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校卫生室工作总结 2 篇 光阴似箭,本学期即将结束,在这一学年中,卫生工作在校领导的指导下,在全校教 职工及学生的帮助下,校卫生室工作做到以下几点: 1、开展卫生保健工作,认真学习学校卫生有关文件。 2、结合学校实际,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经常进行健康教育,培养了一批校卫生员。 3、组织学生进行预防接种,并使校传染病得到了预防和控制。 4、开展学生常见病的防治工作,做到了情况明了,防治具体,减少了患病人数,使 生病率有所下降。 5、经常对教学、体育、饮食(水) 、设备、环境、个人卫生进行督导。 6、经常对学生食堂的饮食卫生、食品卫生管理、对学生宿舍卫生进行指导、监督检 查。 但还是有些方面做
2、得不好,卫生工作不够完善,下一年度一定做得更好。 学校卫生室工作总结(2): “xxx”时期,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在 xx 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 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人民经受了汶川特大地震等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 抓住灾后重建、扩大内需,西部大开发,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省级试点城市建设等重大 机遇,推进”两个加快” ,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奋力跨越 ,争创一流,完成了灾后重建任务,实现了“xxx” 规划目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 大成就,并为“十二五” 进一步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一)灾后重建任务全面完成 我区与极重灾区紧邻,地震造成的损失达到 279.48 亿
3、元,是 XX 年地方财政收入的 40 倍;没有中央确定的对口援建省市,各项重建主要依靠自身力量。按照上级党委、政府 “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总体部署,区委、区政府提出“用两年时间,完成五年收入, 实现十年目标”的重建思路,制订并优化了区灾后重建总体规划和 9 个专项规划,涉及灾后 恢复重建项目 737 个,总投资 204 亿元。突出“四个优先”,注重科学重建、阳光重建、务 实重建,争创一流,灾后重建全面提速,实现了“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截 至 XX 年 10 月底,已竣工项目 734 个,完成投资 196.18 亿元。城乡住房重建、基础设施 重建、社会事业重建、产业重建、生
4、态环境重建等均提前完成了目标任务。除 10 个极重灾 区外,全省 51 个重灾县中,xx 重建具有标杆意义。 (二)综合实力和发展后劲显著增强 XXXX 年,辖区 gdp(预计、下同)年均增长 17.81%,XX 年,首次突破 200 亿 元大关,XX 年预计达 252.5 亿元,比“十五” 末预计增长 1.27 倍。XX 年人均 gdp 达 36536 元。 “xxx”期间,区属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 217 亿元,远远超出了 “xxx”规划 84.81 亿元 的目标,为“十五” 期间的 3.69 倍,发展环境和人居环境不断改善,道路、交通运输、农田 水利、电力、天然气、市政设施建设均大大超
5、额完成“xxx” 规划目标。一、二、三产业均取 得长足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之比由 XX 年的 12.71:52.24:35.05 调整为 9.50:60.00:30.50,工业化率达 54,属于全省少数率先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区(市、县) 之一。坚持工业强区战略不动摇,以园区为平台,推进工业经济集约、集聚、集群发展, 提前 1 年将工业集中发展区建成了“百亿工业园区”,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1525 工程”成 长型百亿工业园区,工业集中发展区的工业企业和增加值占了全区 70%。形成了机械加工、 天然气化工、电线电缆三大支柱行业。对中小企业的引导和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围绕农 民增收,狠
6、抓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机械化建设以及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劳务输出有序展开,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达到 新的水平。围绕服务城乡,商贸、旅游、物流等服务业加快发展。 “xxx”期间,地方财政一 般预算收入预计年均增长 25.87%,XX 年预计达 6.1 亿元,比“十五”期末增长 3 倍。 “xxx” 期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 17.85,超过 gdp 年均增速,XX 年达 70 亿元,比 XX 年的 30.78 亿元增长 1.27 倍,市场繁荣活跃,新型业态发展成型,各类大中型超级市 场、购物中心、连锁专卖店、专业店、特色餐饮店、各类专业市
7、场、特色商业街等竞相崛 起, “家电下乡”、 “汽车下乡”、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等的推行,农村市场得到进一步开拓。三 大物流园区基本形成、沿山旅游产业带建设全面推进。成为 xx 各区(县、市)中,唯一进 入全省“十强县” 的区(县、市) 。 (三)改革日趋深化,开放合作水平进一步提高 在“十五” 圆满完成农村税费改革任务的基础上,农村综合改革又走在全省前列。以 统筹城乡发展试点为突破口,不断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新机制,突出城乡建设规划、 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六个重点”,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缩小城乡差距;小城镇建设进程加快,城镇承
