:澎湖巡检司;清:郑成功 1662,康熙 1684 三国南北朝:夷洲隋:流求唐至元:琉球明:小 琉球、东番明末:台湾 南方云南-汉武帝:郡县;唐:皮罗阁;两宋:大理国; 元:云南行省;清:改土归流 西南西藏-唐:文成公主,长庆会盟;元:宣政院;明: 乌思藏都司;清:达赖、班禅,驻藏大臣 西北西域、新疆-西汉:BC60 西域都护; 唐:安西、北庭都护府;清:伊犁将军 1762 4、分裂统一 我国封建社会长达 2300 年的历史,出现过三次大分裂,四次 大统

19、一秦晋隋元的局面。 从时间上看,合长于分春秋战国:560 余年,秦至东汉末: 400 多年;东汉至隋:273 年,隋唐:300 年;五代至元:370 年, 元至清:560 年;从空间上看,合的范围不断扩大;从程度上看, 合的稳定性越来越大。 整个封建社会,统一是国家发展的主流,分裂是暂时的、次要 的。期间有 9 个统一王朝:秦 15 年,西汉 210 年,东汉 195 年, 西晋 51 年,隋 37 年,唐 289 年,元 97 年,明 276 年,清 268 年。 200 年以上的有汉唐明清四朝。而且即使是分裂时期也存在明显的 统一趋势。如战国时期诸侯大国的局部统一,三国时期各政权的局 部统

20、一;还有曹魏、前秦、北魏、北周、五代、金等政权都曾统一 过北部黄河流域。 统一趋势乃至统一实现的原因:中央集权的巩固与发展。 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条件,造成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历史上多数重 大的政治活动都具有明显的内向性;二是如马克思所说,亚洲的大 河流域需要有中央集权的机构来执行公共工程的职能。中国地理条 件之整体的统一性具有促进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作用。文化传统。 如儒家思想。杰出人物的作用。如秦始皇、唐太宗、康熙等为国 家的统一、巩固、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民族融合。民族凝 聚力不断增强,历史文化认同不断强化,从而形成统一的历史潮流。 中原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强大吸引力,使得“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

21、 8 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规律。 ” 国家统一意义深远:这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进步、边 疆开发、抵御侵略、提高国际地位等发挥了重大作用。历史证明, 统一符合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中华民族之所以从未中断,先 后相承,绵延不绝,国家统一功不可没。国家分裂给社会造成严重 危害,如社会动荡、经济发展迟滞、人民生活贫困等,但分裂时期 历史也在发展着,如各民族不断融合,生活范围扩展、经济文化交 流等,而且分裂时期也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5、治乱兴衰 典型治乱 盛世: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开皇之治隋文帝、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康乾盛世 乱世:七国之乱、东汉末年混乱、八王之

22、乱、永嘉之乱、安史 之乱、三藩之乱清 盛世类型大体有两类:一是新王朝建立之初。如文景、光武、 贞观。另一是王朝在前期发展的基础上进入鼎盛状态或社会危机出 现后,经过改革或调整而出现的“中兴” 。如开元、康乾。 规律认识 治乱兴衰局面与统治阶级的关系。 治世、乱世只是相对而言。一般来说,中国古代国家的治乱主 要取决于统治阶级的方针、政策、制度,同时与最高统治者的个人 素质、能力也有很大的关系。就某一封建王朝来说,建立之初,开 国之君多是雄才大略者,他们为维护封建的长治久安,多数吸取前 朝败亡的教训,注意调整统治政策,励精图治、勤于政事,因而出 现天下大治。封建统治阶级的腐败性是根除不了的,进入中

23、后期, 皇帝日益腐败,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激烈,社会矛盾激化,势必出现 动乱,直到被推翻。在整个封建社会中,每一个封建王朝,无时不 处于治乱交替的周期率中。这是任何封建统治阶级都逃不脱的。在 封建专制社会里,最高统治者的个人行为有时能对国家的治乱产生 决定性的影响。就方针政策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 统 治者能否意识到人民力量伟大,从而注意减轻剥削,缓和矛盾。B 是否注意发展农业生产。C 政治是否清明。D 是否重视人才。E 民 族关系处理是否恰当。F 好的政策是否连续贯彻执行。 如果从 社会矛盾角度看,治乱局面主要取决于:A 统治阶级内部关系。B 地主阶级同农民阶级的关系。C 民族关系,特

24、别是汉族与少数民族 的关系。这个关系如果处理得好,国家就可能出现治世,如果处理 9 得不好,就可能政权垮台。王莽政权和西晋的短命就是由于这三对 关系处于尖锐对立状态。 兴、治局面出现的原因、概况、认识。 原因:A、新王朝的建立者体验了农民战争的威力,吸取前朝 灭亡教训,调整政策。 B、初履皇位和个人特有的经历,使其有较好个人政治品 质。 C、良好的安定统一的社会环境。 D、广大人民的辛勤生产活动,这是盛世出现的物质前提。 E、科技、对外交往和民族融合的互动作用。 概况:A、长期战乱分裂后,经休养生息出现。文景、光武、贞观 B、长期休养生息后,在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基础上出现。 开元、康乾 C、在

25、社会出现严重危机之后,经过改革,调整政策出现 的所谓“中兴” 。 认识:一方面肯定它的进步作用;另一方面看到,封建社会各 阶级的地位没有变,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这一社会基本矛盾没有变, 尤其是广大农民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没有变,正是对农民的剥削 才使封建社会呈现繁荣的盛世局面的。 乱、衰局面出现的原因 从根本上讲是封建统治阶级腐败的必然结果,皇帝腐朽、重用 奸佞、宦官外戚专权,再加上封建经济的分散性和割据性。 五、政治人物 对政治人物进行正确的评价,须注意以下几点: 特定的历史背景。背景是历史人物活动的大舞台,人物同样 的活动如果处于不同的历史背景,那就可以做出不同的评估。 确定评估标准。我们看

26、一个人物的活动或举措,不能感情用 事,也不能仅从道义的角度去考虑。而要看其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 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统一等。 防止以偏概全。通常说人无完人,就是指对人物评价要一分 为二,全面客观。对历史人物要考虑他的阶级性和时代性。 克服英雄史观。历史上有作为的人物是时势造出来的,同时 也要承认人物的个性特点对事物的一定影响力。 要根据具体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克服思维定势,将材料观点 和教材有关知识进行综合分析。 六、阶级斗争 1、阶级关系 10 奴隶社会的阶级状况,除奴隶、奴隶主以外,还有国人城市 中的自由民、野人农村公社中的成员。 封建社会中,手工业者、工人和商人也都形成了自己的阶级。 2

27、、基本形式 阶级社会中体现阶级矛盾的阶级斗争基本形式有三种:经济斗 争、政治斗争主流、思想斗争。 3、战争类型 战争是政治斗争的继续和最高表现形式,自从有了私有财产和 阶级产生以来,便有了战争。按其性质来分,大致有如下几类: 原始社会争夺土地和人口的部落战争:黄帝、炎帝部落与蚩 尤部落争战。 奴隶主贵族争夺政权的战争:商汤灭夏、武王伐纣等。 奴隶社会诸侯争霸战争:春秋争霸战争。 封建国家的统一战争: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秦灭六国、隋、 唐、元的统一战争。 中原封建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间的战争:西汉对匈奴、宋与 辽夏、宋金战争。 平定叛乱、维护统一的战争:平定七国之乱、安史之乱。 反抗外来侵略的战争

28、: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 反击沙俄入侵的战争。 统治集团内部的战争:楚汉战争、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魏 蜀吴三国之间的战争等。 政变:玄武门之变、陈桥兵变、明靖难之役。 反对分裂势力的战争:乌兰布通、昭莫多战役。 反对民族压迫的战争:阿骨打抗辽 反封建的农民战争: 因:封建暴政、土地兼并、天灾人祸共性 果:被地主阶级镇压:黄巾大起义、明末农民战争 成为改朝换代的工具:绿林、隋末 领袖蜕变为地主阶级代言人:刘邦、朱元璋 影响:推动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推翻旧王朝;新王朝吸 取教训;引起阶级关系变动 特点:个性秦末揭竿而起;西汉末饥民暴动;东汉 末有组织有准备,宗教手段;隋末几支强大集团瓦岗军