8、载能力明 显提升,XX 年,城镇化率达 62,比 XX 年提高 7 个百分点;新农村示范村、扶贫村建 设成效显著,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新进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得 以深化。国有企业改制基本完成,现代企业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逐步 健全,多种经济成份加快发展。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全面实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 “两集中两到位” 的要求,建成区政府政务服务中心;积极推行电子政务,加强政务信息公 开,推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强化行政监察。统筹推进投资、财政、 水务等体制改革,健全财政投资评审机制和审计监督机制;以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和 政府采购制度为
9、重点的财政体制改革取得新的成绩,完成了“普九”债务化解工作,实施了 规范公务员津补贴改革和教师绩效工资改革,推 行了“乡财区管” 的财政管理模式,改革工业集中发展区和黄河新区财政投入模式, 水务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全面完成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 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新投资引资方式,主动对接发达地区和 海外产业转移,以工业集中发展区和黄河新区为招商引资平台,积极组队参加市外、省外 各类展会,结合灾后重建,力促项目落地, “xxx”期间,累计到位市外资金 134.77 亿元,实 际利用外资 5621 万美元。 “xxx”期间,出口总额年均增长 21.71,XX 年预计达 5005
10、万 美元,为 XX 年 1.67 倍。 (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不断改善 以“八项民生工程” 建设为抓手,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统筹经济建设和社 会事业发展,实现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不断改善民生,使广大人民群众分享改革开放和现 代化建设的成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以内,动态消除“零就业” 家庭。推进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和整合, “普九”成果进一步巩固,普通教育质量稳步提升,职 业教育和培训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和城市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政策全面落 实,教育资助体系进一步健全,义务教育示范区创建工程进展顺利。科技创新取得新成绩。 推进标准化社区卫生示范服务中
11、心(站) 、标准化乡镇卫生院、标准化村卫生站建设。实现 低保人群应保尽保, “五险一金”的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扩面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全面推进, “五保”集中供养率进 一步提高,城乡医疗救助力度进一步加大。广播电视覆盖率达 100%,文化体育、社区建 设和管理、人口和计划生育、老龄、妇女儿童、扶残助残、双拥、民族、宗教、侨务、外 事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xxx”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 10.82和 11.88,XX 年分别达 17952 元和 6885 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稳步增长。整顿规范市场秩 序,
12、不断改善消费环境,消费品市场供需两旺、城乡居民消费领域不断拓宽,消费水平日 趋提高,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消费对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凸显。 (五)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生态环境日趋改善 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生态林业建设,森林覆盖率由 XX 年的 18.30提高到 XX 年的 21.50。严格环境准入,坚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执行率均达 100%。推进节能减排,推广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狠抓技术研发推广,淘汰落后产能, 调整能源结构。强化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监管,保障饮用水安全。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 以“五镇两线”为重点,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实行“ 七进 ”、 “三个集中整治”和“五乱治理”, 新建(增)环卫设施和设备,全面改善城乡环境面貌。 (六)推进“和谐 xx”建设,社会安全稳定水平进一步提高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障人民群众安全。大力开展不稳定因素排查化解工作, 全面推行稳定风险评估、会商制度。 “大调解”格局初步形成,绝大多数经济问题在基层得到 解决。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应急预警、救援和防灾减灾体系日趋完善。民主法制建 设稳步推进。