29、;唐 末避实击虚,流动作战;元末反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的双重特 点;明末均田免粮 11 专题 4 中国古代经济思想与土地、赋税制度 一,经济思想 农本思想重农抑商 1、原因: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由于农业生产的状 况直接关系到民之生计和国家的兴衰存亡,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发 展农业当作大事来抓,努力督促和组织农业生产,如推广生产技术 、兴修水利、掌握农时、分配土地,并一定程度上保护农民对土地 的占有权,督促鼓励农民努力生产等。农业是国富的标志;有 利于安定民生,巩固统治;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原料和市场; 为战争提供物质基础。 2、历程:始于商鞅,定制于秦汉,延续至明清。 3、基础:农本思想的基

30、础是中国传统的农业经济,是中国特 有的农业自然条件决定的。 4、组成:战国至隋唐至明清,都有不同程度的商品经济成份 ,但未占据主要地位。 5、冲击:明清之际,封建制度衰落,外国影响日渐扩大,黄 宗羲提出“工商皆本”思想。 二,制度 1、土地制度生产关系土地所有制 12 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商存在,西周发展,春秋瓦解。 封建社会:地主土地封建大土地所有制-占绝对支配 地位。 国有土地:王田制 屯田制西汉、东汉 、曹魏、金世宗、元、明初、清初 均田制北魏、隋、唐 自耕农土地:虽不占主要地位,却是一片汪洋 大海。春秋时期始,一部分奴隶平民及权力斗争中失败的贵族自己 垦荒,成为自耕农。同地主土地一样

31、,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 立和长期存在的基础。 注:土地兼并是在封建土地私有制存在的情况下,无法克服 的经济现象。土地兼并往往在一个朝代的后期表现突出,它是封建 经济发展的结果,是地主土地私有制和地主阶级力量增强的表现。 如:西汉末年、唐朝中后期、北宋中期、明朝中后期时,土地兼并 现象十分严重。当土地兼并严重时,两种矛盾突出起来。一是农民 与地主的矛盾,二是封建国家同地主的矛盾。这些矛盾的发展将出 现两种结果,一是封建政府采取抑制兼并的措施,使兼并现象得到 一定程度的缓解,二是直接导致农民战争的爆发。如西汉末年王莽 篡权后为限制兼并而实行“王田制”;北宋中期王安石为抑制兼并 而采取“方田均税

32、法”;明朝中后期张居正则采取“一条鞭法”; 唐朝杨炎实行“两税法”也有限制土地兼并的用意。上述四例,除 王莽实行的“王田制”是比较明显地限制土地兼并外,其余三个的 措施只是在默认了土地兼并这一社会现象的前提下而采取的增加政 府收入以巩固经济的做法,虽说在一定程度上对地主兼并土地有所 约束,但是实际上这样的办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由于土地兼 并现象严重而导致的农民战争有唐末、北宋中期、明末农民战争。 13 2、赋税制度阶级关系产品分配 中国封建社会的赋役制度含义很广泛。一般包括:丁以人 丁为依据的人头税;调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租以田亩为 依据的土地税;役以成年男子为依据的兵役、徭役 初税亩是中

33、国古代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的赋税制度, 是中国古代史上第一次税收制度改革。编户制度既是赋役制度,又 是户籍制度,是中国古代史上较早将农民对封建国家负担十分明确 规定下来的经济制度。两税法是赋税制度史上的转折点。一条鞭法 是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史上第一次将田赋、徭役和杂税合并统一收税 的制度。摊丁入亩-地丁银是赋税制度史上的又一次重大转折, 废除了人头税。 赋税制度的沿革体现出如下特点: 征税标准:人丁田亩两税法 实物地租货币地租一条鞭法 征税时间:不定时基本定时两税法 税种:繁多少 一条鞭法 必须服役代役庸 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加重商品税, 专题 5 经济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 一、经济发展原因

34、14 1、统治阶级注意调整政策,鼓励发展生产。 2、重视水利兴修,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 3、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 4、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 二、概况 要求学生分时期从农业、手工业、商贸三方面列表。 农业方面可分为:政策、工具、水利、垦荒、作物、产量、人 口、其他经验、经济中心 手工业方面可分为:冶炼铜、铁等、纺织丝、棉、毛等、 陶瓷、制漆、造纸、造船 技术革新、工具改进、原料变化、部门 增多、规模扩大、产品特色、经营方式 商贸方面可分为:交通、城市港口、货币、外贸、资本主义 萌芽商业=市场+产品+货币+城市+部门 外贸=交通+港口+交换的物品 三、特征 先秦:走在世界前

35、列 春秋战国:封建经济产生并开始发展 秦汉:封建经济发展的第一个高峰 魏晋南北朝:南方经济开始发展 隋唐:封建经济鼎盛 五代十国:南方经济赶上北方 宋元:商品经济发展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 四、政策 1、与民休息和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政策。 15 2、抑制兼并、保护小农经济政策。 3、官营工商业政策。4、对外贸易政策。 5、救荒政策。6、平抑物价政策。 7、增殖人口和扩大劳动力生产政策。 8、推广科学技术政策。9、重农抑商政策。 资本主义萌芽 2、古代经济中心的南移 八、认识 1、规律:农业是古代经济发展的基础。 经济发展,一靠政策,二是科技,三靠人民的辛勤 劳动。 稳定的政治局面,是经济发展的保

36、障。 2、古代农业的成就与局限:成就-养活了庞大的人口,创 造了灿烂的文明。 传统农业具有极强的保守性,脆弱的小农经济需要一个 高高在上的权威保护他们。 自然经济限制了人口的流动,再加上户籍束缚,新的阶 级很难在中国产生。 精耕细作靠投入大量劳力来获取收获量,未成年人过早 投入劳动而失去受教育的机会。 专题 6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发展与民族融合 一、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发展概况的内容特征分类 16 1、统一过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政权:前秦4 世纪下半期、北 魏439、金1141、元1279、清。 2、创立过本民族文字的少数民族:契丹阿保机、党项元吴、 女真金建立初年 3、归顺中央政权的少数民族:越、西

37、域各族、突厥、靺鞨、 南诏、藏族、蒙古 二,民族发展与中央政权的关系 主要的少数民族有:维吾尔回纥(唐)回鹘(788)畏吾尔 (元)维吾尔(清)、蒙古室韦(东胡语系)蒙兀室韦( 唐)蒙古(元)兀良哈、鞑靼、瓦剌(明)漠南、漠北、漠 西(明末清初)、满族肃慎(先秦)勿吉(南北朝)黑水 靺鞨(唐)女真(契丹称)满洲(明末清初)满族(辛亥革 命)、鲜卑、突厥、西域各族、藏族、契丹、氐族 、党项。 以中央政权为中心,把周边地区分成 8 个区域复习。强调中 央政权对边疆的管辖。 1、东北:靺鞨:唐-黑水都督府和渤海郡王;元-辽阳 行省;清-黑龙江、吉林、盛京将军 契丹:唐末辽河上游;10 世纪阿保机统一

38、;9 16建国;947-改国号;1125-灭亡 2、北方和西北地区:西域各族、五胡、回纥、蒙古 西汉:BC60 年,设置西域都护 东汉:重设西域都护 唐: 安西、北庭都护府西突厥 元: 岭北行省 清: 乌里雅苏台和伊犁两个将军辖区 17 3、西南和南部地区:百越、南诏、吐蕃和其它西南少数民族 。秦郡县、唐册封、元行省。 民族融合 1,含义:民族融合是一种客观的历史现象。即使主观上想促 成,实现也是客观的;而主观上想破坏,却破坏不了。民族融合是 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是民族间的自 然融合。民族关系是指古代中国各个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 民族融合的本质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若

39、干民族融为一体, 各自的民族特征自然消失至少大部分消失,或者形成一个新的民 族。(各民族的和平相处,只要各自的民族特征保留着,不论时间 长短,都不等于民族融合。)民族融合就是相互渗透、自然同化。 2、途径原因:民族迁徙、联合斗争如西晋时内迁各族同汉 族共同反抗西晋统治者、友好交往、和亲册封、社会改革如北魏 孝文帝改革、国家统一、民族战争等。 3、特点:落后民族在征服先进民族后反被先进民族同化;落 后民族吸取汉族先进生产方式及文化大都是非强制性的。 4、各民族自身轨迹: 从古至今存在:汉、蒙古、藏、满、羌 先有后无:大月氏、匈奴、氐、鲜卑、羯 先无后有:回族 5、高潮:有三个时期:春秋战国、魏晋

40、南北朝、五代宋元 原始社会末期:华夏族主干形成 西周至战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逐渐形成 秦汉: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与发展 三国两晋南北朝:多民族大融合的发展 18 隋唐:多民族大发展 五代、辽、宋、夏、金、元: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明清: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 6、意义: 有利于封建国家巩固和统一,有利于少数民族的进步。 有利于发展封建国家的经济,特别是少数民族的经济。 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为科技发展创造了条件 。 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各民族共 同构成中华民族大家庭。 民族关系是一个比较宽泛的历史概念,其主要是以战与和的形态呈 现于历史中间,中华民族是中华

41、境内各民族的总称,少数民族同汉 族一起,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和平稳定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共同 组成、发展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把握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要 能从分分合合的历史表象中找出统一是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旋律 。 1、按朝代表解复习 朝 代 民 族 朝代 民 族 西周 犬戎 唐 突厥、回纥、靺鞨、 南诏、吐蕃 春秋战 国 东胡,西戎,北匈, 南越 两宋 契丹、党项、大理、 女真、蒙古 19 元 蒙古、回 秦汉 北:匈奴、乌桓、鲜 卑; 南越;西南夷; 西域各族 明 瓦剌、鞑靼 魏晋南 北朝 “五胡”:匈奴、鲜 卑、羯、氐、羌 清 50 多个民族 2、按民族发展线索复习 例:匈奴 1、发展线索

42、: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首领称单于松散统一 分裂:北匈奴西迁汉武帝时南匈奴内迁同汉族融合,至 南北朝时消失 2、同汉民族中央政权的关系: 战国:南下夺河套,秦、赵、燕三国筑长城 秦: 蒙恬夺河套,筑万里长城,置县徙民 西汉:战争白登之役 和亲陈平建议 战争卫、霍 和亲昭君出塞 东汉:战争窦固明帝;窦宪和帝 西晋:生活在西部和北部边境地区的匈奴族大量内迁 十六国时期:前赵、北凉、夏三个政权,是匈奴贵族建立 的政权 二、民族关系的表现形态和基本特点 表现形态:和平状态:和亲、通贡、互市、会盟 战争状态:掠夺、征服1125 金灭辽、平叛康 熙、反压迫流民起义、反侵略 基本特点:大分散、小聚居 20 类型

43、:同一国家内部的民族关系:以一个主体民族为主的多 民族国家 不同民族统治国家之间的关系:分裂、统一皆有 三、民族政策 1、压迫:西晋、元朝 2、开明:孝文帝、元世祖对漠北蒙古二元政治制度 3、羁縻:一方面册封,另一方面承认“自治权”唐太宗 专题 7 古代中外关系 一、中国古代对外交往 A、概况 秦汉时期:开展积极的对外交往,与东亚的朝鲜、日本、越 南有了密切联系 通过海上和陆中丝绸之路与西亚的安息和欧洲的大秦有了直 接交往 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日益扩展,远及欧,非洲 隋唐时期:全面开放,形成中华文化圈 与朝鲜、日本关系密切友好 21 与东南亚国家、印度、波斯、大食和欧洲的东 罗马进行经济文

44、化交流 与非洲有了直接的往来 宋元时期:两宋海外贸易繁盛,与南宋通商最密切的是高丽 、日本、交趾、占城等国 辽、金、与高丽、日本、波斯、大食等有贸易 往来 元朝与日本、高丽贸易密切;与欧洲、非洲也 有交往马可波罗行记 明清时期:对外交往频繁:郑和七次下西洋,华侨开发南洋 遭受外来侵略,明清政府领导进行反侵略斗争 抗倭、葡萄牙、荷兰、沙俄 B、条件 政治基础社会环境+经济基础+文化基础+对外交通+对外政策 主观条件 1、国家强盛,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是发展对外关系的重要 社会基础 2、发达的交通海陆、先进的工具造船、航海技术是其客观 条件 3、政府的政策是主观条件统治者实行开明的对外政策 C、

45、特点 从时间、地域看 从渠道、途径看 从内容看 22 1、先陆路贸易为主,后海路贸易为主。汉代以陆路为主。随着 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提高,唐朝时陆路贸易和海上贸易都 很发达。两宋以后对外贸易以海路为主 2、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以官方贸易为主,不以营利为目的,而 是以加强友好往来为主 3、对外贸易伴随着文化交流 4、对外贸易促进了民族融合,如回族的形成 5、明朝中后期,对外关系出现新现象:西方殖民者开始东来, 我国开始遭受西方外来侵略 D、文化交流 1、中国文化外传:科技:四大发明、缀术、本草纲目 、天工开物生产技术:冶铁、纺织 文学、艺术、体育:屈原、唐诗、围棋 文字:朝鲜、日本 思想:儒学 2

46、、外国文化传入:物种:天竺的郁金香、菩提树唐 越南占城稻北宋 玉米等明后期 “西学东渐” 科技:印度的天文、历法、医学和熬糖 法唐 科技著作及水利方法明清 文化:佛教西汉 高丽乐;中亚舞 蹈;印度绘画、雕塑、音乐、舞蹈唐 传教士把西 方的音乐、绘画等介绍到中国明清之际 E、交通 1、陆上丝绸之路 23 两汉时期: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出玉门关或阳关,后分 为南北两路,至疏勒会合。越葱岭,往西南先后 可达大月氏、安息、大秦,往北可达大宛、康居 隋唐时期:打败西突厥,先后设安西和北庭都护府,保证 了陆上丝绸之路的畅通 从长安出发,向西可通往今天的印度、伊朗、阿 拉伯以及欧洲、非洲许多国家 两宋时期

47、:由于民族政权并立,陆上丝绸之路受阴,但辽、 金等民族政权仍通过丝绸之路与波斯、大食等国 有贸易往来 2、海上丝绸之路 西汉武帝后开通:从广东沿海港口出发,向西沿海岸线、印 支半岛南下,绕过今马来半岛,出马六甲 海峡,到孟加拉湾沿岸诸国,最远抵达印 度半岛南端。 唐朝得到发展:从广州出发,绕过印度半岛南端,最远可到 达波斯湾 明朝进一步发展:最远可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明末清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海上丝绸之路受到限制 3、国际都市和港口 长安:唐朝时发展为国际性的大都市 洛阳:唐朝时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 大都:元朝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市,“百物输入之众,有 如百川之不息” 24 广州:自唐朝

48、以来一直是中国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唐朝时 ,广州是南方的大都市,北宋政府在广州设“市 舶司”,清朝前期实行闭关政策,只留广州一处 海关通商 泉州:唐朝时为对外贸易港口之一,南宋时为主要的海港, 元朝成为当时世界最大的国际贸易港 扬州:唐朝时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 明州:南宋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 F、认识 1、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主要特点 从时间和地域上看:历史悠久,地域广阔。早在秦汉时期, 与朝鲜、日本交往;166 年大秦王安敦派使臣从海道来中国,开创 中欧友好交往的记录;宋元时期,对外交往进入繁荣阶段;明郑和 下西洋。 从渠道和途径上看:一是通过官方和民间的贸易途径,外贸 往往伴随着文化交流。如西亚商人给我国带来宗教,向西方则传播 中国文化;二是官方派遣使节和留学生;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